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许多做父母的人,都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跟坏孩子一起玩,要跟文明的或爱学习的孩子玩。父母自己也尽量避免孩子与不好的人或环境接触。所以,孟母三迁能传为佳话……
可见,人们普遍认同择友而交、择邻而居的生活原则,也是人本性中趋善避恶的自然反应。如古语所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就是常接触什么样的人,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与品行好的人交往,就会受到好的影响,与品行坏的人交往,就会受到坏的影响。
所以书上说:“你们不要自欺,滥交是败坏善行。”就是在提醒我们,交友不要随便,不要与能给你带来负面影响的人相交。
在某个人生阶段都有无法避开的一些人,比如同学、同事、邻居……,也包括在信仰群体中必须接触的那些服侍的对象,或共事的同工。
并不是所有交往的人都能成为朋友,“朋友”所形容的是一种高贵且积极的人际关系。
“朋友”一定在三观和信仰上契合,彼此欣赏、认同和理解,相互尊重、信任,都能从对方获得鼓舞、安慰、帮助和好的影响。如奥古斯丁所说:“人与人的友谊,把多数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可贵的联系,它是温柔甜蜜的。”
不可结交成为朋友的人,不代表不可共事和服侍。就如我们必须服侍和帮助的人,就如书上所说:“有些人你们要从火中抢出来,搭救他们;有些人你们要存惧怕的心怜悯他们……。”
就算是救人,也要保持恰当、安全的距离。就像电流一样,输出是为照亮人,所以要保持在绝缘的前提下发光,如果无节制的跨过那层绝缘的保护,对电本身和所要照亮的人都是危险的,可能电到对方,也可能让自己短路。
下面就按照书上的教导,列出五种不可结交的人,如上所述,不可结交不是不可接触,不然我们除非离开世界方可;不可结交也不是不可服侍,不然全世界都该被弃绝了,因为世上本无完人。
但书上既然列出这几种不可结交的人,而没有列举其他更多,定是有他的道理。就其性质而言,这五种人的影响比较大,与之结交定要受到伤害和亏损。
第一:嘴巴不稳
往来传舌的,泄漏密事;大张嘴的,不可与他结交(箴20:19)。不要以为与你说人的人不会与人说你,不要以为泄露别人密事的人不会泄露你的密事。远离这种人是最自己最大的保护,也避免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第二:情绪不稳
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箴22:24上)。好生气的人常常消耗自己和身边的人,这种人小气、多疑、善变,与这样的人交朋友,定会有损无益。最明知的选择就是趁早远离止损。
第三:脾气不稳
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箴22:24下)。这样的人充满不确定因素,如果说与智者同行增长知识,那么与暴怒者同行,所增长的就是不安全的概率。有人说暴怒与愚蠢同等,我要说怒气与羞辱并行。
第四:性格不稳
……不要与反复无常的人结交(箴24:21)。反复无常是自我极强的一种表现,包含许多低劣的素质,如容易忘恩、言而无信、情绪不稳、不讲信用等等,总之我想不出这种人会有什么恒常不变的美德。别说与之交朋友,就是任何形式的接触或交往都要慎重……。
第五:道德不稳
……与妓女结交的,却浪费钱财(箴29:3)。这里的“浪费钱财”值得解释一下,不然会让人误解有些不痛不痒。很显然,放纵情欲的滥交会耗费钱财,但那不过是最小的损失。
因为“钱财”通常用来形容价值,而人的因道德败坏所失去的价值可不止钱财,钱财在这些价值中是最不值得一提的。更重要的是破坏与家人的关系,和与他的关系、咏恒的价值,还有在世的声名。
所以,不但要逃避淫行,也要躲避这类人。
当然,综上所述,这些不可与之结交的人,都具备在某方面有破坏性的特点,不但容易破坏与人的关系,更容易破坏与他的关系。我们避免与某些人接触,也可以说是间接避免了犯罪和受损的可能。
我们也要把那些特征当成镜子,谨守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人,如果此时就是,那么要速速地悔改!不要让自己成为或停留在别人不敢与之结交的状态。
TAG:远离 不可结交
【作者简介】
尘灰弟兄:雅博网作者,1979年出生在东北,1996年蒙恩得救,2002年蒙召服侍主,在黑龙江大庆的农村教会做半职传道人。于2019年3月份,在公众号平台《恩惠de福音》开始文字服侍。愿在余下的年日继续被主使用,在实体教会服侍的同时,也在网络、借着文字使更多人认识主,得着圣道的喂养。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