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太11:20-24;路9:51-56
“责备”指对他人的过错进行批评或表达不满,也可用于自我反思时的自责。“责备”在圣经上出现了93次,其中旧约57次,新约36次:其中在福音书中出现了17次。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耶稣所责备的人》。
一、耶稣责备哥拉汛等城的人
哥拉汛、伯赛大和迦百农是加利利和低加波利的大城,主耶稣起头的工作就在那一带地方(参太4:23-25)。他们有幸最早听到天国福音,但因终不悔改受到耶稣严厉的责备与警告。
1.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马太福音11:20a)耶稣在诸城中行了许多异能,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
‘城’代表世界的组织;属于这个世界的人定意不要主、弃绝主。“诸城”“那些城”是指加利利的城市,尤其是海滨城市,包括下面所列出的三个城市哥拉汛、伯赛大、迦百农等城,耶稣三年半的事工有三年在加利利。主耶稣常到这些城里来,又传福音,又“行了许多异能”,盼望他们能够悔改接受福音,到主这里得生命,但结果却适得其反,“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无论是福音,还是异能,对这些城的人都毫无作用。(哥林多后书4:3-4)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 神的像。
2.哥拉汛、伯赛大有祸了:(马太福音11:20b-22)就在那时候责备他们,说:“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啊,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推罗、西顿所受的,比你们还容易受呢!
“哥拉汛、伯赛大”都在加利利海北岸迦百农附近,是犹太人的城镇。“哥拉汛”的意思是“秘密”、“打鱼”之意。耶稣常常借着打鱼比喻传福音拯救灵魂。但是他们虽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却被拒绝了。这城只是在福音书上提到,并没有详细记载耶稣如何在那里传扬福音以及行异能。“伯赛大”的意思是“网之地,捕鱼之家,粮食之家;”耶稣的三个门徒就都是这城里的人:(约翰福音1:44)这腓力是伯赛大人,和安得烈、彼得同城。“推罗”岩石,使受痛苦;“西顿”打鱼,打猎。
“伯赛大”是“粮仓”,“粮库”之意,他是有供应人生命需要的能力。从属灵的角度来看,他们是牧养教会的,也有足够的能力能够供应信徒生命的需要,但他们供应了他人,自己却未有任何的改变。四福音书中7次提到此城:
A.耶稣行使五饼二鱼饱五千人的神迹:(马可福音6:41-45)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也把那两条鱼分给众人。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门徒就把碎饼碎鱼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吃饼的男人共有五千。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伯赛大去,等他叫众人散开。
(路加福音9:10-11,17)使徒回来,将所做的事告诉耶稣,耶稣就带他们暗暗地离开那里,往一座城去;那城名叫伯赛大。但众人知道了,就跟着他去;耶稣便接待他们,对他们讲论 神国的道,医治那些需医的人。……他们就吃,并且都吃饱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篮子。
四福音书中都记载了耶稣用五饼二鱼饱五千人的神迹,显明耶稣是生命的粮(约6:35)。而这个神迹的地点就在伯赛大附近。
B.耶稣医治瞎眼的:(马可福音8:22-26)他们来到伯赛大,有人带一个瞎子来,求耶稣摸他。耶稣拉着瞎子的手,领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问他说:“你看见什么了?”他就抬头一看,说:“我看见人了;他们好像树木,并且行走。”随后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样样都看得清楚了。耶稣打发他回家,说:“连这村子你也不要进去。”
当耶稣布道团一行来到伯赛大时,有人带了一个瞎子来,求耶稣医治他。耶稣把瞎子领到村外,这是主耶稣第二次带领病人离开群众,用“吐唾沫”的方式来医治(7:32-35)。“吐唾沫、按手”都是为了吸引人注意主耶稣所要做的事,正如第二次喂饱四千人一样,这是主耶稣对门徒的再三启发、教导。
耶稣医治瞎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说一句话(可10:46-52);有时候是摸他们的眼睛(太9:27-31;20:29-34);又时候是吐唾沫和泥摸眼,还要去洗(约9:1-7)。这瞎子经主耶稣两次“按手”,才逐渐恢复视力,并不说明他第一次没有得着医治,而是因为他不敢相信自己已经恢复视力了。主耶稣“按手在他身上”之后,知道这个瞎子缺乏信心,所以问他是否“看见什么了”,接着体谅他的软弱和小信,“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对其他的人不需要问这样的问题,因为他的话语一出,人就已经完全得着医治。
主耶稣此时的目标是去“凯撒利亚腓立比”,可能因此不要这人去张扬,免得耽误最主要的目标。伯赛大是抵挡主耶稣而受到咒诅的村庄之一。
C.希腊人来见伯赛大的腓力:(约翰福音12:20-26)那时,上来过节礼拜的人中,有几个希腊人。他们来见加利利、伯赛大的腓力,求他说:“先生,我们愿意见耶稣。”腓力去告诉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诉耶稣。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若有人服侍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侍我,我父必尊重他。”
“希腊人”可能泛指在希腊文化影响下的外邦人,他们已经入了犹太教。希腊人的来访更印证了法利赛人所说的“世人都随从他去了”(19节)。腓力的老家“伯赛大”靠近希腊人聚集的低加坡里地区(太4:25),这些希腊人找腓力,可能他们认为“腓力”是个希腊文名字,他又是伯赛大人,所以会比较接纳他们。主耶稣降生时,有外邦人特来拜他(太2:1-12),在他临上十字架之前,又有外邦人来求见,显明他乃是全人类的救主。安得烈和腓力是同乡,“安得烈”也是个希腊名字。他们一起去将希腊人的请求告诉主耶稣,可能因为他们不确定主耶稣是否愿意与外邦人打交道(太10:5-6,15:22-24)。
3.迦百农将来必坠落阴间:(马太福音11:23-24)“迦百农啊,你已经升到天上,将来必坠落阴间;因为在你那里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所多玛,它还可以存到今日。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你还容易受呢!”
迦百农是耶稣传福音的根据地,也被称为耶稣的家乡:(马太福音4:12-13,17)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后又离开拿撒勒,往迦百农去,就住在那里。那地方靠海,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马太所记载耶稣所行的第二件神迹医治百夫长瘫痪的仆人就是在此:(马太福音8:5-7,13-16)耶稣进了迦百农,有一个百夫长进前来,求他说:“主啊,我的仆人害瘫痪病,躺在家里,甚是痛苦。”耶稣说:“我去医治他。”……耶稣对百夫长说:“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给你成全了。”那时,他的仆人就好了。耶稣到了彼得家里,见彼得的岳母害热病躺着。耶稣把她的手一摸,热就退了;她就起来服侍耶稣。到了晚上,有人带着许多被鬼附的来到耶稣跟前,他只用一句话就把鬼都赶出去,并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
耶稣在迦百农还医治了彼得岳母的热病,赶出许多的鬼,治好了一切的病的人。
迦百农乃“安慰之意”,他最能给在各种遭遇中的人带来安慰。迦百农位于加利利海滨,得天独厚的优越的环境、地理位置成为当时主耶稣工作的中心,甚至被称为耶稣自己的城,耶稣经常在那里传道,讲福音,教训人,且行了许多神迹异能:如医治百夫长瘫痪的仆人,医治彼得岳母和许多病人(8:5-17),治好瘫痪病的(9:1-8),医治大臣的儿子(约4:46-54)……它是一座多得神恩典的城市,但许多人仍然不信他,所以必要受神更重的审判,由天上坠落到阴间,变成荒凉之地。主耶稣谴责迦百农的话正是以赛亚谴责巴比伦王的话(赛14:13-15),这样的比较对犹太人的内心触动是很大。但这些城却因拥有的资本变得极其骄傲,不可一世。
“所多玛”是亚伯拉罕时代的罪恶之城,城里满了同性恋与强暴等罪恶,被神从天上降下硫磺火所毁灭(创13:13;18:20;创19:5,24)。然而,耶稣在迦百农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所多玛,它必定会认罪悔改,还可以存到今日。因此主再来的时候,所多玛所受的比迦百农还容易受,这是一件何等可怕的事。
耶稣因着爱这些城的人,对它们发出了严厉的责备与警告。
二、耶稣责备污鬼
1.众人很希奇耶稣的教训:(马可福音1:21-22)到了迦百农,耶稣就在安息日进了会堂教训人。众人很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文士。
一个安息日,耶稣在迦百农会堂教训人,对象都是犹太人。主耶稣的时代,撒都该人掌控着圣殿,法利赛人掌控着会堂。圣灵记载主耶稣的第一件服侍,就是用神的话语去服侍人,把人带回到神的权柄之下。“众人都希奇”的不只是主耶稣的“教训”,更是他话里的“权柄”。因为“从来没有像他这样说话的”(约7:46),他的教训是出于神,而不是凭着自己说的(约7:16-17)。“文士”是解说律法的教师,他们只是解释道理和字句,但主耶稣却叫人在他的话语中遇见了神的权柄,因为他就是神的儿子,身上带着神的权柄。
福音书中充满了众人希奇耶稣教训的记载:
(马太福音7:28-29)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
(马太福音13:54)来到自己的家乡,在会堂里教训人,甚至他们都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
(马太福音22:22,33)他们听见就希奇,离开他走了。……众人听见这话,就希奇他的教训。
(马可福音6:2)到了安息日,他在会堂里教训人。众人听见,就甚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些事呢?所赐给他的是什么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异能呢?
(马可福音11:18)祭司长和文士听见这话,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却又怕他,因为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
(路加福音4:32)他们很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的话里有权柄。
(约翰福音7:15)犹太人就希奇,说:“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
2.污鬼知道耶稣是神的圣者:(马可福音1:23-24)在会堂里,有一个人被污鬼附着。他喊叫说:“拿撒勒人耶稣,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你来灭我们吗?我知道你是谁,乃是 神的圣者。”
虽然人不认识耶稣,不知道他是谁,但“污鬼”就是邪灵知道,他们是跟随撒但背叛神的堕落天使。“被污鬼附着”的人与精神病不同,因受邪灵的操纵,往往有异常的力量和行为。一个“被污鬼附着”的人竟然能在犹太人的“会堂里”敬拜神,却没有任何不协调的感觉,直到他遇见了主耶稣。“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原文是“这跟我们与你有何干”,是希伯来成语。污鬼虽然认识耶稣基督是“神的圣者”,但却拒绝接受他做主,所以仍与他没有相干。(雅2:19)“鬼魔也信,却是战惊”,因为鬼魔的知识并未伴随着信、望、爱,这种客观道理上的认识,若没有加上信而顺服的心,仍与我们无益。污鬼先自称“我们”,后来自称“我”,可能那人里面有许多污鬼,由其中一个污鬼代表牠们说话。“神的圣者”指“分别为圣归于神的那一位”,是神儿子的别称(路4:34;约6:69)。
尽管污鬼此时的见证是真的,但不能保证牠以为还会如此作见证,因此耶稣决不让污鬼为他作见证,保罗也效法耶稣,不让巫鬼为他作见证:(使徒行传16:16-18)后来,我们往那祷告的地方去。有一个使女迎着面来,她被巫鬼所附,用法术,叫她主人们大得财利。她跟随保罗和我们,喊着说:“这些人是至高 神的仆人,对你们传说救人的道。”她一连多日这样喊叫,保罗就心中厌烦,转身对那鬼说:“我奉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从她身上出来!”那鬼当时就出来了。
3.耶稣责备污鬼:(马可福音1:25)耶稣责备他说:“不要作声!从这人身上出来吧!”
“不要作声”意思就是“闭嘴”。虽然污鬼说的没有错,好像是把荣耀和称赞归于主,但主耶稣却拒绝接受邪灵为他作见证,因为这见证的源头不是出于神。污鬼的见证再有力量,也不能使荣耀归于神,不但不能把人领到神面前,反而会迷惑人,混乱主的所是和所作,模糊神与鬼的界线,甚至使人不是接受鬼的作为、就是说主耶稣是靠着鬼王赶鬼(3:22)。因此一切掺杂的见证和荣耀,主都不接受,一切表面上美好、但不是出于神的事物,主一概拒绝。神所要的是那些清心爱主的人的见证,我们不能随便拿异教、异端的东西来见证神,一定要注意那见证的源头是否出于神。主耶稣赶鬼并不需要用复杂的咒语,他只需要“责备”就能显出神儿子的权柄。
4.污鬼就出来了:(马可福音1:26)污鬼叫那人抽了一阵风,大声喊叫,就出来了。
污鬼听到耶稣责备的话,虽然很不情愿,但牠不得不服在神大能的权柄之下,就叫那人抽了一阵风,‘抽风’指身体不由自主的抽搐、痉孪。污鬼大声喊叫,就出来了。我们从这件事上看出,耶稣是灵界的主。
圣灵记载主耶稣的第二件服侍,就是用神的权柄把人从黑暗的权势下释放出来,叫人得着真理的自由,享用神所赐的安息。在马可福音中,神迹的主要功用是要确认主耶稣的权柄,同时也是慈爱与怜悯的工作(41节),也是国度来临的兆头(3:26)。
5.众人都惊讶:(马可福音1:27)众人都惊讶,以致彼此对问说:“这是什么事?是个新道理啊!他用权柄吩咐污鬼,连污鬼也听从了他。”
当会堂里的众人看见这事时,就都惊讶,以致他们彼此对问,说这是个新道理。‘新’字不只表示时间上的新,也指一件事物在本质上与众不同的新。他们见过法利赛人用奇怪的仪式、用复杂的咒语赶鬼,而耶稣只是用权柄吩咐污鬼,污鬼就听从他,出来了。这太简单了吧,简单得让人无法相信。
6.耶稣的名声就传遍了加利利的四方:(马可福音1:28)耶稣的名声就传遍了加利利的四方。
“名声”原文字义“听闻,传言;”“传”出去;“遍”凡,一切;“四方”全部地区,所有地方。耶稣用权柄责备污鬼,污鬼都听从耶稣的神迹不胫而走,耶稣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加利利的四方。
三、耶稣责备门徒
1.责备彼得体贴人的意思:(马可福音8:31-33)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耶稣明明地说这话,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耶稣转过来,看着门徒,就责备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 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从此”是指门徒认识了耶稣是基督之后,主耶稣的传道工作进入新的阶段,他的传道方式由公开讲道转为单独教训门徒,讲道内容转为启示十字架的道路。
彼得刚刚宣告自已的信仰,得到耶稣的称赞,但当耶稣启示门徒他要走十字架的道路:受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耶稣之所以这样行,乃是为遵行神的旨意,完成救赎大工。彼得从感情上就受不了,因此出于肉体对耶稣的爱就拉住耶稣,劝他。耶稣知道这是撒但藉着爱他的门徒来拦阻神的工作,因此厉声斥责撒但:“撒但,退我后边去吧!”接着责备彼得“不体贴 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神的意思”是耶稣上十字架,完成救赎大工,使人因信称义。而“人的意思”是体贴肉体,不上十字架,让人沉沦灭亡。
主耶稣三次向十二门徒详细解释基督的使命要经过十字架的道路,这是头一次(8:31;9:31;10:33)。
2.责备门徒的不信:(马可福音16:9-14)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稣复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耶稣从她身上曾赶出七个鬼)。她去告诉那向来跟随耶稣的人;那时他们正哀恸哭泣。他们听见耶稣活了,被马利亚看见,却是不信。这事以后,门徒中间有两个人往乡下去。走路的时候,耶稣变了形像,向他们显现。他们就去告诉其余的门徒;其余的门徒也是不信。后来,十一个门徒坐席的时候,耶稣向他们显现,责备他们不信,心里刚硬,因为他们不信那些在他复活以后看见他的人。
耶稣复活后,那些在耶稣复活以后看见他的人为耶稣复活作见证,此时,至少有抹大拉的马利亚以及两个去以马忤斯的门徒已经把看见复活主的事告诉了门徒。但十一个门徒中依然有人不信,因此他们聚集的时候,耶稣向他们显现,责备他们不信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神迹,心里刚硬。不信的受责备,信的得称赞:(约翰福音20:29)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3.责备门徒不知道主来是救人性命:(路加福音9:51-56)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便打发使者在他前头走。他们到了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要为他预备。那里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他的门徒雅各、约翰看见了,就说:“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做的吗?”耶稣转身责备两个门徒,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说着就往别的村庄去了。
“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指按照神的救赎计划,主耶稣上十字架的时间即将到来,所以主耶稣结束了在加利利的侍奉,“定意向耶路撒冷去”。这段旅程为时半年,其中五次提到耶稣定意前往耶路撒冷(9:51;13:22;17:11;18:31;19:28)。
撒玛利亚位于犹太地的北面,当主前722年北国以色列亡于亚述后,以色列人多半被掳到亚述,而另将一些异族人徙置在该地(参王下17章),从此那里居民的血统以及信仰非常杂乱。到了耶稣的时代,犹太人视撒玛利亚人为外邦人,不屑与他们来往(参约4:9)。撒玛利亚人对于路过该地前往耶路撒冷守节的犹太人特别怀有敌意,拒绝提供住宿之处,因此加利利的犹太人,通常避免取道撒玛利亚,而沿约但河东边的路线南下耶路撒冷。
性格急躁的雅各和约翰兄弟看到他们竟然敢不接待耶稣,因此请求耶稣要他们兄弟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在他们兄弟看来,一切不接待耶稣的人都该被天火烧灭。“像以利亚所作的”是说先知以利亚曾叫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亚哈谢王所派的军兵(参王下1:10-12)。耶稣听见他们的话就责备他们,因为“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也说出耶稣来世上的目的“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说着就往别的村庄去了,耶稣就是这样柔和,与人无伤。
撒玛利亚此时不悔改,是时候还未到,当耶稣复活后,时间到了,福音传到撒玛利亚,那里的教会就被建立,那些当年拒绝耶稣的撒玛利亚人,今天很可能成为耶稣忠实的门徒。(使徒行传8:5-8)腓利下撒玛利亚城去,宣讲基督。众人听见了,又看见腓利所行的神迹,就同心合意地听从他的话。因为有许多人被污鬼附着,那些鬼大声呼叫,从他们身上出来;还有许多瘫痪的、瘸腿的,都得了医治。在那城里,就大有欢喜。
总结:耶稣责备不悔改的哥拉汛、伯赛大、迦百农等城里的人,也用权柄责备灵界的污鬼。耶稣责备彼得的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也责备门徒的心里刚硬不信。责备雅各和约翰兄弟不知道自已的心,告诉他们主来的目的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
愿我们都能体贴主的心,作主称赞的人。
TAG: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