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撒下17:25;20:8-12
亚玛撒是大卫王的外甥,却归从了叛党押沙龙,押沙龙兵败身亡后,大卫应许立亚玛撒作元帅代替约押,约押知道后乘机谋杀了亚玛撒。可怜亚玛撒只作了一年来的元帅就被杀了。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一个最可怜的元帅亚玛撒》。
一、大卫与约押、亚玛撒的关系
(历代志上2:13-17)耶西生长子以利押,次子亚比拿达,三子示米亚 ,四子拿坦业,五子拉代,六子阿鲜,七子大卫。他们的姐妹是洗鲁雅和亚比该。洗鲁雅的儿子是亚比筛、约押、亚撒黑,共三人。亚比该生亚玛撒;亚玛撒的父亲是以实玛利人益帖。
大卫是耶西的第八个儿子(撒上16:11;17:12),但这里说“七子大卫”,可能有一个儿子还没结婚就已去世,所以没有记在家谱中。
以色列人的家谱通常并不记录女儿,但这里却特地提到大卫的姐妹“洗鲁雅和亚比该”,因为她们的儿子都是为国度争战的勇士(18:12、15;撒下2:18),所以都在神的记念之中。而17节又很不寻常地提到了这个家族的女婿“以实玛利人益帖”(17节,撒下17:25又名以特拉),再次表明神的国度对外邦人的接纳。
我们从这个家谱看到,约押与亚玛撒都是大卫的外甥,他们是表兄弟的关系。
二、亚玛撒作了押沙龙的元帅
1.约押作了大卫的元帅:(历代志上11:4-6)大卫和以色列众人到了耶路撒冷,就是耶布斯;那时耶布斯人住在那里。耶布斯人对大卫说:“你决不能进这地方。”然而大卫攻取锡安的保障,就是大卫的城。大卫说:“谁先攻打耶布斯人,必作首领元帅。”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先上去,就作了元帅。
“大卫和以色列众人”强调大卫是十二支派的王。“希伯仑”(1节)属于犹大支派,离北方的支派比较远,因此,大卫需要一个更理想的首都,促进神百姓的合一。而“耶路撒冷”位于犹大和便雅悯两个支派的边界上,虽然被分给了便雅悯支派(书18:28),但便雅悯和犹大支派都没能攻取它(书15:63;士1:21),此时还在耶布斯人的手中。这城超越了支派之间的竞争,不属于任何支派,只属于神。
“耶路撒冷”在亚伯拉罕的时代就已经是一座王城(创14:17-19),水源充足,居高临下,东、南、西三面都有山谷作屏障,易守难攻。因此,虽然以色列人已经进入迦南几百年,但耶布斯人还是牢牢占据着耶路撒冷(书15:63)。耶路撒冷位于从约旦河东经耶利哥通往沿海大道的东西大道之侧,又在从别是巴穿越中央山地通往北方的南北大道之旁,位置十分关键。大卫如果要完全取得应许之地,首先也应当攻取耶路撒冷。耶布斯人狂妄地对大卫说:“你决不能进这地方。”他们以为大卫也不能攻打下耶路撒冷。然而,神与大卫同在,大卫就攻取了那城。“锡安”原指耶路撒冷城南面的山丘,后来被用来代称整个耶路撒冷城,圣殿所在的摩利亚山也被称为锡安山。“锡安的保障”意思是“锡安的要塞”,被大卫攻取后,被改名为“大卫的城”。
国度的第三个要素是“耶路撒冷”。大卫一坐上以色列的宝座,耶路撒冷就被攻取了,因为神要拣选这个不属于任何支派的耶路撒冷,作为立祂名的地方(王上11:36)。“耶路撒冷”在神救赎的计划里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是神选择为立祂名的居所(申12:5)、将来圣殿的所在地,是大卫国度的首都,也是基督在千年国度的统治中心(启20:9)。在新天新地里,神将在“圣城新耶路撒冷”(启21:2)与人同住、直到永远。
大卫知道耶布斯人负隅顽抗,因此许下诺言:“谁先攻打耶布斯人,必作首领元帅。”大卫的外甥“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他从耶布斯人的秘密水道攻进耶路撒冷:(撒母耳记下5:8)当日,大卫说:“谁攻打耶布斯人,当上水沟攻打我心里所恨恶的瘸子、瞎子。”从此有俗语说:“在那里有瞎子、瘸子,他不能进屋去。”约押就作了大卫的元帅,约押能够成为大卫的元帅,不是依靠裙带关系,而靠着真本领。约押的确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无论是对外攻打外强,还是对内平息押沙龙叛乱,约押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2.押沙龙立亚玛撒作元帅:(撒母耳记下17:25)押沙龙立亚玛撒作元帅,代替约押。亚玛撒是以实玛利人以特拉的儿子。以特拉曾与拿辖的女儿亚比该亲近;这亚比该与约押的母亲洗鲁雅是姐妹。
同为大卫王的外甥,亚玛撒却没有混出个名堂,可能嫉妒约押。后来,押沙龙阴谋造反时,约押跟随大卫离开了耶路撒冷,押沙龙立了他的表兄弟亚玛撒作元帅,代替约押。亚玛撒总算捞了个元帅当当,他可能幻想押沙龙代替大卫作王后,他就可以成为以色列国堂堂正正的元帅了。亚玛撒有份于押沙龙的谋反罪。
三、大卫应许亚玛撒作元帅代替约押
1.约押杀了押沙龙:(撒母耳记下18:6-7,9-10,14-15)兵就出到田野迎着以色列人,在以法莲树林里交战。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那日阵亡的甚多,共有二万人。……押沙龙偶然遇见大卫的仆人。押沙龙骑着骡子,从大橡树密枝底下经过,他的头发被树枝绕住,就悬挂起来,所骑的骡子便离他去了。有个人看见,就告诉约押说:“我看见押沙龙挂在橡树上了。”……约押说:“我不能与你留连。”约押手拿三杆短枪,趁押沙龙在橡树上还活着,就刺透他的心。给约押拿兵器的十个少年人围绕押沙龙,将他杀死。
在平息押沙龙阴谋造反时,亚玛撒毕竟不是约押的对手,他和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以色列人被杀的有二万人。约押不顾大卫王的嘱咐,乘押沙龙被挂在树上之机,杀了叛臣逆子押沙龙,粉碎了他作王的阴谋,平息了这场叛乱。
2.大卫想立亚玛撒替约押常作元帅:(撒母耳记下19:11-14)大卫王差人去见祭司撒督和亚比亚他,说:“你们当向犹大长老说:‘以色列众人已经有话请王回宫,你们为什么落在他们后头呢?你们是我的弟兄,是我的骨肉,为什么在人后头请王回来呢?’也要对亚玛撒说:‘你不是我的骨肉吗?我若不立你替约押常作元帅,愿 神重重地降罚与我!’”如此就挽回犹大众人的心,如同一人的心。他们便打发人去见王,说:“请王和王的一切臣仆回来。”
为了争取犹大支派的效忠,大卫派祭司撒督和亚比亚他游说犹大长老们抢在其他支派之前“请王回宫”。大卫所属的犹大支派之所以犹豫,很可能因为他们曾在希伯仑参与押沙龙的叛乱,担心大卫回来以后报复。而大卫却不是劝百姓在神面前认罪悔改,而是刻意回避问题,让他们将功补过。大卫越是想掩盖问题,越是埋下了更大的隐患,甚至会“比押沙龙更甚”(20:6)。为了安抚犹大叛军的人心,大卫又想立押沙龙的元帅亚玛撒(17:25)“替约押常作元帅”。大卫用贿赂来达成合一、用交易来代替公义,让这位并不称职的叛军元帅亚玛撒无功受禄,作了军队的统帅,结果差点延误了军机(20:5)。
大卫撤了平叛功臣约押的职位,可能与他抗旨杀死押沙龙(18:14)、出言顶撞大卫(5-7节)有关。大卫一面顺从圣灵,接受了约押的忠告(8节),一面随从肉体,对他的顶撞耿耿于怀(5-7节)。
大卫并没有像在希伯仑作犹大王一样安静等候神,而是自己伸出手,运用手段“挽回犹大众人的心”,一面推动冷淡的犹大支派来热心跟随神,一面也报复顶撞他的约押。大卫把这些政zh i手段运用得娴熟而老练,但却埋下了犹大支派与其他支派分裂的种子(43节;21:1),也导致了亚玛撒被约押谋杀(20:8-10)。
四、亚玛撒被约押所杀
1.亚玛撒耽延过了王所限的日期:(撒母耳记下20:4-5)王对亚玛撒说:“你要在三日之内将犹大人招聚了来,你也回到这里来。”亚玛撒就去招聚犹大人,却耽延过了王所限的日期。
大卫派元帅亚玛撒三日内招募犹大人去平息示巴叛变。“三日之内”已经足够亚玛撒走遍犹大支派召集民兵。“耽延过了王所限的日期”表明亚玛撒不是一位很称职的元帅,所以没有及时回报大卫,以致大卫必须果断实行预备方案。
亚玛撒“耽延过了王所限的日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这些犹大人平时归约押统领,他们听从惯了约押,现在突然是亚玛撒来招聚他们,他们不大听从亚玛撒。二是犹大人知道亚玛撒是押沙龙的元帅,现在突然成为大卫的元帅,他们不能接受。
2.大卫要亚比筛带领人去追赶示巴:(撒母耳记下20:6-7)大卫对亚比筛说:“现在恐怕比基利的儿子示巴加害于我们比押沙龙更甚。你要带领你主的仆人追赶他,免得他得了坚固城,躲避我们。”约押的人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并所有的勇士,都跟着亚比筛,从耶路撒冷出去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
约押的兄弟“亚比筛”原来是约押的属下,但现在大卫直接派亚比筛率兵追击示巴,因为约押已经被免去元帅职位(19:13)。虽然新的元帅亚玛撒不称职,但大卫还是不肯重新启用约押。“你主的仆人”指大卫的常备军和雇佣兵。虽然亚比筛带领的是大卫的仆人,但他们依然是“约押的人”。“基利提人、比利提人”是大卫的近身侍卫,大卫把自己的卫队都派出去了,表明耶路撒冷已经成为空城,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而急迫。
3.约押谋杀亚玛撒:(撒母耳记下20:8-10)他们到了基遍的大磐石那里,亚玛撒来迎接他们。那时约押穿着战衣,腰束佩刀的带子,刀在鞘内;约押前行,刀从鞘内掉出来。约押左手拾起刀来,对亚玛撒说:“我兄弟,你好啊!”就用右手抓住亚玛撒的胡子,要与他亲嘴。亚玛撒没有防备约押手里所拿的刀;约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他的肠子流在地上,没有再刺他,就死了。约押和他兄弟亚比筛往前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
“基遍”在耶路撒冷北面便雅悯支派境内,离耶路撒冷只有三个小时的路程。“亚玛撒来迎接他们”,表明亚玛撒的军队已经先到一步,其实并没有耽误召集民兵的任务,只是没有及时报告大卫。约押看见取代自已作元帅的仇人亚玛撒,就想谋杀他,故意让“刀从鞘内掉出来”,然后并没有用右手,而是看似无意地用“左手拾起刀来”,向亚玛撒问好“我兄弟,你好啊!”使他放下戒心,约押装作要与他亲嘴的样子,“右手抓住亚玛撒的胡子,要与他亲嘴。”下面却用刀刺入毫无戒心的亚玛撒的肚腹,他的肠子流在地上,没有再刺他,就死了。就这样,亚玛撒惨死在自已的表兄弟约押手里。亚玛撒死了,约押和他兄弟亚比筛往前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要完成亚玛撒没有完成的平息示巴叛乱的工作。
4.有人把亚玛撒的尸身从路上挪到田间:(撒母耳记下20:11-13)有约押的一个少年人站在亚玛撒尸身旁边,对众人说:“谁喜悦约押,谁归顺大卫,就当跟随约押去。”亚玛撒在道路上滚在自己的血里。那人见众民经过都站住,就把亚玛撒的尸身从路上挪到田间,用衣服遮盖。尸身从路上挪移之后,众民就都跟随约押去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
亚玛撒一死,他招募的兵士便无人率领,因此,约押派一个少年人站在亚玛撒的尸旁,呼吁亚玛撒的部下转而跟从约押,这位少年人机智地把“喜悦约押”和“归顺大卫”混为一谈,说“谁喜悦约押,谁归顺大卫,就当跟随约押去”,一面让归顺大卫的犹大人追随约押,一面把约押推到了统帅的地位,那些跟随亚玛撒就跟随约押去了。“滚在”原文是“一直滚动”,表明亚玛撒在死前痛苦地不住地挣扎,残忍的约押却视而不见。那少年人见众民经过都站住,就把亚玛撒的尸身从路上挪到田间,用衣服遮盖。尸身从路上挪移之后,众民就都跟随约押去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
亚玛撒一死,元帅的权柄又回到了约押手里。属圣灵的大卫到底还是没有斗过属肉体的约押,统领军队的权柄再次落到了约押手中,大卫也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
我们看到,大卫与押沙龙父子都想立亚玛撒作元帅:押沙龙立亚玛撒作元帅,代替约押;大卫欲立亚玛撒作元帅,代替约押。但他们父子都没有能胜过约押,约押还是稳坐在元帅的交椅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