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兄姐妹们平安。好久不见,我最近去雅加达出差,很久没有更新文章,感觉非常的亏欠各位读者和弟兄姐妹。这周挤出时间来我就写一篇长的,希望大家可以饱餐一顿,盼望大家可以耐着性子看完,也盼望上帝的话语感动、照亮每一位喜爱他话语的人。
这周我们读关于大卫和乌利亚的经文,撒母耳记下11章。你的和合本圣经有个小标题《大卫和拔示巴》,但是当我们读完整章经文的时候,我们发现拔示巴这个名字只出现过一次。大卫和乌利亚这两个人的名字却不断的重复出现,所以请允许我用《大卫和乌利亚》为题,与大家一起来研读这段经文。
我将经文做了截图,盼望大家先通篇阅读这章经文。之后我们就一句一句的来研读圣经。
过了一年,到列王出战的时候,大卫又差派约押,率领臣仆和以色列众人出战。他们就打败亚扪人,围攻拉巴。大卫仍住在耶路撒冷。(撒母耳记下 11:1)
第一句交代了时间,人物,地点和背景。我想强调一下人物,经文提到大卫、约押,臣仆,以色列众人,亚扪人。和合本圣经说:大卫又差派约押,率领臣仆和以色列众人出战。如果我们查考圣经原文或者符合圣经原文的ESV版本,这里的翻译是:大卫派约押、臣仆和以色列众人出去。不单单在此处,纵观整章经文,圣经刻意的在强调和重复 “大卫派XX”,这里强调的是大卫是有权有势的王,他派谁做什么,谁就要做什么。请弟兄姐妹留意,我们这里先做伏笔,后面再表。
亚扪人的祖先是罗得,按照上帝训诲,以色列进迦南地时是不可以和亚扪人开战的。为何大卫要派约押、臣仆和以色列众人去攻打亚扪人呢?前面第10章经文告诉了我们原因:原来是亚扪人有错在先。
第一句也交代了两个地名:拉巴和耶路撒冷。拉巴,就是如今约旦的首都阿曼;距离耶路撒冷大概有2-3天的步行距离。所以后文有提及:大卫就问乌利亚说:你从远路上来,为什么不回家去呢?
一日,太阳平西,大卫从床上起来,在王宫的平顶上游行,看见一个妇人沐浴,容貌甚美,大卫就差人打听那妇人是谁。有人说:「她是以连的女儿,赫人乌利亚的妻拔示巴。」大卫差人去,将妇人接来;那时她的月经才得洁净。她来了,大卫与她同房,她就回家去了。于是她怀了孕,打发人去告诉大卫说:「我怀了孕。」(撒母耳记下 11:2-5)
2节-5节是一个段落。和合本说:太阳平西。和合本修订版已经做出更正:“黄昏的时候”。这恰好对应着后面13节的经文:大卫召了乌利亚来,叫他在自己面前吃喝,使他喝醉。黄昏的时候,乌利亚出去,躺卧在自己的床上;与他主的仆人在一起,并没有下到他的家去。(撒母耳记下 11:13)
大卫黄昏的时候犯罪,同样是黄昏,同样是在大卫的住处,乌利亚选择忠诚的守护。
“大卫差人” 圣经刻意的重复这个词组,是为了强调大卫的权柄。今天我们看到美女,可能最多就是多看几眼;但是王思聪看上了一个貌美的女子,就真的有机会更近一步。所以当我们掌握权力或者拥有财富的时候,我们会怎样使用呢?是合理使用上帝赐给我们的权利和财富,还是以此为筹码方便进行犯罪呢?
她是以连的女儿,赫人乌利亚的妻拔示巴。圣经原文是“拔示巴” 这个名字在前,我们可以不去纠结这个细节,但是拔示巴这个名字在这章经文是第一次出现,也是最后一次出现。所以根据我们读圣经的方法,我们知道拔示巴并不是这章经文的主角。
“那时她的月经才得洁净” 如何理解这句经文呢?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当拔示巴怀孕了的时候,这个孩子一定不是在拉巴打仗的乌利亚的。如果我们思考多一点,大卫从最开始看到这个女子沐浴,动了淫念,从不认识这个女子是谁,派人打听到这女子的身份,知道这女子的丈夫在很远的城市打仗。她的丈夫不在家,于是大卫派人把女子接过来于她同房。或许我们再大胆的猜测:月经才得洁净(安全期),就怀孕有了孩子。结合到后面乌利亚死后不久大卫就把她娶过来,这说明大卫和拔示巴恐怕不只是一夜情那么简单,偷情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就有无数次,更何况两家离得这么近,对方老公常年不在家。这是否是圣经在暗示我们大卫和拔示巴不只是这一次呢?这样怀孕有了宝宝就更加说得过去了。
拔示巴告知大卫:我怀孕了。绝不是简简单单的通知大卫,而是要大卫负责处理此事。于是就有了大卫接下来的做法。
大卫派人告诉约押:“你派赫人乌利亚到我这里来。”约押就派乌利亚到大卫那里。乌利亚来到大卫那里,大卫问约押好,也问士兵好,又问战争的情况。大卫对乌利亚说:“下到你家去,洗洗脚吧!”乌利亚出了王宫,随后王送他一份礼物。乌利亚却和他主人所有的仆人一同睡在王宫门口,没有下到他家去。有人告诉大卫说:“乌利亚没有下到他的家。”大卫就对乌利亚说:“你不是从远路上来吗?为什么不下到你家去呢?” 乌利亚对大卫说:“约柜,以色列和犹大都留在棚里,我主约押和我主的仆人都在田野安营,我岂可回家吃喝,与妻子同房呢?我指着王和王的性命起誓:‘我绝不做这事!’” 大卫对乌利亚说:“你今日仍留在这里,明日我打发你去。”于是乌利亚那日留在耶路撒冷。次日,大卫召了乌利亚来,叫他在自己面前吃喝,使他喝醉。黄昏的时候,乌利亚出去,躺卧在自己的床上;与他主的仆人在一起,并没有下到他的家去。(撒母耳记下 11:6-13)
这段经文又是重复 “大卫派人”,大卫有权柄,派人做什么,人就做什么。大卫想要乌利亚回来,乌利亚就不远万里从战场回来了,甚至没有任何人敢询问原因。大卫问约押好,也问士兵好,又问战争的情况。 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借口、是套话,所以圣经用了间接陈述;圣经直接引述的对话才是圣经要强调的真理,这里圣经可以的重复 “下到家里去”,这就是圣经告诉我们,大卫想要解决拔示巴怀孕的处理办法就是通过欺骗和诡诈。乌利亚回家和妻子同房,怀孕这事就可以瞒天过海了。
谁知有权柄的大卫,派人做什么,别人就无条件服从的大卫,在这件事情上,大卫的权柄第一次受到了挑战。无论大卫如何吩咐、如何明示暗示乌利亚回家,乌利亚就是不回。圣经也记录下了整本圣经乌利亚唯一的一句说话:约柜,以色列和犹大都留在棚里,我主约押和我主的仆人都在田野安营,我岂可回家吃喝,与妻子同房呢?我指着王和王的性命起誓:’我绝不做这事!
乌利亚用约柜开头,用起誓结尾。这无疑彰显着他的虔诚和忠肝义胆。要知道整章圣经除了乌利亚说话的第一个字“约柜”和上帝有关,再就是结尾圣经告诉我们:(大卫做的这事) 耶和华眼里看为恶。提到了上帝的名字,除此之外整章经文再也没有上帝的影子。我们今天有人张口闭口就是教会就是真理吗?有,真的有这种认真、严谨、虔诚的基督徒,但是往往这种人在教会里、在工作中、在社会上常常被人辜负、受到伤害。
大卫的权柄在这里第一次受到了挑战,第一个不服从大卫命令的人,正是这个虔诚并忠肝义胆的乌利亚。然而大卫却怒不敢言,只得作罢。大卫对乌利亚说:“你今日仍留在这里,明日我打发你去。”于是乌利亚那日留在耶路撒冷。次日, 大卫召了乌利亚来,叫他在自己面前吃喝,使他喝醉。黄昏的时候,乌利亚出去,躺卧在自己的床上;与他主的仆人在一起,并没有下到他的家去。
大卫做了最后一次尝试,让乌利亚在自己面前吃喝,使他喝醉。这里圣经巧妙的前后呼应,同样是黄昏的时候,大卫动了淫念;同样是黄昏的时候,哪怕醉酒的乌利亚依然坚守岗位。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于是有了后面的经文:
早晨,大卫写信给约押,交乌利亚亲手带去。他在信内写着说:“要派乌利亚到战争激烈的前线去,然后你们撤退离开他,使他被击杀而死。” 约押侦察城的时候,知道敌人哪里有勇士,就派乌利亚到那地方。城里的人出来和约押打仗,大卫的仆人中有几个士兵被杀,赫人乌利亚也死了。(撒母耳记下 11:14-17)
大卫派乌利亚给约押的亲笔信正是自己的夺命符。乌利亚最信任的两个人,一个与自己的妻子有染,并且两个合起伙来要置自己于死地。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最信任的人却想着如何害死我们。我经历过,有人要植堂,在英文教会拓展普通话事工。我不遗余力的帮忙,无论是新人团契,聚餐准备食物,电脑音响,幻灯片,网络直播,敬拜赞美,带领小组团契、查经,福音摊位从早到晚,教会需要网站熬夜几天搞定,如此这般几年如一日,未参与教会任何决策,不存在权利争斗,不为名利、毫无私心,只是单纯的事奉上帝。如此这般依旧被打压到无法正常敬拜,最后只能无奈离开,从开始到离开之时也不曾与任何人有过任何矛盾。
大卫似乎吃定乌利亚,大卫完全可以派其他人把这封信带给约押,聪明的大卫和乌利亚接触了两天就已经完全看清楚这人的虔诚和衷心,他放心的把信交给乌利亚带过去,因为他相信他绝不会私自偷看信的内容。
大卫和约押都是战士,他们知道怎样将乌利亚在战场上置于死地。根据信中大卫的计策,乌利亚的死很自然的会归咎于约押。约押不是傻瓜,他虽然不知道大卫为何召乌利亚回去,但是当他看到大卫的信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了真相。同时,约押用了一个不一样的计谋害死了乌利亚。
城里的人出来和约押打仗,大卫的仆人中有几个士兵被杀,赫人乌利亚也死了。(撒母耳记下 11:17)
在社会上,我们想提升一个人的话,当这个人各方面都不符合升职的标准的时候,我们通常会一同提升几个,这样那个我们真正想要提升的人就会被隐藏起来,别人也不会留意到这个人是否符合标准。同样,如果我们想要谋害一个人,我们也多拉几个垫背的,这样我们谋害的意图也就不那么明显。
于是,约押派人去将战争的一切事奏告大卫,又吩咐使者说:“你把战争的一切事对王说完了,王若发怒,对你说:‘你们打仗为什么挨近城呢?岂不知敌人会从城墙上射箭吗?从前击杀耶路比设的儿子亚比米勒的是谁呢?岂不是一个妇人从城墙上抛下一块上磨石来,打在他身上,他就死在提备斯吗?你们为什么挨近城墙呢?’你就说:’你的仆人赫人乌利亚也死了。’”(撒母耳记下 11:18-21)
即便如此,损兵折将,约押也很难将自己摘干净,难道是自己排兵布阵不好吗?当然不是。于是,约押吩咐使者,若王发怒。。。紧接着约押举了一个例子:亚比米勒的是谁呢?岂不是一个妇人从城墙上抛下一块上磨石来,打在他身上。。。约押故意在例子中提到一个妇人,提到亚比米勒因妇人而死,明示暗示大卫,自己知道乌利亚是因为女人而死,以免自己惹火上身。并且之前的铺垫是为了最后一句,最重要的是:你的仆人赫人乌利亚也死了。
使者就去,照着约押所吩咐的一切话来奏告大卫。使者对大卫说:“敌人强过我们,出到郊外攻打我们,我们把他们赶回到城门口。弓箭手从城墙上射你的仆人,射死几个王的仆人,你的仆人赫人乌利亚也死了。”(撒母耳记下 11:22-24)
使者按照约押的吩咐跟大卫汇报了,不过未等大卫发怒,使者就说:你的仆人赫人乌利亚也死了。由此可见,此事之关键——乌利亚必须死,约押知道,使者知道,大卫更加知道。
大卫向使者说:“你对约押这样说:’不要为这事难过,因为刀剑可能吞灭这人或那人。你只管竭力攻城,将城倾覆。’你要勉励约押。”(撒母耳记下 11:25)
结果,大卫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安慰鼓励约押。每个人各怀鬼胎,逢场作戏,牺牲的只是那个虔诚、赤胆忠心的战士乌利亚。所有人都知道乌利亚必须死,只有乌利亚自己蒙在鼓里。
在这里我要多说几句: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乌利亚应该也是个将军,再不济都是一员大将。其实按照圣经的说法,乌利亚其实身份可能很低微。原因有四:
1 大卫最初并不知晓自己看到正在沐浴的女子是乌利亚的妻子,派人打听之后才知道。说明乌利亚并没有什么名气。
2 乌利亚是赫人,是外邦人、并不是犹太人,所以不可能担任高层。我们国家的国防部长、将军、司令、军长、师长会让一个菲律宾裔的人来担任吗?自然不会。
3 最开始将军约押向大卫汇报战况的时候,并没有提到乌利亚的名字,他只是吩咐使者,若王发怒才需要在最后提及乌利亚也死了。若乌利亚是个大人物,战报里面不可能不提及他。
4 下一章经文,先知拿单问责大卫的时候,用了一个比喻。拿单用富人比喻大卫,拥有许多牛群、羊群,注意这里不是许多牛羊,而是许多牛群、羊群。穷人只有一只小羊羔,用来比喻身份低微的乌利亚。二者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身份卑微的乌利亚被国王夺妻,被上司联手陷害丧命,被人玩弄于股掌,所有人都知道他被陷害,就只有自己蒙在鼓里。然而圣经告诉我们,尽管如此,上帝纪念他。上帝甚至在主耶稣基督的家谱里纪念他,使他与帝王同列。或许你我都是社会的底层,是一个可以被人随意欺负、任人摆弄、可以随时随地被牺牲掉的无名小卒,或许我们在今生今世看不到希望,但是上帝纪念我们。
乌利亚的妻听见丈夫乌利亚死了,就为丈夫哀哭。居丧的日子过了,大卫派人把她接到宫里,她就作了大卫的妻子,给大卫生了一个儿子。但大卫做的这事,耶和华的眼中看为恶。(撒母耳记下 11:26-27)
乌利亚的妻子,此处并没有提及她的名字“拔示巴”,之后 作了“大卫的妻子”,其实原文也没有大卫这个名字,而是“他的妻子”。圣经在这里不愿提及拔示巴做了大卫的妻子,恐怕与新约圣经中耶稣基督家谱,大卫从乌利亚的妻生所罗门,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上帝的眼中,她永远都是乌利亚的妻子。
过了居丧的日子,拔示巴就 “迫不及待” 的改嫁的大卫。圣经也以此暗示拔示巴和大卫之间恐怕不是一夜情那么简单。来自妻子的背叛,来自国王的伤害,来自上司的陷害,整章经文除了乌利亚是虔诚且忠心,其余所有人都满是诡诈。另外,整章经文刻意的重复大卫派XX,以此来强调大卫的权柄,大卫用从上帝而来的权柄去伤害虔诚衷心的乌利亚。于是这一章经文的结尾 “大卫做的这事,耶和华的眼中看为恶。”(和修本),你手里和合本翻译是“耶和华甚不喜悦”,这已经是翻译的人手下留情了,原文正是:耶和华的眼中看为恶。
应用
这段经文是叙事类型的经文,如何按照圣经的本意来应用这段经文是我写这篇文章的重点。
1. 眼目的情欲:很多犯罪是从眼睛开始。看见。。。拿来。。。
大卫看见一个妇人沐浴,容貌甚美。。。大卫差人去,将妇人接来(原文:拿来)。。。圣经经常用这样的结构来描述某人犯罪。第一次:“女人见那棵树好作食物,又悦人的眼目,她就摘下(原文:拿来)果子吃了。。。;第二次:上帝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原文:拿来)为妻;第三次:亚干犯罪,“我在所夺取的财物中看见一。。。就拿去了。。
看见。。。就拿来。。。圣经中所描述的很多犯罪都是如此。所以圣经要求我们要逃避眼目的情欲,管好自己的眼睛。在国外的商场中间,由一些摊位,摊位上摆着商品,商场关门的时候,摊位的主人并不会把商品收起来,而是单单蒙上一层布。的确,商场里面有保安,但蒙上一层布的目的不在于阻止小偷偷窃,而是防止有人看到那些商品且摊主不在就起了偷窃的心。
2. 权利越大,诱惑就越大,责任也越重
大卫看到乌利亚的妻子沐浴,容貌甚美,于是就拿来。。。或许这件事情发生在普通人的身上,最多就是多看几眼。所以权利越大,诱惑就越大,受到诱惑时这些人就可以有进一步的动作。作为基督徒,我们的权利、我们的能力都是从上帝而来的,我们应该更加谨慎负责的使用上帝给予我们的权利和能力。在职场上,我们时常看到上司欺压下属,那么在教会中呢?我遇到过很多有家室的牧师勾搭女大学生,领袖打压在台上的事奉人员,不去了解情况就一句:她事奉是为了荣耀她自己。
请允许我借着这段圣经在这里呼吁:我们作为基督徒,在职场上我们不可以因着职位高就去打压下属;在教会中我们不可以打压同工,打压弟兄姐妹,更加不可以利用职务之便敛财敛色。当我们讲圣经的时候,特别的讲的好的时候,有弟兄姐妹会赞许我们,甚至有处世未深的姐妹会崇拜我们,我们不可以趁虚而入;当我们关心危难中的弟兄姐妹的时候,有人会很感激我们,我们更加不可以趁人之危。大卫所行之事,不限于男女情色之事,我们断不可在职场上和教会中行!尤其不可以在教会,在上帝的家中行这事!绝对不可以!因为这些事,耶和华的眼中看为恶!
3. 如何区分好人、坏人?
大卫是好人还是坏人?在这件事情上,圣经告诉我们:大卫所做的这些事,耶和华眼中看为恶。在我们眼中,大卫竟然夺人之妻,借刀杀人,害人性命,所害之人还是虔诚忠心之人,大卫所行十恶不赦!当先知拿单见大卫的时候跟大卫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富人,有很多牛群羊群(注意,这里是牛群羊群,不是牛羊),还有一个穷人只有一只小羊羔。富人却取了穷人唯一的小羊来招待客人。大卫听后非常愤怒,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上帝起誓,做这事的人该死。拿单说:你就是那人。大卫对拿单说:我得罪了耶和华。
由此可见,大卫虽然行了恶事,但是事后他知道自己作恶,并且认罪。
有些人明明自己做了恶事,却不认为自己作恶,甚至觉得自己做的是好事。有些人一边在世界上到处惹是生非、发动战争、屠杀平民,一边大肆宣扬自己如何如何正义、有理。你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好人并不是从来不做坏事的人。大卫是合上帝心意的人,但是大卫也做坏事、恶事。你跟我就从来不做坏事,不犯罪吗?当然不是!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就是一个懂得羞耻、懂得认罪、懂得悔改;一个不知廉耻、不分善恶,将做恶说成行善。
4. 犯罪是有后果的
大卫对拿单说:“我得罪耶和华了!”拿单说:“耶和华已经除去你的罪,你必不至于死。只是在这事上,你大大藐视耶和华,因此,你生的孩子必定要死。”(撒母耳记下 12:13-14)
大卫认罪以后这事就算过去了?当然不是,拿单说:耶和华已经除去你的罪。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除了大卫和拔示巴第一个孩子必须死之外,
“拿单对大卫说:“你就是那人!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我膏你作以色列的王,我救你脱离扫罗的手;我将你主人的家业赐给你,将你主人的妃嫔交在你怀里,又将以色列和犹大家赐给你;若还嫌少,我也会如此这般加倍赐给你。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做他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用刀击杀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子为妻,借亚扪人的刀杀死他。现在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因你藐视我,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子为妻。’ 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灾祸攻击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你身边的人,他要在光天化日下与你的妃嫔同寝。你在暗中做那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在日光之下做这事。’”(撒母耳记下 12:7-12)
请大家自行阅读上面的经文,我就不重复了。我们作恶、犯罪,哪怕我们认罪,哪怕耶和华上帝赦免我们的罪孽,但是我们依然要承担后果。大卫犯罪,虽然他懂得认错,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大卫的大儿子暗嫩强J了大卫的女儿他玛,大卫的三儿子押沙龙为妹妹报仇,杀死了暗嫩,押沙龙后来篡位,追杀大卫,并在屋顶玷污了大卫的妻子们,最终押沙龙也被杀死,大卫的四儿子亚多尼雅自立为王,最终被所罗门所杀。这一切都是大卫犯罪的后果。
是的,圣经不止一次的重复这句耶和华上帝亲口说的:
耶和华在他面前经过,宣告: “耶和华,耶和华,有怜悯,有恩惠的上帝,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和信实,为千代的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惩罚人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埃及记 34:6-7)
这句经文不单单在出埃及记,申命记、诗篇、约拿书、约珥书、尼希米记、那鸿书等等都有重复记载。我们常常记住前面的: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我们忽略了后面的:耶和华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 必惩罚人的罪, 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哪怕我们是好人、是基督徒、是蒙了恩典、因信称义的义人,我们若作恶、犯罪了,哪怕我们事后认罪,依然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总结
盼望这段经文提醒我们:让我们警醒我们眼目的情欲,善用从上帝而来的权利和财富,认识上帝的恩典,同时明白上帝的公义。分辨好人和坏人,如果我们不小心陷在罪中,盼望圣灵不要丢弃我们,快快提醒我们悔改、认罪。
以上观点出自于圣经,我已尽最大努力多讲圣经,少掺杂个人观点,盼望上帝的话语帮助到大家。
TAG:大卫 乌利亚 拔示巴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