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

作者:耶米玛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5-08-23 15:24:30
 
107420259_10160700200978636_3216795506929896725_o.jpg
 
  经文:创1:6-10;启21:2      
 
  “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是门徒亲眼目睹耶稣所行平静风浪神迹之后,因惧怕发出的感叹。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
 
  一、神创造空气、沧海旱地
 
  1.渊面黑暗:(创世记1:1-2)起初, 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圣经以这句庄严、华美、简洁的话开始,首先宣告神是宇宙万物的唯一创造者,祂的创造既是完整的、又是完美的。“起初”就是时间的开始。“空虚混沌”原文意思是“荒芜、不毛之地”。神从无到有地创造了宇宙,但此时的原始地球还不适合人类居住。“渊面黑暗”直译为“黑暗覆盖在深渊之上”,指地球表面被水覆盖。“运行”原文意思是“盘旋、翼护”(申32:11),指圣灵看顾、保护。
 
  2.神造出空气:(创世记1:6-8)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 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 神称空气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
 
  “空气”原文是“穹苍”。原始地球的大气层充满浓厚的云雾,水蒸气与液态的水充满在地表与空中,此时云雾进一步与地面的液态水分离开来,产生了一个能见度较高的“穹苍”。“将水分为上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地球必须有合适的体积和自转速度,才能维持足够强的磁场和大气层,既保持地球表面的水、又保持大气层里的水。“造”(7、16、25、26、31节)原文与“创造”不是同一个字,是指从已有的东西造出另一种东西,或给予新的摆设;而“创造”是指从无造出有来。
 
  “空气以上的水”可能是大量的水蒸气悬浮于大气层之上,造成一个天篷,使地球的环境好象温室一样,遮挡了大量的紫外线和宇宙射线。这可能就是人类长寿的原因(5:1-32),也是造成洪水之大量雨水的来源(7:11)。“神称空气为天”表明“天”只是受造物,服在神的权柄之下。这是第二日,惟有第二日,神未说“好”,有人认为是因为天空中有属灵气的恶魔居住的缘故(弗6:12)。
 
  3.海陆分开:(创世记1:9-10) 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 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 神看着是好的。
 
  作为流动的液体水,让水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旱地”是高级生命生存的重要条件,主要由硅酸盐组成,太阳系如果位于银河系外围,就不能形成“旱地”所必需的重元素;而地球如果体积过小,地核会迅速冷却,板块运动就无法维持,就会到处是高山和深谷,而不是成片的“旱地”,不适合人类“遍满地面”(28节)。“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表明“地、海”都是受造物,服在神的权柄之下。除了人以外(2:7),这是神在创造过程中最后一次为受造物命名,其他的命名工作都交给了人。
 
  4.是第三日:(创世记1:13)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
 
  在“第三日”,神创造了生命,耶稣基督也在“第三日”复活(太16:21)。在“第三日”,神两次宣告“神看着是好的”(10、12节),复活的主耶稣也两次祝福门徒“愿你们平安”(约20:19、21)。因为神在创造的第三日两次宣告“神看着是好的”,所以犹太人传统把“第三日”当作适合举行婚礼的双福日,迦拿的婚筵就是在“第三日”举行的(约2:1)。
 
  5.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约拿书1:8-9)众人对他说:“请你告诉我们,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你以何事为业?你从哪里来?你是哪一国?属哪一族的人?”他说:“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
 
  先知约拿乘坐前往他施的船只,被船上的人问及是哪里人,以何事为业时,约拿向众人宣告了自已的信仰:“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这称呼表示神不是一族一地的神,祂的主权遍及天地万物,只有祂才能在海上兴起这样的风暴。风暴使约拿清醒过来,他的回答实际上是信心的宣告,击中了所有问题的核心。
 
  二、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
 
  在(太8:23-27)、(马可福音4:35-41)以及(路加福音8:22-25)都记载了耶稣平静风浪的神迹,显明他是自然界的主,我们以(马可福音4:35-41)为例来分享。
 
  1.我们渡到那边去吧:(马可福音4:35)当那天晚上,耶稣对门徒说:“我们渡到那边去吧!”
 
  “那天晚上”既是指耶稣讲了前面话的晚上,也是指耶稣平静风浪的晚上。在耶稣培训门徒的期间,门徒往那里去,做什么事,都听从耶稣的吩咐,“我们渡到那边去吧!”是耶稣指示他们当走的路,是耶稣的命令,耶稣也必为全路程负完全的责任。“那边”指“格拉森人的地方”(5:1),是外邦人居住的地区。主耶稣不仅服侍犹太人,也主动要去服侍外邦人,解救那被群鬼所辖制的人。
 
  2.门徒要把耶稣一同带去:(马可福音4:36)门徒离开众人,耶稣仍在船上,他们就把他一同带去;也有别的船和他同行。
 
  门徒听从耶稣的命令,离开众人,他们要把耶稣一同带去,本来是耶稣带领他们,现在反过来了。只有马可福音记载了“也有别的船和祂同行”,所以主耶稣的拯救对象不仅是饱受惊吓的门徒,还有其它船上的人。谁与主同行,就会得到主的拯救。
 
  3.忽然起了暴风:(马可福音4:37)忽然起了暴风,波浪打入船内,甚至船要满了水。
 
  加利利海常常有突然而来的暴风,狂风从北面吹袭约旦河谷,经过狭谷时风势加速,海面匉訇不平,对船只十分危险。“忽然起了暴风”这风来得不仅突然,而且是暴风,这是魔鬼在利用自然界兴风作浪,要拦阻耶稣去拯救被群鬼所附着的人(5:9)。狂风必须带来巨浪,波浪打入船内,甚至船要满了水。
 
  4.门徒向耶稣呼求:(马可福音4:38)耶稣在船尾上,枕着枕头睡觉。门徒叫醒了他,说:“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吗?”
 
  主耶稣是完全的人,虽然渡海只需要一、两个小时,但祂因为整日的传道劳碌,已经疲倦地睡着了:在惊涛骇浪中,耶稣在船尾上安然睡觉,这狂风巨浪能使门徒惊慌失措,却影响不了掌管风浪的主耶稣,因为他是赐人平安的主。门徒在极度的惧怕中,叫醒了耶稣,告诉耶稣他们要丧命了,埋怨主“你不顾吗?”主怎么能够不顾他们呢?渡到那边是主的吩咐,主必然为他们负责到底。只要是主吩咐我们去做的事,他必负责到底。许多人在险恶环境中只会埋怨主“不顾”,其实不是主不顾,而是自己“还没有信心”(40节)。
 
  5.耶稣斥责风浪:(马可福音4:39)耶稣醒了,斥责风,向海说:“住了吧!静了吧!”风就止住,大大地平静了。
 
  耶稣醒来后,斥责风浪,命令大海“住了吧!静了吧!”风浪听到耶稣的话,就大大地平静了。耶稣用平静风浪的大能,显明他是掌管自然界的主。主耶稣斥责风和海,是行使祂对大自然的权柄。“睡觉”(38节)表明主耶稣有完全的人性,也表明祂内心的平静,平静风和海表明祂有完全的神性。
 
  6.为什么胆怯:(马可福音4:40)耶稣对他们说:“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
 
  耶稣在平息风浪后,转过来责备门徒“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意思是说他们若有信心,就不会胆怯。主耶稣责备门徒,是因为他们还不认识祂是神的儿子,对祂的权柄“还没有信心”,以致看到环境就胆怯,却看不到掌管环境的主就在他们身旁。
 
  7.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马可福音4:41)他们就大大地惧怕,彼此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
 
  门徒们看到耶稣斥责风浪的神迹,就大大地惧怕,彼此对问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主耶稣不但用医病、赶鬼、赦罪的权柄来服侍人,也用对大自然的权柄来服侍人。风浪使门徒们经历了主耶稣的权柄和大能,但他们还没有认识祂就是神的儿子。如果知道耶稣是神的儿子,有了对耶稣的完全信靠,就不会惧怕风浪了。
 
  后来,彼得在官府、长老面前受审时,坦然无惧:(使徒行传4:8-12)那时彼得被圣灵充满,对他们说:“治民的官府和长老啊,倘若今日因为在残疾人身上所行的善事查问我们他是怎么得了痊愈,你们众人和以色列百姓都当知道,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人得痊愈是因你们所钉十字架、 神叫他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他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在希律要杀害彼得的前夜,彼得在监狱里安然睡觉,可见他心里平静安稳,表明他对神有了完全信靠:(使徒行传12:6)希律将要提他出来的前一夜,彼得被两条铁链锁着,睡在两个兵丁当中;看守的人也在门外看守。
 
  三、风听从神
 
  1.风是神的使者:(诗篇 104:4)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
 
  风是神的使者,火焰是神的仆役,它们都完全听命于神。
 
  2.耶和华使东风刮在埃及地上:(出埃及记10:13-15,19)摩西就向埃及地伸杖,那一昼一夜,耶和华使东风刮在埃及地上;到了早晨,东风把蝗虫刮了来。蝗虫上来,落在埃及的四境,甚是厉害;以前没有这样的,以后也必没有。因为这蝗虫遮满地面,甚至地都黑暗了,又吃地上一切的菜蔬和冰雹所剩树上的果子。埃及遍地,无论是树木,是田间的菜蔬,连一点青的也没有留下。……耶和华转了极大的西风,把蝗虫刮起,吹入红海;在埃及的四境连一个也没有留下。
 
  耶和华在埃及地降蝗灾时,是使东风刮在埃及地上,东风就把蝗虫刮了来,遍满了埃及地,吃他们的作物,连一点青的也没有留下。在灾难面前,法老承认自已得罪了他们的神和他们,耶和华就转了极大的西风,把蝗虫刮起,吹入红海。“东风”指来自以色列东部沙漠的干燥热风,可以使草木枯萎,代表毁灭。
 
  经上提到东方8个,西风仅是这里一次(出10:19);南风6个,北风2个。
 
  3.神用东风使红海分裂:(出埃及记14:21-23,26-29)摩西向海伸杖,耶和华便用大东风,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开,海就成了干地。以色列人下海中走干地,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垣。埃及人追赶他们,法老一切的马匹、车辆,和马兵都跟着下到海中。……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向海伸杖,叫水仍合在埃及人并他们的车辆、马兵身上。”摩西就向海伸杖,到了天一亮,海水仍旧复原。埃及人避水逃跑的时候,耶和华把他们推翻在海中,水就回流,淹没了车辆和马兵。那些跟着以色列人下海法老的全军,连一个也没有剩下。以色列人却在海中走干地;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垣。
 
  神带领以色列人来到红海岸边时,前有红海,后有埃及的追兵,就在以色列人走投无路,以为要死时,“耶和华便用大东风,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开,海就成了干地。以色列人下海中走干地,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垣。”天堑变通途,以色列人在海里走干地过了红海,而追赶他们的埃及人却被神推翻在红海里。红海,对以色列人是拯救,对埃及人却是灭亡。
 
  4.诗篇·智慧书中的风:(诗篇48:7) 神啊,你用东风打破他施的船只。
 
  “他施”位于古代西班牙的南部。“他施的船只”指可以横渡地中海、航行到西班牙的远航船只,是古代地中海最大的船只,比喻仇敌的势力。人的势力和智慧正如“他施的船只”,在神的大能面前是不堪一击的(赛2:16;结27:26),在神的工作上也是用不着的(王上22:48)。
 
  (诗篇78:26)他领东风起在天空,又用能力引了南风来。
 
  (箴言25:23)北风生雨,谗谤人的舌头也生怒容。
 
  以色列的雨都是从西边的地中海来的,寒冷的北风很少会带来雨。“北风生雨”,比喻不可预期;“谗谤人的舌头”所带来的伤害也是突如其来的。“北”和“谗谤”原文谐音,“北”的词根和“谗谤”意思都是“隐藏”,是双关语。
 
  (雅歌4:16)北风啊,兴起!南风啊,吹来!吹在我的园内,使其中的香气发出来。愿我的良人进入自己园里,吃他佳美的果子。
 
  北风是寒冷的,代表逆境,南风是温暖的,代表顺境,风吹进园内,就能把香气吹出来。只有在洞房之夜,新妇的园子才能变成新郎的园子,把自己的园中所保留的一切都献给新郎:“愿我的良人进入自己园里,吃他佳美的果子”。
 
  5.先知书中提到的风:(以赛亚书27:8)你打发他们去,是相机宜与他们相争;刮东风的日子,就用暴风将他们逐去。
 
  8节也可译为“你驱赶他们,放逐他们,与他们相争”(和合本修订版)。“他们”原文是阴性的“她”,是把以色列比作神的妻子。神不但允许北国被掳亚述、南国被掳巴比伦,也允许历世历代的信徒和教会被世界和异端掳走,好让我们饱尝倚靠自己的苦果、认识自己的败坏,回头寻求赦免和洁净。
 
  (耶利米书18:17)我必在仇敌面前分散他们,好像用东风吹散一样。遭难的日子,我必以背向他们,不以面向他们。
 
  “东风”代表毁灭,因着犹大人犯罪,神要在仇敌面前分散他们,好像用东风吹散一样。这节对应“他们以背向我,不以面向我”(2:27)。比喻因为百姓离弃神,所以神将任凭百姓遭难。
 
  (以西结书17:10)葡萄树虽然栽种,岂能发旺呢?一经东风,岂不全然枯干吗?必在生长的畦中枯干了。”
 
  (以西结书19:12)但这葡萄树因忿怒被拔出摔在地上;东风吹干其上的果子,坚固的枝干折断枯干,被火烧毁了;
 
  (以西结书27:26)荡桨的已经把你荡到大水之处,东风在海中将你打破。
 
  (何西阿书12:1)以法莲吃风,且追赶东风,时常增添虚谎和强暴,与亚述立约,把油送到埃及。
 
  (何西阿书13:15)他在弟兄中虽然茂盛,必有东风刮来,就是耶和华的风从旷野上来。他的泉源必干;他的源头必竭;仇敌必掳掠他所积蓄的一切宝器。
  6.耶和华使海中起大风:(约拿书1:1-4,11-12,15-16)耶和华的话临到亚米太的儿子约拿,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下到约帕,遇见一只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给了船价,上了船,要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然而耶和华使海中起大风,海就狂风大作,甚至船几乎破坏。……他们问他说:“我们当向你怎样行,使海浪平静呢?”这话是因海浪越发翻腾。他对他们说:“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我知道你们遭这大风是因我的缘故。”……他们遂将约拿抬起,抛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
 
  当神差遣先知约拿去尼尼微传扬信息的时候,约拿却要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悖逆就要受管教,耶和华使海中起大风,海就狂风大作,甚至船几乎破坏。船上的人抽签抽出约拿,约拿要他们把他抬起来,扔在海里,海就平静了。船上的人听从约拿,把他抬起来抛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那些人经历了这一大神迹,就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许愿。
 
  (约拿书4:8)日头出来的时候, 神安排炎热的东风,日头曝晒约拿的头,使他发昏,他就为自己求死,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
 
  后来,约拿因着神不毁灭尼尼微而生气,在尼尼微城的东边为自已搭了一座棚,日头出来的时候,神安排了“炎热的东风”和“日头曝晒”来对付约拿的忿怒,因为“发怒”(1、4节)的原文也有“燃烧、发热”的意思。神要约拿自己在酷热的天气中体会“发怒”的后果。
 
  为了使约拿的心能柔软下来,神“安排一条大鱼”(1:17)、“安排一棵蓖麻树”(6节),用慈爱让约拿得以存活;又“安排一条虫子”(7节)、“安排炎热的东风”(8节),凭公义取走约拿所不配得的安息。神“安排”这四样实物教材,表明神不但创造生命,也有权终止生命;神不但有主权施行怜悯,也有主权施行公义。
 
  四、海听从神
 
  1.沧海看见就奔逃:(诗篇114:3,5)沧海看见就奔逃;约旦河也倒流。……沧海啊,你为何奔逃?约旦哪,你为何倒流?
 
  这里,诗人用诗的语言来描写出埃及、进迦南时的神迹奇事。受造之物似乎有了生命,在神的荣耀面前欢欣鼓舞;而世人的悖逆和抵挡,在神的主权面前完全不值一提。“沧海看见就奔逃”指神领百姓出埃及时,使红海分开(出14:21)。“约旦河也倒流”指神领百姓进迦南时,使约旦河断流(书3:15-16)。这两个神迹分别代表旷野飘流四十年的开头和结尾。神也用疑问句来提醒百姓思想,神迹奇事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完全是神大能的作为。
 
  (以赛亚书43:16)耶和华在沧海中开道,在大水中开路,
 
  神藉着先知说到第一次出埃及的时候,神带领百姓走干地过红海。
 
  2.耶稣在水面上行走:(马太福音14:22-33)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去,等他叫众人散开。散了众人以后,他就独自上山去祷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里。那时船在海中,因风不顺,被浪摇撼。夜里四更天,耶稣在海面上走,往门徒那里去。门徒看见他在海面上走,就惊慌了,说:“是个鬼怪!”便害怕,喊叫起来。耶稣连忙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彼得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耶稣说:“你来吧。”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他们上了船,风就住了。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说:“你真是 神的儿子了。”
 
  耶稣行使了用五饼二鱼饱五千人的神迹后,众人对主耶稣喂饱他们的反应是一致称颂祂为“那要到世间来的先知”,要“强逼祂作王”(约6:14-15),做他们的政zh i领袖。门徒们也很有可能产生同样错误的认识,所以主耶稣催他们迅速离开。“催”原意是“强迫”,语气很重。“那边”指“伯赛大”(可6:45)。散了众人后,耶稣独自上山去祷告,耶稣每天以祷告开始(可1:35),也以祷告而结束。“四更天”即指凌晨三时至六时。根据罗马计时法,夜间共分四更:晚间六时至九时、晚间九时至半夜、半夜至凌晨三时、凌晨三时至六时。耶稣从晚上一直祷告到凌晨三点多,在海面上行走,要到门徒那里去。门徒看见有人在海面上行走,就以为是鬼怪,因而惊慌失措,害怕得喊叫起来,耶稣安慰他们“是我,不要怕。”彼得一听说是耶稣,就请求让他在海面上走到耶稣那里去。耶稣许可了他,彼得就从船上下去,要走到耶稣那里去。但他看到风甚大的时候,就害怕,以致身体要沉下去,在惊慌中,彼得高喊“主啊,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之后责备他“这小信的人”,“为什么疑惑呢?”“小信”是看环境的信心,因为一看环境,就会产生“疑惑”。耶稣和彼得上了船,风就住了,众人看到耶稣在海面上行走以及拯救彼得的神迹,认识到耶稣真的是神的儿子了。
 
  3.《启示录》中有关海的描写:(启示录7:1-3)此后,我看见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执掌地上四方的风,叫风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树上。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从日出之地上来,拿着永生 神的印。他就向那得着权柄能伤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声喊着说:“地与海并树木,你们不可伤害,等我们印了我们 神众仆人的额。” (启示录 7:3)
 
  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执掌地上四方的风”,意思是紧紧捉住地上四方的风,目的是“叫风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树上”,免得“伤害地和海”。“风”在旧约中常常代表审判和毁灭的力量(耶4:11-12;49:36;51:1)。“日出之地”指东方,可能代表祝福的源头。“永生神的印”原文是“活神的印”。古代的“印”用来标识所属的物主,受“永生神的印”的人,就是被分别出来侍奉神的“我们神众仆人”,包括信主的以色列人和外邦人(9节)。当世人遭受大灾难时,侍奉神的人将免受伤害(出12:23;结9:4)。不可伤害“地与海并树木”指不可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活环境。宇宙的一切势力都是神的差役,“四方的风”并没有随意怒吼的权柄,只有神吩咐了,它们才能发作,目的是成就神的旨意。
 
  (启示录15:2-3)我看见仿佛有玻璃海,其中有火搀杂。又看见那些胜了兽和兽的像并它名字数目的人,都站在玻璃海上,拿着 神的琴,唱 神仆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说:“主神-全能者啊,你的作为大哉!奇哉!万世之王啊,你的道途义哉!诚哉!”
 
  “火”代表审判,“玻璃海”中“有火搀杂”,仿佛一个天上的红海。得胜者们已经渡到彼岸,“站在玻璃海上”,而追赶的仇敌将要淹灭在其中。这些人“胜了兽和兽的像并它名字数目”,可能就是在“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11:15;林前15:52)被提的那些得胜者(11:12;14:16)。“拿着神的琴”意思是拿着神所赐的琴,神以“喜乐油代替悲哀;赞美衣代替忧伤之灵”(赛61:3),表明信徒的得胜是神所赐的。他们之所以能“胜了兽和兽的像并它名字数目”,是因为他们的额上受了神的印(7:3)。
 
  “摩西的歌”指以色列人过红海之后,摩西站在红海边称颂神施行拯救的歌(出15:1-18)。这歌也是“羔羊的歌”,因为神领以色列人过红海出埃及,正是预表羔羊救我们出黑暗入光明。
 
  (启示录16:3)第二位天使把碗倒在海里,海就变成血,好像死人的血,海中的活物都死了。
 
  倾倒第二碗的结果,是“海就变成血,好像死人的血,海中的活物都死了”,程度是第二号“海的三分之一变成血,海中的活物死了三分之一”(8:8-9)的三倍。挪亚时代的洪水灭绝了全地的活物(创7:23),但水中的活物没受伤害,现在“海中的活物”却无一幸免。“血”是生命的象征(利17:11),如今竟成了审判和死亡的象征。
 
  (启示录18:21)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说:巴比伦大城也必这样猛力地被扔下去,决不能再见了。
 
  “天使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淹没在海中,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正如先知耶利米对巴比伦的预言(耶51:63-64)。两位见证人可以被杀(11:7),但必会复活(11:11);“巴比伦大城”被扔下去,却是“决不能再见了”。
 
  (启示录20:13)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
 
  当时的古人认为,海上死亡的人是不正常的死亡,无法正常下到阴间。所以这里特地向最初的读者强调:“海也交出其中的死人”。“海、死亡和阴间”都要交出死人,意思是所有的死人都要复活接受审判。“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再次重申:人的沉沦是根据自己的行为(2:23),得救则是根据生命册。
 
  (启示录21:1)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
 
  这新天新地,取代了先前的天地,海也不再有了。“新天新地”里不再有七样事物:“海”、“死亡、悲哀、哭号、疼痛”(4节)、“咒诅”(22:3)和“黑夜”(22:5)。对罗马帝国的居民来说,“海”意味着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也意味着动荡不止、凶险无常,在旧约里象征恶和骚动不安的源头:“恶人,好像翻腾的海,不得平静;其中的水常涌出污秽和淤泥来”(赛57:20)。许多希腊、罗马、巴比伦神话里的假神都来自海,象征敌基督的“兽”正是由海而出(13:1)。在“新天新地”里,“海也不再有了”,意味着不再需要贸易和资本,不再需要人类的任何制度,也不再有罪恶和动荡。感谢神!
 
  结语:起初,神在创造的第二日造出空气,第三日使海陆分开,因此神也掌管着风和海。神能够根据他的需要来指挥东西南北四面的风,使海中起大风,也使风平浪静。在将来新天新地里,先前的天地要过去,海也不再有了。
 
 

 

  TAG:

【作者简介】 耶米玛,雅博网编辑,河北邯郸人,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遇见主 认识已  上一篇:耶稣的亲属观 打印文章   录入:耶米玛工作室   责任编辑:嘟嘟接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