• 2013-08-18
    《吕氏春秋·观世》:譬之,若登山,登山者处已高矣,左右视,尚巍巍焉山在其上,贤者之所兴处,有似于此。身已贤矣,行已高矣,左右视,尚尽贤于己,故周公旦曰:“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
  • 2013-08-16
     对于没有听过福音的人必定下地狱的说法,非基督徒常表反感,就连许多基督徒也觉刺耳。而在这个世纪,普救论(相信每一个人迟早会得救,与神和好)已经不如不觉中成为一些基督徒思想家及团体的看法。 ...
  • 2013-08-13
    来11-30:以色列人因着信,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 ...
  • 2013-08-12
     耶稣完全的人性,在过去2000年的教会历史中,是最被忽略和被误解的教义之一.许多福音浱信徒十分重视和肯定耶稣的完全神性,但对祂的人性,却有不少的疑问和误解,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我按我对圣经的了解,作出简单的...
  • 2013-08-11
    我是一位信主仅有十几年的中年基督徒。对方先生的关注已经有很多年了。虽然我很早就知道方先生对基督教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这一点从他的遣词用语上是毫不遮掩的。但是,我对方先生的喜爱与敬佩从来没有改变过。我佩服...
  • 2013-08-07
      弟兄姊妹,作为一个刚刚蒙了重生的基督徒,他在属灵的道路上只能算是刚刚起步,前面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学习和经历的真理也很多,碰到的困难亦不会少。很多弟兄姊妹在重生得救之后,也曾立志过一个圣洁、不再犯罪...
  • 2013-08-06
    今天看的这段经文,我是觉得也是圣经里面少有的恐怖的经文,虽然我们不大看得出来,我要说明一下。就是话说以西结书不断的在讲到说,(与以色列人的历史一样),以色列人不肯听神藉着先知跟他们说的话。尤其是不肯听...
  • 2013-08-04
     “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作喜爱那美好的事)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并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与神。”(《腓立比书...
  • 2013-08-02
    在旧约时代,金灯台是预表以色列要被圣灵充满,在列国中发光;在新约时代,是预表教会...
  • 2013-08-01
    编者注:对于基督徒之分类,每个人因领受不同、经历不同,分类自然不同,有约定成俗的,也有宗派教导和神学继承的,究竟对错与否,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作为基督徒,最紧要的不在于坚持自己认可的是否对,而是要回归圣...
  • 2013-07-30
    读经:创世记三章七节,二十一节,二章十五节,四章一至八节;罗马书八章六至八节,腓立比书三章三至四节。   创世记第二至四章是我们很熟的几章圣经。许多时候,我们用这几章圣经来传福音。但是,神在这几章圣...
  • 2013-07-28
     三省:从三方面省察自己。另一解:每日三次省察自己。   《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子路》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
  • 2013-07-21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切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
  • 2013-07-20
      一、【我信全能上帝】耶32:17主耶和华啊,你曾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创造天地,在你没有难成的事。   1、创造天地的明证。罗1:20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
  • 2013-07-14
    为什么孔子如此推崇孝?为什么孝道在中国千年风行至今犹劲?这并不完全由于它是中国人的最高德目,而主要因为其中蕴含了中国人对永生的盼望。中国人追求永生之路有二:一是通过子孙的延续,二是通过后代的记忆。儒家...
  • 2013-07-09
    0条评论 作者:
    题记:“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基督是我们的生命,祂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祂一同显现在荣耀里”。(歌罗西书3:2-4) ...
  • 2013-07-07
    “學而時習之”——学习的第一阶段。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独自学习。“學而時習之”中的“習”有两种含义:一为“温习”;一为“练习”、“实践”,“习”的原始字义是鸟翅飞,鸟不断地用翅膀练习飞,最后才能在天空自...
  • 2013-07-07
    0条评论 作者:
    《是扬弃“文化使命”这个伪命题的时候了》结尾时,就想到得写此文。感谢zebrazebra弟兄读后特地写了《关于基督徒“文化使命”的一点感想》,“希望有助于梳理思路。”对于基督徒的文化使命,有力挺的,也有反对的。...
  • 2013-07-05
      经文:约17:  我们知道这一篇耶稣的祷告,一个离别前的祷告,有人称之为大祭司的祷告。似乎与旅程没有关系。但这个祷告文前半部分是耶稣自己人生旅程的一个总结。后一部分祷告是耶稣对门徒人生旅程的期待。 ...
  • 2013-07-02
    马太福音28:18-20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
  • 2013-06-20
    0条评论 作者:
    首先,必须肯定地说,耶稣基督的救恩是稳固的!因为主耶稣说“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约10:28)。这里的“他们”就是指被主耶稣基督拯救的人。 ...
  • 2013-06-18
    0条评论 作者:
    编者注:这是在王尔的《新浪博客》发现的两位基督徒作家之间的精彩问答,读来收益非浅。王尔认为在当今微博、微信聊聊数语直奔主题的快餐中,此文篇幅显然过大。可数语往往满足不了对问题的细究,追根寻源有时不得以...
  • 2013-06-12
    0条评论 作者:
        最近,在教会里听到有人关于“一次得救,是否永远得救”这样争辩--   甲说:耶稣基督的救恩是稳固的,一次得救,永远得救!   乙说:一次得救,不一定永远得救,还要看你的行为。   本文想根据...
  • 2013-06-09
    本文尝试以《圣经》资源诠释《论语·宪问》14:34,是基督教与儒学的一种具体而微的对话与沟通。本文认为孔子不仅主张“以直报怨”,而且私心向往“以德报怨”,而“以德报怨”思想与《圣经》中的“爱你们的仇敌”思...
  • 2013-06-06
    「又把法版放在柜里,把杠穿在柜的两旁,把施恩座放在柜上。把柜抬进帐幕,挂上遮掩柜的幔子,把法柜遮掩了,是照耶和华所吩咐的。」(出40∶20—21)...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赞助商链接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