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圣书所记载诸多风云人物中,约拿单绝对是值得思考的一个,他的生命轨迹恰似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既绽放过光彩夺目的璀璨光芒,又因人性的羁绊坠入令人叹息的境地……。
这位以色列王国的储君,本可凭借天赐的勇气与属灵智慧,成为犹太历史上不朽的传奇,却在亲情与使命的纠缠中偏离了至高者所预备的道路,最终以悲壮的结局,为后世信徒留下了关于信仰坚守与人性软弱的深刻镜鉴。
约拿单的属灵天赋与非凡胆识,在与非利士人的交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以色列军队因敌军的强盛而陷入困境,连国王扫罗也束手无策时,这位年轻的王子却带着“至高者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的坚定信心,仅与一名拿兵器的少年悄悄潜入敌营。
他以无畏的勇气打破僵局,敌军在混乱中自相残杀,以色列军队顺势反击,创下了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正如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所言:“信仰是去相信我们所未见的,而这种信仰的回报,是看见我们所相信的。”
约拿单的胜利,正是对这句箴言最生动的诠释——他虽未眼见至高者的显现,却因坚信祂的同在,在绝境中获得转机。
更令人感动的是,当先知撒母耳奉至高者之命,膏立牧羊少年大卫为以色列未来的君王时,约拿单展现出了超越世俗权力欲望的属灵胸襟。
彼时的他本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却在至高者的旨意面前毫无怨意,反而主动与大卫结为“以性命相托”的挚友。
他脱下自己的战衣、腰带,将佩刀与弓箭亲手赠予大卫——这些象征王子身份与力量的器物,在他眼中远不及顺服神旨重要。
这种“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念,愿至高者的旨意成全”的品格,恰恰表明:“真正的属灵生命,不在于拥有多少权柄,而在于是否愿意在祂的计划中放下自我。”
然而,当扫罗因嫉妒大卫的功绩与神的眷顾,对其展开疯狂追杀时,约拿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之中。
一边是生养他的父亲、以色列的君王,承载着血缘亲情与家族荣誉;另一边是神所拣选的大卫,代表着神对以色列民族的应许与未来。
他明知扫罗的追杀违背神的旨意,却始终无法彻底斩断亲情的羁绊——他曾多次暗中通风报信,帮助大卫逃离险境;也曾在扫罗面前为大卫辩解,试图化解父亲对大卫的猜忌与仇恨。
但他始终扮演着“调和者”的角色,渴望在维护父亲尊严与顺服神旨之间找到平衡,却不知这种摇摆恰是属肉体的软弱对属灵坚定的侵蚀。
信仰的危机往往不在于面对明显的罪恶,而在于在“看似合理”的情感与神的真理之间选择妥协。
约拿单对父亲的忠诚本无过错,却因将这份情感凌驾于神的旨意之上,逐渐模糊了属灵的视野。
他曾与大卫在田间立约,承诺“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必作你的宰相”,却终究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当扫罗执意要与非利士人决一死战时,约拿单明知父亲已背离神的带领,却仍选择与他并肩作战——或许是出于“属世亲情”的责任感,或许是对家族荣誉的最后坚守,他终究踏入了神未曾同在的战场(这是许多人走过明知故犯的错路)。
基利波山的硝烟中,扫罗兵败自刎,约拿单也战死于乱军之中,父子二人一同倒在了这场战役中。
这份悲壮的结局,让人不禁想起所罗门的箴言:“你要专心仰赖至高者,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约拿单并非不懂这个道理,却在关键时刻让“自己的聪明(或愚拙)”与情感占据了上风,最终与神的指引失之交臂。
约拿单的故事,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英雄陨落”的悲剧,而是一面映照每个人内心的镜子。
他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属灵恩赐——能敏锐察觉神的带领,能在危难中坚守信仰;他也拥有清晰的真理认知,深知大卫是神所拣选的继承者。
可即便如此,他仍在世俗情感的羁绊中偏离了道路。
这恰如朋霍费尔所说:“信仰不是一次性的决志,而是每一天在顺服与妥协之间的选择。”
约拿单的经历提醒我们,信仰的道路上从来不乏“看似美好”的阻碍:亲情的眷恋、名利的诱惑、情感的牵绊,都可能成为使我们偏离祂旨意的诱惑。
今日的我们,何尝不像约拿单一样,时常在“世俗的合理”与“属灵的顺服”之间徘徊?
或许是为了维护人际关系而妥协真理,或许是为了追求物质安稳而放弃祂的呼召,或许是为了满足情感需求而偏离信仰的准则……。
约拿单的生命轨迹告诉我们:唯有像保罗那样,“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至高者在夫子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以坚定的信心斩断一切属肉体的缠累,才能在祂的旨意中活出真正蒙福的生命。
约拿单的光芒虽已熄灭,但他留下的警示,却咏远在历史的星空中闪耀,指引着每一个追寻至高者的人,远离妥协的陷阱,走向坚定的顺服。
TAG:
【作者简介】
尘灰弟兄:雅博网作者,1979年出生在东北,1996年蒙恩得救,2002年蒙召服侍主,在黑龙江大庆的农村教会做半职传道人。于2019年3月份,在公众号平台《恩惠de福音》开始文字服侍。愿在余下的年日继续被主使用,在实体教会服侍的同时,也在网络、借着文字使更多人认识主,得着圣道的喂养。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