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逢生》释经讲章9:唯一的代求者

作者:小方舟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5-04-21 07:55:55

 微信图片_20250110143237.jpg

        第9篇:唯一的代求者

     文:小方舟   

        经文:斯4:1-9

  哈曼灭绝犹大人的邪恶计划使犹大人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以斯帖在作了很多祷告之后,鼓起勇气,下定决心要去见王 。注意!《以斯帖记》是写给被掳归回者,以及将来会面对可怕仇敌或遭遇患难的子孙。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在灰心丧气的时候,听到以斯帖的故事,便能鼓舞士气,依靠耶和华。无论哪个时代的信徒,只要想到《以斯帖记》的内容,都会记得:神在作主掌权,必不会抛弃他的儿女,也不会离开他们。

  在《以斯帖记》第4章中,我们看到了一段关于勇气、责任与信仰的故事。在这一章节中,犹太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然而,在这危机之中,出现了一位"唯一的代求者"--以斯帖。今天,我们将围绕这一主题来深入解析这段圣经内容。

  一、 犹大人的处境

  哈曼的阴谋使得整个波斯帝国的犹太人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与悲哀之中。末底改就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尘,在城中行走,痛哭哀号。不仅如此,王的谕旨所到的各省各处,犹大人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号,穿麻衣躺在灰中的甚多。末底改作为犹太人的领袖,他的悲痛与绝望表现简直淋漓尽致。犹大人在各地都表现出极度的悲伤与无助,他们禁食、哭泣、哀号,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神的怜悯与拯救。

  我们可以看到犹大人所面临的绝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存威胁

  哈曼得到了亚哈随鲁王的允许,传谕旨到全国各地,要在亚达月的一天之内把犹大人全然剪除。这意味着整个犹太民族面临着被灭绝的严重威胁,生存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 绝望氛围

  末底改知道哈曼的阴谋后,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尘,在城中行走并痛哭哀号。这种行为反映了犹太人内心的极度悲伤与绝望,他们深知自己正面临着灭顶之灾。犹大人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号,甚至穿麻衣躺在灰中等普遍的禁食和哀悼行为,进一步体现了犹太人对于自身处境的绝望与无助。

  3. 求助无门

  尽管以斯帖作为王后拥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但她深知,未经宣召或批准,任何人不得见王,否则将处死。因此,在得知犹大人的处境后,她表现出了犹豫和担忧,这说明,她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无法轻易地为犹大人求情。以斯帖提到,有一个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内院见王的,无论男女必被治死。这一规定,使得她在行动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无法自由地采取行动来拯救犹大人。

  在本段经文中,末底改和犹大人遇到了危机,生命受到了威胁。波斯帝国的国王颁布了种族灭绝的诏书,下令屠杀整个民族的人民。数百万的犹大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被杀死。这时的犹大人处境危险,急需救助,而且,只有两个人能够帮上忙,就是末底改和以斯帖。这种绝境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生存危机上,更体现在精神上的绝望与无助上。

  人在一生之中会时不时地遇到各种危机。有时情况很严重,危及我们生活的稳定和生命的安全,有时情况则没有那么严重。但是,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危机,是经济困难,还是彻底破产;是婚姻出现问题,还是离婚;是孩子不听话,还是叛逆;是考试不及格,还是失了业;是遭到袭击,还是生了重病;甚至是死亡,在这些时候,我们都急需要帮助。然而,正是在这种绝境中,以斯帖挺身而出,成为了犹太人的唯一代求者,展现了她的勇气与决心。这在告诉我们,要记得我们有唯一的代求者就是主耶稣。

  二、 唯一的代求者

  为了拯救犹大人,神事先就抬举了以斯帖,使她坐上了波斯国的王后宝座。哈曼对犹大人末底改恨之入骨,以至于向亚哈随鲁王求得许可,要除灭所有犹大人。末底改将哈曼的邪恶阴谋告诉了王后以斯帖,她要面临选择:一是,她可以凭藉王后的身份躲在王宫这个安全的避风港里,至死守着身为犹大后裔的秘密。二是,也可以冒着生命危险,觐见国王请求帮助。末底改催促以斯帖要尽其所能,拯救犹大人不至灭亡。因此,以斯帖有两个迫切的需要:

  1. 求得怜悯

  末底改因灭绝犹大人的诏令而痛苦不堪,向王后以斯帖求助,急需一位代求者,能为他们求得怜悯(1-9节)。这是他们唯一的一线希望。

  2. 急需勇气

  以斯帖冒着生命危险作出勇敢的决断,这急需极大的勇气,所以,她先祷告和禁食,以此来获得力量(10-17节)。她这样做风险很大,因为如果她去见王的时候,没有得到王开恩,她就会立刻被处死,为犹大人代求的希望也就此化为泡影。此时此刻,千钧悬于一发,情势万分危急。

  以斯帖作为犹大人的代求者,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她的同胞祈求王的怜悯,最终挽救了犹大民族。然而,当基督徒提到"我们有一位代求者"时,通常指的是耶稣基督。耶稣在升天后坐在父神的右边,为我们向父神代求(希伯来书7:25)。他是我们的大祭司,永远为我们代求(罗8:34)。因此,在面临危机和困难时,基督徒确实应该记得并依靠这位永恒的代求者。

  综上所述,以斯帖的代求者身份可以作为历代信徒的一个提醒,但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指出基督徒的代求者是耶稣基督。所以,更准确的表述可能是:"从以斯帖的代求中,我们看到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重要性。同样地,基督徒在危机中应该记得并依靠我们永恒的代求者--耶稣基督。"我们唯一的指望就是一位中保,完全人,能站在神和我们中间,为我们向神祈求怜悯的耶稣基督。圣经说:"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 神的儿子耶稣,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来4:14-15)"

  三、 向人祈求的原则

  末底改托人回复以斯帖,鼓励她勇敢站出来,为犹太人向王祈求怜悯。以斯帖决定违例去见王,她要求犹太人禁食三昼三夜,以便更好地祈求神的指引与帮助。最终,以斯帖凭借智慧与勇气,成功地说服了波斯王,挽救了犹太人的命运。以斯帖的祈求不仅是对波斯王的恳求,更是对神的信仰与依赖。她通过禁食等方式来洁净心灵,以便更好地与神沟通,寻求神的指引与帮助。

  以斯帖的行动不仅挽救了犹太人的命运,更彰显了信仰的力量与奇迹。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些关于"求人"的原则或要点,

  1.明确目标与动机

  以斯帖在祈求之前,清晰地认识到了犹大民族所面临的危机,以及她作为王后所能承担的责任。她的目标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同胞,这一明确的动机驱使她勇敢地站出来。

  2.了解规则与限制

  以斯帖深知宫廷的规则,即未经宣召不得擅入内院见王,否则将面临死罪。她对自己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这有助于她在祈求时作出明智的决策。

  3. 寻求合适的时机与方式

  尽管面临规则的限制,以斯帖并没有放弃。她通过末底改得知了哈曼的阴谋,并决定在合适的时机向王祈求。她选择了禁食三昼三夜来洁净心灵,以便更好地与神沟通,并寻求王的怜悯。这种对时机和方式的谨慎选择,增加了她祈求成功的可能性。

  4. 展现勇气与决心

  以斯帖的祈求并非轻而易举。她需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犹豫,以及面对可能的生命危险。然而,她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为犹太民族站出来。

  5. 依靠神的指引与帮助

  尽管以斯帖是向王祈求,但她深知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和指引。她在祈求前禁食祈祷,寻求神的智慧和力量。这种对神的依赖和信任,使她在祈求时更加坚定和有力。

  6. 准备充分的理由与证据

  以斯帖在祈求时,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恳求和愿望,还准备了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支持她的请求。她指出了哈曼的阴谋和犹太民族的无辜,这些有力的论据增加了她祈求的说服力。

  7. 尊重对方的权威与意愿

  以斯帖在祈求时,始终保持着对王的尊重和敬畏。她没有强迫或威胁王,而是以一种谦卑和恳求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尊重对方权威和意愿的态度,有助于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沟通氛围。

  总之,以斯帖向王祈求的要点展现出她极大的智慧。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以斯帖的情境,也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求人"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语:

  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看到了犹大人的悲惨处境、以斯帖作为"唯一的代求者"的挺身而出,以及她向王祈求怜悯的智慧。这一切都彰显了她信仰的力量与奇迹。犹大人的处境象征着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困境和挑战。这些困境可能源于外界的压力、歧视或不公,也可能源于我们内心的恐惧和无力感。以斯帖的成功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真诚地向神祈求,并付诸行动,神就一定会回应我们的祷告。

  愿我们都能像以斯帖一样,在面临困境时勇敢地站出来,为信仰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本系列讲章来自《小方舟文集》第三辑,作者微信:17206036065)

  灵训:

  1.在绝望中,我们仍要坚守信仰,应该学会在困境中保持信心,相信神会引领我们走出黑暗,迎来光明。

  2.基督徒要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勇于站出来,成为他们的支持和依靠。同时,用行动彰显信仰的力量。

  3.在面临困境时,我们应该学会向神祈求帮助和指引。通过祷告、读经与神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从而得到他的庇护和指引。

 

  TAG:绝地 逢生 释经 讲章 唯一 代求者

【作者简介】 小方舟:原名吴建梅,雅博网编辑。江苏省连云港灌南人,江苏神学院本科毕业。自幼爱好文学、写作,信主前曾在电台、报刊等发表过文章。1999年8月31日信主加入教会并参与事奉至今。信主后立志为主写作,希望通过文字来牧养,使更多人得益处。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 列祖的人意  上一篇:《绝地逢生》释经讲章8:认识仇敌作工的特点 打印文章   录入:吴建梅   责任编辑:吴建梅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