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逢生】之《以斯帖记》释经讲章
隐秘中的奇迹
写在前面:
犹大人被掳至波斯帝国,生活在异邦的统治之下。此时,犹大人面临着灭族的危机,哈曼阴谋消灭他们。然而,神却藉着一个犹大女子以斯帖,使她在波斯帝国的王宫中成为王后,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揭露哈曼的阴谋,最终拯救了犹大民族。整个过程充满了惊险与奇迹,堪称"绝地逢生"的经典案例。因此,我将从这角度来带大家解读《以斯帖记》的内容。
鉴于大家喜欢讲章形式的,就依照大家的心愿完成此系列讲章。不知从何时起,大家对我文字的评价就是有逻辑性,喜欢讲章类型的。这不知不觉给我提了无形的要求,使得我写作时都是这样的模式了。我知道内中定有很多不足,希望大家在圣灵的带领下使用,也恳请为我祷告,祝福大家。
一、启示与教训
1.圣工需要神人同工
以斯帖作为王后,本可以安逸地享受荣华富贵,但她却选择了站出来,为犹大民族发声。她的勇敢与智慧,以及对神的敬畏和信靠,使她成为了神手中的工具,成就了伟大的救赎。从以斯帖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敬畏神的重要性。只有当我们敬畏神,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知道何时该行动?何时该沉默?何时该冒险?何时该忍耐?因此,圣工在神与人合作下才能发挥出果效,从而达到想要的目的。
2.神在隐秘处掌权
在《以斯帖记》中,神的名字并未直接出现,但神的作为却无处不在。神借着环境、人物和事件,暗中引导并成就了拯救犹大民族的计划。这显示了神在隐秘处的掌权,他不需要直接干预,却能通过自然规律和人的选择来实现他的目的。神并不需要直接显露他的作为,他可以通过环境、人和事件来引导我们、保护我们,并实现他的计划。因此,我们应该相信神的存在和他的慈爱,即使在困境中也不要失去信心。
3.信徒需要为真理而战
以斯帖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不义和压迫时,我们不能选择沉默和逃避。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为真理和正义而战,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
二、对信仰的意义
1.神的掌权与慈爱
《以斯帖记》提醒我们,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困境和挑战,神都在隐秘处掌权,并时刻关注着我们的需要。他的慈爱从未离开我们,他愿意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这种认识可以让我们在困境中保持信心,相信神会引领我们走出困境。
2.个人的责任与行动
《以斯帖记》也告诉我们,作为基督徒,我们有责任在神面前站立坚定,像以斯帖一样勇敢地站出来,为真理和正义而战。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坚守自己的信仰,活出基督的样式,见证神的荣耀。
3.信仰的深化与成长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信仰的真谛,即信仰不仅仅是接受一些教义或参加一些宗教活动,而是与神建立亲密的关系,依赖他的引导和力量。这种信仰的深化和成长,将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在神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勇往直前。
4.见证与传扬
此外,《以斯帖记》还鼓励我们将这些奇迹和神的作为见证给周围的人。通过分享我们的信仰经历和神的恩典,我们可以激励更多人相信神、投靠神,并加入到神的大家庭中来。这种见证和传扬,不仅是对神的荣耀的彰显,也是对我们自己信仰的巩固和加深。
综上所述,对于基督徒来说,《以斯帖记》中的大反转不仅仅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更是神在我们生命中的真实作为和慈爱的见证。"绝地逢生"不仅展示了神在隐秘处的掌权和作为,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教训。它教导我们要敬畏神、相信神的慈爱和计划,并在关键时刻勇敢地站出来为真理而战。
第1篇:虚浮的宴乐:不加节制的欲望
经文:斯1:1-9
人类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人们不加节制的欲望。人一旦心中有欲望升起,就会不计后果地要达到目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被无节制的欲望所奴役。比如:食物、性、金钱、财富、名利享乐等。我们在《以斯帖记》的一开篇就让我们看到奢靡的场景,一个男人恣情放纵自己的肉体的邪情私欲,丝毫不加节制,这个男人就是波斯国王亚哈随鲁,他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居鲁士(古列),他的父亲是大流士(大利乌),他于主前486年至主前465年间统治庞大的波斯帝国。因此,亚哈随鲁王继承了庞大的波斯帝国,统治着疆域辽阔、富庶无比的帝国。
一、 广袤疆土上无法满足一颗野心
亚哈随鲁王可谓是野心勃勃,波斯帝国是古代世界上最为辽阔的帝国之一,其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有多大呢?第1节就告诉我们:"亚哈随鲁作王,从印度直到古实,统管一百二十七省。"堪称历史上凭借武力征服所建立的疆域最大的帝国。在以斯帖记的开场,亚哈随鲁王住在坚固的书珊城堡里实施统治。书珊城位于今天伊朗境内靠近伊拉克的边界上,是波斯的冬宫所在地;另外三座王宫建在巴比伦、亚马他和波斯波立。波斯帝国的王宫或城堡与书珊城本身不是同一回事,出于军事目的,城堡(宫殿群与z /-府机构建筑群)总是建造在一座城市的最高点,称为卫城或城市的制高要塞区。要统治如此庞大的帝国,必须划分地域,分而治之。
然而,即便拥有如此广袤的领土,波斯王的野心似乎仍然无法得到满足。著名的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亚哈随鲁王的父亲在征服希腊时牺牲,他誓要征服希腊,为父亲报仇雪恨,进而征服整个欧洲大陆。在这举行的为其六个月的宴会,有两个目的:
① 制定侵略希腊和欧洲的战略。
② 向军界和政界的领袖们显示帝国的实力。
这反映了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波斯王的宴乐和奢华生活,可能是他试图通过物质享受来填补内心空虚和不满的方式,但这种方式显然是徒劳的。因为真正的满足和幸福,并非来自外在的财富和地位,而是源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圣经说:"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路12:16-21)"
二、 巨大财富和权力使人自高自大
亚哈随鲁王于在位第三年,举行了一次奢华的宴会,为的是来炫耀自己的巨大财富和权力(3-9)。在古代,统治者会借助大宴群臣来现固手下臣宰对自己的忠心,成为国家制定管治的方针政策,又或者发起军事行动。所请的宾客包括全体贵胄,商业、政zh i领域的显贵,也包括波斯和玛代的众多军事将领。多年前,居鲁士大帝征服了玛代,并与之结盟。玛代人和波斯人一起征服了辽阔的疆域,现在由居鲁士的孙子亚哈随鲁来统治。因此波斯和玛代的军事将领都受到邀请,前来参加亚哈随鲁王举行的盛宴。亚哈随鲁很可能是利用这为期六个月的宴会(4节)来筹备他对希腊的军事行动。有可能让贵胄们轮流进京见他,在这期间他不但展示自己实力,还骄傲地炫耀他巨大财富和奢华排场。亚哈随鲁王在这边举行全国权贵们的宴会,王后瓦实提则在另一处为贵妇们设宴(9节)。
亚哈随鲁王坐拥巨大财富,生活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安逸舒适,自我膨胀,喜欢自吹自擂,显示自己高高在上的权柄和权力。当一个人拥有了一切,他可能不会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一颗不加节制的心,所有拥有巨大财富和权力的人都会变得自我膨胀,这确实是一个可怕的现象。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可就是无法控制。
真正的伟大和尊贵不在于外在的财富和权力,而在于内在的品格和修养,因此,即使拥有再多,也不应自高自大。圣经说;"你靠自己的大智慧和贸易增添资财,又因资财心里高傲。)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因你居心自比神,我必使外邦人,就是列国中的强暴人临到你这里,他们必拔刀砍坏你用智慧得来的美物,亵渎你的荣光。他们必使你下坑,你必死在海中,与被杀的人一样。在杀你的人面前你还能说'我是神'吗?其实你在杀害你的人手中不过是人,并不是神。你必死在外邦人手中,与未受割礼(或作"不洁"。下同)的人一样,因为这是主耶和华说的。(结28:5-10)"
三、 奢靡的生活导致人的自我膨胀
在第1章中的4节提到的六个月的宴会,确实反映了当时波斯宫廷生活的极度奢靡。这种长时间的宴乐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也体现了统治阶层对于享乐的无尽追求和对民众福祉的忽视。这种奢靡生活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浪费,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堕落。它让人们沉迷于短暂的快乐和享受之中,忽视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长时间的宴乐和放纵容易让人变得自私、傲慢,甚至忘记了上帝的存在和恩典。随着宴饮的进行,亚哈随鲁王看快就暴露出了他的阴暗面。终日宴饮、荒淫无度、道德败坏、生活腐化、丝毫不尊重女性。
作为基督信徒,我们应该从波斯王的奢靡生活中汲取教训,警惕自己不要陷入物质主义的陷阱中。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更加简朴、谦逊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将上帝的爱和恩典传递给身边的人,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这段经文作为祷告的素材,向上帝祈求帮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仰,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奢靡的生活往往容易让人迷失自我,沉浸在无尽的享受和放纵之中。这种生活方式会让人忽视自己的真实需求和价值,从而产生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越感会逐渐膨胀,导致人变得自私、傲慢,甚至不可一世。奢靡生活不仅侵蚀了人的精神世界,还可能破坏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因此,保持简朴和谦逊的生活态度,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和谐都是至关重要的。
结语:
圣经说:"世人行动实系幻影。他们忙乱,真是枉然;积蓄财宝,不知将来有谁收取。(诗39:6)"圣经又说:"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提前6:9)"我们若过穷奢极欲,或追求了安逸享乐的生活,在审判之日,神会如何待我们呢?(本系列讲章来自《小方舟文集》第三辑。作者微信号:17206036065)
灵训:
1.真正的满足不在于外在的成就和拥有,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知足。无论我们拥有多少物质财富或社会地位,如果内心缺乏真正的满足和平静,那么这些外在的东西永远无法填补我们内心的空虚。
2.拥有巨大财富和权力的人往往容易陷入自大和骄傲的陷阱。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不被这些外在的东西所迷惑。
3.奢靡的生活方式容易让人迷失自我、变得自私和傲慢。我们应该追求简朴、谦逊的生活态度,注重内在的成长和修养。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自己不要受到外界诱惑的影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仰。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