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兰与罗得:命运的钥匙

作者:杨普凡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5-04-01 08:23:29

 1f9500f8cc488dd7316a0d3ea6a2234d.jpg

  经文:创13章

  亚伯兰(后来改名为亚伯拉罕)与他的侄子罗得的人生道路的深刻揭示了人在面对机遇与挑战时的不同看见。通过亚伯兰与罗得的经历,我们可以窥见他们各自命运的分野。

  一、起点

  故事开始时,亚伯兰生活在迦勒底的吾珥,一个繁荣但充满偶像的城市。亚伯兰在神的呼召下,他带着妻子撒莱(后改名为撒拉)和侄子罗得,离开故乡,踏上了前往迦南地的信心之旅。罗得是亚伯兰的侄子,他的父亲哈兰早逝,因此亚伯兰自然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两人一同离开熟悉的环境,带着牲畜和家产,追随应许,前往未知之地。

  起初,亚伯兰与罗得的关系是和睦的。他们同担旅途的艰辛,同迎迁徙中的挑战。迦南地虽被描述为“流奶与蜜之地”,但当时正遭遇饥荒,迫使他们暂时前往埃及。在那里,亚伯兰积累了不少财富,罗得也随之受益。回到迦南后,他们的牲畜和仆人数量增加,生活看似蒸蒸日上。然而,财富的增长却为他们的关系埋下了隐患。

  二、分歧

  随着牲畜增多,亚伯兰和罗得的牧人之间开始发生争执。牧场和水源有限,而双方的羊牛都需要充足的资源。有限的空间不能承载如此庞大的家产,冲突逐渐显现。《创世记》第13章记载,亚伯兰意识到这种紧张关系不可持续,便主动提出与罗得分开,以避免更大的矛盾。

  亚伯兰的提议展现了他的宽容与智慧。他对罗得说:“你我之间不可争吵,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争吵,因为我们是亲人。全地不都在你眼前吗?你若向左,我便向右;你若向右,我便向左。”作为长辈和带领者,亚伯兰本可以优先选择,但他选择了让步。他态度不仅体现了他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应许的信心——他相信,无论自己身处何地,都会蒙福。

  三、罗得的选择

  罗得接受了亚伯兰的提议,抬头望去,看到了约旦河原野的全貌。那片地水草丰美,宛如“伊甸园”,与所多玛和蛾摩拉相邻。罗得被眼前的景象吸引,选择了那片看似富饶的土地,随后带着家产迁往东边。他的选择看似聪明,毕竟谁不希望拥有肥沃的牧场和便利的生活条件呢?然而,这个决定却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罗得的选择反映了他注重眼目的享受,而非永恒的祝福。他并未像亚伯兰那样寻求属灵的指引,而是凭自己的好恶行事。约旦原野虽表面富庶,却与道德洼地泥潭所多玛城比邻。这座城以罪恶著称,最终因其民的恶行招致毁灭。罗得的选择看似明智,却将他和家人置于危险的边缘。

  四、亚伯兰的道路

  与罗得不同,亚伯兰留在迦南,定居在希伯仑的幔利橡树旁。他没有选择最显而易见的富饶之地,而是继续信靠。于是他又蒙神的应许:“你举目向四方观看,凡你所看见的,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亚伯兰在信仰中扎根,搭建祭坛。他的生活虽不如罗得那样立即舒适,却因信而获得了恒久的祝福。

  亚伯兰的抉择并非没有代价。他在迦南时,地业仍由外族人占据,生活充满不确定感。然而,他以信心回应挑战,这种态度使他成为后世敬仰的榜样。他的故事提醒人们,真正的富足不在于眼前的物质,而在于对永恒的追求。

  五、分化

  亚伯兰与罗得分道扬镳后,两人的生活轨迹逐渐分化。罗得迁往所多玛,逐渐融入当地的生活,甚至在城中谋得一席之地。然而,所多玛的堕落最终波及他,他的家人在城毁时险些丧命,蒙了怜悯才得以逃脱。即便如此,罗得的后半生充满了遗憾与失落,他的后裔也未能继承亚伯兰那样的祝福。

  反观亚伯拉罕,他虽历经考验,却在应许中逐步成长。他的妻子撒拉虽年老,却奇迹般地生下以撒,延续了盟约。亚伯拉罕的信心使他成为多国的父,他被后人效仿。

  六、反思

  亚伯兰与罗得的见证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生命的不同面向。亚伯兰的信靠与谦让,他愿意放下眼目的享受,追求更深远的意义;罗得则短视与利己,他被表面的虚浮吸引,却忽视了潜在的风险。两人的分歧并非源于敌意,而是源于对生命、生活、目的的不同理解。

  也提醒我们,你的看见(选择)的重要意义。生命中,我们常面临类似的分岔路口:是追求眼目的安逸,还是放眼永恒的价值?亚伯兰与罗得的经历告诉我们,外在的浮华富有并非成功的全部,内在的信心和异象才是命运的钥匙。

 

  TAG:亚伯兰 罗得 命运 钥匙

【作者简介】 杨普凡牧师:雅博网作者,毕业于宏道神学院,神学学士。 持守改革宗神学立场,秉承家庭教会传统。 2007年起在北京、温州等地牧会20余年,现居温州。 著有《基督教异端史》《以此喻彼》等。 2017年开始公众号创作,以灵修辅导类文章为主要创作方向。 公众号名称:普凡见言;普凡的麦克风 本人坚信:在当下语境需要正信、原创的属灵文学激励、安慰、更新同路人,这样的文字必定可以持久造就众人。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在十字架上的马槽叙事 打印文章   录入:耶米玛   责任编辑: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