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的痛,是为了让生命更丰盛

作者:杨普凡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5-07-24 07:43:25

 微信图片_20250723191103.jpg

       “生命的雕琢,非一朝一夕,乃是日日凿去无用之石屑,方显美好形像。”---司布真

  我们的人生,是否也需要这样的雕琢?

  人生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石头,粗糙而沉重。那些石屑,或许是心中的怨恨,或许是挥之不去的焦虑,或许是贪婪、嫉妒,或是那份不愿放手的骄傲。它们看似微不足道,却在不知不觉中压得我们喘不过气。还记得那句,“当放下各样的重担”吗?这些重担,正是生命中那些无形的石屑,阻碍我们奔向更轻盈的旅程。

  每当夜深人静,那些“如果当初”的念头就像石屑,堆积在心头,让人无法释怀。

  雕琢生命的石屑,需要合适的工具。这工具不是别的,正是那从天而来的爱和真理。经上说,“祂的话是我脚前的灯”,这话像一柄锋利的凿子,能精准地敲掉那些多余的部分。祷告、默想、与团契生活,这些都是雕琢的工具。它们看似简单,却能在我们生命中凿出美丽的纹路。

  大卫击败巨人的石头,看似不起眼,却因着信心的投掷,成就了奇迹。我们生命中的石屑,也需要这样的信心去面对。

  不过,雕琢的过程并不总是舒服的。每一次凿子落下,都可能带来疼痛。那些我们紧抓不放的石屑——或许是一段破碎的关系,或许是一个未实现的梦想——当它们被凿去时,我们会感到不舍,甚至恐惧。经上说,“凡被修剪的枝子,必更结果子”。这修剪的痛,是为了让生命更丰盛。

  我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雕琢。几年前,我因为压力,变得焦躁不安,甚至对身边的人发脾气。我以为那些情绪是正当的。可这些怒气,是你生命的石屑,宽恕别人,也宽恕自己。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放下那些石屑,必发现自己的心灵变得更轻了,像是卸下了一副重担。

  司布真曾说:“雕琢生命的石头,需用恩典的凿子,而非人的怒气。”这话让我明白,生命的改变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靠那份从天而来的恩典。每一次我们选择放下,每一次我们让真理的凿子敲击,都是在让生命更接近那原本被设计的美好形像。

  凿去石屑,不仅是为了让生命更轻盈,更是为了显出隐藏在石头中的宝藏。经上说,“你们是贵重的器皿”,这话提醒我们,每一块石头里都藏着珍贵的形像,只是被石屑遮盖了。雕琢的过程,就是让这形像显明出来的过程。

  在一次次放下中,我们学会了珍惜当下,学会了用感恩的心面对生活中的每一道风景。

  生命的雕琢没有终点。每天,我们都会发现新的石屑——或许是一次争吵后的不甘,或许是一个未达成的目标带来的失落。无论石屑有多重,都有足够的恩典来帮助我们凿去它们。

  司布真的另一句话在我心中回响:“不要害怕凿子的敲击,因它在塑造永恒的荣美。”是的,生命的每一次敲击,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像那位设计我们的匠人所期望的模样。或许今天,你也感到生命中有一些石屑需要凿去。别害怕,拿起祷告的凿子,借着真理的光,轻轻敲击。那些石屑会一点点剥落,而你的生命,将在每一次敲击中,绽放出更美的光彩。

  生命是一场漫长的雕琢,但每一次凿去石屑,都是向那永恒的荣美迈进一步。你呢?今天,你会拿起哪把凿子,去雕琢你的生命?

 

  TAG:修剪  生命 丰盛

【作者简介】 杨普凡牧师:雅博网作者,毕业于宏道神学院,神学学士。 持守改革宗神学立场,秉承家庭教会传统。 2007年起在北京、温州等地牧会20余年,现居温州。 著有《基督教异端史》《以此喻彼》等。 2017年开始公众号创作,以灵修辅导类文章为主要创作方向。 公众号名称:普凡见言;普凡的麦克风 本人坚信:在当下语境需要正信、原创的属灵文学激励、安慰、更新同路人,这样的文字必定可以持久造就众人。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你的眼泪已被数算,不必强撑祷告。,他在为你争战! 打印文章   录入:吴建梅   责任编辑:吴建梅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