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路得记
转眼,又到了“三八妇女节”,在这个美好而温馨的节日里,我们来看一对最美婆媳,学效她们的榜样。
如果说撒母耳记是脆弱的人生和支配时代的势力一决雌雄的悲剧,有一种严肃的美;而《路得记》就是一篇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位出身于摩押的外国女子,神在她身上表现出的厚意,以及路得身上最令人钦佩的质朴而奇妙的美德。短短四章的《路得记》,有人把她称誉为旧约中的绝唱,是在前后各卷书流出的血腥瀑布中,一颗晶莹的明珠。古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这本书来传神,读《得》会使人感觉到,这才是老百姓们所遇到的实际生活。尽管伟大的人物与国家此起彼伏,许多回合的大战或胜或负,上流社会中充满了阴谋和竞争,但是在平民中老百姓的生活始终如一。过去的时代怎样,以后要来的时代也必怎样。在田间照常有农民操作,古老的乡风习惯照常流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恋爱结婚,生儿育女,并没有因为时代而改变。还有老百姓单纯的信心,对神的笃信,也照常成为人民的信仰。
在我国婆媳之间是最难相处的关系,但几千年前,圣经旧约留传这个美丽的故事,来自于外乡的路得,虽然自己的丈夫已经过世,连公公也不在了,她却与婆婆拿俄米相依为命,共同的信仰使这对婆媳亲如母女。我们就从五个方面来看《最美婆媳》。
一、拿俄米与路得成为婆媳(得1:1-5)
1.伯利恒城的饥荒:(1:1a)当士师秉政的时候,国中遭遇饥荒。
士师秉政的时候是以色列国最黑暗、最混乱的时候,正如(士21:25)所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在饥荒发生前,人们的心里首先发生了饥荒。伯利恒本是神赐福之地,意为“面包房”,现在面包房里面却没有了面包。这是人祸。
2.以利米勒一家下摩押(1b-3):在犹大伯利恒,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玛伦,一个名叫基连,都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他们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里。后来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
在患难中,以利米勒没有与其他犹大人一同来到神的面前省察自己,没有单单寻求神,而是用自己的方法去了受神咒诅之地摩押。摩押人是罗得的后裔,他们曾经跟以色列人有远亲的关系,但他们是拜偶像的,他们的神叫基抹,献婴孩为祭物。远离了祝福,亲近了咒诅,很快咒诅就临到了他一家。先是一家之主的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
3.玛伦娶路得为妻(4-5):这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一个名叫俄珥巴,一个名叫路得,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玛伦和基连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
他们本是到那里寄居,但到了那里就住在那里,虽然以利米勒一家是软弱的信徒,但他们在外邦人中有见证,所以外邦的女子甘愿嫁到这个家庭来。就这样,拿俄米与路得两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成为婆媳,爱使她们相聚一起。
结果我们看到,想逃避饥荒的以利米勒一家遭遇了更大的“饥荒”:以利米勒的两个儿子也先后客死异乡。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没有了希望,拿俄米变成了玛拉。
二、情同母女的婆媳(得1:6-18)
1. 拿俄米准备回伯利恒:(得1:6)她就与两个儿妇起身要从摩押地归回,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
苦难催人归回,一无所有的拿俄米终于开始思想要回自己的家乡了,因为神收转了他的怒气,再次赐福给他的百姓。
2. 拿俄米顾念媳妇们的幸福:(得1:8-9)拿俄米对两个儿妇说:“你们各人回娘家去吧!愿耶和华恩待你们,像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一样。愿耶和华使你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于是,拿俄米与她们亲嘴。她们就放声而哭,……11-13拿俄米说:“我女儿们哪,回去吧!为何要跟我去呢?我还能生子作你们的丈夫吗?我女儿们哪,回去吧!我年纪老迈,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说,我还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你们岂能等着他们长大呢?你们岂能等着他们不嫁别人呢?我女儿们哪,不要这样!我为你们的缘故甚是愁苦,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
拿俄米这位经历丧夫之痛,又两次经历丧子之间痛饱受苦难的老年妇人,此时此刻多么需要人的安慰与照顾,但她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两个青年媳妇的幸福,她苦劝媳妇们回娘家去吧,不要跟着她这个一无所有、没有指望的穷婆婆了。这是一种舍己的爱。
3.路得舍不得拿俄米:(得1:14-18)两个儿妇又放声而哭,俄珥巴与婆婆亲嘴而别,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拿俄米说:“看哪,你嫂子已经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你也跟着你嫂子回去吧。”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 神就是我的 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拿俄米见路得定意要跟随自己去,就不再劝她了。
在婆婆的劝说下,大儿媳走了:因为在她看来,跟着拿俄米实在没有好的出路了。她离开了属灵的母亲,灵性开始走向下坡路,滑向痛苦的深渊。但“路得舍不得拿俄米”,“舍不得”何等宝贵的三个字,我们看到了路得女的美德,她顾念的是婆婆的幸福:她知道婆婆此时此刻最需要他人的照顾与安慰,她甘愿舍弃自己的幸福,跟随一无所有的婆婆,她身上传承了婆婆那种舍己的爱。就这样,婆媳两个离开了受咒诅的摩押地,来到了祝福之地伯利恒,远离了咒诅,拥抱祝福。
三、路得拾麦穗供养婆婆
1.路得去田间拾麦穗:(得2:2-3)摩押女子路得对拿俄米说:“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拿俄米说:“女儿啊,你只管去。”路得就去了,来到田间,在收割的人身后拾取麦穗。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块田里。
到了伯利恒,婆媳两个面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吃饭,而拿俄米一无所有,她连自己都养不活,哪有能力去养活媳妇呢?路得只得出去顶着烈日到别人田间拾取麦穗,而路得出去的结果,就是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块田里,这实在是神奇妙的安排。
2.波阿斯恩待路得:(得2:8-16)波阿斯对路得说:“女儿啊,听我说,不要往别人田里拾取麦穗,也不要离开这里,要常与我使女们在一处。我的仆人在哪块田收割,你就跟着他们去。我已经吩咐仆人不可欺负你。你若渴了,就可以到器皿那里喝仆人打来的水。”路得就俯伏在地叩拜,对他说:“我既是外邦人,怎么蒙你的恩,这样顾恤我呢?”波阿斯回答说:“自从你丈夫死后,凡你向婆婆所行的,并你离开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认识的民中,这些事人全都告诉我了。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 神的翅膀下,愿你满得他的赏赐。”路得说:“我主啊,愿在你眼前蒙恩!我虽然不及你的一个使女,你还用慈爱的话安慰我的心。”到了吃饭的时候,波阿斯对路得说:“你到这里来吃饼,将饼蘸在醋里。”路得就在收割的人旁边坐下,他们把烘了的穗子递给她。她吃饱了,还有余剩的。她起来又拾取麦穗,波阿斯吩咐仆人说:“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
波阿斯这位满有慈爱和怜悯的大财主十分同情路得的不幸遭遇,路得虽是外邦人,但波阿斯没有藐视她,而是恩待她,安慰她的伤心。波阿斯对待路得,超过了律法的规定,预表了主耶稣。
3.路得拾麦穗供养婆婆:(得1:17-23)这样,路得在田间拾取麦穗,直到晚上,将所拾取的打了,约有一伊法大麦。她就把所拾取的带进城去给婆婆看,又把她吃饱了所剩的给了婆婆。婆婆问她说:“你今日在哪里拾取麦穗,在哪里作工呢?愿那顾恤你的得福。”路得就告诉婆婆说:“我今日在一个名叫波阿斯的人那里作工。”拿俄米对儿妇说:“愿那人蒙耶和华赐福,因为他不断地恩待活人死人。”拿俄米又说:“那是我们本族的人,是一个至近的亲属。”摩押女子路得说:“他对我说:‘你要紧随我的仆人拾取麦穗,直等他们收完了我的庄稼。’”拿俄米对儿妇路得说:“女儿啊,你跟着他的使女出去,不叫人遇见你在别人田间,这才为好。”于是,路得与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处拾取麦穗,直到收完了大麦和小麦。路得仍与婆婆同住。
就这样,路得靠在波阿斯田间拾麦穗供养婆婆,直到收完了大麦和小麦。生活虽然清贫,但却满了爱,满了温馨,(箴言15:17)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17:11)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
四、拿俄米保成路得的婚事
1.拿俄米吩咐路得:(得3:1-4)路得的婆婆拿俄米对她说:“女儿啊,我不当为你找个安身之处,使你享福吗?你与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处,波阿斯不是我们的亲族吗?他今夜在场上簸大麦,你要沐浴抹膏,换上衣服,下到场上,却不要使那人认出你来。你等他吃喝完了,到他睡的时候,你看准他睡的地方,就进去掀开他脚上的被,躺卧在那里,他必告诉你所当作的事。”
这是一个爱的吩咐,拿俄米希望媳妇能嫁给波阿斯那样的好人,她告诉路得当如何行。(约13:34-35)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婆婆拿俄米与儿媳路得之间,我们看到了神在她们中间。
2.路得听从婆婆:(得3:5-6)路得说:“凡你所吩咐的,我必遵行。”路得就下到场上,照她婆婆所吩咐她的而行。
路得遵行婆婆的吩咐,去了波阿斯打麦场上。
3.波阿斯路得情定麦场:(得3:5-17)波阿斯吃喝完了,心里欢畅,就去睡在麦堆旁边。路得便悄悄地来掀开他脚上的被,躺卧在那里。到了夜半,那人忽然惊醒,翻过身来,不料,有女子躺在他的脚下。他就说:“你是谁?”回答说:“我是你的婢女路得。求你用你的衣襟遮盖我,因为你是我一个至近的亲属。”波阿斯说:“女儿啊,愿你蒙耶和华赐福!你末后的恩,比先前更大,因为少年人无论贫富,你都没有跟从。女儿啊,现在不要惧怕。凡你所说的,我必照着行,我本城的人都知道你是个贤德的女子。我实在是你一个至近的亲属,只是还有一个人比我更近。你今夜在这里住宿,明早他若肯为你尽亲属的本分,就由他吧,倘若不肯,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我必为你尽了本分,你只管躺到天亮。”路得便在他脚下躺到天快亮,人彼此不能辨认的时候就起来了。波阿斯说:“不可使人知道有女子到场上来。”又对路得说:“打开你所披的外衣。”她打开了,波阿斯就撮了六簸箕大麦,帮她扛在肩上,她便进城去了。路得回到婆婆那里,婆婆说:“女儿啊,怎么样了?”路得就将那人向她所行的述说了一遍。又说:“那人给了我六簸箕大麦,对我说:‘你不可空手回去见你的婆婆。’”
波阿斯知道了路得的来意,就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必为路得尽了本分,让路得吃了定心丸。
3.拿俄米安慰路得:(得3:18)婆婆说:“女儿啊,你只管安坐等候,看这事怎样成就,因为那人今日不办成这事必不休息。”
(诗27:14)要等候耶和华!当壮胆,坚固你的心。我再说:要等候耶和华!
拿俄米教导路得要学会等候,她信神不误事。
五、波阿斯娶了路得女
1.波阿斯办理这事:(得4:1-4)波阿斯到了城门,坐在那里,恰巧波阿斯所说的那至近的亲属经过。波阿斯说:“某人哪,你来坐在这里。”他就来坐下。波阿斯又从本城的长老中拣选了十人,对他们说:“请你们坐在这里。”他们就都坐下。波阿斯对那至近的亲属说:“从摩押地回来的拿俄米,现在要卖我们族兄以利米勒的那块地。我想当赎那块地的是你,其次是我,以外再没有别人了。你可以在这里的人面前,和我本国的长老面前说明,你若肯赎就赎,若不肯赎就告诉我。”那人回答说:“我肯赎。”波阿斯说:“你从拿俄米手中买这地的时候,也当娶(原文作“买”。十节同)死人的妻摩押女子路得,使死人在产业上存留他的名。”
正如拿俄米所说的,波阿斯迫不及待地着手办理这事。
2. 至近亲属放弃:(6-8)那人说:“这样我就不能赎了,恐怕于我的产业有碍。你可以赎我所当赎的,我不能赎了。” 从前,在以色列中要定夺什么事,或赎回,或交易,这人就脱鞋给那人。以色列人都以此为证据。那人对波阿斯说:“你自己买吧!”于是将鞋脱下来了。
至近亲属怕与自己的产业有碍,放弃了他赎买的权利。
3.波阿斯决定娶路得:(得4:9-12)波阿斯对长老和众民说:“你们今日作见证,凡属以利米勒和基连、玛伦的,我都从拿俄米手中置买了,又娶了玛伦的妻摩押女子路得为妻,好在死人的产业上存留他的名,免得他的名在本族本乡灭没。你们今日可以作见证。”在城门坐着的众民和长老都说:“我们作见证。愿耶和华使进你家的这女子,像建立以色列家的拉结、利亚二人一样。又愿你在以法他得亨通,在伯利恒得名声。愿耶和华从这少年女子赐你后裔,使你的家像他玛从犹大所生法勒斯的家一般。”
而波阿斯勇于承担责任,毅然决定赎拿俄米的产业,娶路得女为妻,波阿斯也得到长老与众民的祝福。这就样,两个门不当户不对的有情人走到了一起。
4.路得生子俄备得:(得4:13-17于)是波阿斯娶了路得为妻,与她同房。耶和华使她怀孕生了一个儿子。妇人们对拿俄米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今日没有撇下你使你无至近的亲属。愿这孩子在以色列中得名声。他必提起你的精神,奉养你的老,因为是爱慕你的那儿妇所生的,有这儿妇比有七个儿子还好。”拿俄米就把孩子抱在怀中,作他的养母。邻舍的妇人说:“拿俄米得孩子了。”就给孩子起名叫俄备得。这俄备得是耶西的父,耶西是大卫的父。
路得怀孕生下俄备得,妇女们祝福拿俄米,拿俄米也由“玛拉”再度变回拿俄米,她不再苦,而是甜的拿俄米。
5.路得名列基督家谱:(得4:18-22)法勒斯的后代记在下面:法勒斯生希斯仑;希斯仑生兰;兰生亚米拿达;亚米拿达生拿顺;拿顺生撒门;撒门生波阿斯;波阿斯生俄备得;俄备得生耶西;耶西生大卫。这可是大卫王的家谱啊!
基督的家谱中也有这一段:(太1:3-6)犹大从他玛氏生法勒斯和谢拉,法勒斯生希斯仑,希斯仑生亚兰;亚兰生亚米拿达,亚米拿达生拿顺,拿顺生撒门;撒门从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从路得氏生俄备得,俄备得生耶西,耶西生大卫王。
又是几十年过去了,大卫王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小城伯利恒,少年大卫就在这里牧羊。一千多年后,耶稣基督也降生在伯利恒这个充满爱的小城。
伯利恒东约一里的地方就被称为波阿斯的田,相传那就是几千年前路得拾穗的地方。连接在旁边的就称为“好人之田,”相传是天使向牧羊人传报耶稣降生的地方。由此可见,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
波阿斯是耶利哥的妓女、迦南民族喇合所生的儿子,如此大卫的曾祖母是摩押人,曾祖父一半是迦南人。选民国度里的蒙选之家,便是有异族血统所组成的。这就预示示弥赛亚降生乃是为普世万民。
TAG: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