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文:路17:11-19
十个长大麻风者得洁净的故事,是《路加福音》中极具特色的叙事之一。作者以其特有的纵向与横向对比手法,深刻地揭示了知恩、感恩与报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故事与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形成呼应,共同构建了《路加福音》中关于外邦人蒙恩的独特神学视角。
一、共同苦难 相同祈求
十个长大麻风的人因为共同的疾病而聚集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群体中包括了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按照当时的文化背景,“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但疾病打破了这种隔阂。苦难具有一种奇特的作用,能够消除人为的界限,使原本敌对的人产生共同的意识。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在苦难面前,人类才能真正意识到彼此的共通性。
当时规定,大麻风患者必须独居营外,撕裂衣服,蓬头散发,喊叫“不洁净了!不洁净了!”。因此,这十个人只能“远远地站着”,高声呼喊:“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他们的呼求体现了对耶稣权能的认知与信心。
耶稣的回应颇为特别:“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这与之前他面对大麻风患者的方式不同。如此差异彰显了主针对每个人的独特性,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信心与行动相辅相成,真正的信心必然体现在顺服的行为中。
二、不同回应 迥异结局
十个人都得了洁净,但只有一个人回来感恩。路加刻意强调,这个人是撒玛利亚人——一个被犹太人视为外族、视为不洁的人。其他九个人可能正忙于完成律法规定的洁净程序,但这个撒玛利亚人却迫不及待地返回,以大声的赞美归荣耀于上帝,并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
耶稣的问题发人深省:“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这不仅是对当时情景的询问,更是对历代信徒的拷问。随后,耶稣对撒玛利亚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直指全人的救恩,而不仅是身体的医治。
这一对比蕴含着深刻的真理:十个人都因信心得到身体的医治,但只有一个人因为感恩的心,得到了更宝贵的救恩。前者是暂时的肉体得医治,后者是永恒的生命得拯救。撒玛利亚人经历了双重的恩典——身体的洁净与灵魂的救赎。
三、知恩感恩 更在报恩
这段经文给我们指出了感恩的真正本质,感恩不仅是一种礼貌或美德,更是信心的表现和救恩的印证。真正的感恩源于认识到一切恩典都来自上帝,并因此回归上帝,且对周边有需要的人群伸出友爱帮助之手。
历史上,不少信徒在极其艰难的境况中仍持守感恩的心。马丁·林卡特在欧洲三十年战争的废墟中目睹无数人死去(包括自己的妻子),却写下了充满感恩的诗歌《齐来谢主歌》(《赞美诗[新编]》第10首)。这首诗歌的曲作者约翰·克吕格尔同样在家破人亡的悲惨境遇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路加通过这个叙事向我们显明:信主的人多,爱主的人少;蒙恩的人多,感恩的人少。我们需要不断地经历信仰的升华,“前要的是祝福,今要主自己;前要的是医治,今惟主而已”(《赞美诗[新编]》第245首)。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