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早晨,读到一句非常令人感动的话:「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
这句话来自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当他和父母一起去过节的时候,抓住这宝贵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以至于忘记了回家。回家的路上,父母一开始并没有察觉他的失踪,还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之后,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他,竟然没有找着。
心急如焚的父母只好再次返回,连续找了三天,才发现他一直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所有人都稀奇这个孩子的应对。母亲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她以充满爱怜又略带责备的语气对孩子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
然而,儿子的回复让她感到万分惊讶:「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这句话也可以译为:「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 」
难道母亲旁边的那个男人,不是他真正的父亲?难道那个简陋而温暖的乡村小屋,不是他的家?是的,他虽然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他的心却不属于这里;而他所有的言语和行为,皆表明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当然,在父母面前,他会尽自己人子的本分,比如为了生存,他在三十年的平凡生活中,也成了一个木匠。
我相信他亲手做出来的家具,肯定非常美观而耐用。但他心里,有一道非常清晰的界线:他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并非为了成为出色的木匠,而是为了完成更大的使命。
当日期满足之时,神圣的召唤在天空中回荡,他从清冽的水中走出,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毅然告别肉身的父母和自己所爱的弟弟妹妹,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这是一个沉重的思考。今天的我们,有没有以父亲的事为念呢?有没有真正活在父亲的家里呢?我们是否还记得自己的身份?是否记得自己为何而来?我们的眼睛是注目于繁华的世界,还是注目于永恒的家乡?置身于灯红酒绿的世界中,我们是否已经流连忘返,乐不思归?是否也像古人那样,
「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请记得,我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在这个物质的世界上,我们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因此我们对物质的追求也应设立界限,学会适可而止,而不能深陷其中。否则,我们就忘记了自己来自哪里,并最终走向何方。
新的一天,愿我们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更记得父亲温柔的叮咛。愿我们的心,都以他的事为念;愿我们的脚,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
TAG:以父事 为念
【作者简介】
韦长安,雅博网作者,专职牧师。1975年生于河南驻马店,自幼归主,因受父母影响,决志奉献为主传道。自中南神学院毕业后,在河南驻马店教会专职服侍至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