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传1:12-14,2:18-23。
传道书有几个关键性的主题思想:
1、堕落世界的悲惨现实。传道者意识到,受造界“服在虚空之下”,并且“一同叹息、劳苦”(罗8:20,22),因此深感痛苦;沉思使他更觉困惑,可以视为“心里叹息”、迫切等候清醒之人的呼喊(参罗8:23)。
旧约传道书强调人类的堕落及其灾难性的影响,在这个因堕落而经常令人感到迷茫和沮丧的世界中,人必须敬畏上帝,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2、人生的“虚空”。本书的开头和结尾都是一个感叹,“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1:2, 12:8)。
“虚空”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烟雾”或“气”,使人联想到一幅转瞬即逝、短暂、难以捉摸的画面。具体意思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当这个词应用在人的各种活动上,或者人在地上生活的欢愉和乐趣上,是表明“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林前7:31); 当应用在堕落世界的黑暗现实上(如:死亡) 则是表达沮丧、愤怒或哀伤;当应用在传道者寻求认识所有事物上,是指一些不能理解或测度的事情(如传1:14-15)。最后一个用法尤其重要,因为本书正是要“查究”生命的真谛(参见传1:12-18)。
3、罪与死亡。人类丧失了在上帝面前原本拥有的义(传7:29),因此所有人都是罪人(传7:20)。《创世记》的前几章已经清楚指出,死亡是人类堕落后的结果(创2:16 -17,3:19),传道者深知这可怕的事实对每一个人的影响(如: 传2:14 -17,3:18-21,6:6)。
4、工作的喜乐与沮丧。上帝在亚当堕落之前,已经给他委派了工作(创2:15),但亚当犯罪后受到的惩罚之一,就是使他的工作成为痛苦的劳役(创3:17-19)。传道者同时经历了这两个有关工作的事实,就是人在工作中既可获得满足(传2:10 ,24,3:22 ,5:18-20,9:9-10),也会感到苦恼(传2:18-23,4:4)。
5、怀着感恩享受上帝良善的恩赐。传道者花了许多篇幅评述堕落世界的扭曲现况,但这并没有使他看不到上帝所创造世界的美好(传3:11),或使他藐视上帝美善的恩赐,如天伦之乐、 食物、饮料,以及令人满足的工作(传2:24-26, 3:12 -13,5:18 -20,7:14 ,8:15,9:7,9)。人应该存着完全谦卑和喜乐的心,领受从上帝而来的所有赐福。
6、敬畏上帝。“尽都虚空”的事实促使人寻求上帝的帮助,因为上帝作工的果效永远长存(传3:14),他也是“磐石”,荫庇所有寻求他的人(如:诗18:2,62:8,9 4:22)。换句话说,这个事实教导人要“崇敬”上帝。
这段经文(传1:12-14,2:18-23))出自传道者(所罗门王)的笔下,是对人生劳碌、追求与虚空的深刻反思。传道者以极富哲理的眼光,观察到人类在日光之下,即在世俗、有限的时空中所做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无法带来永恒的满足和真正的意义。
人类的努力是有限且虚空的;无论多么聪明、勤劳,最终都难以逃脱“虚空”的命运。劳碌的结果难以长久留存;所得的财富、成就会留给后人,自己不能永享。人为了追求物质和成就而忧虑不安,夜不能眠,因此,人生的虚空引发绝望。在世上劳碌,似乎都没有永恒的价值,令人心生空虚和绝望。
传道者强调,神让世人经历的努力,是“极重的劳苦”。这表明人生在世的奋斗常常没有终点,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努力的结果,像捕风一样虚无缥缈。这里暗示:人类的追求若只在日光之下(世俗层面),终究难以达到永恒的意义。
“管理我劳碌所得的”与“留给未曾劳碌的人”;人生的财富和成就,最终会留给后人。我们辛苦积累劳动成果,却无法永远拥有。这引发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我们是否只是在为短暂的世事奔波?还是应当追求更有意义的目标?
在日光之下劳碌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收获,更是精神的负担。不断的忧虑和愁烦,使人生变得沉重。这说明:在世上追求物质和地位,可能带来更多的焦虑和空虚。
传道者以“虚空”反复强调人生的空虚无常,提醒我们:若只在日光之下追求,终究难以获得永恒的满足。这也暗示:人生应超越世俗的追求,寻找更深层次的人生意义。
传道者的言语,虽带有悲观色彩,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更有意义的生活。认清人生的有限与虚空,调整自己的价值观。
我们要明白,世上的财富、地位、名誉都只是短暂的。过度追求物质会带来焦虑和空虚。应当将焦点放在永恒的价值上;如与上帝建立美好的关系、灵性生命的成长、对他人的爱与奉献等。
虽然工作本身可能带来虚空感,但我们可以在工作中找到使命感和价值感。把工作视为荣耀神、帮助他人的途径,而不是仅仅为了积累财富。学会放下忧虑,追求心灵的平安。经文提醒我们:忧虑和愁烦是虚空的产物。我们应学会信靠神的供应和安排,把焦虑交托给神,以心灵的平安面对生活的挑战。
超越日光之下,追求永恒的价值。传道者的眼光超越了尘世的虚空,他提醒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与神的关系、永恒的生命。我们应当投资于灵性和属天的事工,追求那不朽的奖赏。
既然人生短暂且虚空,我们应当珍惜每一天,把握当下,做有意义的事——关爱家人、帮助需要的人、追求正义和善良。不要将生命的意义寄托在短暂的物质追求上,而应当追求与神的关系、永恒的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认清追求的目标,不陷入物质的虚空;在工作中找到使命感,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放下忧虑,依靠神的恩典;投资于灵性成长和属天的事工;过一个有意义、充实的生命。
结语: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追寻生命的真谛成为每个心灵的渴望。圣经教导我们,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物质与精神的层面,更在于我们与神的关系和永恒的爱中。耶稣基督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真正价值;那超越世俗的永恒之爱与恩典。让我们在探索生命的奥秘时,回归信仰的源泉——耶稣基督,寻找到那永恒而真实的生命之光。
TAG:虚空 永恒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