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诗篇 46:1-11
引言
我们研读不同类型的诗篇。今天是一首锡安之歌,庆祝他们要去敬拜上帝的地方。那时,锡安一词所指的是一座山,上帝的圣所就在那裡。但有时候锡安这词也会用来形容整个耶路撒冷城。我们不是很确定这篇诗篇的背景,它提到上帝保护城市免受攻击。因此,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应用这篇诗篇时,可以把它视为受到攻击时祂与我们同在,上帝对我们所作的保护承诺。因此,这也是许多基督徒所喜爱的其中一篇诗篇。
大约十三年前我在北爱尔兰。当我要出发讲道时,太太给我打了通电话。她之前做了一些测试,医生说没问题的,你去做这些检查吧。可是结果显示她得了癌症。我感到震惊。当时我下榻的地方邻近海边,于是我到了海滩坐下来,默想这一篇诗篇。
这是许多人在面对危机时所选读的诗篇。感恩的是,今天我妻子身体很好,如今也在我们当中。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根据这首诗篇创作了一首诗歌,成为宗教改革诗歌。诗歌明言上主在他们面对困难时所作出的终极保障。马丁路德常感到挣扎气馁,当情绪低落,经历属灵的暗夜时,他会找朋友和同工,邀请一同前来颂唱诗篇四十六篇。就让我们现在来看看这诗篇。
一、上帝是保障,也是力量(46:1)
第一节:「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避难所」就是指用来避难、得着遮蔽和保护的地方。可能是在战争裡,或在风暴期间,你来到这些避难所寻求保护;因此,上帝是我们在面对患难时寻求保护的那一位。但诗人说,上主不单单是我们的避难所,祂也是我们的力量,让我们有力量来作出基督徒应该作的事情。
保护并不是我们生命的终极目标,顺服的行动才是我们生命的目标。因此面对问题,上帝呼召我们不单要保护自己,而是要我们有所行动,出去作工。问题或困难不能瘫痪我们,我们有可能被呼召去斥责不义的人,或是在危险的情势下继续工作。马丁路德常常落在困难中,有时候他要从危险中躲藏起来。有一次他在一座城堡裡呆了很长的时间。当他躲藏在那裡时,他正着手翻译德文新约圣经,因为当时的人没有属于自己语言的圣经,而那本新约圣经就成了标准的翻译典范。接着他着手旧约的翻译。使徒保罗也是常常在监狱裡的。但是在狱裡,他写了其中一些伟大的书信: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犹大书、提摩太前后书和提多书等。所有这些书卷都是保罗身在监牢时所写成的。因此,上帝不单单是我们的避难所,祂更是我们的力量,让我们做必须要作的事情。
有一位老人家快要死了,医生检查之后,低声对照顾他的人说了些甚麽的。当医生离去后,老人家就问:医生他说了甚麽?照顾的人说:医生说你只剩下几分钟的时间了。这位老人家就说:赶快让我跪下来,让我在我生命最后的时刻仍要为这个世界得救而祷告。我们的上帝是工作的上帝,我们是祂的子民,即使面对困难,仍可投入祂的作为裡,和祂一起作工,而其中一个投入的方法就是祷告。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
二、绝望中不惧怕,因祂与我们同在(46:2-5)
来到第二和三节,来到绝望的环境裡时仍没有恐惧。「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我们也不害怕。」这世界存着许多无休止的问题,天崩地塌,地动山摇,但是我们并不害怕。昨天我曾提到有好的恐惧和坏的恐惧。好的恐惧使我们远离危险,但坏的恐惧会使我们瘫痪,使我们在困难裡停下来,阻止我们行善,迫使我们妥协。因此,诗人说:我们也不害怕。
某人刚刚上任新工作,她担心同事和上司不接纳自己。上班的第一天,她的一杯水不小心掉了落地,杯子摔碎了。她悄悄地回到座位上。上司就说:这是谁干的?她保持安静。上司问:你知道是谁干的吗?她说:我不知道。因为她很害怕。不需要因害怕而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上帝的儿女,不要让那些坏的恐惧瘫痪我们,使我们停滞不前。上主赐我们勇气来顺服祂。
接着来看第三节:「其中的水虽匉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这是对绝望的环境更多的描述,而当水匉訇翻腾的时候,在水裡的人就会放弃;但即如此,上主也会赐我们力量来作成祂的工作。我相信你听过铁达尼号(Titanic)的故事。铁达尼号沉没,许多人罹难。他们知道需要拯救许多乘客,但因为救生艇数目不足应付,所以有些人在水裡游了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程,而在众多怒海逃生的人群裡有一位救世军的军官,他知道大家都难逃一死,他做了甚麽呢?他逐一的游到每一个人身边,告诉他们关于耶稣的救赎。在他们快要淹死时,他让许多人归向基督,而他自己也快要死了,不过他仍有工作要做,而他也一直努力作成主的工作。
我们今天可能生活在看似绝望的境况中,我的国家正正就是处于这样的状况下。在办理护照的办公室裡有许多人在排队,希望能取得护照离开;圣经没有禁止移民,移民可以去到新的国度找到生命的意义,但上帝从未丢弃过一个国家。因此,假若上帝呼召你在这个国家裡,这个国家就不会被上帝丢弃。我们的盼望不是在于周遭的环境,不是在自己身上,也不在斯里兰卡;我们的盼望是在上帝那裡。上帝会给我们在这裡作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也许你在想,我应该离开香港吗?假若上帝呼召你留在这裡,祂会在这裡给你一个有意义的生命,做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们的盼望是在上帝那裡。
因我们的盼望在于神
接着会读到一个词彙,在诗篇裡一共出现了71次,就是「细拉」。我们不十分确定这个字的含义,它在不同句子的末尾出现共有71次。可能是给音乐家或崇拜者的提示,是表示一个部分的完结的标记,又或者表示暂定的休止符,又或者是给那些歌唱的人的一个符号,例如说:请你加大音量等。但不管它是甚麽,它都是后来为了帮助敬拜者而加入的东西。在第1-3节,诗人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绝望的环境。但是在第四节却提到上主供应的喜乐。
「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上帝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现在的焦点就不再是上帝的保护,而是他的供应。之前我们看见的是「水匉訇翻腾,山因海涨而战抖」,但现在诗人却提到的是一道带来喜乐的河流。城市是需要有水源的供应,但是耶路撒冷没有一条主要的河流,不过就有一个大水泉和一些较小的水泉;人们就利用一些管道把这些泉水引导到蓄水池裡去。诗人说:「说有一条河,使上帝的城欢喜。」这裡的背景是战争,战役正在进行,而在战争裡人们会很想知道能否得着补给和供应;但即或是在战争裡,上帝的子民也有喜乐;因为水源的供应为他们提供了证据,表明上帝在那裡照顾他们。我们会经历困难时刻,又或是经历很深沉的问题,但在这一切巨大困难裡,上帝仍赐我们不断的供应,上主没有离开我们;而这些供应就为我们带来喜乐。
斯里兰卡经历三十年的战争,有时战事非常激烈,许多人死去,炸弹落入民居。有一位同工的家正是在战区裡,轰炸离他家很近,所以他和家人需要到避难所避难。他有两个小孩子,他们非常担心,因物资短缺。有一天,在他们的祈祷小组裡,我的同工问大家有甚麽需要祷告。同工的妻子说:我想为我的小男孩祈求能得着一隻鸡蛋。我的同工就感到非常尴尬,因为当时谁人还能有鸡蛋呢!但是既然太太当众提出,于是他祷告说:主啊,请给我们一隻鸡蛋。
那天晚上轰炸几乎要炸中他们的避难营,而其中有一枚炸弹竟落在邻近避难营的一间鸡棚裡,那裡的鸡隻不是飞走了就是给炸死了,但是就留有一隻鸡蛋。那家的女主人说:我们不能吃这隻鸡蛋。因为那裡有一个小男孩需要吃蛋,让我现在把它交给他。所以,在夜裡,他们祷告说:主啊,假若这是祢的旨意,请求祢给我们一隻鸡蛋。而早上,上帝就赐了一隻鸡蛋给他们,使他们都满心喜乐欢欣。
让我们等候天明
我们确实会经历困难时刻,但困难当中,上帝给了我们这微小的供应,告诉我们:我和你在一起,我没有离开你。上主知道我们所能承受的,不会让我们承受过于所能承受的,而在一切微小的事情上,上帝告诉我们,祂没有离弃我们。我曾经提到教会第一次被禁止讲道。这确实是一个可怕的情况,因为基督吩咐他们要去传福音。门徒就聚集一起祷告,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在旧约中,当一个地方震动起来就是表示上帝降临在其中。门徒很害怕,但上帝摇动这个地方是要告诉他们:我在这裡。逼 -/迫愈来愈多,甚至士提反殉道,但圣经告诉我们,他们继续大胆地传讲上帝的话语。(参徒4-8章)。但上帝知道我们能承受多少,在我们经历困难时,祂赐下恩惠供应我们的需要,提醒我们,祂没有离开我们。
我们来看第五节:「上帝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上帝必帮助这城。」是的,可能战争仍旧,时势也非常艰辛,我邻舍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也可能要面对能击倒我们的敌人,但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必不动摇」,因为上帝就在我们当中;「到天一亮,上帝必帮助这城。」你还记得但以理的三位朋友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被扔进火窑的事件。突然间尼布甲尼撒跳了起来,说:我们不是扔了三个人入火窑吗,怎麽我看到有四个人的!而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参但3章)。你看到吗?上帝来到火窑裡去,与他们同在,他们得着拯救。不过士提反殉道了 ! 但在临殉道前他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上帝的右边。」而就在那时他向主说话,并在荣耀中殉道。在他经历黑暗的时刻,耶稣就在那裡与他同在。(参徒7章)。圣经告诉我们:「上帝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上帝必帮助这城。」让我们等候天明,天总会亮的。可能到了死后我们也不知道,但我们能有这确实的盼望和把握,就是天总会亮的。
三、在恐慌中停下来,要知道上帝是谁(46:6-11)
来到第6节,诗人再次回到他们的问题:「外邦喧嚷,列国动摇;上帝发声,地便鎔化。」诗人谈到的是国际性的灾难。有些国家在蹂躏他国,他们很强大,为所欲为。但有些国家就被动摇起来,他们在苦苦挣扎;而在人类历史裡这是屡见不鲜的情况。有些国家,他们自认是所向无敌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覆亡。然后又有另一个国家,他们又以为自己是无敌的,不过最终都是覆亡。其实只有上帝是掌权的那位,所以诗人说:「上帝发声,地便鎔化。」世上的强国终有一天都会鎔化,假若你单单聚焦在地上所发生的事情,你会灰心丧气。圣经说世上是会有灾难的,特别是在末世,耶稣将要再来的时候,所以当你看到世上有灾难时不必感到惊讶,看到强权蹂躏,为所欲为时也不必感到惊讶;你不要惶恐惊慌,也不要失去盼望,因为上帝拥有最终的话语权、最终的决定权。
我们来到第七节:「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第六节提到形势是多麽的严峻,但是七节所谈论的是更深层的现实:雅各的上帝就是那位「万军之耶和华」。明白吗?有一个比世界上所有问题更伟大的现实。诗人说耶和华是万军之主,也就是说,祂是天军的主。在世上,邪恶力量兴风作浪,政zh i力量引发争端,但上帝比这一切都要强劲,祂会指挥最终征服这一切的军队!
这不是说,我们对这个世界可悲的现实视而不见,圣经在这裡以非常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这些现实,当我们仍活在世上,需要以建设性的方式来参与,帮助我们的社会和群体。而无论事情变得多麽困难,我们知道上帝与我们同在。马丁路德看到教会裡存着许多问题,他参与其中,于是他惹上了许多麻烦。有一天,教皇的一位特使来见他,并说,假若你不停止你正在做的事情,你的工作将被视为非法。巨大的麻烦就会临到你身上,到时候你还可以往哪裡去?马丁路德就说:就像现在一样,在上帝的手中。诗人在第四节称呼上帝为「至高者」,现在他称呼上帝为:「万军之耶和华」(第七节),上帝统领万有,祂指挥最伟大的力量。
要停下来,当记得上帝是谁!
在第第八第九节,上帝的大能在人类历史裡彰显出来:「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看他使地怎样荒凉。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极;他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这两节经文告诉我们上帝在过去历史裡的作为,而这给诗人带来勇气。
我们直接进入第10-11节:「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上帝是大能的上帝,祂是至高无上、掌管万有的。而在这篇诗篇裡,诗人告诉我们,儘管问题很大,但上帝是大能的,这样,我们该怎面对这双重的现实呢?很大的问题,一个更大的上帝。我们要怎样回应?「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停止!不要再疯狂的跑来跑去,不要再四出张罗解决的办法。停止!停止!停止!经文这样说,上帝「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所以,我们要停下来,当记得上帝是谁!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大问题时只会忙忙乱乱的不停地四处寻找答桉。我们忘记了祷告,忘记了思考到底基督徒对这个问题的答桉该是甚麽,我们只是觉得很激动。你还记得在使徒行传当门徒被告知不要再奉基督的名传道,当他们祷告时,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记住谁是我们的上帝。祂是至高无上统管万有的上帝,所以,我们要知道谁掌管历史,谁是最终的胜利者。我们要把思想与上帝是谁连繫起来,然后你就会得到上帝的平安。歌罗西书3:15「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裡作主」,是上帝的平安在我们的心裡作主。当心裡有着上帝的平安的时候,原来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而平安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我和我的妻子性格很不一样的。四十七年前结婚时,我对于她是怎样的感到很惊讶,而她对于我是谁也同样感到很惊讶。我们有一个相处的原则,就是假若彼此之间有甚麽问题未解决,就不会睡觉,需要坐下来谈谈;有时候会一直聊到凌晨。于是,我学到了一个很好的原则:当我和妻子有争拗时,我用嘴跟她说话,用耳聆听她,但在我的心裡,我是在跟上帝交谈。我跟上帝说甚麽?上帝啊,请祢帮助我,求求祢帮助我,求求祢帮助我。当我说上帝啊,帮助我,帮助我时,我能否说:「闭嘴,你这个白痴」吗?我不能这样,因为上帝在这裡,而上帝的同在就改变了我的行为。
倚靠上主的力量向前行
我们是与上帝同在的,而我们的回应是反映出上帝的平安。在困难裡不要惊慌失措,免得把情况弄得更差。而在新约圣经裡,有超过二十次呼吁基督徒要显出温柔。温柔是指当我们被挑衅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作出柔和的回应。但许多时候,我们就是缺乏温柔。有人当众的批评我们,我们急不及待就马上回应,只是愤怒地回应,把整个局面弄翻;而别人就说:看看他有多不成熟。我们失去了好名声。很多时候,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家中和教会裡发生,结果就变成巨大的问题。
今天我们常常在一些通讯程式裡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有人说了或写了些甚麽,我们就不假思索地回应,结果就演变成为一场巨大的争拗。但这篇诗篇说:停止,停止;要记得上帝是谁。可能你正处于困难之中,事业彷彿正在崩溃,而你正在苦恼该如何解决问题呢。可能与不诚实的商人建立合作伙伴关係,而你清楚知道对方并不是殷实商人,但你知道若是与对方合作就能挽救你的事业;而许多时候,你会不假思索地跟对方合作。基督徒啊,要停下来,停下来,记起上帝是谁。祂是雅各的上帝。
你记得雅各吗?在早上的讲道裡提及雅各面对艰难。当雅各回乡时,他的哥哥带着一队军队来「迎接」他。雅各停下来,他整夜与上帝一起,上帝牧养他,而从那刻起他就得了一个新的名字:以色列。停下来,请记住上帝是大能的上帝。
1989年在我们的国家裡发生了一场g e命。在大约一年间,没有人知道有多少人死亡,估计大概死了五万人。当时常有尸体在我们城市附近的河流漂过,那是非常可怕的时代。学校停课,孩子们不得不呆在家裡,我们总是听到有人被杀。就在这一切困难时期裡,我收到美国一所神学院的邀请,要我到那裡担任全职教席。我收到邀请,但是我们的呼召是留在斯里兰卡,所以第二天就写信说:非常感谢你的邀请,真是莫大的荣誉,但是我们没有被召唤离开这裡。
祂与我们同在
但是我和妻子交谈时,说现在有很多的朋友都已离开了这个国家,而他们说离开国家的原因是因为孩子们的教育。我们夫妇俩有呼召留在斯里兰卡,但孩子有没有同样的呼召呢?为甚麽我们要留在斯里兰卡? 有甚麽值得我们留下来?因此我们决定,假若我们有一个幸福的家,那麽它就值得了;无论在我们周遭发生了甚麽事情,在家裡都必须快乐。但是当我看到这些孩子死去,年轻人死去时,我的情绪愈来愈低落,愈来愈低落。即使拥有一个幸福的家也于事无补。
有一天,我的妻子看到我心情不好,她就跟孩子们说些甚麽。有时候妻子这样向孩子们说,其实是要让我能听见。太太说:爸爸心情不好。我们希望他会去读他的圣经。她知道当我读圣经时,我就进到一个不同的世界。上帝是活的,祂与我们同在,祂不会离开我们。所以我们需要停下来,在恐慌中停下来,那麽我们就可知道,上帝是活着的,并且祂与我们同在。
第十一节:「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让我们看到情况无论有多坏,这里告诉我们得胜的确据,胜利是肯定的;生命充满挣扎,但是得胜却是肯定的,让我们来到上帝那裡得着祂的庇护,同时也从上帝那裡得着力量。我们的上帝是一位作工的上帝,而我们也需要作工;让我们放胆地倚靠上主的力量向前行。因为上帝必然得胜,不论是在今生,还是在永生,祂是得胜的那一位。让我们一起祷告。
四、结束祷告
上帝啊,我们的父上帝啊,为着祢那必然的得胜感谢祢。我们常常为着难以理解的情况而烦恼。上帝啊,对不起,我们惊慌失措,有时会作出愚蠢决定。让我们得着基督的平安;平安让我们知道上帝在掌权;这样我们就可以控制自己对问题的反应。感谢祢没有把过于我们所能承受的困境给我们,而在每一个问题上,祢赐力量和坚忍,让我们在痛苦中能得着喜乐,是因着祢的供应而有的喜乐。奉主耶稣的名祈求,阿们。
(注:如没有另加标明经文出处,则所有经文均採用新标点和合本。标题为速记员所加上。)
讲员: 费兰度牧师
TAG:主 避难所 力量 锡安之歌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