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太12:38-42
当文士和法利赛人来试探耶稣,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的时候,耶稣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却为他们讲到两个旧约的人物:约拿与南方女王。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先知约拿与南方女王》。
一、文士和法利赛人求神迹
1.文士和法利赛人求神迹:(马太福音12:38)当时,有几个文士和法利赛人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愿意你显个神迹给我们看。”
“对耶稣说”原文是“对耶稣回答说”。文士和法利赛人在此要求主耶稣显神迹,乃是针对主在前面所表明的身份(12:8),要求祂显示证据。他们称主耶稣“夫子”,表明他们只承认主耶稣是有圣经知识的教师,但拒绝承认主耶稣是“大卫的子孙”(23节)。我们看到,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愿意”是不符合神旨意的,是要用神迹证明耶稣的身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可见,他们根本不明白耶稣行神迹的目的。(哥林多前书1:22-24)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基督总为 神的能力, 神的智慧。
(马可福音8:11)法利赛人出来盘问耶稣,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想要试探他。
主耶稣已经“在地上”显出无数次的神迹,包括刚刚喂饱四千人的神迹,但法利赛人还是不信,反而认为祂是靠鬼王的力量赶鬼(3:22),所以要求主耶稣“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借此以证明祂的确是从神来的。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诚心认识主,而是为了“试探祂”。对于根本不信的人,更多的神迹奇事也无济于事。
(马太福音16:1)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来试探耶稣,请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是当时犹太教的两大派别。“法利赛人”相信全部旧约,相信拉比遗传的规条,相信复活、天使、鬼魂,拒绝希腊化,反对罗马统治。“撒都该人”只相信摩西五经,拒绝遗传,不相信灵魂、天使、复活,接受希腊化,拥戴统治。这两派平时彼此敌对,现在却联合起来对付主耶稣。过去他们也曾一起去找施洗约翰(3:7)。不认识神的人,在别的事情上都会各持己见,但在抵挡神的事情上却特别一致。“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指主耶稣在地上所行的神迹还不够,还需要借着天上的神迹来证明主耶稣的确是从神来的。
2.耶稣的拒绝:(马太福音16:2-3)耶稣回答说:“晚上天发红,你们就说:‘天必要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
耶稣不是有求必应的神,对于妄求的事,耶稣一概拒绝,这里,耶稣立即拒绝了文士和法利赛人无理的请求。耶稣回答他们,他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看云识天气,看见晚上天发红,就知道“天必要晴”——第二天是晴天;看到早晨天发红,又发黑,就知道“今日必有风雨。”然而,他们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就是耶稣将要受死、埋葬、三天后复活。
外邦人看到主耶稣所行的神迹,“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15:31)。但这些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并不是诚心实意要看神迹,而是存了不信的心来想试探主耶稣。文士和法利赛人已经提出过这样的要求(12:38),而且已经知道主耶稣不会照他们的要求来行神迹(12:39-40),现在只是想设个圈套来羞辱祂。
耶稣拒绝了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请求,接着给他们讲到约拿的神迹和南方女王来拜访所罗门的故事。
二、约拿在鱼腹中三日三夜
1.神的话临到约拿:(约拿书1:1-2)耶和华的话临到亚米太的儿子约拿,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
约拿是北国西布伦地的迦特希弗人(王下14:25;书19:13),家乡在拿撒勒附近。“尼尼微”位于约帕东北大约1100公里的底格里斯河东岸、现代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Mosul)附近。神的话临到约拿,要他往亚述的京城尼尼微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尼尼微人的恶达到神面前了,尼尼微不但面积广大、人口众多(4:11)、物质丰富,在神面前也是罪大恶极,战争中他们虐杀残暴,被各国所惧怕、憎恨。
2.约拿被扔到海里:(约拿书1:3-4,11-12,15-16)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下到约帕,遇见一只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给了船价,上了船,要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然而耶和华使海中起大风,海就狂风大作,甚至船几乎破坏。……他们问他说:“我们当向你怎样行,使海浪平静呢?”这话是因海浪越发翻腾。他对他们说:“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我知道你们遭这大风是因我的缘故。”……他们遂将约拿抬起,抛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
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他不愿看到残暴的仇敌蒙神怜悯(4:2)。尼尼微在约帕东北约1100公里,“他施”可能在西班牙,位于约帕西方约3200多公里,是当时所知最远的地方(诗72:10;赛66:19),两个地方方向完全相反。约拿下到“约帕”,这是当时以色列在地中海唯一的天然港口,离约拿的家乡迦特希弗约96公里。正好遇见一只船要往他施去,约拿就给了船价,上了船。然而,神却使海中起了大风,众人掣签得出风浪是因约拿的缘故,约拿要他们把他扔到海里,海就平静了,于是众人将约拿抬起,抛在海里,海的狂浪就平静了。神要让约拿饱尝风浪、枉费船价,尝到悖逆受管教的滋味。
3.约拿在鱼腹里三日三夜:(拿1:17)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
(约拿书2:10)耶和华吩咐鱼,鱼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
神对约拿的人生早已有安排,神安排这条“大鱼”既是审判的象征,也是恩典的记号;既使约拿经历死亡、与一切隔绝,也使约拿得以存活、不至灭亡。对于约拿来说,“鱼腹”既是避难所,也是监牢,让他能在“阴间的深处”(2:2)体验神的救恩,重新认识自己与神的关系(2:4)。在希伯来文化里,“三日三夜”是一个特别的成语,代表人彻底死透了。“三日三夜”也是苏美尔神话里灵魂去阴间的时间。
神让约拿在鱼腹中三日三夜,是为管教,而非要他死亡,因此神的时候到了,约拿悔改了,耶和华吩咐鱼,鱼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让他像新生的婴孩一样回到地上。这实际上是一个从死里复活的经历,一个该死的罪人(1:12)却被存留,这就是神白白的救恩。约拿在这“三日三夜”里即使没有完全死亡,也是生不如死(2:5-6),所以才有死里复活的感受。约拿不顺服就要受到神的管教。
3.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约拿书3:1-4)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
耶和华的话第二次临到约拿,要他起来,往尼尼微城去,宣告神所吩咐他的话,这是神赐给约拿第二次服侍的机会。这次,受到管教的约拿照着神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了。尼尼微城有三日的路程,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神的话“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四十”在圣经里常常代表彻底(创7:4;出24:18;民13:25;王上19:8)。神给了尼尼微人一个机会,用“四十日”的时间证明自己真实地“离开恶道”。
4.尼尼微人悔改:(约拿书3:5-9)尼尼微人信服 神,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什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 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或者 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
虽然北国以色列人悖逆神,不肯悔改,但尼尼微人听见约拿所传的信息,就信服神。从最大尼尼微王到至小的,都穿麻衣,认罪悔改。“麻布”是用黑山羊毛织成的粗布,粗糙而不舒适,被用来做丧服,表示哀悼。“丢弃手中的强暴”可能指停止对外侵略战争。尼尼微人彻底认罪悔改,是希望“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致灭亡”(9节;1:6)。
5.神不降灾与尼尼微人了:(约拿书3:10)于是 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
神之所以差遣约拿往尼尼微传扬信息的目的,是要他们悔改,不是为了毁灭他们。察看人心的神察看尼尼微人的行为,见他们离开了恶道,因此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尼尼微人因悔改而自救。
约拿此次遥远的旅行虽然经历了神的管教,但他的生命得到了升华,明白了神愿万人得救的心意,尼尼微人也因悔改而自救,满足了神的心意。
6.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马太福音12:39-41a)耶稣回答说:“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看神迹,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当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尼尼微人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
耶稣定性当时的朝代是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是个不信的世代,因此说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约拿的神迹”就是指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主耶稣引约拿这个神迹,作为祂受死、埋葬和复活的预表。
7.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约拿更大:(马太福音12:41b)。
约拿不过是当时的先知,但耶稣是最大的先知,知道人类的未来,因此是比约拿更大的先知。
三、南方女王拜访所罗门
1.所罗门的智慧:(列王纪上4:29-34) 神赐给所罗门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测量。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他的智慧胜过万人,胜过以斯拉人以探,并玛曷的儿子希幔、甲各、达大的智慧。他的名声传扬在四围的列国。他作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他讲论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树直到墙上长的牛膝草,又讲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
所罗门王求智慧的事记载在(列王纪上3:5-14),因着所罗门单求智慧可以判断这众多的民,神就赐给所罗门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广大的心”指博学多才。神将极大的智慧赐给所罗门,神所赐给所罗门的智慧高于世上一切人的智慧。所罗门因有着出众的智慧而名声传扬在四围的列国,因而当时的所罗门靠着神给的智慧治理国家,使之成为以色列国的鼎盛时期,也写下许多智慧的话语。所罗门“作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只有一部分收藏在《箴言》中,传统认为他也是《传道书》和《雅歌》的作者。所罗门深知智慧的宝贵,智慧让他治国有方,让他建造圣殿与王宫,让他名声远扬,让他得到了富足、尊荣……“黎巴嫩的香柏树”非常高大,墙上长的“牛膝草”非常矮小。“昆虫”原文是“爬行生物”,“水族”是水中生活的动物。33节描写他知识之广,对各类花草鸟兽,不论大小,均了如指掌。今天,许多有知识的人也是看到所罗门所写的《箴言》、《传道书》而信主的。“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原文直译是“列国的人都来听所罗门的智慧,并从听见他智慧的地上列王那里来听所罗门的智慧”。这应验了神赐给所罗门的“尊荣”(3:13)。
2.示巴女王拜访所罗门:(列王纪上10:1-10,13)示巴女王听见所罗门因耶和华之名所得的名声,就来要用难解的话试问所罗门。跟随她到耶路撒冷的人甚多,又有骆驼驮着香料、宝石,和许多金子。她来见了所罗门王,就把心里所有的对所罗门都说出来。所罗门王将她所问的都答上了,没有一句不明白、不能答的。示巴女王见所罗门大有智慧,和他所建造的宫室,席上的珍馐美味,群臣分列而坐,仆人两旁侍立,以及他们的衣服装饰和酒政的衣服装饰,又见他上耶和华殿的台阶,就诧异得神不守舍;对王说:“我在本国里所听见论到你的事和你的智慧实在是真的!我先不信那些话,及至我来亲眼见了才知道人所告诉我的还不到一半。你的智慧和你的福分越过我所听见的风声。你的臣子、你的仆人常侍立在你面前听你智慧的话是有福的!耶和华-你的 神是应当称颂的!他喜悦你,使你坐以色列的国位;因为他永远爱以色列,所以立你作王,使你秉公行义。”于是,示巴女王将一百二十他连得金子和宝石,与极多的香料,送给所罗门王。她送给王的香料,以后奉来的不再有这样多。……示巴女王一切所要所求的,所罗门王都送给她,另外照自己的厚意馈送她。于是女王和她臣仆转回本国去了。
接着,经上就特别讲到示巴女王拜访所罗门的案例。“示巴”可能是与也门隔着红海相望的埃塞俄比亚,距离耶路撒冷大约2000公里。示巴商人的驼队经过阿拉伯沙漠商道,以经营黄金、宝石和香料著称(赛60:6;耶6:20;结27:22)。南方示巴女王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她听见所罗门因耶和华之名所得的名声,就千里迢迢来拜访所罗门,要听所罗门的智慧话,费时、费力、费财……可见她对智慧的渴慕。所罗门所做最智慧的事就是祈求智慧,示巴女王所做最智慧的事是千里来寻求智慧,她对自已渴望得到的东西也愿意付出代价。
示巴女王来是要用难解的话试问所罗门,却被所罗门一一清楚地回答。“诧异得神不守舍”原文是“她里头不再有气息”,指所罗门豪华的排场(4-5节)折服了示巴女王,所以她盛赞所罗门的智慧实过其名,认定所罗门所拥有的智慧和福分都是从神而来。“一他连得”折合3000舍客勒(出38:25-26),每舍客勒11.4克,“一百二十他连得金子”大约是4104公斤金子。当然,示巴女王的付出不是白白的,她有所求有所要,所罗门都送给她了。“自己的厚意”原文是“君王的权势”。所罗门的慷慨馈赠,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排场。女王付出了,她也丰丰富富得着了,不仅亲身领教了所罗门王的智慧,也让自已大开眼界,得了许多财物,不虚此行。
3.南方的女王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马太福音12:42a)“当审判的时候,南方的女王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她从地极而来,要听所罗门的智慧话。”
耶稣提到“南方的女王”即示巴女王,她是外邦人,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只为去听所罗门的智慧话(王上10:1-10)。基督里面蓄藏着一切智慧知识(西2:3),但神的选民却对主的话毫不思慕,所以将来外邦人都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
4.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马太福音12:42)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
所罗门的智慧是求来的,但耶稣却是智慧的源头。在这里天国君王耶稣基督比所罗门王更大,但耶稣基督所发出的教导,却无人领会,南方女王怎能不定这时代的罪呢?
结语:约拿因悖逆神三日三夜在鱼腹里,耶稣顺服天父的旨意,三日三夜在地里头,为我们经历死难,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他是神的儿子。南方的女王从地极而来,只为听所罗门的智慧话。而犹太人面对智慧的化身耶稣,却不听从他,因此当审判的时候,南方女王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
TAG: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