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文:创12:7;35:7
筑坛预表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神所悦纳的(创8:20;罗12:1-2),也预表敬拜神,和神交通。经上提到第一个为神筑坛的人是人类的新始祖挪亚:(创世记8:20)挪亚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为燔祭。这节也是圣经中第一次提到“筑坛”。以色列人的三位列祖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为神筑过坛,只是筑坛的数量不同,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列祖与祭坛》。
一、亚伯拉罕为神筑了四座坛
有人用“亚伯拉罕的四座祭坛,以撒挖了四口井,雅各立了四根柱子,约瑟和四个梦有关”来形容他们的人生,很有道理。
筑坛和帐篷是亚伯拉罕一生的写照,也是神所要显明的旨意。“帐棚”代表亚伯拉罕居住的地方、“祭坛”代表他敬拜神地方,而不断迁移的帐篷与他四次的筑坛,记录了亚伯兰罕从一个因信离开本地、本族、父家的人,成长为“信心之父”的历程。
1.亚伯拉罕的第一座坛——感恩(回应)之坛:(创世记12:4-7)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罗得也和他同去。亚伯兰出哈兰的时候年七十五岁。亚伯兰将他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连他们在哈兰所积蓄的财物、所得的人口,都带往迦南地去。他们就到了迦南地。亚伯兰经过那地,到了示剑地方、摩利橡树那里。那时迦南人住在那地。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当神的呼召临到亚伯兰的时候(创世记12:1-3),七十五岁的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并没有问神为什么去,也没有问去哪里、环境条件怎么样。神怎样“吩咐”,他“就照着”去行。信心就是“照着耶和华的吩咐”立刻去行,“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雅2:20)。亚伯兰把他的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以及他在哈兰所积蓄的财物、所得的人口,都带往迦南地去,没有给自已留下退路。从“哈兰”到“迦南地”,大约要走800公里。“示剑”位于迦南地中部、以巴路和基利心山之间的隘口,是南北交通和东西交通的十字路口,旅行者需要在此做出选择。“摩利橡树”可能是迦南人敬拜偶像的地方,橡树的树荫很大,迦南人经常在橡树下敬拜偶像(赛1:29;结6:13;何4:13)。神有意选择这样的地方启示祂的应许,让亚伯兰进行选择。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应许“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这也是亚伯兰为神所筑的第一座坛,表示对神应许的感谢与回应。这坛就成为神人相会之处:人透过献祭亲近神,神也将他的心意指示给敬畏他的人。
2.亚伯拉罕的第二座坛——求告之坛:(创世记12:8)从那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
亚伯兰从那里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伯特利”位于示剑的南方,亚伯兰的时代叫“路斯”,后来被雅各改名叫“伯特利”,意思是神的殿(28:19)。“艾”位于伯特利东面2公里,字义是“荒场、废墟”,这个名字可能艾城被毁之后(书8:28)才起的。“伯特利”豫表神的家,“艾”豫表天然生命,亚伯兰在伯特利和艾之间支搭帐棚并筑坛,属灵的意思是,我们必须对付天然的己生命(背向艾),才能进入基督身体的生命(面向伯特利),而活出分别为圣、奉献给神的生活。“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这是亚伯兰为神所筑的第二座坛,目的是求告神的名。“帐棚”和“坛”表明了信徒在地上的身分和生活:“帐棚”代表我们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彼前2:11);“坛”代表我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彼前2:9)。“支搭”帐棚是为自己,“筑”坛是为敬拜神;信徒离开世界之后留下唯一的东西应该是神的“坛”,而不是自己的“帐棚”。
3.亚伯拉罕的第三座坛——得胜之坛:(创世记13:14-18)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罗得是亚伯兰的侄儿,他父亲哈兰英年早逝,而亚伯兰没有孩子,视罗得为已出,神呼召亚伯兰的时候,他把罗得带到了迦南地(12:5),迦南地发生饥荒时,他把罗得带到了埃及(13:1)。然而,当他们的财物多得使他们不能同居的时候,罗得纵容牧人与叔叔亚伯兰的牧人相争。亚伯兰放弃了优先选择的权利,让罗得优先选择,体贴肉体的罗得不顾叔叔亚伯兰的养育之情,选择了肥沃的约旦河全平原,离开了对他恩重如山的叔叔亚伯兰,他们就彼此分离了(创世记13:1-13),正应了先知的话“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阿摩司书3:3)?”亚伯兰是属灵的,罗得是属肉体的,分开只是迟早的事。罗得离开了亚伯兰,但神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罗得一走,神立刻让亚伯兰“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应许之地,把“这地”(12:7)变成了“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给了亚伯兰安慰和进一步的启示。且应许使他的子孙多如地上的尘沙,表明这“后裔”将是出于神的作为。亚伯拉罕的后裔不但包括肉身的以色列人,也包括每个因信称义的信徒:“你们既属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照着应许承受产业的了”(加3:29)。“纵横走遍这地”就是宣告对应许之地的主权。
希伯仑位于迦南地的南部的山地,海拔1000米左右,气候宜人。“希伯仑”的含义是同盟,联合,交通,友谊;“幔利”的含义是能力,刚强,肥沃。亚伯兰是先到伯特利,然后才到希伯仑;先有神的家,然后才有生命的交通,这象征着这是一次交通与得胜,亚伯兰的信心经过试验后并未减弱,反而跟进一步,也带来更刚强且丰富的生命。亚伯兰后来在此买地葬妻(23:2-4),成了亚伯兰家族的祖坟地(49:29-32)。以撒、雅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希伯仑附近,过着与神联合的生活。这里也是大卫作犹大王的地方(撒下2:4)。
4.亚伯拉罕的第四座坛——奉献(顺服)之坛:(创世记22:1-4,9-12)这些事以后, 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 神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备上驴,带着两个仆人和他儿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 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到了第三日,亚伯拉罕举目远远地看见那地方。……他们到了 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 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
当亚伯拉罕的生命渐渐老练成熟时,更大的试验轮到了他,神吩咐把他独生的儿子,他所爱的以撒,在神所指示的摩利亚山上,献为燔祭。犹太人传统认为这里就是所罗门建圣殿之处(代下3:1;《犹太古史记》卷1第13章226节),主耶稣钉十字架的各各他就在附近。“摩利亚地”距离亚伯拉罕所住的别是巴大约80公里,需要走三天。以撒的出生,让亚伯拉罕认识到神是“使无变为有”的神;神还要藉着奉献以撒,让他认识到神是“叫死人复活”的神(罗4:17)。亚伯拉罕知道顺服就必蒙福,看似舍却是得,因此就照着神的吩咐去了。在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了一座顺服之坛,也是奉献之坛,这是亚伯拉罕平生中所筑的最后一个坛——第四座坛,也是他人生经历中信心考验的最高潮。当亚伯拉罕把刀拿起,准备杀以撒的时候,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连声呼叫他,告诉他不可伤害这童子,神知道他是敬畏神的了,并为他预备了一只公羊,从亚伯拉罕的顺服也看到神丰富的供应及预备,这只公羊预表了耶稣基督。多年之后,神的羔羊耶稣基督在这里为我们被杀,成就了救赎的大功。
以撒的一生并没有以重大的成就出名,却以默默的顺服预表了神所预备的代罪羔羊:“祂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赛53:7;徒8:32)。正如主耶稣“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
亚伯拉罕最后一座祭坛也预表着十字架,奉献必须有十字架的认识与经历,将自己交托给神,甘愿为神而死,今后活着也是为神而活。
二、以撒在别是巴为神筑了一座坛
1.神在别是巴向以撒显现:(创世记26:23-24)以撒从那里上别是巴去。当夜耶和华向他显现,说:“我是你父亲亚伯拉罕的 神,不要惧怕!因为我与你同在,要赐福给你,并要为我仆人亚伯拉罕的缘故,使你的后裔繁多。”
“别是巴”的意思是“盟誓的井”。饥荒年间,以撒听从神的吩咐住在非利士地的基拉耳,神赐福给他,使他成为大富户,结果招致了非利士的嫉妒,他们处处刁难以撒,赶他走。以撒就下到基拉耳谷,在那里挖的四口水井,三口都被非利士霸占了,直到第四口井利河伯,他们才不为这井争竞了(创世记26:1-22)。然而,以撒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上别是巴去。当夜神就向他显现,应许与他同在,安慰他不要惧怕,神要赐福给他,且为亚伯拉罕的缘故,使他的后裔繁多。本节是神唯一宣告亚伯拉罕为“我仆人”的地方,提醒我们,“仆人”的责任就是站在该站的地位上(18:8;诗134:1),顺服主、服事主,随时听主命令。
2.以撒在别是巴为神筑了一座坛:(创世记26:25)以撒就在那里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并且支搭帐棚;他的仆人便在那里挖了一口井。
以撒先筑坛并求告耶和华的名,后支搭帐棚和挖井,表明他看重赐恩典的神过于恩典,这是每一个人对神的话语所当有的正确回应。
以撒就在别是巴为神筑了一座坛,这也是他一生为神所筑的唯一的一座坛,求告神的名,作为对神给他应许的感恩与回应。以撒在别是巴“支搭帐棚”并挖井,表明他从此把别是巴当作他的安息之地。他的仆人在别是巴挖了一口井。
三、雅各为神筑了两座坛
1.伊利·伊罗伊·以色列:(创世记33:18-20)雅各从巴旦·亚兰回来的时候,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的示剑城,在城东支搭帐棚,就用一百块银子向示剑的父亲、哈抹的子孙买了支帐棚的那块地,在那里筑了一座坛,起名叫伊利·伊罗伊·以色列。
雅各在舅舅拉班家寄居了二十年之久,他从舅舅家回来后,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的示剑城。亚伯拉罕进入迦南地的第一站也是示剑城(12:6),神在这里第一次应许“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12:7),让亚伯拉罕进行选择。此时神也让雅各在此选择,是停留在示剑城,还是继续南下去50公里外的伯特利?雅各当初向神许愿的地方是“伯特利”(28:18-22),但他似乎忘记了当初所许的愿,没有继续走完这剩下的50公里,而是在“示剑城”买地定居。可能因为“示剑城”是当时有名的贸易中心,比伯特利更适合“做买卖,置产业”(34:10)和放牧(37:12)。雅各在这里效法亚伯拉罕在此筑坛,但却不是彻底的顺服。“支帐棚的那块地”后来成了安置约瑟骸骨的地方(书24:32),雅各曾在这里挖了一口井(约4:12)。
雅各的父亲以撒是先筑坛,后支搭帐棚(26:25)。雅各是先支搭帐棚,后筑坛,给坛起名叫“伊利·伊罗伊·以色列”——就是“神以色列神”的意思。雅各“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所以他实践自己所承诺的“我必以耶和华为我的神”(28:21),正式承认“以撒所敬畏的神、亚伯拉罕的神”(31:42)就是“以色列全能的神”。
经过了神20年的对付,雅各的灵性已经有了很大的长进,也像亚伯拉罕在示剑“筑了一座坛”(12:7),并且公开宣告神是“以色列的神”。但在里面,雅各还没有完全接受神做他的神。他没有继续照着神的心意前往伯特利(35:1),而是在示剑城买地定居,表明他还是活在自己里面,“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19)。
2.伊勒·伯特利:(创世记35:1-7) 神对雅各说:“起来!上伯特利去,住在那里;要在那里筑一座坛给 神,就是你逃避你哥哥以扫的时候向你显现的那位。”雅各就对他家中的人并一切与他同在的人说:“你们要除掉你们中间的外邦神,也要自洁,更换衣裳。我们要起来,上伯特利去,在那里我要筑一座坛给 神,就是在我遭难的日子应允我的祷告、在我行的路上保佑我的那位。”他们就把外邦人的神像和他们耳朵上的环子交给雅各;雅各都藏在示剑那里的橡树底下。他们便起行前往。 神使那周围城邑的人都甚惊惧,就不追赶雅各的众子了。于是雅各和一切与他同在的人到了迦南地的路斯,就是伯特利。他在那里筑了一座坛,就给那地方起名叫伊勒·伯特利;因为他逃避他哥哥的时候, 神在那里向他显现。
雅各停留在示剑的时候,那地的少年人示剑强奸了雅各的女儿底拿,且把她拘留在家里,不许回父家。雅各的两个儿子、底拿的哥哥西缅和利未用诡计待示剑人,答应示剑城的男丁受了割礼,就把妹子给他。第三天,却乘示剑城的人正在疼痛之机,西缅和利未去血洗了示剑城,这就是当时的“示剑惨案”,雅各因此惧怕当地人来把他和全家的人都灭绝了(创世记34章)。就在雅各惧怕得不知所措的时候,神的话再次临到了他,吩咐他“起来!上伯特利去,住在那里;要在那里筑一座坛给神,就是你逃避你哥哥以扫的时候向你显现的那位。”这也是神第一次主动吩咐人“筑一座坛给神”,表明雅各在示剑城所筑的那座坛实在不能满足神的心意。
听到神的话,雅各心在神的光照下苏醒了,他立即用神的话语来重新带领全家走上神要他所走的路。雅各一路走来,他的家人带来了许多外邦人的偶像:可能包括拉结偷窃的拉班家的神像(31:19)和雅各众子在示剑城掳掠的神像(34:29)。约书亚后来也在示剑要求以色列人“现在要除掉你们中间的外邦神,专心归向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书24:23)。“也要自洁,更换衣裳”,因为“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12:14)。“我们要起来,上伯特利去”,成为每个信徒属灵复兴的座右铭。雅各要在那里筑一座坛给神,神只说自已是向雅各显现的那位(1节),但雅各在家人面前见证神是“在我遭难的日子应允我的祷告、在我行的路上保佑我的那位。”让他们知道能有今天,全是神的恩典。当雅各顺服神的时候,神就赐给他属灵的权利,他的妻儿都顺服他,把他们所珍爱、所看重的外邦人的偶像,包括“耳朵上的环子”,可能刻着偶像或与偶像有关的图案,甚至就是护身符(何2:13),连耳环都除掉,是对偶像彻底的对付。这些神像可能是他们熟悉的信仰寄托,是异邦生活的精神依靠,放弃它们,意味着与过去彻底告别,需要极大的信心与勇气。雅各就把它们都毁灭了,这是雅各家的一次生命的洁净与更新,然后他们才起行,上伯特利去。
当雅各顺服神的时候,神使那周围城邑的人都甚惊惧,就不追赶雅各的众子了。这样,雅各带领全家人来到了伯特利(神的殿)。雅各按着神所吩咐的,在那里为神筑了一座坛,给那地方起名叫“伊勒·伯特利”,就是“伯特利之神”的意思。这里再次强调“因为他逃避他哥哥的时候, 神在那里向他显现。”神在那里向雅各再次显现,赐福给他,给改名叫“以色列”,应许使他生养众多,有一族和多国的民从他而出,又有君王(大卫、耶稣基督)从他而出,神也应许把这地赐给他和他的后裔(创世记35:9-12)。
结语:亚伯拉罕一生中的四个祭坛,是他人生中四个重大属灵生命提升的里程碑,也是信心坚定的印证。以撒在别是巴给神筑了一座坛,表示对神应许的回应与感谢。雅各从舅舅家回来后,先在示剑给神筑了一座坛,起名“伊利·伊罗伊·以色列”,意思是“神以色列的神。”但这座坛不能满足神的心意,因此神要他带领全家上伯特利去,在那里给神筑一座坛,从而带出了雅各全家生命的洁净与更新,也有了“伊勒·伯特利”,意思是“伯特利之神”。
愿每一个基督徒都能像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样,筑起人生的祭坛。
耶米玛,雅博网编辑,河北邯郸人,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