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华说:「你们用话顶撞我,你们还说:『我们用什么话顶撞了你呢?』你们说:『事奉上帝是徒然的,遵守上帝所吩咐的,在万军之耶和华面前苦苦斋戒,有什么益处呢?如今我们称狂傲的人为有福,并且行恶的人得建立;他们虽然试探上帝,却得脱离灾难。』」那时,敬畏耶和华的彼此谈论,耶和华侧耳而听,且有纪念册在他面前,记录那敬畏耶和华、思念他名的人。万军之耶和华说:「在我所定的日子,他们必属我,特特归我。我必怜恤他们,如同人怜恤服事自己的儿子。那时你们必归回,将善人和恶人,事奉上帝的和不事奉上帝的,分别出来。」(玛拉基书 3:13-18)
万军之耶和华说:「那日临近,势如烧着的火炉,凡狂傲的和行恶的必如碎秸,在那日必被烧尽,根本枝条一无存留。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你们必出来跳跃如圈里的肥犊。你们必践踏恶人;在我所定的日子,他们必如灰尘在你们脚掌之下。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你们当记念我仆人摩西的律法,就是我在何烈山为以色列众人所吩咐他的律例典章。「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玛拉基书 4:1-6)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好久不见,这周我们终于可以一起读完玛拉基书最后一个部分。这是玛拉基书的结尾,也是整本旧约圣经的压轴。之前由于生活中的一些忙碌,我一直没有静下心来完成这最后一篇。感谢上帝,今天我终于可以预备好心思,盼望我可以把玛拉基书最后一部分的经文讲解清晰,愿上帝透过这一部分的经文和弟兄姐妹们说话。
《希伯来文圣经》的抄本是没有第四章的。玛拉基书从3章18节之后一直去到3章24节结尾。所以经过我再三的斟酌,我认为上面的经文应该划为同一个段落,也是最后一个段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句一句的学习上帝的话语。
我们得罪了上帝却不自知
耶和华说:「你们用话顶撞我,你们还说:『我们用什么话顶撞了你呢?』(玛拉基书 3:13)
老生常谈,再次强调,玛拉基书不是百姓和上帝吵架,而是上帝单方面的启示,上帝把百姓想问却不敢问的问题问了出来,上帝把百姓的困惑,甚至百姓没有意识到的盲点给指了出来。有时候我们顶撞了上帝却不自知,有时候我们得罪了上帝,我们却不晓得。
真实存在的问题
你们说:『事奉上帝是徒然的,遵守上帝所吩咐的,在万军之耶和华面前苦苦斋戒,有什么益处呢?如今我们称狂傲的人为有福,并且行恶的人得建立;他们虽然试探上帝,却得脱离灾难。(玛拉基书 3:14-15)
事奉上帝的人,遵守上帝吩咐的人常常受苦;那些不事奉上帝,不敬畏上帝的人反而亨通、事事顺利。这个问题不但过去存在,如今也存在。我们内心困惑,找不到答案,渐渐的心灰意冷甚至有了错误的观念,认为狂傲的人为有福,并且行恶的人得建立;他们虽然试探上帝,却得脱离灾难。
圣经告诉我们,原来我们信仰上的困惑,若没有真理的引导,会导致我们无意中顶撞了上帝却不自知;无意中得罪了上帝却不晓得。
上帝记念
那时,敬畏耶和华的彼此谈论,耶和华侧耳而听,且有纪念册在他面前,记录那敬畏耶和华、思念他名的人。(玛拉基书 3:16)
上帝不是一个健忘的上帝,上帝不会忘记敬畏自己的人,圣经说上帝用纪念册记录敬畏耶和华,思念他名的人,这是圣经告诉我们上帝在意这些人,愿意用纪念册来为这些人做见证。
父亲与儿子的比喻
万军之耶和华说:「在我所定的日子,他们必属我,特特归我。我必怜恤他们,如同人怜恤服事自己的儿子。(玛拉基书 3:17)
在这里上帝解答了之前百姓信仰上的疑惑,恶人在世上的亨通是暂时的,在所订的日子,事奉上帝的人才是属于上帝的,他们被世界欺负是暂时的,被上帝怜恤才是永远的。圣经在这里用了父亲和儿子的比喻,上帝是父亲,事奉他的人就是上帝的儿子,父亲必怜恤服事自己的儿子。
回转(归回)还体现在分辨善恶
那时你们必归回,将善人和恶人,事奉上帝的和不事奉上帝的,分别出来。」(玛拉基书 3:18)
上一讲我们提到,圣经说回转归回上帝不体现在是否回归耶路撒冷;拖家带口、排除万难回归耶路撒冷,重建耶路撒冷不算真正的回转。真正的回转是心意的回转,钱在哪里,心就在哪里,所以回转体现在是否做到至少十分之一奉献。
这周的经文告诉我们回转除了心意的回转,还包括真理。回转(归回)的人,能将善人和恶人,事奉上帝的和不事奉上帝的,分别出来。
原来真正回转归回上帝的人不是稀里糊涂、不是善恶不分的老好人。真正的基督徒是通晓真理,能分辨是非对错,懂善恶、分好坏的人。真正的基督徒是能把事奉上帝的和不事奉上帝的,分别出来。这是圣经的教导。
上帝的审判
万军之耶和华说:「那日临近,势如烧着的火炉,凡狂傲的和行恶的必如碎秸,在那日必被烧尽,根本枝条一无存留。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你们必出来跳跃如圈里的肥犊。你们必践踏恶人;在我所定的日子,他们必如灰尘在你们脚掌之下。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玛拉基书 4:1-3)
这段经文是讲上帝的审判。审判是真实的,残酷的。具体的经文我不重复了,大家可以自己看。圣经说:你们必践踏恶人;在我所定的日子,他们必如灰尘在你们脚掌之下。终于事奉上帝的人可以翻身了,之前恶人和不事奉上帝的人享尽了世上的荣华富贵,欺负善人和事奉上帝的人好久了,我们终于翻身了,可以把他们踩在脚底下了。暂且不说把灰尘踩在脚底下并不会有什么“很爽”的感觉,甚至踩过灰尘的人可以知道那样一点感觉都不会有,如果我们继续读下面的经文,我们可能会“失望”哦。
上帝的拯救
「你们当记念我仆人摩西的律法,就是我在何烈山为以色列众人所吩咐他的律例典章。「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玛拉基书 4:4-6)
这是玛拉基书的结尾,也是整本旧约圣经的结尾,其分量和精彩程度不言而喻。或许我们平时不太会读圣经,从而忽略了这段经文的美妙之处。
“咒诅遍地” 整本旧约圣经用“咒诅”结尾,于是很多人认为旧约彰显上帝的公义、新约彰显上帝的慈爱。太多时候我们读圣经只去理解字面意思,丝毫不去思考圣经原本的意思。我们只按字面意思理解人的话尚且会理解错误,更何况是理解上帝的话语。这里用的是“免得我来咒诅遍地”,这是截然相反的意思好吧?
“你们当记念我仆人摩西的律法”;“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 玛拉基书的结尾,整本旧约圣经的结尾提到了:律法(律法的代表人物摩西)先知(先知的代表人物以利亚)。律法也好,先知也好,上帝颁布律法的目的不在于惩罚罪恶,上帝差派先知的目的也不在于讲预言(纵然灵恩派依然看重先知的预言),圣经告诉我们,律法和先知最重要的目的是: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
这里不是讲家庭关系,而是人和上帝的关系。还记得前面那个父亲与儿子的比喻吗?事奉上帝的人如同儿子事奉父亲。
稍等,你注意到没有?事奉上帝的人上帝已经认他做儿女了,并且已经记在“小本本”(纪念册)上了,这里讲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这里的儿女是指谁?对不起,让很多义人、善人失望了,这里将要回转的儿女就是那些恶人、不事奉上帝的人。还记得浪子回头的比喻吗?大儿子一直都在父亲身边事奉父亲,回转归向父亲的是那个分了家产,离开父亲,不事奉父亲的小儿子。之前想着到了那一天可以把恶人如同灰烬踩在脚下的人要失望了,上帝颁布律法,上帝差派先知来是为了让恶人悔改,不事奉上帝的人去事奉上帝,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上帝来咒诅遍地,免得到时恶人成为灰烬被踩在脚下。
耶稣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 5:32)
耶稣听见,就对他们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马可福音 2:17)
上帝的拯救、上帝的爱在玛拉基书的结尾,在整本旧约圣经的结尾向我们表明,这不是“咒诅遍地” 还是“免得咒诅遍地”的文字游戏,而是 “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罗马书 5:7-8)
上帝的爱长阔高深,远超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旧约圣经以此结尾,圣经亲口告诉我们,无论新约、旧约,上帝都是同一位上帝。“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他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他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天离地何等的高,他的慈爱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东离西有多远,他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 (诗篇 103:8-13)
总结
事奉上帝的人受苦难,恶人和不事奉上帝的人反而活得风生水起,这是真实存在的现况。我们的信仰不是闭门造车,我们的信仰也要面对现实生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会迷茫,但迷茫中不要失了信心,不要失了真理,不然我们无意中顶撞了上帝我们都不自知。面对信仰的困惑,上帝告诉我们,他纪念事奉他的人,上帝愿意拿出小本本(纪念册),记录下事奉他的人的名字,上帝不是因为健忘才这么做,上帝是为事奉他的人做见证。上帝用父亲和儿子的比喻来告诉我们事奉他的人是属于他的儿子。上帝告诉我们,回转归于上帝不单单是心灵上的回归,做到十一奉献;也要真理上的回归,懂得分辨善人、恶人;分辨事奉上帝和不事奉上的人,所以基督徒不是稀里糊涂的烂好人,分辨好坏、分辨善恶并不是某些人口中的论断,而是在真理上回转归向上帝。上帝告诉我们有一天他会审判,之前欺负事奉上帝的人那些恶人会成为灰尘并被踩在脚下。最后上帝告诉我们他颁布律法、差派先知的目的是为了拯救,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这不是指家庭关系,而是人与上帝的关系的和好。之前那些不事奉上帝的人,不是上帝儿女的人要归向上帝。原来,上帝要我们分辨善人、恶人;分辨事奉上帝和不事奉上帝的人,不是为了让我们见证审判时恶人如何悲惨倒霉,更不是让我们自以为义,而是上帝的爱如何在恶人身上彰显出来;上帝的救恩如何拯救不义的人。
这段经文我不记得自己读了多少遍,无奈文笔有限,无法还原经文本身的精彩。盼望这篇文章可以抛砖引玉,也盼望弟兄姐妹自己打开圣经,一遍一遍的琢磨这段经文,让圣经亲自和你说话,你也亲自品尝圣经的甘甜。
TAG:玛拉基书 父亲的心 转向 儿女 旧约圣经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