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西对耶和华说:「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从你对仆人说话以后,也是这样。我本是拙口笨舌的。」耶和华对他说:「谁造人的口呢?谁使人口哑、耳聋、目明、眼瞎呢?岂不是我—耶和华吗?现在去吧,我必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摩西说:「主啊,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耶和华向摩西发怒说:「不是有你的哥哥利未人亚伦吗?我知道他是能言的;现在他出来迎接你,他一见你,心里就欢喜。你要将当说的话传给他;我也要赐你和他口才,又要指教你们所当行的事。他要替你对百姓说话;你要以他当作口,他要以你当作上帝。(出埃及记 4:10-16)
这是出埃及记第四章里面上帝呼召摩西的经文。如同上帝呼召其他的仆人,例如以赛亚书6章,上帝呼召先知以赛亚,类似的经文往往内中大有乾坤。这周我们借着讲解这段经文,来透过摩西的一生来看我们自己。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到如今,我们对于这段经文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不过好在圣经软件的普及,已经让哪怕是没有学习过圣经原文的人也可以有机会读到原文,并读懂原文。
我们翻开原文,原来这段经文有着一个很明显的结构:
摩西对耶和华说:不是我。。。。是我。。。。
耶和华对他说:不是我。。。。是我。。。。
耶和华对摩西发怒说:不是他(亚伦)。。。。是他。。。。
把这个结构带入到经文,经文原文翻译就是:
摩西对耶和华说:不是我能言。。。是我笨口拙舌。。。
耶和华上帝对他说:不是我是上主吗?是我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
耶和华对摩西发怒说:不是他是你哥哥亚伦吗?。。。是他替你对百姓说话。。。。
圣经用这种非常明显的结构,帮助我们把对话的焦点从:摩西是否能言善辩,转移到:是人,还是上帝的身上。过去我们读这段经文,我们总是在思考摩西究竟口才好不好。其实摩西在埃及皇宫40年,使徒行传说 “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办事都有才能。”摩西怎能口才不好?并且这里的经文两次说上帝赐摩西口才:“现在去吧,我必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我也要赐你和他口才,又要指教你们所当行的事。 他要替你对百姓说话”。所以如果我们不去看原文,不去看结构,我们就很可能把理解这段经文的焦点搞错了。
圣经如此用心,使用这种“不是我。。。是我。。。”的结构,其目的就是启示我们这一切的作为都是上帝的旨意。上帝呼召使用摩西,摩西不是单打独斗,摩西的背后是上帝;同样上帝也预备亚伦,上帝使用摩西也使用亚伦一起来做上帝的工。上帝在摩西出世前提前3年就预备了他的哥哥亚伦,等摩西被上帝呼召使用的时候,亚伦要替你对百姓说话;你要以他当作口,他要以你当作上帝。
上帝使用摩西,摩西从来不是单枪匹马,单打独斗,上帝预备了各种各样的人,为了成就上帝的旨意。不是我,乃是上帝。就让我们透过圣经,透过摩西的一生,来看待我们自己的人生。
出埃及记的前两章记载了一众女子,就让我们借着经文看看使用摩西的上帝如何使用这些平凡而普通的女子。
施弗拉和普阿
谁知道这两个人是谁?这是帮摩西接生的两个接生婆。圣经说:
有希伯来的两个收生婆,一名施弗拉,一名普阿;埃及王对她们说:「你们为希伯来妇人收生,看她们临盆的时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杀了;若是女孩,就留她存活。」但是收生婆敬畏上帝,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埃及王召了收生婆来,说:「你们为什么做这事,存留男孩的性命呢?」收生婆对法老说:「因为希伯来妇人与埃及妇人不同;希伯来妇人本是健壮的,收生婆还没有到,她们已经生产了。」上帝厚待收生婆。以色列人多起来,极其强盛。收生婆因为敬畏上帝,上帝便叫她们成立家室。(出埃及记 1:15-21)
这两个接生婆因着敬畏上帝,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了摩西的姓名。原来上帝使用摩西之前不单单预备了哥哥亚伦,上帝同样预备并感动两个接生婆的心,她们敬畏上帝,没有她们摩西刚出生就会必死无疑。
米利暗
这个名字大家估计会熟悉了,这是摩西的姐姐。摩西出生后藏了三个月,后来不能在藏了,圣经说:
那女人怀孕,生了一个儿子,见他俊美,就把他藏了三个月,后来不能再藏,就取了一个蒲草箱,抹上柏油和树脂,将孩子放在里面,把箱子搁在尼罗河边的芦苇中。孩子的姊姊远远站着,要知道他究竟会怎样。法老的女儿来到尼罗河边洗澡,她的女仆们在河边行走。她看见在芦苇中的箱子,就派一个使女把它拿来。她打开箱子,看见那孩子。看哪,男孩在哭,她就可怜他,说:“这是希伯来人的一个孩子。” 孩子的姊姊对法老的女儿说:“我去叫一个希伯来妇人来作奶妈,替你乳养这孩子,好吗?” 法老的女儿对她说:“去吧!”那女孩就去叫了孩子的母亲来。(出埃及记 2:2-8)
摩西有个哥哥亚伦比摩西大三岁,当时只有三岁的亚伦不可能在河中看着摩西漂流直到被法老的女儿收养,所以上帝一早就预备了比亚伦还大的姐姐米利暗。上帝使用米利暗,顺着河水漂流的摩西刚刚被公主捡到,米利暗就上前跟法老的女儿说话:我去叫一个希伯来妇人来作奶妈,替你乳养这孩子,好吗?一个小女孩去跟法老的女儿说为婴儿摩西找奶妈,一定比一个看着顽皮的男孩子跟公主说话,公主的戒心要低很多。公主果然答应了。试想一下,如果亚伦是老大,亚伦一个希伯来的小男孩突然冒出来跟公主说话,结果会是怎样?
就这样,上帝使用比亚伦更大、更早出生的姐姐米利暗,再次拯救摩西,使摩西被法老的女儿收留。上帝预备使用米利暗,使她与摩西一起完成上帝伟大的计划。
法老的女儿
圣经并没有提到法老女儿叫什么名字。但是圣经说:她打开箱子,看见那孩子。看哪,男孩在哭,她就可怜他,说:“这是希伯来人的一个孩子。”
之后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出现对她说:我去叫一个希伯来妇人来作奶妈,替你乳养这孩子,好吗?” 法老的女儿对她说:“去吧!”那女孩就去叫了孩子的母亲来。
公主为何看着摩西,虽然是个希伯来人的小孩,依然可怜他?公主为何同意一个陌生小女孩的提议,为摩西找一个奶妈?公主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父亲要杀希伯来人的男婴,为何依然愿意收养摩西,并认摩西为自己的儿子?
孩子长大了,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她的儿子。她给孩子起名叫摩西,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出埃及记 2:10)
当各种的巧合放在一起,当低概率事件一一发生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相信这是上帝的作为。上帝预备了法老的女儿,使摩西在埃及皇宫里成长并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办事都有才能。上帝预备使用法老的女儿,使她与摩西一起完成上帝伟大的计划。
约基别
这人是谁?我不考大家了。这是摩西的母亲。出埃及记第二章没有提到她的名字,但是到了第6章才揭晓。同样亚伦比摩西大三岁也是到了出埃及记7章7节的时候,圣经才向我们揭晓。
暗兰娶了他父亲的妹妹约基别为妻,她为他生了亚伦和摩西。暗兰一生的岁数是一百三十七岁。(出埃及记 6:20)
摩西的母亲是个了不起的母亲。虽然她只陪伴了摩西大概3年时间,就是头三年摩西需要奶妈的时候。但就是这短短的三年,最初的三年,摩西的母亲成为了摩西生命中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摩西从小的身份就是法老女儿的儿子,摩西在皇宫长大。你猜为何摩西始终觉得自己是希伯来人?摩西甚至看到同胞被打,不惜杀死施暴的埃及人来拯救自己的同胞。之后摩西被同胞出卖,为了逃难,放弃埃及王子的身份,漂泊旷野。
摩西原本身份尊贵,为了拯救同胞却遭同胞出卖,摩西比任何人都有理由成为“恨国党”,成为“反贼”。然而摩西没有,摩西旷野漂泊40年后,依然回到埃及去拯救自己的同胞,解放他们。领同胞出埃及的时候,但凡遇到一些困难,同胞们就要用石头打死自己,面对这些“白眼狼”,当上帝要杀死他们的时候,还是摩西站了出来,宁可自己为同胞去死,也希望上帝可以原谅他们。
摩西的家国情怀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在埃及读小学、中学、大学学来的,而是摩西的母亲约基别,在摩西三岁之前,一边喂奶,一边谆谆善诱。摩西的母亲是摩西的启蒙老师,也是摩西一生品格的塑造者。
看看我们,我们在社会上但凡受点委屈,但凡遇到一点不公我们就苦大仇深,恨国家、恨同胞。圣经不是这样教的,摩西不是这样做的。同胞们看摩西在皇宫长大,不把他当成自己人,出卖他,伤害他,甚至要拿石头打死他,摩西依然深爱着自己同胞,深爱着自己的民族家国。摩西的母亲是个伟大的母亲,她没有教会摩西大道理、高深的知识,但是她塑造了摩西爱国、爱家、爱同胞的品格。上帝预备使用约基别,使她与摩西一起完成上帝伟大的计划。
西坡拉
这人是谁呢?摩西的妻子。
米甸的祭司有七个女儿;她们来打水,打满了槽,要给父亲的羊群喝水。有一些牧羊人来,把她们赶走,摩西却起来帮助她们,取水给她们的羊群喝。她们回到父亲流珥那里;他说:“今日你们为何这么快就回来了呢?” 她们说:“有一个埃及人来救我们脱离牧羊人的手,他甚至打水给我们的羊群喝。” 他对女儿们说:“那人在哪里?你们为什么撇下他呢?去请他来吃饭吧!” 摩西愿意和那人同住,那人就把女儿西坡拉给摩西为妻。西坡拉生了一个儿子,摩西给他起名叫革舜,因他说:“我在外地作了寄居者。” (出埃及记 2:16-22)
摩西拯救同胞,为同胞出头,反被同胞出卖被迫放弃埃及王子的身份逃命旷野。一边是埃及人的追杀,一边是同胞的背叛,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摩西竟然走投无路、漂泊旷野。
在摩西最受伤、最迷茫、最底谷的时候,谁与摩西同在呢?很多人随口而答:上帝!这个答案在神学院就是满分,但是信仰不是神学,我们这样跟弟兄姐妹讲是没有生命的、没有烟火气的。信仰是有血有肉,信仰是切入生活的。米甸女子西坡拉在摩西最落魄的时候的爱情与陪伴,这是摩西能够继续走下的的动力和依托。所以姐妹们应该知道当你的弟兄在低谷时是多么的需要你的陪伴和支持。摩西不是没有痛苦,摩西不是大大咧咧情感迟钝,摩西作为一个学会了埃及一切学问的人,他有着自己崇高的家国情怀和理想,透过摩西写的诗歌,我们也知道他是个情感丰富的人。摩西的郁闷、委屈、迷茫和无助从他给儿子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上帝在摩西最落魄的这40年,预备了米甸的女子西坡拉陪伴摩西,使她与摩西一起完成上帝伟大的计划。
摩西自己
摩西生命的头40年,母亲最初3年的启蒙塑造了他的人格和家国情怀;他在埃及皇宫长大,学习了埃及一切的学问。摩西生命中间的40年,上帝把他放在旷野漂泊,除了磨练他的心智品性,更是教会他旷野生存的知识。他接下来带领70万(只统计男丁数目)同胞出埃及进入旷野,这些同胞生来就在埃及做奴隶,丝毫没有旷野生存的经验。摩西就如同“贝爷”,旷野求生的大佬,他丰富的旷野生存经验,保证了百万同胞不但没有倒毙旷野,反而人数不停的加增。
总结
摩西是旧约时代犹太人最伟大的领袖,上帝拣选摩西,预备摩西,使用摩西,甚至在摩西尚未出生就预备了他的母亲约基别、姐姐米利暗和哥哥亚伦。上帝使用摩西,摩西并不是单枪匹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上帝手中的器皿,小到接生婆施弗拉和普阿,大到法老的女儿。在摩西最底谷、孤单、无助时候的米甸女子,成为摩西的妻子,用爱情和陪伴照顾摩西走过最黑暗的40年。
摩西的母亲,虽然只有3年乳养摩西的时间,但是她成为摩西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塑造了摩西爱国、爱同胞的家国情怀,以至于摩西虽然在埃及皇宫长大,依然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和同胞;因着同胞出卖和背叛摩西不得已放弃埃及王子的身份并漂泊旷野40年,摩西一生最宝贵的40年毁在同胞的手里,摩西没有因此恨他们,反而在老年回到埃及解救自己的同胞。带领同胞们出埃及的路上,同胞们动不动就要拿石头打死摩西,伤害是真实的,摩西的家国之爱也是深沉的,当上帝要杀死自己的同胞的时候,摩西再次为同胞站出来,宁可为他们死换取同胞的生。看看我们自己,受到一点点委屈和不公就苦大仇深,成为恨国党和反贼;出国不久享受了一点国外的福利就迫不及待的抹黑祖国。圣经人物中没有恨国党,没有反贼,反而是像摩西这种爱国、爱家、爱同胞的有民族和家国情怀之榜样。基督徒若按圣经教导,必定会成为最爱国的一个群体,可为何基督教在我国给别人的印象依然是和境外敌对势力扯上关系?为何还有很多基督徒依然是反贼和恨国党?值得我们反思。
上帝呼召摩西的时候,摩西说:不是我能言,是我笨口拙舌;上帝回应:不是我是上主,是我赐你口才吗?上帝继续说:不是他,我预备的亚伦,是他作为你的口,你做他的上帝,如同你作为我的口,我做你的上帝。
圣经在上帝呼召摩西的时候用了非常对称:不是我。。。是我。。。;不是我。。。是我。。。;不是他。。。是他。。。的结构告诉我们成就这一切的是上帝,并且上帝预备使用很多人来完成上帝的计划。无论我们是有能力的大人物,还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在上帝手里我们都可以被上帝使用,完成他伟大的计划。
弟兄姐妹们,让我们透过今天的经文,透过摩西的一生来反思:上帝如何在我们身上预备和使用我们呢?
TAG:摩西 一生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