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与敬虔

作者:骆颂恩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5-09-17 03:22:57

 微信图片_20250917031845_180_213.jpg

财富是人类共同的关注焦点有人追求积累,有人焦虑匮乏,有人被财富捆绑作为属神的儿女,我们该如何看待财富?财富与敬虔的关系是什么?保罗在《提摩太6章6至19节中,针对“财富与敬虔”给出了清晰且明确的真理教导,为我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保罗在狱中写给年轻传道人提摩太,针对教会中可能出现的“贪财问题”如假教师借“敬虔”谋利提出警戒嘱咐提摩太坚守真道,也引导教会正确看待财富与信仰的关系

段宝贵的经文是保罗对“财富观”的集中教导“矫正财富观的定位”财富不是“目标”,也不是“仇敌”,而是“被信仰管理的工具”;敬虔不是“苦行”,而是“以神为中心的生命状态”,二者的关系通过个核心真理层层递进:

一、敬虔知足属天大利

 经文提前6:6-8

保罗指出:“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理由“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今生生命本质是“空手而来,空手而去”知足标准“只要有衣有食”基本所需得着满足,便是神的恩典

保罗在此重新定义“富足”的标准这里的“大利”是“属天的收益”,而非物质财富。保罗用“空手而来、空手而去”的生命本质,打破人对“财富永恒性”的幻想;用“衣有食就知足”划定“基本所需”的边界,其意义是切断“财富焦虑”的根源当人承认“生命的满足不来自物质的富有,而来自对神的信靠”,就脱离了“赚越多越安心”的世俗观念

世人以“财富积累的多少”衡量成功,圣经却指出“信徒的富足,是‘敬虔生命’与‘知足心态’结合哪怕物质普通,只要能在“有衣有食”中感恩,在信仰中持定神,就是“得大利者”。所以“大利”不是世上的财富,而是属天的平安——因知足脱离“对财富的焦虑”,因敬虔持定“对神的信靠”世人以“积累财富”为“大利”,我们基督徒却以“敬虔加上知足”为真正的富足

贪恋财富万恶之根

  经文提前6:9-10

 贪财所带来的后果却是“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它的结局“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不是财富本身恶,而是“贪恋财富的心”会滋生各样罪恶它的负面影响“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即导致信仰偏离内心没有快乐。

贪财的本质是“以财富为偶像”,取代神在我们心中的有人为求财违背良心、忽略家庭、远离教会,最终陷入愁苦呼应经文中的“刺透自己”

“贪财是万恶之根”指出这是人“内心问题”,而非“财富本身”这里反复强调“不是财富恶,而是贪恋财富的心恶”。“贪财”的本质是“把财富当‘拯救者’”当人认为“有了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安全感、尊严、幸福”,就等于让财富取代了神的位置,这才是“万恶之根”的核心如经文说“离了真道、用愁苦刺透自己”。

“违背良心、忽略家庭”等例子,正是当代人的常见陷阱比如为加班赚钱缺席孩子成长,为多赚佣金隐瞒产品风险,本质都是“贪财的心让信仰向利益妥协”。

属神之人追求美德

    经文提前6:11-14

保罗在此进一步指出:“你这属神的人要逃避这些事”(“这些事”指贪财、私欲等)且要“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以属灵品格为追求目标)核心使命:“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守这命令,毫不玷污,无可指责,直到主耶稣基督显现

我们面对财富时,“逃避”的不是财富本身,而是“对财富的贪恋”;“追求”的不是财富积累,而是让信仰在财富面前不妥协“持定永生”意味着:今生的财富只是“暂时的工具”,永恒的生命才是“终极的归属”

在基督徒的人生道路上,正确追求为重要,我们要“属灵目标”管理“财富欲望”“逃避贪财”不是“逃避赚钱”,而是“逃避‘被财富控制’的状态”;“追求公义、敬虔等品格”,是给“财富欲望”设下“天花板”比如“追求公义”意味着“赚钱不违背良心”,“追求爱心”意味着“赚钱后不忘帮助他人”其意义是让信仰成为财富的“管理者”,而非被财富奴役。

持定永生”是生命追求的关键当人确信“今生只是永恒的预备”,就不会把“积累财富”当成人生终极目标,而是会思考“财富如何为永恒服务”如帮助他人认识神、支持信仰事工等。

积极行善,持定永生

  经文提前6:17-19

经文劝勉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因为财富会变动, 财富的“无定性”(可能亏损、贬值、失去)决定了它不能成为我们生命根基;而“倚靠赐财富的神”,是承认“财富是神的恩典,使用权在神手中”。

“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神”将信心建立在赐财富的神身上因此,我们要平衡“拥有”与“倚靠”的关系。且要积极“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富足不是“罪”,但“倚靠富足”是罪;富足的意义在于“用神所赐的财富荣耀神、帮助人”“真正的生命”不是今生的富足,而是在神面前的永恒基业

“行善、施舍、积成美好根基”,不是“道德交换”,而是“财富回归其本质用途”当我们有一点财富时,要避免“自高”,践行“施舍”的原则。因为神赐人富足,不是让他“独享”,而是让他“成为别人的祝福”,最终“持定真正的生命”即永恒中与神相连的生命。

保罗在这段经文中的教导,他最终目的,不是让人“讨厌财富”或“修主义的生活”,而是让我们在财富中活出敬虔的生命。我们要常常问自己个问题:

1我的心是否被“想要更多钱”的欲望占据?查自己是否贪财

2我花的每一分钱,是否符合“公义、爱心”的属灵品格?查自己是否以信仰管理财富

3我是否相信“就算失去所有钱,神依然是我的供应者”?查自己是否倚靠神而非财富

无论贫富,“知足”是对抗贪财的有力武器。我们每天“知足的心”祷告,靠主拒绝“贪财的私欲”把财富视为的托付”,合理使用如奉献、帮助有需要的人“持定永生、追求敬虔”为核心目标

段经文的核心内容,构建了“真理教导现实对照生活实践”的完整思路,既清了财富与敬虔的本质关系,又避免了“否定财富”“纵容贪财”的两个极端,其核心是引导人以“永恒视角”管理“暂时财富”。

认识财富是“暂时的工具”,敬虔是“永恒的根基”;知足是“属天的智慧”,贪财是“败坏的根源”无论贫富,我们的终极使命都是:“逃避贪财,追求敬虔,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愿神赐我们知足的心,让我们在财富中荣耀祂的从今天开始,让我们都以经文真理为准则,活出“敬虔与财富平衡”的生命

微信图片_20250917032046_182_213.jpg

  TAG:

【作者简介】 骆颂恩:雅博网作者。上海松江人,生于一九六一年,籍贯浙江诸暨。自幼受父亲的影响,蒙恩成为基督的跟随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福音广播”成了我学习圣经的启蒙老师……八十年代末,参加过上海华东神学院(一年制)的培训学习,九0年八月回到本区教会作义工传道,直至二00一年三月被按立为该区教会长老,并作专职传道至今。于二00五年九月返校,再就读一年神学,获取了神学专科学历。二00八年至二0一0年,就读于上海电视大学的“行政管理”专科,并获得大专学历。不惑之年的学习生活,使我惊喜地经历到与童年时代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让我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主所用。笔者比较倾注于“归正神学”,因它给了我更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走侍奉神的道路。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被举起来的爱 打印文章   录入:骆颂恩   责任编辑:王庆荣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