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上的几个好人

作者:耶米玛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5-03-30 05:01:30

 40c1568a0caf4680e5163d700b85755d.jpg

  经文:撒上29:9;徒11:24

  好人的基本含义:一是身体健康:?没有伤、病、残疾的人?:这是最基础、最直观的解释。在日常对话中,当人们提到“好人”时,有时仅指身体健康、没有疾病或残疾的人。二是?品行好的人?:这是“好人”一词更为常见的解释。它指的是那些道德高尚、行为端正、对他人友善并乐于助人的人。“好人”还可以被理解为那些不仅不伤害他人,而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帮助他人、行使利他行为的人。他们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将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但“老好人”这个词有时带有一些贬义,指的是那些过于迁就他人、缺乏原则、不敢得罪人的人。他们往往为了避免冲突而牺牲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对别人的要求几乎从不拒绝。经上有个不会说“不”的老好人亚伦:以色列人叫他制造金牛犊,他说“行(出32章)”;姐姐米利暗要他一同去毁谤兄弟摩西,他说“中(民12章)”;兄弟摩西与他一同去击打磐石出水,他也不制止(民20:2-13)。结果不得进迦南。

  我们从九个方面来看《圣经上的几个好人》。

  一、亚吉看大卫是好人

  1.大卫投奔迦特王亚吉:(撒母耳记上27:1-2,4)大卫心里说:“必有一日我死在扫罗手里,不如逃奔非利士地去。扫罗见我不在以色列的境内,就必绝望,不再寻索我;这样我可以脱离他的手。”于是大卫起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投奔迦特王-玛俄的儿子亚吉去了。……有人告诉扫罗说:“大卫逃到迦特。”扫罗就不再寻索他了。

  在扫罗常年的追杀中,大卫忘记了神给他的应许,以为自已必有一日会死在扫罗手里,其实不会。他信心软弱的时候,就动用自已的办法,想到了逃奔非利士地迦特王玛俄的儿子亚吉。这样,扫罗见他不在以色列境内,就必绝望,不再寻索他。思想决定行为,大卫把自已想法告诉跟随他的人,他们觉得是个好主意,就都投奔迦特王亚吉去了。果然,扫罗听说大卫逃到了迦特,就不再寻索他了。

  2.亚吉将洗革拉赐给大卫:(撒母耳记上27:5-7)大卫对亚吉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在京外的城邑中赐我一个地方居住。仆人何必与王同住京都呢?”当日亚吉将洗革拉赐给他,因此洗革拉属犹大王,直到今日。大卫在非利士地住了一年零四个月。

  大卫是神的受膏者,以色列未来的君王,现在却只能作亚吉的仆人,这滋味不好受。大卫不愿意与亚吉同住京都,处于他的眼皮底下,因此请求亚吉在京外的城邑中赐他一个地方居住,当日亚吉将洗革拉赐给大卫,从此洗革拉就属犹大王,成为大卫管理的第一座犹大城市。大卫在非利士地住了一年零四个月,这段时间是大卫灵程的低谷。

  3.亚吉信了大卫:(撒母耳记上27:8-12)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上去,侵夺基述人、基色人、亚玛力人之地。这几族历来住在那地,从书珥直到埃及。大卫击杀那地的人,无论男女都没有留下一个,又夺获牛、羊、骆驼、驴,并衣服,回来见亚吉。亚吉说:“你们今日侵夺了什么地方呢?”大卫说:“侵夺了犹大的南方、耶拉篾的南方、基尼的南方。”无论男女,大卫没有留下一个带到迦特来。他说:“恐怕他们将我们的事告诉人,说大卫住在非利士地的时候常常这样行。”亚吉信了大卫,心里说:“大卫使本族以色列人憎恶他,所以他必永远作我的仆人了。”

  “在人屋檐下,焉能不低头”,为了骗取亚吉的信任,大卫击杀的是犹大人的仇敌,却半真半假地告诉亚吉攻打的是犹大地,以此欺骗亚吉,亚吉信了大卫,以为大卫必永远作他的仆人了,却不想自已被大卫蒙在鼓里。

  4.亚吉命令大卫出战:(撒母耳记上28:1-2)那时,非利士人聚集军旅,要与以色列人打仗。亚吉对大卫说:“你当知道,你和跟随你的人都要随我出战。”大卫对亚吉说:“仆人所能做的事,王必知道。”亚吉对大卫说:“这样,我立你永远作我的护卫长。”

  扫罗末年,非利士人聚集军旅要与以色列人打仗。亚吉命令大卫和跟随他的人都要随他出战。大卫不敢说不,只能含糊其辞地说“仆人所能做的事,王必知道。”亚吉以为大卫是真心的跟随他,因此应许立大卫永远作他的护卫长。

  5.非利士人的首领不要大卫:(撒母耳记上29:1-2,4-5)非利士人将他们的军旅聚到亚弗;以色列人在耶斯列的泉旁安营。非利士人的首领各率军队,或百或千,挨次前进;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同着亚吉跟在后边。……非利士人的首领向亚吉发怒,对他说:“你要叫这人回你所安置他的地方,不可叫他同我们出战,恐怕他在阵上反为我们的敌人。他用什么与他主人复和呢?岂不是用我们这些人的首级吗?从前以色列的妇女跳舞唱和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所说的不是这个大卫吗?”

  正在大卫忐忑不安的时候,非利士人的首领看到大卫跟在后边,就向亚吉发怒,要他叫大卫回到亚吉安置他的地方,不可叫他同非利士人一同出战,恐怕大卫在阵上反为他们的敌人。大卫能够骗取亚吉的信任,却无法赢得非利士人首领的信任。神要藉着他们给大卫开道路,避免骨肉相残。

  6.亚吉看大卫是好人:(撒母耳记上29:6-9)亚吉叫大卫来,对他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你是正直人。你随我在军中出入,我看你甚好。自从你投奔我到如今,我未曾见你有什么过失;只是众首领不喜悦你。现在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免得非利士人的首领不欢喜你。”大卫对亚吉说:“我做了什么呢?自从仆人到你面前,直到今日,你查出我有什么过错,使我不去攻击主-我王的仇敌呢?”亚吉说:“我知道你在我眼前是好人,如同 神的使者一般;只是非利士人的首领说:‘这人不可同我们出战。’”

  亚吉不敢得罪非利士人的首领,他叫来大卫,指着神起誓,说大卫是个正直人,亚吉也看他甚好。但首领们不喜欢大卫,要大卫回去吧!大卫一听就知道神给他开了道路,巴不得赶快离开战场,但他表面上又不得不说了一些虚假的客套话,想知道为什么亚吉让他离开。亚吉肯定大卫是好人,大卫在亚吉的心目中是无可指责的好人。只是非利士人的首领说了“这人不可同我们出战。”感谢神,再次给大卫开了道路。

  大卫是好人吗?在神眼里,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但不会合人人的心意:扫罗看大卫是该死的人(撒上20:30-31),拿八说他是“悖逆主人奔逃的仆人(撒上25:10),”示每说大卫是流人血的坏人(撒下16:5-8)……亚吉说大卫是正直人,看他甚好,是个好人,如同神的使者一般。可见,当时的大卫如何在亚吉面前讨好他,欺哄他。

  二、大卫认为亚希玛斯是个好人

  1.约押杀死押沙龙:(撒母耳记下18:7,9-10,14b-15)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那日阵亡的甚多,共有二万人。……押沙龙偶然遇见大卫的仆人。押沙龙骑着骡子,从大橡树密枝底下经过,他的头发被树枝绕住,就悬挂起来,所骑的骡子便离他去了。有个人看见,就告诉约押说:“我看见押沙龙挂在橡树上了。”……约押手拿三杆短枪,趁押沙龙在橡树上还活着,就刺透他的心。给约押拿兵器的十个少年人围绕押沙龙,将他杀死。

  押沙龙阴谋造反时,跟随押沙龙的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押沙龙也被挂在了橡树上,大卫的一个仆人看见了,就去告诉元帅约押,约押不顾大卫的命令,乘机去杀死了押沙龙,为国除害。

  2.亚希玛斯请求去报信:(撒母耳记下18:19-20,22-23)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说:“容我跑去,将耶和华向仇敌给王报仇的信息报与王知。”约押对他说:“你今日不可去报信,改日可以报信;因为今日王的儿子死了,所以你不可去报信。”……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又对约押说:“无论怎样,求你容我随着古示人跑去。”约押说:“我儿,你报这信息,既不得赏赐,何必要跑去呢?”他又说:“无论怎样,我要跑去。”约押说:“你跑去吧!”亚希玛斯就从平原往前跑,跑过古示人去了。

  战争胜利后,有跑得快恩赐的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急于把这一好信息报告大卫王,因此请求约押让他去报信,给他一个用武之机。约押告诉他,今天不可去报信,改天可以去,因为今天王的儿子押沙龙死了。约押让古示人去报信。但亚希玛斯再次请求他去报信,约押再次劝他不要去,但亚希玛斯主意已定,无论怎样,他要跑去。约押看到亚希玛斯执意要去,就应允了。亚希玛斯很快就跑过古示人去了。

  3.亚希玛斯不知道押沙龙的事:(撒母耳记下18:27-29)守望的人说:“我看前头人的跑法,好像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的跑法一样。”王说:“他是个好人,必是报好信息。”亚希玛斯向王呼叫说:“平安了!”就在王面前脸伏于地叩拜,说:“耶和华-你的 神是应当称颂的,因他已将那举手攻击我主我王的人交给王了。”王问说:“少年人押沙龙平安不平安?”亚希玛斯回答说:“约押打发王的仆人,那时仆人听见众民大声喧哗,却不知道是什么事。”

  当守望的人告诉大卫前面人的跑法好像亚希玛斯时,大卫立即说他是个好人,必是报好信息,就知道战争胜利了。大卫的心情是复杂的:一面盼望胜利,平息内战,让人民早日过上安康的日子;一方面又心系儿子押沙龙的安危,盼望儿子平安。此事难以双全。

  亚希玛斯是个好人,只是他报信息抓不住重点,大卫关心的是“少年人押沙龙平安不平安?”他却说“不知道是什么事。”

  三、亚多尼雅认为约拿单是好人

  1.亚多尼雅争夺王位:(列王纪上1:5,7)那时,哈及的儿子亚多尼雅自尊,说:“我必作王”,就为自己预备车辆、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走。……亚多尼雅与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和祭司亚比亚他商议;二人就顺从他,帮助他。

  大卫年老的时候,此时,大卫长子暗嫩、三子押沙龙已经被杀,他的四儿子觉得论资排辈也该轮到他了,王位非他莫属。因此既不求问神,也不向父王大卫请示,就自立为王。元帅约押和祭司亚比亚他也都顺从了亚多尼雅,帮助他。

  2.所罗门被立为王:(列王纪上1:38-40)于是,祭司撒督、先知拿单、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都下去使所罗门骑大卫王的骡子,将他送到基训。祭司撒督就从帐幕中取了盛膏油的角来,用膏膏所罗门。人就吹角,众民都说:“愿所罗门王万岁!”众民跟随他上来,且吹笛,大大欢呼,声音震地。

  大卫得知此事后,在形势紧急的情况下,吩咐祭司撒督、先知拿单等使所罗门骑大卫王的骡子,将他送到基训,在那里膏他作王。祭司撒督用膏膏立所罗门作王接续大卫。众民跟随所罗门王上来,且吹笛,大大欢呼,声音震地。

  3.亚多尼雅以为约拿单是个忠义的人:(列王纪上1:42)他(约押)正说话的时候,祭司亚比亚他的儿子约拿单来了。亚多尼雅对他说:“进来吧!你是个忠义的人,必是报好信息。”

  亚多尼雅因着祭司亚比亚他倒戈归从了他,就认为他的儿子约拿单是个忠义的人。约拿单之前的确对大卫忠心,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与约拿单在押沙龙阴谋造反的时候,曾一同给大卫报过信(撒下15:24-36)。但后来却分道扬镳,亚希玛斯选择跟随所罗门;而约拿单却因帮助亚多尼雅被废了祭司的职分,命运绝然不同。选择大于努力。

  四、天父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

  1.要爱你们的仇敌:(马太福音5:43-44)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 -/迫你们的祷告。

  律法的要求是“爱邻舍,恨仇敌”,这也是人的天性,但天国君王向天国子民提出的要求是“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 -/迫你们的祷告。”对于给自已带来伤害的仇敌,谁能够去爱他们呢?但有了属天的生命,天国子民就能超越地上天然的爱和恨。一方面“恶要厌恶”(罗12:9),不与恶人同伙(弗5:7),另一方面却要爱罪人的灵魂,存心怜悯,对敌视、反对、逼 -/迫自己的“仇敌”从被动的“不恨”变为主动的“爱”,因为从神而来的“爱”能化敌为友,甚至与“仇敌”成为弟兄,一起进入天国。

  2.天父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马太福音5:45)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能够做到“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 -/迫你们的祷告”的人,就可以作天父的儿子了。因为神就是爱,神爱世人,日头是神的爱,雨水也是神的爱,神将阳光、雨水赐给所有的人,并无好人歹人之分。因此对人一视同仁的爱是天国子民作为“天父的儿子”的标志。“天父的儿子”表明天国子民有神的生命和性情,祂将人所不配得的给人,我们也当将人所不该得的给人。

  五、门徒要住在好人家里

  (马太福音10:11)你们无论进哪一城,哪一村,要打听那里谁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时候。

  天国的工人不能论断人,但天国工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对工作对象的光景有所认识。耶稣教导使徒居住的原则是:拣好人家而居住。可见耶稣特别关心门徒交什么样的人。

  《名贤集》里有这么一句话:“居必择邻,交必良友。”意思是居住必须选择好的邻居,交朋友必须选择贤德之人。亲爱的家人,一定要交好人,远离坏人、垃圾人:(箴言13:20)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济公全传》上有句俗语“鸟随鸾凤飞能远,人伴贤良品自高。”我们也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啥人学啥人,再次奉劝家人们:一是不要轻易交友,不是人人都会成为好友;“滥交朋友的,自取败坏;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箴言18:24)。”保罗也教导信徒“你们不要自欺;滥交是败坏善行(哥林多前书15:33)。”二是万一不慎交了损友,一定要及时删除。对于不要脸的人,该翻脸时就翻脸。

  感谢神,好人一定会有好报,我们看到,好人因着接待使徒,会比坏人优先听到福音。

  六、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

  1.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做工:(马太福音20:1-2)“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做工,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

  一个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做工,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一钱银子”当时是一个雇工一天最高的工价。

  2.家主在不同的时间雇人进他的葡萄园做工:(马太福音20:3-7)约在巳初出去,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约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这样行。约在酉初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

  本来,家主清早雇的工人已经够了,但他在巳初、午正和申初出去,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就怜悯他们,叫他们也进葡萄园做工,应许给他们工价。约在酉初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无人雇他们做工,就意味着他们这天没有收入,一家人就要挨饿。家主心生怜悯,就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这是何等的恩典。

  3.酉初雇的人来了,各人得了一钱银子:(马太福音20:8-9)到了晚上,园主对管事的说:‘叫工人都来,给他们工钱,从后来的起,到先来的为止。约在酉初雇的人来了,各人得了一钱银子。

  到了晚上,该给工人工价的时候,酉初雇的人只做了一小时,但各人也得了一钱银子。

  4.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马太福音20:10-15)及至那先雇的来了,他们以为必要多得;谁知也是各得一钱。他们得了,就埋怨家主说:‘我们整天劳苦受热,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吗?’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说:‘朋友,我不亏负你,你与我讲定的不是一钱银子吗?拿你的走吧!我给那后来的和给你一样,这是我愿意的。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

  先雇的来了,他们以为必要多得,谁知,与酉初的人一样,各人得了一钱银子,他们就埋怨家主,他们工作了一整天,竟然叫那只做一小时的工价与他们一样,这太不公平了。家主却说,不亏负他们,因为他们开始讲定的就是一钱银子。“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这不是公平的原则,而是恩典的原则。

  七、奸细装作好人

  1.奸细装作好人:(路加福音20:19-21)文士和祭司长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当时就想要下手拿他,只是惧怕百姓。于是窥探耶稣,打发奸细装作好人,要在他的话上得把柄,好将他交在巡抚的政权之下。奸细就问耶稣说:“夫子,我们晓得你所讲所传都是正道,也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诚诚实实传 神的道。我们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

  耶稣在(路加福音20:9-18)讲了一个凶恶佃户的比喻,文士和祭司长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当时就想要下手拿他,只是惧怕百姓。因此打发奸细装作好人,要在他的话上得把柄。奸细既然是装作好人,就证明他们是真的坏人,奸细先恭维(其实也是实话)耶稣一番后,给他抛出一个两难的问题“我们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耶稣如果说可以,法利赛人就会向犹太人宣告祂背叛神的国度,进而得罪激进的奋锐党人;如果说不可以,撒都该人就会向罗马巡抚控告祂谋反。

  2.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 神的物当归给 神:(路加福音20:22-25)耶稣看出他们的诡诈,就对他们说:“拿一个银钱来给我看。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凯撒的。”耶稣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 神的物当归给 神。”

  察看人心的耶稣看出奸细的诡诈,要他们拿一个银钱给他看,他们告诉耶稣银钱上的像和号是凯撒,就是说这银钱属于凯撒,是不能用来缴纳圣殿税的,因此耶稣说“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 神的物当归给 神。”

  八、耶稣是好人还是迷惑众人的?

  1.耶稣上耶路撒冷过住棚节:(约翰福音7:10)但他弟兄上去以后,他也上去过节,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

  按照律法的规定,一个12岁以上的犹太男人一年三次要到圣殿过节,作为生在律法下的人,耶稣也上耶路撒冷去过住棚节。

  2.他是好人还是迷惑众人的:(约翰福音7:11-12)正在节期,犹太人寻找耶稣,说:“他在哪里?”众人为他纷纷议论,有的说:“他是好人。”有的说:“不然,他是迷惑众人的。”

  当时,耶稣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但犹太人并没有认识到他就是他们所盼望的弥赛亚。因此在节期期间,犹太人边寻找耶稣,边在议论耶稣,有人从耶稣的言行得出的结论“他是好人”,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但也有人认为耶稣是“迷惑众人的。”这种人根本不认识耶稣,所以才有了这种错误的论断。

  九、好人巴拿巴

  1.巴拿巴完全奉献:(使徒行传4:36-37)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生在塞浦路斯的利未人约瑟,可能是在过五旬节圣灵降临时,听见了使徒的布道,就作了门徒。他因着有劝慰的恩赐,使徒们亲切地称他是巴拿巴。他有着清楚的生命,在初期教会过凡物公用生活的时候,巴拿巴把他的田地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巴拿巴就成为初期教会奉献的一个典范。

  2.巴拿巴接待扫罗:(使徒行传9:26-29)扫罗到了耶路撒冷,想与门徒结交,他们却都怕他,不信他是门徒。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领去见使徒,把他在路上怎么看见主,主怎么向他说话,他在大马士革怎么奉耶稣的名放胆传道,都述说出来。于是扫罗在耶路撒冷和门徒出入来往,奉主的名放胆传道,并与说希腊话的犹太人讲论辩驳;他们却想法子要杀他。

  扫罗原来是逼 -/迫教会,残害信徒的。他在去大马士革捉拿信徒的路上蒙主光照归主。当扫罗来到耶路撒冷,想与其他门徒结交的时候,他们却都怕他,不信他是门徒。惟有巴拿巴接待了扫罗,把他领去见到使徒,把他蒙恩归主的事说了一遍,他们就接待扫罗,使扫罗得以在耶路撒冷和门徒一同出入来往,奉主的名放胆传道,巴拿巴成为保罗的伯乐。

  3.巴拿巴接纳马可:(使徒行传15:36-40)过了些日子,保罗对巴拿巴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做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塞浦路斯去;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

  在圣灵的指示下,巴拿巴和扫罗开始了第一次旅行布道,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与他们同工,但马可却中途退出,使得保罗甚为不快。因此保罗提议第二次旅行布道,巴拿巴再提带着马可,再给他一次机会,保罗以为不可带他去。二人因此大起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保罗拣选了西拉,保罗和巴拿巴兵分两路,开始了第二次旅行布道。

  4.巴拿巴原是个好人:(使徒行传11:22-26)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为止。他到了那里,看见 神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他又往大数去找扫罗,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

  安提阿教会建立的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前去安提阿探望。他到了那里,看见神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他的到来,给教会带来了奋兴。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

  巴拿巴这个好人,不仅带出了出其右外邦人使徒保罗,也带出了一流的传道人马可。教会固然需要保罗,也同样需要巴拿巴这样的好人,愿我们都能成为他人的巴拿巴,甘作人梯,培养、提拔更多的传道人。

  但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对人对已有益。

 

  TAG:

【作者简介】 耶米玛,雅博网编辑,河北邯郸人,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

赞助商链接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