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裂了缝,阳光照进来
文:东方月
坐在上海全新的西岸音乐厅,观看一场名为《天生傲骨》的音乐剧。忍不住让我想起的,竟是三百多年前的文学经典《天路历程》。约翰班扬替历时历代负重走在艰难、灰心、诱惑、绝望等等一道道关卡的旅人,说出了每一程的追寻与呐喊--"我的剑,留给能够挥舞它的人。有许多人挥起了这把剑,以每一个旅人、每一个时代的方式。"
阿朵是其中一个一个生活于中国八零后的美丽女子,一个公众视野中的人,在一个机会与陷阱同样多的时代,她会要闯过多少的关,才找得到生命的答案?而这次,她以一个导演、原创音乐人、歌者、舞者、演员的身份,把她历时八年打磨的音乐剧展现在众人眼前。那个时候,台上释放出一种强烈,强烈到一个地步是猝不及防地将每个观者一把推到了各自命运的关口!
剧情开始于女孩叶子器力鹄开阿姿去外面的世界。就在她失去朋友、失去工作、失去爱情,即将被世界吞灭性命的一刻,传来阿婆病危的消息。根据西南大山里的传统,人在弥留之际会经过24道关卡。
于是,叶子陪伴阿婆一起进入了这趟充满奇幻色彩的"闯关之旅"。而事实上,越到后来我们越发现--原来每一道关,都意味着今生的日子里我们被"卡住"的那些卡点,而非死后,人心里没有,哪里都是地狱。
这句话很有深意,让我想起电影《破地狱》中的入殓师说:你们破的是阴间的地狱,我破的是人间的地狱。
你信吗,若死亡的绳索捆绑了活着的人心,"地狱"就确实在人间于是一关又一关,25岁的叶子陪着85岁的阿婆,走啊走啊。有时是叶子在帮阿婆赶路,有时却好像又是阿婆带着叶子出关。奇幻的一幕幕,有光怪陆离的,有黑暗恐惧的,有激烈也有温暖的。
阿朵的音乐,有风格极为当代的电子,也融合着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山歌,甚至还有非遗传承的古老乐器如大长竹管的"雕",当然少不了战鼓般的中国大鼓。如此冲撞却和谐地组成音乐的张力--这都是阿朵的剑,是她的武器。
而我相信她最大的武器,是她自己经历过的所有真实的过往。每一个曾经坠入过的深渊,都是今日可以带人走出深渊的道路。因为,她找到了出口。在靠近终点的时候,观众突然发觉,原来真正需要走出这趟旅程的,并不是阿婆,而是叶子。25岁的叶子跟85岁的阿婆,竟在那时合而为一!而闯关旅途的终端,在心跳复苏中活过来的,也不是阿婆,而是叶子。
我想起几年前的一天,阿朵还在她人生低谷的时期,曾送给我一张她做的音乐碟。我一看,民族风格的蓝布封套上赫然四字:死里复活。而这些,都累积成为她今日剧中的音乐。这些,也都累积成了她剧中的台词,有的路别留恋,有的路慢慢走,有的路倒着走,有的路莫回头。
由外向内打破的是死亡,由内向外打破的是生命。该摘花的时候,不要摘果子。这世间没有一无所有的人。我是花,也是叶子。我是叶子,也是花。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陪衬。无论是什么,我都是独一无二的。
路是石头做的,它坎坷、硌脚。但如果每条路都很平整,该多么无趣啊!我是我所是,因为我天生就是。在接近尾声的一段,是全剧唯-一处大段的独白。85岁的阿婆通通透透地回顾着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去非洲看角马,五十岁遇见想娶你的人,六十岁学会了跳探戈……她指着观众说:你一定要活到85岁啊!这一生呐,你亲自去看看,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那一刻,不管哪种年龄的人,泪崩了。
那一刻,有尚未展开未来已失去盼望的人,也有年华老矣深感灰心遗憾的人。而我们,竟都在85岁的阿婆合并着25岁的叶子中,回到了自己。
那么--《天生傲骨》,我看懂了吗?
两个小时的旅程,实在太多细节,每一幕中都藏着隐喻密码,怪不得有人说要二刷三刷。
也许在某一幕,我们看出了挣脱捆绑,看见拆穿假象;看出了勇气与恐惧,谎言与真实;也许看懂了黑暗与光明,看见生命树;看见没过的关还会回来;看见重新爱上真实的自己;看见自由与饶恕,看见回归与救赎……
但我真的一定还有没来得及看懂的。
只是,一场下来,我也一定会在某道关口前站着,深深回应着说:啊是的,我懂,因为我也是!
正如阿朵唱到:我的生命裂了缝,阳光才能照进来!直到走出剧场,心里回荡着的,还是那天际传来的呼唤:
叶子--回家啦!
感恩,为每一道裂缝;
感恩,为破碎的器皿流出的馨香。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