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内门外

作者:刘长川     来源:雅博网编辑团队 时间:2025-05-19 06:33:09

WechatIMG111.jpg

   “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太25:34,41)

  在浙江南部沿海一带,每当麦收季节,当地的农民会利用木质风车产生的风力,将麦子从一个容器倒入风车的漏斗中,通过摇动手柄使风车转动,产生风力。较轻的麦壳会被风吹到一边,而较重的麦子则会直接落入下方的容器中,从而实现分离。说到这种木质风车,用处很广,它也可将谷物从碎秸秆中分离出来,或分离大米和糠皮等等。在北方地区,人们往往会选择有风的开阔场地,用木锨或铁锨将麦子迎风扬起,使麦子和麦壳在风中分离。麦粒较重,会垂直落下,麦壳较轻,会被风吹到较远的地方。今天我要宣讲的是一个分别绵羊和山羊的比喻故事。
 
  1、最后的时刻到了
 
  “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太25:31-33)
 
  这段经文与上文十个童女和按才干受托的比喻,是有紧密的关系。就是在主耶稣升天和再来的这段时间里,教会和个人当要过怎样的生活。“警醒”一词在第24章里耶稣提到两次。(太24:42-43)只因他再来的时间无人知晓,在人们不知不觉中他就忽然到来,所以他提醒我们务必要警醒,要像一个夜间警醒的人,不容贼来挖透他的房屋。按才干受托的比喻,讲的是一个为主人做工的人,除了要警醒以外,还要殷勤做工,到时好向主人交账。以上的两个比喻,都是为基督荣耀的降临和终极的公义审判做预备。今天也是提醒我们要警醒预备,在主再来时,能坦然无惧地见他的面。
 
  在绵羊与山羊的比喻里,基督将绵羊和山羊分别比喻蒙福和被咒诅的两等人。当他在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时,要坐在荣耀的宝座上,召聚万民在他的面前,把他们分别出来,如同分别绵羊和山羊那样。
 
  基督的降生和他的再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以温顺羔羊的身份来到世上,降生的时候,他没有属于自己的地方,却是生在客店的马槽里,最终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基督的一生是卑微的,死是凄惨的。而他再来的时候是以狮子的威严,王者的身份到来,并且伴随着众使者,大有权柄的在荣耀中降临。
 
  一场终极的审判即将展开,是关乎全人类的审判,全地的人都要站在基督的宝座前。假冒的、信与不信的、作恶与行善的,都要接受这位万王之王的公义审判。
 
  面对今日这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弱肉强食、公义和正义遭受践踏;真假信仰同时存在,麦子与稗子一起生长的当代社会。有许多的人感到困惑,质疑神为什么对邪恶视若无睹?为什么一些作恶的人却逍遥法外,得不到法律应有的制裁?正义得不到伸张,公理何在?先知哈巴谷也有过这样诉苦:“他说:耶和华啊,我呼求你,你不应允,要到几时呢?我因强暴哀求你,你还不拯救。你为何使我看见罪孽?你为何看着奸恶而不理呢?毁灭和强暴在我面前,又起了争端和相斗的事。因此律法放松,公理也不显明;恶人围困义人,所以公理显然颠倒。”(哈1:2-4)弟兄姊妹,其实,这些不公义的事,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斯图尔特·霍尔,是英国广播公司(BBC)一个资深的前主持人,在世活了83岁。他以主持第五频道的体育直播节目闻名。这位英国家喻户晓的媒体明星曾参与电台和电视台体育节目长达半个世纪,并因此在2012年获得女王颁发的大不列颠帝国勋章,表彰他对广播电视以及慈善事业的贡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值得人人尊敬的人,死后却发现他犯了14项猥亵未成年女子的罪行。这些案件发生在1967年至1986年间,共涉及13名女孩,年龄最小的受害者当时只有9岁。
 
  一个被欺压,受伤害或遭到不公义对待的人,也许他活着的时候,见不到恶人得到正义的审判,就如以上那些遭遇身心灵伤害的女孩们。因此有人就会说,人一死就百了,行善的一生吃亏,作恶的反而合算。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只能说是善恶到头终有时,只是时候没到。希伯来书的作者说:“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弟兄姊妹,保罗也说:”...若死人不复活,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林前15:32)因此,我们深信基督是信实公义的主,当审判的日子到来时,“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罗2:6)
 
  2、真信心必有善行果实
 
  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40)
 
  绵羊与山羊的比喻对于巴勒斯坦的牧羊人来说,是最为熟悉不过了。他们往往会把绵羊和山羊混在一起牧放,从外表看是很难辨别的,但他们知道该怎样分别它们。基督以此来比喻审判万民的场景。比喻中的绵羊和山羊被分别在左右两边,右边是代表蒙福的人,这和犹太人的文化相合,而左边是代表被咒诅的人。
 
  那么,基督审判万民的依据是什么呢?当审判展开时,基督对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太25:34-36)
 
  耶稣说的这段话,被一些主张社会福音的人,理解为救恩是行善的结果,人可以靠行为得救。这种说法甚至被好些信徒误用。这是与保罗教导的因信称义和救恩论教义是相违背的。那么,耶稣在这里是不是说人是可以凭善行进入神的国呢?
 
  要想正确理解这段经文,我们必须要明白经文中“弟兄中一个最小的”,以及那看顾弟兄的人,到底是指谁?有人说“弟兄中一个最小的”是指以色列人,或是传道人,或是信主的人。不信的人是否得救是取决于在大灾难中,对待信主的人的态度,尤其在他们遭到逼 -/迫患难之时,有否接待他们。其实耶稣说的不是人靠着行善就可以得救,而是说一个人有否和他有关系。
 
  一个真正有基督生命的人,必定会有基督怜悯的心,去看顾患难困苦中的人。这样,耶稣的意思是,无论一个弟兄是多么微不足道,服事他就是服事基督。这是检验一个人与基督有否关系,因此善恶就成了国度审判的终极依据。倘若一个人看见一个弟兄在患难、困苦、饥饿中视而无睹,或是对他说:愿你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身体所需要的。这样的人很难说他与基督有关系,因为善行是信心的自然流露。
 
  我不知道这段经文能不能应用在没有信主的人身上,但我知道,当我们去怜悯那些在困苦饥饿,或赤身露体,无论他们是基督徒还是没有信主的人的时候,我们这样的行动就在基督上与他联合了。基督在世时,他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群中,总是以怜悯的心关怀他们,服事一切到他面前的人。可见这“弟兄”不单单是指传道人或某个群体,而是指所有困苦患难中的人。
 
  有人说,一个人难能可贵的是一生都不做坏事。但我说,一个基督徒不做坏事远远不够,不做好事就是罪。雅各长老说:“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2:13,4:17)所以,知善必须行善。
 
  有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就是看见老者摔倒在地时,要不要去扶一把?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了,有人看到摔倒在地的老人,就上前扶起他,结果不但得不到老人的感谢,反而被诬陷,说是被扶起的人撞到,要求他赔偿。因此就有人说,既然行善得不到好报,那就各管各的就好了,免得惹祸上身。那么,作为基督徒来说,遇到类似这样的事,要不要行善呢?圣经的教导是,行善是主的命令。耶稣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 -/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太5;44-45)
 
  其二,行善的本质是信心的自然流露,并非交易,耶稣强调,真正的善行是右手所做的,不让左手知道。即不追求人的认可或回报。正如王称赞右边的义人所做的善举之后,义人就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太25:37)说明他们连自己几时做的善事都忘了。
 
  基督是我们行善的榜样,他医治病人,传福音给人,却遭人厌弃,被钉十字架,但他不灰心、不沮丧。所以,保罗勉励我们说:“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加6:9)
 
  接待弟兄中一个最小的,就是接待主基督,这话是阿们的。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写了一个关于鞋匠马丁的一个故事。在小镇角落的鞋铺里,住着鞋匠马丁。他手艺精湛,却因只收取微薄费用,日子过得清贫。一晚,疲惫的马丁入睡后,梦到耶稣对他说明日将到访他的店里。第二天清晨,寒风凛冽,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颤抖着走进铺子,请求修补她破旧不堪的鞋子;随后,一个孤儿光着脚跑来,渴望拥有一双抵御寒冷的鞋;午后,一位穷苦的工人也上门,希望能赊一双结实的鞋。
 
  马丁虽疲惫,仍一一的接待他们,专注地为他们制作、修补鞋子,将自己的旧衣送给孤儿。一天的工作之后,马丁很失望,因为一直没见到耶稣到访。夜幕降临,他又累又困,沉沉睡去。梦中,耶稣微笑着向他显现:“马丁,你善待的每一个人,都是我。
 
  弟兄姊妹,鞋匠马丁的故事对你有何感触?
 
  3、人人当思考永恒的结局
 
  “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太25:41)
 
  接下来,主对左边的人说的,与对右边的人说的话恰恰相反,他对左边的说: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太25:42-43)“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太25:45)这样看来,主和坐在他左边的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就一目了然了,他们是假冒或不信的一群人。结果是,那些不义的人就要从义人中间被永远分别出来,被关在门外,其最终的结局就是永远的灭亡。
 
  他们之所以永远沉沦,并不是他们没有行善,或没有遵守律法,而是与基督没有关系,是因拒绝基督走向灭亡。耶稣说:“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 神独生子的名。”(约3:18)
 
  有人说,神不是慈爱怜悯的吗?慈爱的神为什么会为人预备地狱呢?这是多么的残忍啊。但我要说的是,神并没有为某些人造一个地狱让人受苦。地狱的存在是对那些选择拒绝神、执意活在罪恶和拒绝福音的结果。神尊重人的自由意志,不会强迫人接受祂,所以那些选择远离神的人,最终进入地狱,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神不仅是慈爱怜悯的,也是公义圣洁的。一个人除了拒绝基督救赎的恩典之外,还有各种罪恶,如谋杀、强暴、欺骗等,这些罪恶都需要得到公正的审判。因此,地狱是上帝公义的体现,是对罪恶的终极惩罚。这也促使人们在今生中能够警醒,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导人们信靠基督,归向神。
 
  弟兄姊妹,信仰没有中心地带,只有信与不信之分,没有半信半不信,最后的结局,要吗在门内,要吗在门外。现在我们需要省察自己,我是否在基督里。这是一个关乎你永恒的生命的问题,今天在我们中间若有人与基督还没有建立起关系,还是一个挂名基督徒,那么,我诚恳的向你发出呼吁,趁着还有今日,请你马上悔改信福音,进入基督里。否则,到那时,没有人可以救你,你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能,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做的负责。
 
  结语
 
  弟兄姊妹,基督再来的日子近了,审判的号角即将吹响。你我现在所活的生命,就是永恒结局的预告。愿圣灵光照我们,使我们不再沉睡,而是警醒预备,用真实的信心和爱心的行动,迎接那位荣耀君王的到来!最后大家再次要问问自己,我是否已经在神国度的门里面了?
 

  TAG:门内 门外

【作者简介】 刘长川,雅博网编辑:16岁受洗归主,25岁被神恩召服事至今。现全职于广东利河伯归正教会,负责教牧工作;广东传道人。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圣论灵的工作(1) 打印文章   录入:刘长川   责任编辑:刘长川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