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伯记查经》18:上帝的治理

作者:黎弟兄     来源:雅博网编辑团队 时间:2025-07-17 07:02:00

 约伯.jpg

《约伯记查经》18:上帝的治理 
                 
    经文:伯廿五、廿六章
 
这两章论及上帝的治理,廿五章是比勒达的话,也是他最后一次的发言,廿六章是约伯的话,从这一章一直到卅一章,都是约伯的话,只是各有不同的主题。
 
一、上帝的治理威严可畏(伯廿五章)
    
伯廿五1~6 书亚人比勒达回答说:“上帝有治理之权,有威严可畏;他在高处施行和平。他的诸君岂能数算?他的光亮一发,谁不蒙照呢?这样,在上帝面前人怎能称义?妇人所生的怎能洁净?在上帝面前,月亮也无光亮,星宿也不清洁,何况如虫的人,如蛆的世人呢?”
 
“治理”就是建立秩序。“在高处施行和平”就是在灵界除去抵挡真理的罪恶势力,建立秩序,实现和平。
 
“祂的诸君”指众天使,也包括日月星辰等天上众星。所以,第三节是将天上众星比作上帝的使者,组成光明的军队,发出上帝的光辉,照亮宇宙,使罪恶无所遁形。
 
“称义”就是宣告无罪。“在上帝面前人怎能称义?”意思就是:上帝的光辉既能使罪恶无所遁形,那么,人就不可能被宣告无罪。
 
第5节,“月亮也无光亮,星宿也不清洁。”月亮、星宿都是在夜晚才出现的,夜晚的时候,世界是黑暗的,唯独天上的月亮和星辰是光亮的,且月亮最为光明皎洁。“皎洁”寓意心灵纯洁,品格高尚。古人常以月亮星辰比喻心灵纯洁,品格高尚的君子。然而在上帝面前,哪怕是如同月亮星辰那般纯洁、高尚,在黑夜中发光闪耀者,也算不得明亮圣洁。
 
第6节,这一节不是说人命卑贱如蛆虫,而是说,在品格、道德上,人乃是像蛆虫那般污秽。“如虫的人”“如蛆的世人”说明人是属地的,属土的;凡属地的,都是必朽坏、不能永存的。“虫”、“蛆”是肮脏,污秽,恶心的,是生存在腐败或死亡之中;凡属地之物,在腐坏或死亡之后,就会有蛆虫滋生出来。所以,在至圣洁、至纯善的上帝面前,品格再高尚的人也不过如生存在腐坏与死亡中的蛆虫那般污秽。
 
    比勒达讲说上帝有治理之权,他认定上帝是天地的主宰,是造物者,掌管着世界,为之建立和平的秩序。宇宙中存在着抵挡的势力,这股势力隐藏在灵界中,又显露在人世间。上帝会行驶祂的治理之权,显出祂可畏的威严,用大能除去抵挡者,在高天建立秩序,使宇宙实现和平。
 
上帝以祂的荣耀光照宇宙的每个角落,众天使和日月星辰都是光明的使者,他们发出上帝的光辉,照亮一切的黑暗,使那敌挡和平的罪恶无所遁形。因为上帝恨恶一切罪恶。
 
上帝是真光,人却是活在黑暗之中,因此无人能说自己无罪。人与人之间有善与恶的比较,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恶,这等人就是大恶人;有些人比别人有良善、正直,这等人在世间或许会被称为好人,但其实不是好人,而是没有那么恶的恶人。
 
没有那么恶与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好是完全没有恶,而没有那么恶就不是好。没有那么恶在与大恶作对比的时候,他就显得是好的,因为有大恶作衬托。但当他与真正的好站在一起的时候,他的恶就显出来了。就好似灰色与黑色作比较的时候,灰色就显得白一些,但是当灰色与白色摆在一起的时候,灰色就显得很黑了。我曾看过一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很多网友评论说剧中的那个懒政县令是个好官,为什么呢?因为其他的官都是贪腐成性的。你们想,懒政是好的吗?当然不是;懒政就是渎职,渎职怎会是好的呢?但是在贪腐面前,他就显得好了,因为他至少不会残害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所以,人也是这样不能在上帝面前称义。人与恶人作比较的时候,就以为自己可以算为好人,但在上帝面前,其实都是属地的,都是如蛆虫那般污秽。世界的混乱是谁造成的呢?是上帝呢?还是世人自己呢?不是上帝,乃是人和在人里头兴起恶欲的邪灵。
 
上帝是建立秩序,施行和平的,人和魔鬼邪灵是制造混乱的。魔鬼在人心里挑起了各样罪恶的欲望,人受欲望驱使,世界就有了战争、抢夺、杀害、奸淫、抛弃、毁灭等等各种各样的混乱。魔鬼制造混乱直到如今,上帝建立秩序也直到如今。混乱使人类走向灭亡,秩序则领人类进入复兴。秩序与混乱争斗,如今虽还未得胜,然而,将来必要完全得胜。因上帝要把罪恶除灭,使宇宙成就和平。
 
接下来的第廿六章是约伯的回答,从第5节到最后的14节也是论说上帝的威严,而1~4节则是对比勒达说的。在前一章中,比勒达讲说上帝有治理之权,且说到了人不能在上帝面前称义,如此就完全否定了约伯在前面提到的“在上帝面前辩白”的愿望。因此,约伯在这里就以略带讽刺的语调来指责比勒达所说的仍旧是无用的话,不能给他的患难带来什么帮助。因为比勒达的话仍旧是老生常谈,是约伯都知道,都明白的,并没有新的亮光。
 
为了表明比勒达所说的都是自己所知道的,约伯接下来就接着比勒达所说的话,更深入地讲说了上帝的治理之权和可畏的威严。
 
二、上帝的治理直达阴间(伯廿六5~6) 
 
伯廿六5~6 在大水和水族以下的阴魂战兢。在上帝面前阴间显露,灭亡也不得遮掩。
 
“大水和水族以下”指的是阴间。
 
“显露”意思就是赤露敞开,毫无遮掩。
 
“阴间”对人类而言是最神秘的所在,它隐藏着死亡的奥秘。我们相信阴间的存在,因为死亡属于阴间,而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每天都有死亡发生。死亡既然存在,那么阴间也必然存在。然而,我们却无法了解阴间,因为阴间属于死亡。因此,阴间到底怎样存在,怎样运行,活人都不得而知。深海是可以探索的,丛林是可以探索的,外星是可以探索的,宇宙也是可以探索的,而阴间却不可以探索。因为活着的人不能到阴间去,已死的人也不能再回来。
 
所以,若有人教导说“我怎样游历地狱,阴间有多少种酷刑,地府有多少恶鬼……”我们就当知道,这人不可信,乃是说谎的。
 
阴间于人类是不可知的,但在上帝面前却是赤露敞开,毫无遮掩的。因为上帝无所不能,又无所不在。如诗一三九篇所说:“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诗一三九7~8)这里的“你”指的就是上帝。
 
上帝的治理之权直达阴间。对于人类而言,阴间是神秘的,是可怕的,但是,在上帝那里,阴间也无法躲避上帝的威严。阴间是不可知的,我们可以通过死亡来确定阴间的存在,但要了解阴间,惟有通过上帝的启示。然而,上帝却极少谈论阴间。人类既无法了解阴间,阴间对人来而言就始终是神秘而恐怖的。不过,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我们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天父上帝的权柄在阴间之上。祂既比阴间更大,我们这投靠祂,住在祂里面,作祂子民的人,对阴间就没有什么恐惧的了。
 
三、上帝的治理遍及天地(伯廿六7~11)
 
伯廿六7~9 上帝将北极铺在空中,将大地悬在虚空;将水包在密云中,云却不破裂。遮蔽他的宝座,将云铺在其上。在水面的周围划出界限,直到光明、黑暗的交界。天的柱子因他的斥责震动惊奇。
 
“北极”就是北方,这里指上帝的居所。在西北闪族人的观念中,北方是诸神的居住之处。在这里,约伯也套用这个观念,用北极代表上帝的居所。
 
“铺”就是展开。
 
“虚空”就是虚无,在其他译本中,多译为太空。《创世记》一章告诉我们,在创世以前,宇宙空间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大地就是在这样的空虚中被造成的。上帝将大地造在虚空之中,使它在虚空之上运行,这就显明了上帝治理之工的伟大。
 
“宝座”代表着上帝荣耀的光辉。“将云铺在其上”就是用云彩遮蔽上帝的光辉。
 
“水面的周围”指地平线。地平线是光明与黑暗相会交接之处,当太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黑暗就会逐渐消退。所以,这一节就是讲日夜的轮转也是在上帝的治理之下。
 
“天的柱子”指高山,在古代的思想观念中,因为人的眼光有限,看到天空与山体相接,就以为天是由高山托起来的。天空广阔,又包容着许多冰雪雨水,所有很有重量,由于有高山承托,就可以承受。所以,这高山就代表着大地上最强大的力量。
 
这一段,约伯用拟人的方式来讲述上帝的治理之权。上帝以权柄将天空展开,如同搭建居住的帐棚,所以天空也在上帝的治理之下,是属于上帝的产业;并且天上的水和云也都听从上帝的安排。上帝将大地悬在虚空,大地却安稳不倒,因为是出于上帝的旨意。上帝以地平线为界限,将光明与黑暗分开,使白日与黑夜相互轮转,却并不混合。上帝的治理之权遍及天地,连大地上最有力量的高山也要在祂的威严下战抖惊惶。祂遮蔽自己的荣光,只将自己的作为显明出来。因为世人无法直接看见上帝的光辉,只能通过祂的作为来认识祂的治理。
 
撒但魔鬼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上帝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赛十四13~14)撒但想要拥有像上帝那样的权柄,牠想要整个宇宙都臣服于牠。然而,牠给宇宙带来的是什么呢?是治理吗?是秩序吗?是复兴吗?是和平吗?都不是,乃是战争、混乱和毁灭。我们人类发展科技,探索未知。我们妄图征服地球,征服太空,然而,我们给地球带来的是什么呢?是治理吗?是秩序吗?是复兴吗?是和平吗?也都不是,而是灾难、衰老和毁灭。在创世之初,上帝将治理世界的能力与使命托付给人类,人来却转过来就把自己和世界卖给了撒但。人类既不在上帝里面,就没有了治理的能力,因此,无论人类怎样努力,世界终不能摆脱混乱,地球也只能越发加速衰老。
 
世界必须要重新回到上帝的秩序之下,人类也必须要回归到上帝的治理之中,如若不然,人类必然会与世界一同在混乱中毁灭。
 
四、上帝的治理震动罪恶(伯廿六12~13)
 
伯廿六10~13 他以能力搅动大海;他藉知识打伤拉哈伯。藉他的灵使天有装饰;他的手刺杀快蛇。
 
“搅动”在《现代中文译本》里是译为“平静”。
 
“大海”就是深渊,象征罪恶与混乱。在巴比伦神话中,大海与拉哈伯都是怪物,都是属于罪恶势力。
 
“知识”指智慧。
 
“藉祂的灵使天有装饰”在《吕振中译本》里是“藉着祂的嘘气,天空就晴朗。”“气”就是风,即上帝将风吹起,把天空的乌云吹散,天就晴朗,见丽日当空。
 
“快蛇”原为“飞蛇”,也是神话中的怪物,是罪恶的表征。
 
在这一段中,“大海”“拉哈伯”“乌云”“飞蛇”都是罪恶的表征。当然,这些罪恶势力并不是指那些十恶不赦的犯罪集团,而是指隐藏在人类内心的邪恶欲望。对于人类而言,怪物是可怕的,是难以战胜的。它们有着强大的体型和力量,这些力量远不是人类的肉体凡胎可以抵抗的。我们常常在电影中看到弱小的人类与怪物作斗争,他们在经历许多的牺牲之后,终于靠着自己的勇敢,智慧和坚韧将怪物打败。然而,现实中不会像电影故事那样往理想的方向发展。最真实的结果是,人类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欲望。偶有战胜者,也不过是因为那欲望之怪不够强大罢了。
 
惟有上帝能胜过罪恶;惟有投靠上帝,进入上帝圣洁国度的人才能免遭欲望之怪的扰害。上帝以其威严可畏的治理之权震动罪恶,驱散欲望;祂凭能力和智慧平静大海,打伤拉哈伯,吹散乌云,击杀飞蛇。这一切的罪在上帝面前都毫无抵抗之力。所以,上帝的国是圣洁的,是永远光明,毫无黑暗的。
 
 
五、上帝的治理远超所见(廿六14)
    
伯廿六14 看哪,这不过是上帝工作的些微,我们所听于他的是何等细微的声音,他大能的雷声谁能明透呢?
 
“工作”原文意思是“道”。“些微”就是一点点,很小的一部分。
 
最后这一节是一个总结的语句,概括了上帝治理之权的伟大。比勒达说上帝有治理之权,有威严可畏,约伯展开讲述上帝之道在阴间,在天地宇宙,在人心欲望等领域所彰显出来的绝对权能,然而,约伯承认,他所听到、所见到的这些,只不过是上帝之道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上帝之道的伟大远不是微小的人类所能明白、测透的。
 
确实是如此,因为我们人类实在是太有限了。我们的经验有限,我们的认知有限。所以主耶稣说:“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能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约三12)地上的事是我们能够接触得到,可以探索、考察的,然而,就是这些可以探索考察的属地的事,我们仍旧是有许多不知道、不了解的,何况是那远超宇宙万有的上帝呢?约伯的时候,人们所看见的天空和世界就只有眼睛所看见、耳朵所听见的那一部分,他们所能认知到的上帝的治理之权也只有所看见、所听见的那一小部分。几千年后的我们,靠着科技已经得知宇宙的广阔远超太阳系之外,我们也因而晓得上帝治理的权能可以延伸到太阳系以外的每个角落。然而,这个认识仍旧只是些微而已。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远方的宇宙是怎样,更不知道宇宙之外的宇宙又是怎样,因而,我们也不能知道上帝的道如何在远方的宇宙和宇宙之外的宇宙如何运行。我们对上帝知道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我们可以认知的范围,而这个范围实在是很小很小的。
 
圣经是上帝的启示,我们通过圣经认识上帝和上帝的救恩。我们相信这救恩,我们便得救了。但上帝并没有将自己的全部记录在圣经之中,因为上帝之伟大并不是一本书就能记录下来的,如圣灵所说,若是要一一地都写出来,就是世界也容不下。(约廿一25)而且,就算是记录下来了,我们也理解不了。所以,圣经所记录的,只是我们能够理解的。我们理解而相信,就能得救。但要在圣经的启示以外更多地认识上帝,那就需要等到面对面,朝见上帝的时候了。如保罗所说:“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十三12)
 
                                                                                                                                                  

  TAG:约伯记 治理 阴间 

【作者简介】 黎弟兄:雅博网编辑。广西桂平市人,2011年参加神学培训,毕业后进入服事。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荆棘中的玫瑰】诗篇系列18:神子民的羞辱与荣耀 打印文章   录入:黎弟兄   责任编辑:黎弟兄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