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图报的撒玛利亚人

作者:骆颂恩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5-10-12 05:01:02

感恩1.jpg

  经文:路17:11-19

  在路加福音第十七章 11 至 19 节的经文中,记录了一段极具属灵启示的叙事。这段经文并非简单的神迹记载,而是透过 “十个大麻风病人得洁净” 这一事件,深刻揭示了信仰中 “感恩” 与 “归荣耀于神” 的本质,更以撒玛利亚人的特殊身份,打破了当时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之间的种族隔阂,彰显了神的恩典不分地域、不分族群的普世性。

  大麻风病在旧约时代不仅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皮肤病,更是被视为 “不洁净” 的象征,患者需与社会隔离,不得与常人交往。十个大麻风病人 “远远的站着” 向耶稣呼求,既符合律法对不洁净者的规定,也显明了他们在绝望中的无助。他们无法靠近他人,唯有将希望全然寄托于耶稣这位 “夫子”身上。而耶稣的回应 “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并非随意的指令,而是紧扣旧约律法中 “大麻风病人得洁净后需经祭司验证”的规定,这表明耶稣虽常突破律法的形式主义,却始终尊重神所设立的秩序。

  这段经文的核心,不在于神迹本身,而在于十个得洁净者中,唯有一个撒玛利亚人回来归荣耀于神、向耶稣感恩,这一对比直指人心对神恩典的回应态度,也为我们今日的信仰生活树立了 “知恩图报” 的典范。

  一、隔离与呼求

  隔离与呼求,显明人类对神恩典的迫切需要。“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看似简单的地理描述,实则蕴含重要的属灵背景。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因历史、宗教分歧,彼此隔阂极深,犹太人通常会绕开撒玛利亚,选择更漫长的路线前往耶路撒冷,而耶稣主动经过撒玛利亚,已然显明祂的使命是要将恩典带给所有 “被隔离” 的人,无论是种族上的 “隔离”,还是灵性上的 “隔离”。

  十个大麻风病人 “迎面而来,远远的站着”,这一 “远远” 的距离,既是物理上的隔离,更是灵性上的写照。按照旧约律法的规定,大麻风患者必须与人群保持一段距离,并要喊叫说:“不洁净了,不洁净了”,提醒人们别靠近他,以免传染给人。

  在圣经里面,“大麻风”豫表人污秽的罪:

  1.它是从里面发出来的,表征罪是出于人的天性。

  2.它是不易医治的,表征罪性难改。

  3.它是容易传染的,表征罪具有传染性。

  4.它会使人变作腥臭腐烂至死,表征罪的污秽可憎,结局悲惨可怕。

  我们人的肉体和天然的本性,满了罪污,时常顶撞神,在神的眼中看,都是“长大麻风的”。“迎面而来”,一个真心寻求主耶稣的人,应当面向祂,不可背向祂。

  在圣经中,“不洁净” 常常预表人因罪与神隔绝的状态:亚当夏娃犯罪后,便与神隔绝,躲在园子里;以色列人在旷野中,若有人沾染不洁净,也需离开会幕,与群体隔离。这些大麻风病人,正是人类因罪陷入 “灵性大麻风” 的预表。他们被社会抛弃,失去了正常的人际关系,也失去了与神连接的可能,只能在绝望中 “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

  我们罪人得医治的条件:(1)要认识自己的败坏无救;(2)向主承认自己的罪;(3)相信主有医治的能力;(4)求告主耶稣基督的圣名。

  “可怜我们吧” 这一呼求,看似卑微,却是真实信仰的起点。雅各书 4章6节 说 “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唯有认识到自己的无助、承认自己需要神怜悯的人,才能得着神的恩典。这十个大麻风病人没有自恃能力,也没有质疑耶稣的权柄,而是以谦卑的态度呼求怜悯,这正是他们得洁净的前提。反观今日的许多人,或是因世俗的成功而骄傲,认为无需神的帮助;或是因对罪的麻木,意识不到自己 “灵性不洁净” 的状态,始终无法发出这样的呼求。而撒玛利亚人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他发出了呼求,更在于他在得洁净后,没有将恩典视为理所当然,而是立刻回转归荣耀于神,这正是他与其他九个人的本质区别。

  二、沉默与图报

  耶稣对那十个大麻风病人,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按照旧约律法去向祭司取得洁净的证明,所以这句话包含着可得洁净的应许,也表示当他们到达祭司那里时痲疯病就会痊愈。

  “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表示他们是因信而听从主耶稣的话,故此得了洁净。可贵的是他们连问也不问一声,立刻就遵照主吩咐去见祭司。如果他们等待,要看见他们的肉洁净了,然后再去,那他们决不会得到医治。神等待着洁净他们,只要他们的信心一开始活动,祝福就来了。真实的信心是要有主的话语作根据的;信心必要建立在主的话语上,否则就会成为迷信。

  信心的道路是要走出来的,乃是边走边信,边信边经历神的恩典。神迹在他们顺服的过程中成就,这本身就是神对顺服者的奖赏。然而,经文的重点不在于 “得洁净”,而在于得洁净后的 “回应”:“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玛利亚人。”

  首先,我们需注意 “回来” 这一动作的属灵意义。其他九个人在得洁净后,或许急于回到家人身边、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却忘记了恩典的源头。他们将神迹视为解决自身困境的工具,却没有将荣耀归给赐恩典的神。而这个撒玛利亚人,在得洁净的第一时间,没有先顾念自己的需求,而是 “回来”,回到耶稣面前,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洁净不是偶然,也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耶稣的恩典、神的大能所成就的。真正的感恩,必然指向恩典的源头,必然伴随着 “归荣耀于神” 的行动。

  其次,“大声归荣耀与神” 与 “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两个动作显明了感恩的两个维度:对神的敬畏与对耶稣的信靠。“归荣耀与神” 是对神本质的承认;神是至高的、是赐恩典的主;“俯伏在耶稣脚前” 是对耶稣身份的认同。耶稣不仅是 “夫子”,更是能施行神迹、拯救人脱离苦难的救主。

  这一撒玛利亚人,作为被犹太人轻视的 “外族人”,却比九个犹太人更清楚地认识到耶稣的身份,更愿意将荣耀归给神,这恰恰应验了耶稣常说的 “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神的国”。神看人,不看种族、身份,只看内心的诚实与对祂的回应。

  耶稣的追问,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那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神吗?”,并非出于责备,而是为了显明一个真理:神的恩典是白白赐下的,但人对恩典的回应,却能显明其信仰的真实与否。那九个犹太人,或许因着民族优越感,认为自己得洁净是 “理所当然”,却忘记了即使是神的选民,也当为神的恩典感恩;而这个撒玛利亚人,没有任何 “特权” 可是,却因着对神恩典的深刻认识,成为了唯一 “知恩图报” 的人。这一对比告诉我们,感恩不是基于我们的身份、地位,而是基于我们对神恩典的认知。无论我们是谁,若得了神的恩典,就当将荣耀归给祂,这是每个蒙恩者的本分。九个沉默与一个图报,揭露感恩的本质是归荣耀于神。

  三、信心与回应

  耶稣最后对撒玛利亚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这里的 “救了你”,不仅指身体上的洁净,更指灵性上的拯救。因为大麻风病预表罪的隔绝,身体的洁净预表罪得赦免,而灵性的拯救,则是因着他的信心,这信心不仅是相信耶稣能医治他,更是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是唯一的救主,并且愿意以感恩和归荣耀于神的行动来回应这份恩典。

  首先,“你的信救了你”,表明信心是连接人与神的关键。希伯来书 11章6节 说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这个撒玛利亚人的信心,体现在他的呼求、顺服和感恩中:他呼求耶稣的怜悯,是相信耶稣有能力帮助他;他听从耶稣的话去见祭司,是相信耶稣的话语必成就;他回来归荣耀与神,是相信这份恩典来自神,且当将荣耀归给神。这份信心不是空洞的,而是伴随着具体的行动,正如雅各书 2章17节 所说 :“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他的感恩行动,正是他信心的自然流露。

  其次,“你的信救了你”,也显明 “知恩图报” 不是一种道德要求,而是信心的必然结果。当一个人真正认识到自己所得的恩典是神白白赐下的,是自己不配得的,他自然会生出感恩之心,愿意将荣耀归给神。这个撒玛利亚人,从 “远远的站着呼求” 到 “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的生命因着信心和感恩发生了改变,他不再是一个被隔离的、绝望的大麻风病人,而是一个被神拯救、与神连接的蒙恩者。这种改变,正是 “信救了你” 的真实体现。

  反观今日的我们,何尝不是 “得洁净的人”?我们因着耶稣基督的宝血,罪得赦免,灵性得以洁净,脱离了 “罪中的大麻风”,成为神的儿女。然而,我们是否常常像那九个犹太人一样,将神的恩典视为理所当然,忘记了感恩?是否在得着神的祝福后,急于追求自己的益处,却忘记了将荣耀归给神?耶稣对撒玛利亚人的称赞,正是对我们的提醒:无论我们得着什么恩典,都当像这个撒玛利亚人一样,以信心回应,以感恩归荣耀于神,这才是 “知恩图报” 的真谛。

  路加福音第十七章 11 至 19 节的这段经文,以一个撒玛利亚人的知恩图报,为我们树立了信仰的典范。从这段经文中,我们不仅看到神的恩典不分种族、不分身份,更看到真实的信仰必然伴随着对神恩典的感恩与回应。

  结语:在今日的信仰生活中,我们当效法这个撒玛利亚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本是因罪与神隔绝的人,一切的恩典都是神白白赐下的,没有任何可夸之处。无论是身体健康、家庭和睦,还是事业顺利、灵性成长,这一切都是神的恩典,我们当常常存着谦卑的心,承认自己的无助,像大麻风病人一样呼求神的怜悯。

  其次,我们当学习他 “回来归荣耀于神” 的行动。感恩不是口头的表白,而是行动的体现:在生活中,为神的恩典献上祷告;在教会中,用自己的恩赐服侍神、服侍弟兄姐妹;在社会中,以生命见证神的荣耀,让别人因我们的生命看见神的美好。

  我们的感恩,不是基于环境的好坏,而是基于对神的信靠。即使在困境中,我们也当相信神的恩典依然同在,也当为神的主权和带领感恩。因为神的恩典是够我们用的,祂的带领永远是最好的。正如这个撒玛利亚人,即使在大麻风的痛苦中,依然相信耶稣的怜悯,最终得着了拯救;我们也当在任何环境中,持守对神的信心,以感恩的行动回应神的恩典,成为 “知恩图报” 的蒙恩者。我们的每一天,都当以感恩的心态度过,将一切的荣耀归给神。

  愿我们都能像那个撒玛利亚人一样,在得着神的恩典后,立刻回转归荣耀于神,以信心和感恩的行动见证神的美好,让神的名因我们的生命得着荣耀。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将这份恩典的荣耀归给神,以知恩图报的生命,彰显神的爱与大能。

  TAG:大麻风病人 知恩图报  撒玛利亚人

【作者简介】 骆颂恩:雅博网作者。上海松江人,生于一九六一年,籍贯浙江诸暨。自幼受父亲的影响,蒙恩成为基督的跟随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福音广播”成了我学习圣经的启蒙老师……八十年代末,参加过上海华东神学院(一年制)的培训学习,九0年八月回到本区教会作义工传道,直至二00一年三月被按立为该区教会长老,并作专职传道至今。于二00五年九月返校,再就读一年神学,获取了神学专科学历。二00八年至二0一0年,就读于上海电视大学的“行政管理”专科,并获得大专学历。不惑之年的学习生活,使我惊喜地经历到与童年时代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让我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主所用。笔者比较倾注于“归正神学”,因它给了我更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走侍奉神的道路。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讲章:努力过自律的生活 打印文章   录入:骆颂恩   责任编辑:耶米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