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的智慧

作者:韦长安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5-04-08 05:55:18

 t0127188d1f9a1bc417.jpg

  经文:箴言13:24

  (箴言13:24)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有位姐妹的儿子非常叛逆,几乎耗尽了她所有的耐心。于是给我留言道:「孩子不听话,到底能不能把他痛打一顿?」

  我立刻想到自己小时候,经常被母亲管教,她所依据的就是这样一句话:「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但我们必须得承认,体罚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在传统的家庭观念里,杖责儿女是父母最基本的权利,然而杖的真正用途是为了引导,而不是用于攻击或击打。

  虽然很多父母都将体罚作为最有效的方法,但所有的孩子都不乐意挨打。相比而言,言语上的教诲与生活中的榜样,对他们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这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与子女的关系并非敌对关系,而是相互体贴、相互关爱,并以对方为荣的朋友关系。

  倘若我们能达到这个目标,无论孩子的成长是否符合我们的期待,他们一定会成为品格健全、生命健康的人,这才是管教的最终目的。

  因此,我告诉那位姐妹,我并不主张惩罚,而是建立正确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责任感、合作性、问题解决等技能;让他们无论是否有父母在场,都能去做正确的事情。

  很多人不能以正确的方式管教儿女,其实是不太理解「管教」的涵义。这个词的原意包含:1、真理与原则的追随者;2、受人崇敬的领导者;3、教导。

  在这里我们看到,原来「管教」并非「惩罚」的同义词,这与许多人的理解完全相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管教,是一种以爱心进行教导与训练的方法。只有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触及儿女的心灵。

  当我们管教孩子的时候,必须符合这些原则:

  第一、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提高他们关心别人、解决问题、合作等更为广泛的能力;

  第二、帮助孩子感受到与人的连结,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并带来相互的尊重与彼此的鼓励;

  第三、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以及学习到什么、认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许;

  第四、让孩子有机会发现自己的能力,鼓励有建设性、独立自主地运用个人的能力。

  可以肯定地说,严格的惩戒措施与奖励所激发的顺从,果效往往都是短暂的;而我们的某些让步,只会让孩子更加变本加厉。

  因此明确管教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我们以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作为一个在传统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可以肯定地说,父母并没有把正确的原则运用在我的身上,因此给我的心灵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虽然从结果来看,母亲已经达到了对我的教育目标,但这个过程对我而言是非常不易的;教育的过程并没有让我感到快乐和满足,那根高高举起的木杖,至今让我心有余悸。

  因此我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过于强调结果,而应该重视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训斥不能代替鼓励,惩戒不能代替陪伴,而体罚也并非最有效的管教方式。

  愿我们都能拥有管教的智慧,并掌握正确的方法,引领儿女去走当行的道!

 

  TAG:管教 智慧

【作者简介】 韦长安,雅博网作者,专职牧师。1975年生于河南驻马店,自幼归主,因受父母影响,决志奉献为主传道。自中南神学院毕业后,在河南驻马店教会专职服侍至今。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以我父的事为念  上一篇:细数几位旧约先知的人性弱点 打印文章   录入:耶米玛   责任编辑: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