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的信心.

作者:陈 明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25-08-19 07:11:20

   经文:献祭.jpg来11:1-3、8-16

  《希伯来书》十一章被称为“信心伟人榜”。本章按照历史的顺序列举了十六位信心的榜样,如:亚伯、以诺、挪亚、亚伯拉罕、撒拉、以撒、雅各、约瑟、摩西、妓女喇合、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和撒母耳等,其中花最多笔墨描述的,当属“信心之父”亚伯拉罕。保罗说:“所以你们要知道,那以信为本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参加3:7)让我们藉着《希伯来书》的记述来效法亚伯拉罕、学习关乎信心的功课。

  一、信心的含义

  基督徒常说:“走信仰之路凭的是信心,离开‘信’寸步难行。”那么,什么是信心?在钦定版旧约《圣经》中,“信心”一词仅出现过两次,分别在《申命记》卅二章20节和《哈巴谷书》二章4节,所以有人轻下结论说,信心对于旧约时代神的子民而言并不重要,或说那世代的人大多没体验过信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倚靠”、“相信”等同义词或相关概念的频繁出现,绝不仅仅是为了弥补“信心”一词出现次数的缺乏。旧约中满载着坚信神话语的神儿女们的事迹,他们以上帝为生命的首位,无论在得胜、喜乐之时还是在失败、忧伤之际,他们都活出对神的靠赖。虽然“信心”一词在旧约中出现得并不频繁,然而“信心”这一思想却是旧约启示的重中之重。

  在旧约中,信心指的是人对那位值得依靠、信赖之上帝的全然仰望倚靠。我们从《诗篇》中常常看到这种满怀确据的信心的表达,比如:“……我又倚靠耶和华并不动摇”(诗26:1,另参诗18:2、37:3-7等)。惟有上主是信心的正确对象,倚靠人自身的智慧或力量都是不恰当的(何10:12-14)。此外,神还屡次吩咐祂的百姓要仰望祂的拯救,不可去寻求别国(参赛30:1-18,36:6;耶17:5,7)或别神(参赛42:17;哈2:18)的帮助。

  在旧约中,信心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也是行为。雅各曾以亚伯拉罕和喇合的行为为例来阐明信心的真理:“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参各2:21-26)信心是超越环境和现实,紧紧抓住神和神的应许。有信心的人,无论情况多么暗淡绝望,都会听从神的声音,全然顺从神。就像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离开生活安定的家乡到神所指示的陌生之地迦南。作为外邦人,他无法拥有迦南地,但他仍相信神的应许,在那地搭帐棚住下来。撒拉虽过了生育的年纪,但面对神说赐给他们儿女的应许,他们仍然信靠到底,就怀了孕。信心是将眼光放在未来的应许上,而不是现实的有限上;是把眼光定睛在永恒的国度上,而不是眼前的世界上。当我们抓紧神和神的应许时,我们会抛开属地的追求、赶走一切诱惑,专注寻求永恒天国的喜乐和荣耀:神的国会降临,神的旨意会运行在地上如同运行在天上,不可能的事就会变为可能。

  总而言之,根据旧约《圣经》对信心的定义:1)信心关乎个人对神的委身。“所望之事”就是将来的事,是神所应许而尚未得着的事。2)信心是人承受神的祝福与救赎的先决条件。人必须信,才可能得救(参徒16:31)。3)对神的信心必会带来对神话语的信心。旧约时代的众圣徒因为相信神,所以就倚靠并遵行祂的道(参来11:11)。4)信心有两面的含义:从反面看,就是人放弃对自身能力的依靠;从正面看,就是倚靠神。5)活的信心总会伴随着由信心而生的行为。

  二、信心的起始

  《圣经》记载:“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来11:8)《创世记》记载的更为详细: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1-3)《希伯来书》显示,神对亚伯拉罕的呼召有一个中心词,即“出去”;《创世记》则用了“离开”一词。总之,蒙召需要两个层面:

  1、要离开——过分别为圣的生活

  亚伯拉罕起初是居住在迦勒底的吾珥,吾珥城是迦勒底的一座重要城市,经济繁华,文化昌盛,但这座城是拜偶像的。所以上帝清楚地呼召亚伯拉罕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从此他的一生将背井离乡,一去而不复返,人都有故乡情愫,神的呼召对亚伯拉罕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更甚的是,“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但亚伯拉罕靠着对上帝的信心毅然离开了家乡。“离开”是走信心道路的第一个阶段,离开“本地、本族、父家”,虽然是不容易的,却是必须的。所有一切旧有的依靠全得放弃,信心之路就是单单倚靠上帝,仰望祂的引导和帮助。

  2、要前往——过仰望寻求的生活

  A)仰望神

  《约伯记》五章8节说:“至于我,我必仰望神,把我的事情托付祂。”(另参诗33:18,34:5)世人凡事靠自己,然而有信心之人却不然,我们必仰望神。“仰望神”和“托付祂”乃是圣徒生命经历不可缺少的。“仰望神”说的是心中恳切、专一地寻求神,指望从神而来的力量、恩典和拯救。恒切的祷告正是源于内心对神的专诚仰望,就如诗人所描述:“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举目。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耶和华我们的神,直到祂怜悯我们。”(诗123:1-2)

  B)寻求神

  人类的历史,就是寻找真神的历史。爱因斯坦说:“当科学家们历尽沧桑,攀登科学高峰,刚爬到山顶,没想到神学家们已经在那里等了几千年了!”科学家的存在只是为了证明神学家讲的正确而已。《诗篇》廿七篇4节说:“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祂的荣美,在祂的殿里求问。”《诗篇》卅四篇10节也说:“少壮狮子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的,什么好处都不缺。”耶和华向以色列家如此说:“你们要寻求我就必存活。”(参摩5:4)所以,让我们专心寻求神。

  三、信心的认识

  9-16节,《希伯来书》的作者用了本最长的篇幅来描述亚伯拉罕的信心,足见他对信心的独特认知。

  1、人生如客旅。“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来11:9)

  2、在世乃寄居。“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来11:13)亚伯拉罕的帐棚见证了人生的短暂,也见证了他对世界的态度——世界只是寄居之所。

  3、故乡在天上。“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来11:14-16)亚伯拉罕的帐棚又见证了他在等候一个更美的家乡,“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来11:9-10)

  人的信心产生于一次次真实的经历。亚伯拉罕经历了自己的失败,也经历了人生的荣辱,他以地上的一生等候神的应许,这就是他人生的经历,这些经历使他的信心一点点增长。我们的人生亦在不断经历,我们的一生就是信心之路。愿我们效仿亚伯拉罕之信,同得神的赐福。

  TAG:亚伯拉罕 信心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做个好公民  上一篇:一小片云 打印文章   录入:耶米玛   责任编辑: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