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被连累的罪
文:小方舟
经文:书7:1-26
在我们的灵程道路上,可能最不缺少的就是失败。不可否认,有些失败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以色列民他们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在进入迦南地之后,要赶走那地的仇敌,因此,就需要一座座城去打。在面对坚固的耶利哥城时,他们大大地得胜,然而,在面临小小艾城之战时却损失严重。约书亚向神求问,神告诉他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有人犯罪的缘故。这次的失败使得他们终身铭记,就是警告他们犯罪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有一种罪叫"被连累的罪"。这不光是以色列人的教训,也成为后人的警示。
那么,为什么有的罪需要所有人来承担后果呢?神是不是不公平?我们该如何摆脱被连累的罪?我将和大家分享《约书亚记》7章的属灵的信息。
一、 失败的原因
基督徒犯罪就会导致失败。艾城战役失败很严重的,以色列人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人犯罪,而且是重罪。总结起来,他们失败的原因至少有几点:
1.亚干窃取当灭的物
我们先来看一下6章的一节经文:"至于你们,务要谨慎,不可取那当灭的物,恐怕你们取了那当灭的物,就连累以色列的全营,使全营受咒诅。(书6:18)"这是以色列民攻打耶利哥城时,神对他们的命令。因此,这罪严重的乃是明知故犯。"不可取当灭的物",这是个交待非常清楚的命令,而且取了当灭的物的后果也说得很明白,就是会连累以色列全营,使全营受咒诅。这个命令和伊甸园的命令一样就是"吃的日子必定死",这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
2. 属灵领袖没有寻求神
我们对比一下他们攻打耶利哥城时就明显看出,作为属灵领袖的约书亚有失责的地方。约书亚在攻打耶利哥城时完全听神的,寻求神的帮助,而在攻打艾城时,他只听人反馈的消息(3节)。如果约书亚能谦卑地来到神面前,神一定会清楚告诉他怎么做。攻打耶利哥城前,全民都作了充足的准备,自洁、警醒、合一、有信心。约书亚顺服神,祭司和士兵都顺服神,耶和华亲自作他们的元帅,而在艾城之战中却没有。因此,这次的失败当中,约书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百姓靠血气来争战
从表面来看,艾城和耶利哥城的反差太大了。耶利哥城比艾城大且坚固,民也比较强大,在以色列民眼中,艾城相比耶利哥城,不值得一提。他们以为胜过耶利哥城,那么小的艾城应该很容易。但实际上,耶利哥城的得胜与以色列民本身无关,是神亲自攻打下来的结果。这在战术上叫轻敌,当然,靠血气来争战注定是失败的。
有人批评探子报告有误,事实上,若不是寻求神,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判断。因此,当探子回来报告说只需两三千人就能攻打下来,从表面分析确实如此。但实际上,艾城的人并不少,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属灵的争战不管大小,没有神的带领都是失败。更何况,百姓们在取得耶利哥城的得胜之后,心生骄傲,就轻视艾城,导致彻底的失败。
基督徒的失败总是有原因的。我们切记,不要被之前的得胜冲昏头脑,不要自负轻敌,不要急躁冲动。虽然,我们常常会失败,但如果遇到一些不正常的失败,就要好好反思自己。胜不骄,败不馁,要继续寻求神的带领。要知道,惟有神是我们的得胜。
二、 补救的方法
前面我们说了,这罪会连累全营。虽然以色列民全体因罪受罚,并非只追究亚干一人,但当人回过头来寻求神,直面自己的罪,神也给人悔改的机会。我们来看他们在犯罪后如何补救的。
1.全民祷告
我们看他们失败的表现,4节:"约书亚便撕裂衣服,他和以色列的长老把灰撒在头上,在耶和华的约柜前,俯伏在地,直到晚上。"这次失败可以说,让他们彻底懵了,惊愕、诧异、困惑、茫然,不知道失败的原因。所以,约书亚立即率领众长老们直奔会幕,迫切祷告,向神求问原因。他们这些属灵领袖的态度非常好,并没有推脱责任,或者找其他借口,而是自责。约书亚大概的意思是:现在要毁灭我们吗?我们该留在约旦河东吗?我如今该如何向百姓交待?我是否还要继续带领他们……
约书亚的祷告之所以得到垂听,是因为他要维护神的圣名,这是祷告的技巧。祷告不是不住诉说自己的困难、苦楚而已,而是要求神因为他名的缘故而顾念他的百姓。约书亚在神面前祷告大概是,神啊,若是敌人把以色列人扫除净尽,被嘲笑的肯定是你啊,仇敌一定嘲笑你根本无法拯救他的子民,说你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这样一来,神的圣名和荣誉就大大受损。因此,约书亚第一是切切求神维护神的名,在世人面前保证其圣名得到尊崇。
基督徒失败之后要知道回到神面前祈求,当我们切切向神祷告,神必定垂听且应允我们的祷告,满足我们的需要。让我们记得圣经所说:"但你们在那里必寻求耶和华你的神。你尽心尽性寻求他的时候,就必寻见。(申4:29)"
2. 聆听神的话
失败之后的第二个补救办法就是要聆听神的话(10-15节)。约书亚俯伏在地,寻求神的指示,直到晚上。这表明他情真意切地寻求神,他要全然倚靠神去征服应许地的敌人。因此,神回应约书亚的祷告,满足他的需求。神鼓励了约书亚,给他答案,并告诉他除罪的方法。约书亚在听到神的话后,就立即采取行动,着手处理问题。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神指控以色列人犯罪(11节),而不是直接告诉约书亚是亚干。这需要他们自己去找犯罪之人。还有一个原因是,神一直在强调集体的责任,要他们共同为罪担责。神要他们明白,百姓之所以接二连三犯罪是违背了与神所立的约,每个人需要为全群谨慎。这是让他们自取灭亡的大罪,是使他们与神隔绝的罪(12节)。神再一次发出警告,若不把当灭的物从他们中间除掉,神就不再与他们同在了,没有妥协的余地。
接着,约书亚就带领百姓一起自洁,分别为圣。约书亚很严肃的处理罪的方法也表明在神面前认真对待的态度。作了三件事:
① 找出犯罪的人,除掉当灭的物。
② 百姓按着支派、宗族、家室、人丁、一个一个地到神面前,神会亲自从中指出犯罪的人。
③ 处死犯罪的人,并焚毁他和他所有的。
我们要记得,在犯罪跌倒之后要思考:如何得到神的赦免之恩,如何恢复与神之间的关系,如何重新委身给神。我们在神面前要有改变的心志,聆听神的话,且立志要遵神吩咐去做。
3.揭发其罪行
揭发其罪行是属灵领袖必须的责任,否则,罪一定如酵一样迅速蔓延。我们需要注意的事,在全民都在省察认罪的过程当中,犯罪之人一直不愿意出来。其实,犯罪之人的罪是有人知道的,只是不愿意站出来指认。除非把他指认出来,否则不会主动认罪。约书亚就只能从一个个支派到宗族,从宗族到家室,从家室成员到个人……我们想想,这是怎样的情景?是不是始终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他的家人是不是一直沉默?没有一个人出来指认。如果家人有人认罪,也不至于一起被处死。
当约书亚指出亚干时,约书亚说:"我儿,我劝你将荣耀归给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在他面前认罪,将你所作的事告诉我,不要向我隐瞒。(19节)"约书亚的意思是说,既然犯罪了就应该向神认罪呀,这时,亚干终于认罪了。在这里,有人就会问:"亚干不是认罪了吗?为何还要被处死呢?"因为在被揭发之前,他没有站出来认罪。亚干一直不吭声,试图隐瞒自己的罪行,直到迫不得己才公开认罪。他从看见战利品到贪爱,到拿去,再到私藏,就这样一步步地走向死亡和毁灭。所以,不是神不给机会给人悔改,不是没有补救的方法,而是人没有抓住可悔改的机会悔改。
要知道,罪在神的面前是不能隐藏的。犯罪之人必须来到神的面前坦白认罪,不能遮遮掩掩,隐藏罪恶,真心悔改才能蒙神赦免。经上说:"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箴28:13)"
4.铲除罪恶
第四个补救办法就是要审判罪人,铲除罪恶(24-26节)。神不是恨恶罪人,而是恨恶罪。人若脱离不了罪,结局一定是和罪一起灭亡,这更是向世人提出的警示。
铲除罪恶是基督徒的责任,更是教会属灵领袖的责任。我们来看约书亚怎么做的?"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把谢拉的曾孙亚干和那银子、那件衣服、那条金子,并亚干的儿女、牛、驴、羊、帐棚,以及他所有的,都带到亚割谷去。(24节)"约书亚在全民面前铲除罪恶,清除了罪。亚干犯罪不仅连累全营,还连累家人。有人说,神太残忍了,连家人都被一同处死。我们要知道,亚干犯罪得罪神,他的家人不可能不知道,一定是一直在包庇这罪。所以,他的全家都在这罪上有份,被处死并不算无辜。试想,那36名阵亡的士兵无不无辜?他们的家属是怎样的心情?他们的心中痛不痛苦?忧不忧伤?死者何辜?生者何堪?
神是公义的神,他必须执行公义,施行审判。神必要清除罪恶,使全营都得到洁净,彻底根除罪恶,斩草除根。我们若希望与神保持良好的关系,绝不能容许罪恶的存在。神是圣洁的,神不能与罪同住。我们若希望与神同在,讨神喜悦,就必须彻底铲除生命中的罪恶,不留一点儿残余。经上说:"你手里若有罪孽,就当远远地除掉,也不容非义住在你帐棚之中。(伯11:14)"经上又说:"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他保护圣民的性命,搭救他们脱离恶人的手。(诗97:10)"
结语:
今天,我们从亚干犯罪的事件中明白,基督徒的得胜不是取决于环境,而是取决于人在神面前警醒和持守圣洁的态度。在我们所走的道路中,可能也会遭遇失败,也会容易陷入到灰心沮丧、抑郁颓废等消沉的情绪当中。这些情绪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痛苦。但我们要记得,当我们回转来到神的面前,以谦卑的心在神面前认罪悔改,神是慈爱的,他必会给我们补救的机会。只要我们按着神的吩咐,照着属灵的原则去遵行,一定会反败为胜。因为神应许我们说:"义人的脚步被耶和华立定;他的道路,耶和华也喜爱。他虽失脚,也不至全身仆倒,因为耶和华用手搀扶他(或作"搀扶他的手")。诗37:23-24"
愿我们都能从中学到这功课。阿们!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