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我—耶和华是不改变的,所以你们雅各之子没有灭亡。万军之耶和华说:从你们列祖的日子以来,你们常常偏离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现在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你们却问说:『我们如何才是转向呢?』人岂可夺取上帝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因你们通国的人都夺取我的供物,咒诅就临到你们身上。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为你们斥责蝗虫,不容它毁坏你们的土产。你们田间的葡萄树在未熟之先也不掉果子。万军之耶和华说:万国必称你们为有福的,因你们的地必成为喜乐之地。」(玛拉基书 3:6-12)
首先先跟大家道歉,上周非常的忙碌,岳母安息主怀,没能及时更新文章。这周我们继续讲玛拉基书第5部分,也是倒数第二个段落。
这段的主题思想:
我们先找这个段落的重复词:“转向”、“夺取”、“供物”、“十分之一”、“万军之耶和华”
原来这段经文把是否回转(转向)和是否愿意“十一奉献” 联系到一起,自愿回归耶路撒冷、有感动重建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的这一群百姓不算是回转归向上帝,做到“十一奉献”才是转向上帝;做不到“十一奉献”的,不是灵命有待提到,生命有待成长,上帝直接宣布这是夺取上帝的供物;整段经文重复了4次“万军之耶和华说”,这相当于上帝4次正式签名,4次强而有力的宣告,足以见得上帝非常的重视这段训话。
通过找重复的词语,大致上找到了这段经文的主旨和正确的方向,我们就可以一句一句的来理解上帝的话语了。
「因我—耶和华是不改变的,所以你们雅各之子没有灭亡。万军之耶和华说:从你们列祖的日子以来,你们常常偏离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玛拉基书 3:6-7a)
百姓没有灭亡,不是因为百姓做的好,不是因为百姓心地善良,品行端正。万军之耶和华说:从你们列祖的日子以来,你们常常偏离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百姓自古以来就常常违背上帝的律法,百姓屡次违约,按约定、按律法百姓是必定灭亡的。然而百姓没有灭亡只是因为,上帝是不改变的上帝,哪怕百姓违约再先,上帝依然守约施慈爱。
现在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你们却问说:『我们如何才是转向呢?』(玛拉基书 3:7b)
面对百姓屡次违背上帝的律法、违背上帝的约,上帝依然期待他们回转,只要百姓愿意回转,上帝就愿意接纳他们。然而圣经告诉我们百姓不知道什么是回转。百姓以为自己回归耶路撒冷就是回转,自己重建耶路撒冷,重建圣殿是为了信仰、为了上帝,这就是归向上帝。这其实很像今天的我们,我们觉得口里面认罪悔改就是回转,我们每周都能坚持回到教会敬拜就是回转了。
人岂可夺取上帝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玛拉基书 3:8)
圣经把是否回转和是否能做十一奉献画上了等号。做不到十一奉献就是不回转,做不到十一奉献就是抢夺上帝的供物。
十一奉献是底线
很多人认为我们信主好多年,灵命成长、信心加增,最终我们终于可以做到十一奉献。十一奉献是我们的目标。殊不知,按照圣经十一奉献只是底线,按律法,各种奉献加起来要占总收入的三成以上。
我把相关经文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凡以色列中出产的十分之一,我已赐给利未的子孙为业;因他们所办的是会幕的事,所以赐给他们为酬他们的劳。 因为以色列人中出产的十分之一,就是献给耶和华为举祭的,我已赐给利未人为业。所以我对他们说:『在以色列人中不可有产业。』(民数记 18:21, 24 )
「地上所有的,无论是地上的种子是树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华的,是归给耶和华为圣的。凡牛群羊群中,一切从杖下经过的,每第十只要归给耶和华为圣。(利未记 27:30,32)
十一奉献是通过举祭这个形式完成的。十一奉献名义上是归给上帝为圣的,但实际上上帝把这一部分奉献全部给了利未人,因为利未人没有参与分地,没有产业。百姓的十一奉献就是利未人的产业。
然而十一奉献不是奉献的全部,按照律法,百姓还有别样的奉献:
头生的、初熟的也是归耶和华的奉献
耶和华啊,看哪,现在我把你所赐我地上初熟的土产供上。’随后你要把筐子供在耶和华-你上帝面前,向耶和华-你的上帝下拜。你和利未人,以及在你中间寄居的,要因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和你家的一切福分欢乐。(申命记 26:10-11)
第三年的额外十一奉献也是归上帝为圣的
每逢第三年,就是捐十分之一的那年,你从你一切土产中取了十分之一,要分给利未人、寄居的、孤儿和寡妇,使他们在你的城镇中可以吃得饱足。你又要在耶和华-你上帝面前说:‘我已将圣物从家里拿出来,给了利未人、寄居的、孤儿和寡妇,是遵照你吩咐我的一切命令。你的命令,我没有违背,也没有忘记。(申命记 26:12-13)
安息年奉献
六年要耕种田地,也要修理葡萄园,收藏地的出产。第七年,地要守圣安息,就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不可耕种田地,也不可修理葡萄园。遗落自长的庄稼不可收割;没有修理的葡萄树也不可摘取葡萄。这年,地要守圣安息。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给你和你的仆人、婢女、雇工人,并寄居的外人当食物。这年的土产也要给你的牲畜和你地上的走兽当食物。」(利未记 25:3-7)
施舍穷人
你的弟兄在你那里若渐渐贫穷,手头缺乏,你就要帮补他,使他与你一同生活,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样。(利未记 25:35)
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给你的地上,任何一座城里,你弟兄中若有一个贫穷人,你不可硬着心,袖手不帮助你贫穷的弟兄。你总要伸手帮助他,照他所缺乏的借给他,补他的不足。你要慷慨解囊,给他的时候不要心疼,因为耶和华-你的上帝必为这事,在你一切的工作上和你手所做的一切赐福给你。因为地上的贫穷人永远不会断绝,所以我吩咐你说:‘总要伸手帮助你地上困苦贫穷的弟兄。 '(申命记 15:7-8,10-11)
做不到十一奉献是抢夺
我算什么,我的百姓算什么,竟然能够如此乐意奉献?因为万物都从你而来,我们把从你的手得来的献给你。(历代志上 29:14)
这句经文我们很熟悉,每次收奉献的时候,教会大概率会引用这段经文。或许是因为我们太熟悉了,我们忽略了这句经文的分量。
今天我们反感银行的做法,存钱的时候不问缘由,非常顺利;到了取钱的时候就千难万难,处处刁难,设置每天取款上限只有两万元。我们自己的钱,自己取自己花有什么不可呢?银行凭什么限制我们使用自己的钱呢?
银行稍微限制我们一下我们使用自己的钱,我们就恼怒不悦。那么上帝把金钱交给我们管理,上帝要使用它的时候,为何我们却攥在手里不肯给上帝呢?这不是抢夺是什么?
上帝不是要拿去我们所有的,纵使他完全有理由这么做,上帝只要我们做到最基本的,新增加财富(收入)的十分之一。
上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未人
如果我们再仔细读一下关于十分之一奉献的经文,我们会发现这一部分的奉献是全部给利未人的。因为利未人没有自己的产业,这一部分奉献就是利未人唯一的收入。上帝如此在意这最起码的奉献,不是为了自己,实则是为了利未人。上帝为利未人撑腰,第二部分讲到利未人得不到尊重,是因为他们企图用人的办法,看人的情面,以此来笼络人心换取尊重;上帝批评利未人的错误做法,上帝为利未人指出一条明路:你们敬畏上帝,百姓才会敬畏你。到了这本书的倒数第二部分,上帝亲自为利未人发声。
上帝将利未人视为自己的家人。
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玛拉基书 3:10a)
这十分之一的奉献是给利未人的,上帝说 “使我家有粮”,这分明是上帝将利未人视为自己的家人。利未人有粮,就是我家有粮。上帝对于利未人的爱不单单在第二部分显明,在这里也再次向我们显明。
上帝爱利未人,上帝也爱众百姓
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我必为你们斥责蝗虫,不容它毁坏你们的土产。你们田间的葡萄树,果实未熟以先也不会掉落。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万国必称你们为有福的,因你们必成为喜乐之地。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玛拉基书 3:10b-12)
上帝一连三次用排比句 “XXXX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上帝向乐意奉献最起码的十分之一的百姓应许;上帝一连三次签名,三次在自己的话语后面写下自己的名字。甚至不喜欢被试探的上帝,竟然破例让我们在奉献十分之一的事上来“试一试”他。爱利未人的上帝,同样也爱众百姓。上帝在玛拉基书第二部分体恤利未人的软弱;在此处,上帝也体恤众百姓的软弱。
总结
上帝把十一奉献和回转联系在一起,百姓以为自己回归耶路撒冷就是回转归向上帝,我们以为我们信主受洗就是回转归向上帝。圣经说不是这样,至少能做到十一奉献才算是回转。
我们以为十一奉献是基督徒奉献的最高目标,但实际上,圣经告诉我们十一奉献是最最基本的底线。
我们气愤于自己存在银行里的钱很难取出来,却意识不到上帝放在我们这里保管的钱财,我们竟然比银行更加过分,以至于上帝说我们在抢夺他。
十分之一的奉献是全部归于利未人的,因为他们没有产业,这部分奉献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收入。上帝不是为自己,却是在为利未人发声:使利未人家里有粮就是使“我家有粮”,上帝将利未人视为家人。
上帝爱利未人,也爱众百姓。上帝用三个排比句,三个亲笔签名来向众百姓应许奉献后的祝福。上帝体恤百姓的软弱和小信,不喜悦被试探的上帝竟然破例允许百姓在十一奉献的事情上试试他。
愿上帝的话语在我们心里扎根,愿上帝祝福大家!
TAG:十一奉献 转向 玛拉基书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