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被称为荣耀日或棕枝主日,按照教会历史,从今天起,我们将进入耶稣受难周,耶稣的受难周共有八天,就是从今天的荣耀日直到4月20日的复活节。
经文:太21:1-11;路19:28-44
按照教会的节期,从今天——2025年4月13日开始,教会要进入耶稣受难周(圣周),这也是预苦期的最后七天了,这七天是耶稣在世上侍奉的顶点。今年的受难周从4月13日开始,到4月20日复活节结束,一共是八天的时间。让我们以虔诚敬畏的心,来进入耶稣的受难周,看看主在最后一周内的每天行程及所作之事,以此纪念祂为我们所成就的事!今天是第一日,荣耀日(或棕枝主日或棕枝节)、礼拜日,我们从六个方面来看《天国君王骑驴进圣城》。
一、旧约先知的预言
(约翰福音5:39)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圣经就是为耶稣作见证,旧约是影儿,新约是实体,旧约中准确地预言耶稣的降生、受死、复活、升天与再来的五步救恩。
1.预言耶稣的降生与受难:
1)关于耶稣的降生有两处预言:A.预言了耶稣降生方式(由童贞女所生):(以赛亚书7:14)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
B.预言耶稣降生的具体地点:(弥迦书5:2)伯利恒的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
2)预言耶稣的受难与安葬:(以赛亚书53:7-9)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他虽然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
无论是关于耶稣降生的方式与地点,以及他的受难与安葬,到新约时都准确地应验了。
3)预言耶稣的复活:(诗篇16:10)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
4)预言耶稣升天:(诗篇47:5) 神上升,有喊声相送;耶和华上升,有角声相送。
2.预言耶稣将骑驴进入圣城:(撒迦利亚9:9)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
公元前四百年,先知撒迦利亚就预言,天国君王要骑驴进入耶路撒冷,做拯救全人类的工作。当时的波斯王是骑马的(斯6:8),亚历山大也骑着威风凌凌的战马,但这位天国的君王却“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
耶稣要坐在大卫的宝座上,就必须得到耶路撒冷。耶稣这次首次以天国君王的身份进圣城犹为重要,轰动全城,成为家喻户晓的重大新闻。耶路撒冷被称为大卫城,因有圣殿又称为圣城耶路撒冷。我们从(太1章)耶稣基督的家谱看到耶稣按肉身是大卫的后裔:(太1:1)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经上许多人都称呼耶稣是“大卫的子孙”:(马太福音9:27)耶稣从那里往前走,有两个瞎子跟着他,喊叫说:“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
(马太福音12:23)众人都惊奇,说:“这不是大卫的子孙吗?”
(马太福音21:9)前行后随的众人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马太福音21:15-16)祭司长和文士看见耶稣所行的奇事,又见小孩子在殿里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就甚恼怒,对他说:“这些人所说的,你听见了吗?”耶稣说:“是的。经上说‘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你们没有念过吗?”
二、预言的应验(骑驴进圣城)
1.天国君王骑驴进圣城:(马太福音21:1-7)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在橄榄山那里。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必看见一匹驴拴在那里,还有驴驹同在一处;你们解开,牵到我这里来。若有人对你们说什么,你们就说:‘主要用它。’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这事成就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要对锡安的居民 说: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门徒就照耶稣所吩咐的去行,牵了驴和驴驹来,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路加福音19:28-35)耶稣说完了这话,就在前面走,上耶路撒冷去。将近伯法其和伯大尼,在一座山名叫橄榄山那里,就打发两个门徒,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进去的时候,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可以解开牵来。若有人问为什么解它,你们就说:‘主要用它。’”打发的人去了,所遇见的正如耶稣所说的。他们解驴驹的时候,主人问他们说:“解驴驹做什么?”他们说:“主要用它。”他们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扶着耶稣骑上。
(约翰福音12:14-16)耶稣得了一个驴驹,就骑上,如经上所记的说:“锡安的民哪,不要惧怕!你的王骑着驴驹来了。”这些事门徒起先不明白,等到耶稣得了荣耀以后才想起这话是指着他写的,并且众人果然向他这样行了。
三福音书上都记载了耶稣骑驴进圣城的事情,按照先知的预言,耶稣差遣门徒去给他牵一匹驴驹来。当驴主人听说是“主要用它,”就立即让他们牵了去。门徒把自已的衣服搭在上面,扶着耶稣骑上。
耶路撒冷是一座京城,古代每天都有很多群众和商人,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从城门口进进出出,有人骑驴,有人骑马,也有人骑骆驼。对于耶路撒冷人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可是这天却有些与众不同,这个人很特别,骑着驴驹子,他的脸上安祥宁静,和蔼可亲,只要看他一眼的人,没有一个人不为此心动。他的举手投足都能牵动着每个人神经,让人都不自觉的被感动。再看看他身后,前呼后拥的人群,人们猛然想起先知的预言,骑驴驹的君王,竟然是他们盼望已久的大卫的子孙。
耶稣降生时有记号:(路2:12)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进圣城有记号——骑着驴驹子。复活有记号——空着的坟墓。
2.主耶稣骑驴进圣城有三种意义:
A.应验先知撒迦利亚的预言,显明耶稣的顺从。B.表现了主耶稣谦卑。
C.骑驴进京显明耶稣是和平的君王。
“驴”是一种体型较小温驯的家畜,古以色列人在未普遍使用马之前,人用驴当作驮运货物的工具以及交通工具,如(创世记42:26)他们就把粮食驮在驴上,离开那里去了。(民数记22:22b)他骑着驴,有两个仆人跟随他。(撒母耳记上25:20)亚比该骑着驴,正下山坡,见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从对面下来,亚比该就迎接他们。(士师记10:3-4)在他以后有基列人睚珥兴起,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二年。他有三十个儿子,骑着三十匹驴驹。他们有三十座城邑,叫作哈倭特·睚珥,直到如今,都是在基列地。
由于驴不像战马那样威风,所以圣经用驴和马作对比,以表明骑驴者的谦和、温雅。主耶稣以天国君王的身分出现于居住在地上京城的属地子民眼前。虽然如此,祂并不是以威严显赫的样式君临,而是和和平平、温温柔柔地来到,这是祂骑着驴驹子所给人的印象。
三、赞美与反对
1.众人的赞美:(太21:8-9)众人多半把衣服铺在路上。还有人砍下树枝来铺在路上。前行后随的众人,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称颂的话)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路19:36-40)走的时候,众人把衣服铺在路上。将近耶路撒冷,正下橄榄山的时候,众门徒因所见过的一切异能,都欢乐起来,大声赞美 神,说:“奉主名来的王是应当称颂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
(约翰福音12:12-13)第二天,有许多上来过节的人听见耶稣将到耶路撒冷,就拿着棕树枝出去迎接他,喊着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
因逾越节将临,有极多的人从各地前来耶路撒冷过节。他们看见耶稣,“把衣服铺在路上”乃是一种向君王表示效忠致敬的举动。“还有人砍下树枝来铺在路上”乃是欢迎王的一个表现。“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和散那”是“求你立刻拯救”(参诗118:15)的意思,但亦可转用作称颂的话,含有“你有大能,惟你是配”之意。“大卫的子孙”意即祂就是神所差来拯救全地的那位弥赛亚(参诗132:10-11)。群众如此向祂欢呼称颂,乃以为耶稣就是他们民族的救星,来此作王,率领犹太人反抗罗国帝国的统治,建立弥赛亚国。因此,一旦他们看到耶稣不合他们的想象时,立即高喊“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马太福音27:20-23)祭司长和长老挑唆众人,求释放巴拉巴,除灭耶稣。巡抚对众人说:“这两个人,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呢?”他们说:“巴拉巴。”彼拉多说:“这样,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他们都说:“把他钉十字架!”巡抚说:“为什么呢?他做了什么恶事呢?”他们便极力地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
我们是神的儿女,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向主欢呼歌唱,他是配受赞美、荣耀、尊贵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2.法利赛人的反对:(路19:39-40)众人中有几个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说:“责备你的门徒吧!”耶稣说:“我告诉你们,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
然而,在众人的感恩和赞美声中,却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几个法利赛人看见群众情绪如此高涨,听到众人赞美耶稣的声音,就心里嫉妒,因而满了反感与厌恶,就要耶稣责备他的门徒。这些法利赛人肉眼明亮,心里的刚硬,灵眼却昏花,使他们无法认出这位耶稣就是他们盼望已久的基督。
四、这是谁?
1.这是谁:(马太福音21:10)耶稣既进了耶路撒冷,合城都惊动了,说:“这是谁?”
当年耶稣降生时,几个东方博士们来寻找新生王的时候,“耶路撒冷合城的人”都不安(太2:3)。如今天国君王即将上十字架,“合城都惊动了”,耶路撒冷的居民们互相对问“这是谁?”平时骑驴进圣城的人太多了,为何这人会惊动合城?“这是谁?”是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是关乎你将来在天堂还是地狱的问题,因此“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他出现确如晨光;他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何西阿书6:3)。”
2.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稣:(马太福音21:11)众人说:“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稣。”
“众人”中可能有许多上耶路撒冷守节的加利利人,他们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介绍了主耶稣,但他们只能认识主耶稣到“拿撒勒的先知”的地步,还不知道耶稣是“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马太福音16:16)。”
五、为耶路撒冷哀哭
就在群众欢呼声中,耶稣看到耶路撒冷,却为它哀哭。福音书中三次记载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
1.责备耶路撒冷的罪行:(马太福音23:37)“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
(路加福音13:34-35)的经文几乎与(马太福音23:37-39)完全相同。耶路撒冷是当时犹太教的圣城,代表犹太教的核心集团,他们有敬虔的外表,却没有敬虔的实际。律法规定要用石头打死四种人:拜偶像的人(申17:5,7),行巫术的人(利20:27),犯奸淫的人(申22:22),假先知(申13:10;18:20)。犹太教却把那些奉主差遣的人当作假先知(太21:35),用石头打死他们,耶路撒冷因此成了“流人血的城”(结22:2;24:6;赛1:21)。“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指主耶稣曾经多次访问耶路撒冷(约2:13;5:1;7:10),呼召百姓回转归向神。“你的儿女”指耶路撒冷的居民。
2.为耶路撒冷哀哭:(马太福音23:38-39)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路加福音19:41-44)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看见城,就为它哀哭,说:“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因为日子将到,你的仇敌必筑起土垒,周围环绕你,四面困住你,并要扫灭你和你里头的儿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因你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
天国之王入城仪式的高潮,竟然是主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与群众的欢乐形成鲜明的对比。人所看见的是神国即将显现,主所看见的却是耶路撒冷因拒绝救主而将要被毁。
耶稣在责备耶路撒冷的罪行后,预言它将受到的惩罚:“你们的家成为荒场”这是圣约的咒诅(利26:33),也是先知以赛亚(赛64:10)和耶利米(耶7:34)的预言。预言神将撇弃耶路撒冷城和圣殿(太24:2)。主后70年被罗马帝国彻底毁掉。“你们不得再见我”是宣告主耶稣从此不再向拒绝基督的犹太教领袖们传道,直到祂第二次再来。“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引自欢迎弥赛亚的(诗118:26)。当主耶稣第二次再来的时候,犹太人都要承认祂就是弥赛亚,那时“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11:26)。
“日子将到”指主后66-73年爆发了第一次犹太战争,犹太百姓起来反抗罗马帝国的统治。主后七十年,罗马将军提多围城七个月,攻陷耶路撒冷、圣殿被毁。“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意思是“完全毁灭”,按照字面完全应验了。当时罗马军队彻底毁灭了耶路撒冷及圣殿,甚至为了寻找金子连石头也被撬开。“因你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指现在主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正是百姓接受基督为王、与神恢复平安的时候,但许多人却刚硬地拒绝了神的眷顾,结果只能悲惨地自食其果。
六、耶稣此行目的
三福音书中都记载了耶稣荣入圣城的事,可见这事的意义重大。
1.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路加福音9:51)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
“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是指按照神的救赎计划,主耶稣上十字架的时间即将到来,所以主耶稣结束了在加利利的事奉,“定意向耶路撒冷去”。这段旅程为时半年,其中五次提到耶稣定意前往耶路撒冷(路9:51;13:22;17:11;18:31;19:28)。
2.耶稣要在耶路撒冷受难:(路加福音13:31-33)正当那时,有几个法利赛人来对耶稣说:“离开这里去吧,因为希律想要杀你。”耶稣说:“你们去告诉那个狐狸说:‘今天、明天我赶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虽然这样,今天、明天、后天,我必须前行,因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
这个希律就是杀害施洗约翰的希律·安提帕(路9:7-9),他的辖区是加利利和比利亚。可能主耶稣现在已经到了比利亚,所以法利赛人想用希律的名义吓走祂。因此装作是关心耶稣的样子说“离开这里去吧,因为希律想要杀你。”看似关切,实则是恐吓。在圣经中,“狐狸”代表三件事:一是没有建设性(结13:4);二是毁坏性强(歌2:15);三是无足轻重(尼4:3)。32节是犹太人的习惯用语,指在一段短暂但不确定的时间之后,很快将发生一件确定的事。主耶稣在地上的侍奉乃是按照神既定的时间表,祂的使命绝不会被人打岔。33节是犹太人的习惯用语,用来表示一段不确定、但却有限的时间。
“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表明主耶稣早已定意到耶路撒冷上十字架,很快就会离开希律的辖区比利亚,进入犹太巡抚彼拉多的辖区犹太地。整个计划都已经安排好了,不必法利赛人用希律来恐吓、轰走祂。
耶稣来到耶路撒冷,有些犹太人认为耶稣会作他们的王,带领犹太人脱离罗马帝国政权,建立自由王国以色列。可是,他们想错了,耶稣的国不是在地上:(约18:36)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耶稣要建立圣洁荣耀神的国度,并且他要把这个世界上的罪人迁入荣耀的国度。因此,耶稣要亲身受死,来满足神公义的要求。罪的工价就是死,耶稣愿意担负全世界众人的罪恶,成为替罪的羔羊,为我们而死。耶稣到圣城就是这个目的,很多人不明白,不知道耶稣怎么会钉十字架呢?
其实,早在公元前七百年,先知以赛亚就说出了耶稣前行的目的:(赛53:4-8)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
总结:天国君王耶稣骑驴进圣城,拉开了受难周的序幕,作为逾越节的羔羊,他要一步步为我们走上十字架,为我们被杀,成就救赎大功,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