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28
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太28:5-6)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想象一下,你正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开车,完全依赖GPS导航。突然,信号中断,屏幕卡住,你迷失了方向。焦虑袭来——没有指引,你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就在这时,手机突然恢复信号,导航重新规划路线,一个清晰的声音说:“继续前行500米,然后右转。”那一刻,你如释重负,因为权威的指引回来了,你可以继续旅程了。
马太福音28章的信息,意味着人类历史的“GPS已经重启”自从人类堕落后,世界如同陷入“属灵的GPS”失灵了。罪使人迷失方向,带来的是绝望,死亡成为终点(罗5:12)。但这一章记载了人类历史最震撼的“信号恢复”:复活的基督宣告祂的权柄,颁布大使命,并应许永不中断的同在!这一章的经文里,让我们看见基督复活的权柄是如何的颠覆死亡,以及基督的同在是如何成为我们的保障。
1、复活:颠覆死亡的至高权柄
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太28:1)
人为什么会惧怕死亡?一些人认为,人害怕死亡是有许多因素导致的。如
本能因素:自我保护是生物的本能,人类也不例外,以为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会威胁到个体的生存,这种本能使得人们对死亡产生恐惧,以促使自身采取各种方式来避免危险,延续生命。还有未知因素:死亡对活着的人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人们对死后的世界、意识是否存在等问题充满疑惑和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引发人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人们通常对不了解的事物会感到不安。
马太福音最后一章记载了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的宣告,这是和其他福音书里的记载是一致的。耶稣的复活证明了他是神的儿子,他战胜了掌死权的魔鬼,并且保证了我们的称义和将来的复活。
耶稣复活的时间,是在他钉死十字架,埋葬三天之后,七日的第一日,又称为主日。
圣经记载,那个早晨,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等几位妇女,来看埋葬耶稣的坟墓。到了坟墓前,看见封住坟墓的石头已经滚开,就猜疑是谁把石头滚开?(可16:3-4)其实,在妇女们还没到来之前,就在那里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马太说当时忽然间地大震动,有主的使者从天上下来,把石头滚开,坐在上面。使者的像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在场看守坟墓的人看到此情此景,吓得浑身乱战,甚至和死人一样(太28:2-4)
这几个妇女即看见坟墓的石头滚开了,就跑去告诉彼得和约翰,说耶稣的身体不知道被谁取走了?两个门徒听见后就飞速的跑到坟墓,看见没了耶稣的身体,就信了妇女们所说的,就是耶稣的身体可能被人转移了地方,于是他们就先回去了。
看到墓门即已打开,几个妇女就进了坟墓,眼前只见一个少年,他身穿白袍,顿时就惊恐起来。我们相信这少年就是把坟墓大石头滚开的天使,是来向她们传报基督已经复活的大好信息。
天使见状,就安慰她们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可16:5-6)当记念他还在加利利的时候就已告诉你们,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路24:6)那么,妇女们所看到的正像天使所说的那样,安放主的地方耶稣不见了。这时她们才想起耶稣曾说过的话,于是就起来,要将这消息告诉耶稣的十一个门徒。然而,耶稣的门徒听见妇女们带来的消息,以为她们是在说胡话。
那日,耶稣最先是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马利亚心里忧伤,在坟墓外哭,没有和其他妇女一起进坟墓。在她哭的时候,她往坟墓里面看,就见两个天使,穿着白衣,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着,一个在头,一个在脚。天使问她说,你为何哭,马利亚说是寻找耶稣的身体,因为有人把耶稣的身体挪走了。就在马利亚转过头的时候,她看见了耶稣,但她却把耶稣当作是看墓园的人,直到耶稣叫她名字的时候,才知道是她的夫子。
弟兄姊妹,七日的第一日,天使向人显现和那空坟墓。这非人为的偶然事件,而是神主动介入历史的记号。天使的宣告,显明基督的复活是主权之约的应验(参诗16:10;太16:21)。加尔文指出,复活是“上帝公义与权能的最高明证”。复活并非门徒的幻想,而是神以超然主权颠覆罪与死的定律,印证基督是“首先从死里复活的”(西1:18)。
基督徒的死亡观有别于非基督徒,在非基督徒的葬礼上,只有悲伤,"再也见不到了"的绝望。而基督徒在死亡面前无所畏惧,如有人在墓碑上刻着"睡在基督里"或刻着“在主里安息”等字。在追思礼拜中讲述逝者"在基督里"的身份,用"空坟墓"的盼望代替黑色的挽联。卡森牧师在患癌后写道:"化疗室墙上挂着基督复活的画,不是因它能治病,而是因它宣告死亡已被吞灭"。除此以外,基督复活的大能同时也修复破碎的婚姻家庭,医治种族歧视的创伤。因此,无论我们今天遭遇怎样的苦难,当信基督从死里复活,得胜有余,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教会。
2、大使命:教会事工的核心主题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马太28:19)
在耶稣复活的当天晚上,门徒们聚在一起,因惧怕犹太人,把门都关了。忽然,看见复活的主向门徒显现,站在他们中间向他们问安说:“愿你们平安”门徒见到主,就大大的喜乐。
在这之后,门徒来到加利利,上了他们事先与主约定的一座山上。加利利是耶稣开展事工的地方,现在耶稣要在这里向门徒颁布大使命,把更广的事工托付给门徒,延续天国之王所开始的使命。
在山上耶稣对门徒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太28:18)换言之,这话意味着耶稣籍着在十字架上的死,埋葬与复活,胜过撒旦、罪恶和死亡,已全然得胜。父神将他高举,远超过万有之上,并且赐给他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现在耶稣要把属天的权柄赐给门徒。那么,我们今天是靠着从基督那里领受的权柄,有份于大使命,扩展神的国度。这样,教会正是这样凭借着基督的权柄,传扬福音,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施行圣礼,使万民因信归入基督。
耶稣的复活权柄是大使命的基础,信徒传福音是执行复活主的命令。复活彰显了基督的得胜与主权。所以,大使命不是靠人的能力,而是依靠基督的权柄和圣灵的大能推进。复活的主带着得胜从天父那里差遣圣灵赐给教会,使教会有能力履行大使命(徒1:8)。因此,耶稣升天前在橄榄山上重申大使命,要门徒在耶路撒冷等候五旬节的圣灵降临,籍圣灵的能力,将福音传向地极。由此可见,大使命与基督的复活,以及圣灵的工作是不可分割的(罗8:11)。
从另一个角度讲,基督的复活印证了福音的真实性。保罗指出,若基督没有复活,传福音便是枉然(林前15:14)。复活验证了基督代赎的有效性(罗4:25),而大使命的内容正是传扬这福音。
今天有些弟兄姊妹在传福音的事工很难坚持下去,导致灰心失望的原因是看不到效果。开始时信心满满,自认为对传的福音对象很有把握,但结果往往不是自己所想象的,尽管想方设法,还是不能叫人相信。不仅如此,还会被人讥笑、嘲讽。
弟兄姊妹,每当这时,教会团体或信徒个人就要注意,免得我们会灰心丧志。要常常提醒自己,传福音的权柄是来自基督和圣灵的能力,也是基督的命令,而不是出于教会的策略或个人的魅力。加尔文指出“门徒只需中心传达信息,果实在于主。”
3、以马内利:圣约应许的确据
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宣教不仅仅是使万民作主门徒,还要教导门徒遵守基督的一切话,包括大使命。可见,培训门徒的唯一方法就是教导他们。
末了,耶稣给门徒的应许是,要常与他们同在。马太福音第一章称耶稣名为以马内利,意思是神与我们同在。这同在对当时的门徒而言,是与使命有关,当门徒实践大使命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在教导、洗礼中经历基督的权能和同在。那么,对今天的教会也是一样。基督的同在也是旧约应许的终极实现。(赛7:14)
基督的同在不仅是空间上的临在,更是救赎关系的建立。如旧约中的雅各在与神摔跤后生命被更新。在新约里,经历复活主之后的门徒,由自私自利、软弱不堪,胆小如鼠转变为刚强壮胆,为传福音至死忠心,最终大多的门徒为主殉道。
“同在”,是一个很美好的祝愿,它包含着陪伴和支持,给予人温暖。不管是风雨或晴天,总会有人在你身旁。然而,这样美好的同在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长久。因为最疼爱我们的父母、最亲密的爱人、最喜爱的儿女,以及亲朋好友,有一天都会离开我们的身边。
但叫我们得安慰的是,基督通过内住在我们心里的圣灵,使同在成为现实,他应许我们,要与我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弟兄姊妹,在信仰或生活方面,我们承认自己和当日耶稣的门徒一样,时常对主的信实会失信,然而基督的救赎在人的软弱疑惑上,显明了神的信实与能力。基督的同在是我们在苦难中坚强的保障,深信他定能保守我们,直到见他面的那一天。
结语
弟兄姊妹,基督复活,宣告他已战胜死亡,执掌王权。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在他的手中。他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因此,无论是教会、个人或是家庭、职场,我们都当让基督来统治我们。
基督颁布的大使命是神国度扩展的途径,是成就天上终极的敬拜。当教会实践大使命时,耶稣应许要与我们永远同在。愿我们时刻活在使命中,做个有使命的人,活出使命的人生。
TAG:复活 使命
【作者简介】
刘长川,雅博网编辑:16岁受洗归主,25岁被神恩召服事至今。现全职于广东利河伯归正教会,负责教牧工作;广东传道人。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