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文:希伯来书2:14-15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主内平安!当我们步入清明节,追思的氛围如同一层薄纱,笼罩在心头。墓地中,墓碑林立,每一座墓碑背后,都有一段曾经鲜活的生命故事。在这庄严肃穆的时刻,“向死而生”这一饱含深意的理念,如同一束强光,穿透死亡带来的阴霾,照亮我们对生命与信仰的认知。今天,让我们借助神的话语,一同探寻“向死而生”在信仰维度的深刻内涵。
一、直面死亡:打破对死亡的恐惧藩篱
死亡,犹如一片浓重的阴影,让许多人谈之色变。然而,作为基督徒,我们从圣经中获取直面死亡的勇气。在《希伯来书》2章14-15节中,清晰地记载:“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基督降临世间,通过自己的死亡,彻底击败了掌控死亡权势的魔鬼,为我们挣脱了死亡恐惧的枷锁。
回溯历史,众多殉道者在面临死亡威胁时,毫无惧色。比如,司提反被众人用石头砸死之际,不仅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反而满心看见神的荣耀,平静地将自己的灵魂交托给主(徒7:55-59)。他们的事迹彰显出,当我们将生命交托于基督,就能超越对死亡的恐惧。
清明节,为我们提供了直面死亡的契机。当我们伫立在亲人的墓前,不应仅仅被哀伤淹没,更要从中领悟生命的有限,借助祷告和读经,坚定对永生的信念,驱散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二、珍视当下:让生命绽放信仰之光
既然死亡是生命无法回避的终点,那么我们更应珍惜当下,让每一个瞬间都闪耀着信仰的光芒。《以弗所书》5章15-16节劝勉我们:“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诸多方式践行这一教导。积极参与教会的各项事工,无论是探访病患、帮助贫困者,还是投身于福音传播,都是在践行爱的使命。在工作岗位上,秉持诚实、尽责的态度,让他人从我们的工作态度中,感受到基督的美好品格。在家里,以基督的爱对待家人,营造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让家人在爱中体会到神的温暖。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被世俗的享乐迷惑,陷入无尽的物质追求中,忘却生命的真正意义。应当时刻审视自己的生活,确保每一个选择都符合神的旨意,在有限的时光里,荣耀神的圣名。
三、迈向永生:在死亡中孕育新的希望
对于基督徒而言,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通往永生的大门。耶稣在《约翰福音》11章25-26节给予我们坚定的应许:“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一承诺如同明亮的灯塔,在死亡的黑暗中为我们指引方向。
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章54-55节所宣告的:“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基督的复活,确凿地证明了我们也将拥有复活的盼望。
当我们在清明节缅怀逝去的亲人时,倘若他们是在基督里安息,我们理应怀着喜乐和盼望。因为他们已经摆脱了尘世的苦难,进入了永恒的安息之所。我们也应当以此激励自己,在信仰的道路上坚定不移,为那荣耀的复活时刻做好充分准备。
结语:践行向死而生的信仰旅程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向死而生”并非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生命与死亡。让我们借着基督的力量,勇敢地直面死亡,珍惜当下的每一刻,怀着对永生的坚定盼望,在尘世中活出基督的样式。
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将“向死而生”的信念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用爱和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引领他们认识基督的救恩。直到主荣耀降临的那一天,我们都能坦然无惧地站在主的面前,听到主亲切的话语:“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阿们!
TAG:死 生 领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