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中的玫瑰】诗篇系列20:穿越黑暗,迎接公义

作者:小方舟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5-07-24 07:45:16

 

微信图片_20250723160936.jpg

  第20篇:穿越黑暗,迎接公义

  经文:诗109:6-15

  在上一讲当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卫对恶人的控诉和对神公义的期盼,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在面对不公和邪恶时不能沉默或忍让,而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发声并寻求神的帮助。其次,它提醒我们要坚守信仰和道德底线,不因恶人的攻击和诱惑而动摇或妥协。我们相信神的公义和审判是真实存在的,只要我们坚定信仰,就一定能得到神的庇护和奖赏。

  旧约时代,神给他子民的律法是以完全的公义作为基础。作假见证的人企图诽谤中伤其他的人,因此,律法明文规定,他们谋划怎样对待无辜之人就要照他们所谋划的对待他们(申19:16-19)。在6-15中,是大卫对神公义的深切期盼和对恶人的严厉控诉。它让我们看到了大卫的坚定信仰和正义追求,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鼓励。

  一、大卫的控诉与祈愿

  在诗篇109篇中,大卫对恶人的控诉可谓是具体而深刻。他指出,"他们嘴里说和平,心里却设奸计。(6节)"这些恶人以谎言和诡诈攻击他,用怨恨的话语和无端的指控中伤他。他们不仅不感恩大卫的善行,反而以恶报善,以恨报爱。面对这样的敌人,大卫没有沉默或忍让,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向神祈求公又的审判。大卫的控诉与祈愿构成了该篇经文的核心内容,它们不仅反映了大卫个人的情感与信仰,也蕴含了深刻的神学与道德意义。

  1.控诉是情感的宣泄与正义的呼唤

  大卫的控诉,是对敌人恶毒与不公行为的强烈反应。这些控诉不仅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愤怒与无助,更体现了他对正义的深切渴望。在大卫看来,敌人的行为已经违背了神的旨意与道德准则,因此他有必要向神倾诉,寻求神的公义审判。这种控诉,实际上是对神的一种呼唤,希望神能介入人间事务,维护正义与公平。

  2.祈愿是信仰的坚守与希望的寄托

  与控诉相伴的,是大卫对神的虔诚祈愿。他祈求神能惩罚敌人,保护他与他的家人免受伤害。这些祈愿,虽然以诅咒式语言表述(如"愿他的日子如隐藏的人,愿他遭报应的日子快快来到"),但实际上是大卫对神的坚定信仰与对未来希望的寄托。他相信,神是公义的,神会倾听他的呼唤,并在适当的时候彰显公义。这种信仰与希望,成为大卫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的力量源泉。

  3.控诉与祈愿的神学意义

  从神学的角度来看,大卫的控诉与祈愿体现了人与神之间的亲密关系。人可以向神倾诉自己的痛苦与不公,寻求神的帮助与救赎。而神则作为公义的审判者,倾听人的呼唤,并在适当的时候介入人间事务,维护正义与公平。这种关系,不仅彰显了神的慈爱与威严,也赋予了人信仰与希望的力量。同时,大卫的控诉与祈愿也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公与困境时,我们应该坚守信仰,向神祈求公义与救赎。而不是放弃希望,陷入绝望与自暴自弃的境地。因为神是公义的,他必会倾听我们的呼唤,并在适当的时候彰显他的大能。

  综上所述,大卫的控诉与祈愿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宣泄与希望的寄托。面对不公和邪恶,我们不能选择沉默或忍让。我们应该像大卫一样,勇敢地站出来发声,捍卫正义和真理。无论是在职场、家庭还是社会中,看到不公和邪恶的行为时,我们都应该敢于站出来,用我们的言语和行动去制止和纠正。

  二、大卫控诉与祈愿的特点

  大卫的祈愿并非出于私愤或报复心理,而是基于对神公义的信任和对正义的追求。在旧约时代,神的百姓尚未领受要爱敌人的命令,但有一条律例宣告神必按照公义审判恶人。大卫深知这一点,因此他恳切地向神祈求,希望神能彰显公义,让恶人自食其果。神的公义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大卫祈求公义的彰显,展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1.坚定性

  大卫在祈求公义时,表现出极度的坚定。无论面对何种困境,他都坚信神会彰显公义,这种信念从未动摇。在面对不公与困境时,我们应保持坚定的信心,相信正义终将得到伸张。

  2.恳切性

  大卫的祈求充满了恳切与真诚。他深知自己的困境,也明白只有神能解救他,因此他全心全意地向神祈求。在祈求神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真诚与恳切,将自己的需求与困境毫无保留地告诉神。

  3.具体性

  大卫在祈求公义时,不仅表达了对神的信仰与依赖,还具体描述了希望神如何彰显公义,如惩罚敌人、保护他与他的家人。在祈求神的时候,我们可以具体描述自己的需求与期望,这样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也有助于神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祈求。

  4.持续性

  大卫的祈求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持续不断的。他在诗篇中多次表达了对神的祈求与依赖,这种祈求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在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持续地向神祈求,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因为神是慈爱的,他必会在适当的时候回应我们的祈求。

  综上所述,诗篇109篇提醒我们,在面对恶人的攻击和诱惑时,我们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底线。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要保持正直和纯洁,不因恶人的诱惑而动摇或妥协。只有坚守信仰和道德底线,我们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和坚定。神是公义的审判者,他不会偏袒任何一方,而是根据人的行为和态度来施行审判。那些作恶多端、欺压弱小的人必将受到神的惩罚,而那些坚守信仰、行善积德的人必将得到神的庇护和奖赏。大卫的祈愿正是基于这样的信仰和认知而发出的。

  三、对我们的启示

  大卫祈求公义的彰显所展现出的坚定性、恳切性、具体性与持续性等特点,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1.坚守正义

  大卫祈愿神能派一个恶人来辖制他的仇敌,让他在审判时担当罪名;他祈愿恶人的年日短少,职位被人取代;他祈愿恶人的妻子成为寡妇,儿女成为孤儿,流离失所;他祈愿恶人的产业被强暴的债主牢笼,劳碌所得被外人抢去;他甚至祈愿恶人的后代断绝,名字被涂抹,罪孽永被记念。这些祈愿看似严厉,实则体现了大卫对神公义的坚定信念和对恶人的深切痛恨。

  我们从大卫的祈愿中看到,正义是值得坚守的。无论遭遇何种困境,我们都不应放弃对正义的追求。从个人层面讲,在遭遇不公与困境时,我们要像大卫一样坚守信仰,向神祈求公义。从社会层面来讲,我们需要在社会中如何维护正义,倡导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观。

  2.信任神

  大卫的坚定信仰让我们明白,在面对不公与困境时,我们应该信任神,相信他会为我们伸张正义。我们需要学会在困境中耐心等待神的救赎,相信神会在适当的时候彰显公义。同时,也要在等待中积极行动,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动正义的实现。

  3.积极行动

  虽然大卫祈求神的帮助,但他也并未放弃自己的努力。他的祈求与行动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他走出困境。在祈求神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行动,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动正义的实现。无论遭遇多大的黑暗与不公,我们都相信神的公义终将得胜,我们要保持信心,勇往直前。

  4.保持谦卑

  大卫在祈求神时,始终保持谦卑的态度。他深知自己的有限与神的伟大,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切交给神来安排。在祈求神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谦卑的心态,不要过于自信或自大,而是愿意听从神的指引与安排。

  综上所述,作为基督信徒,我们有责任积极传播正能量,用我们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信仰故事和成长经历,鼓励他人坚定信仰、追求正义。同时,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服侍,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神的关爱和温暖。

  结语:

  诗篇109篇是一首个人哀歌,大卫在其中倾诉了自己遭受恶人攻击和诽谤的苦难,并恳切地向神祈求,希望神能施行完全的公义,让恶人得到应有的报应。特别是在第6至15节中,大卫连续使用了九个"愿"字,表达了他对恶人的强烈控诉和对神公义的深切期盼。通过大卫的遭遇与祈愿,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在困境中对神的坚定信仰与对公义的深切渴望。而神对敌人的审判与对大卫的救赎,则彰显了神的公义与威严,也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与力量。大卫在祈求神时,表现出了极大的真诚与恳切。这告诉我们,在向神祈求时,我们应该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与困境,相信神会倾听并回应我们的呼唤。

  愿我们都能像大卫一样坚守信仰、追求正义,在神的引导下走出一条光明而正直的道路。阿们!(本系列讲章来自《小方舟文集》第四辑,需要可联系作者:17206036065(微信))

  灵训:

  1.无论遭遇何种困境,我们都应坚定自己的信仰,相信正义终将得到伸张。

  2.我们在祈求神时,可以更加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期望,这样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也有助于神更好地理解我们的需求。

  3.在信任神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行动,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动正义的实现。信仰与行动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们走向光明的道路。

 

  TAG:荆棘 玫瑰 诗篇 穿越黑暗 迎接公义 大卫

【作者简介】 小方舟:原名吴建梅,雅博网编辑。江苏省连云港灌南人,江苏神学院本科毕业。自幼爱好文学、写作,信主前曾在电台、报刊等发表过文章。1999年8月31日信主加入教会并参与事奉至今。信主后立志为主写作,希望通过文字来牧养,使更多人得益处。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荆棘中的玫瑰】诗篇系列21:谎言下的坚忍  上一篇:一人与众人 打印文章   录入:吴建梅   责任编辑:吴建梅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