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新约强调贪婪就是拜偶像
龙山
我们常将拜偶像想象为远古的迷信:人们在祭坛前俯伏,跪拜人手所雕琢的木石金银等等。我们自信地认为,这种愚昧早已被理性时代所摒弃。然而,最近读到新约圣经,居然多处有明显的宣告。新约圣经居然发出一个石破天惊、令现代人无所遁形的论断,它穿透外在行为,直指人心深处最真实的景况:“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歌罗西书 3:5)
这并非一种文学性的夸张修辞,而是使徒保罗在圣灵默示下,对人性本质作出的最深刻诊断之一。它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偶像,从来不只是庙宇中的雕像,而是任何企图篡夺神之地位、成为我们生命终极依靠的受造之物。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审视这个古老的等式,看清贪婪如何为我们铸造了现代的偶像,并探寻那条通往真正自由的出路。
一、一个严肃的等式:圣经的明确宣告
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中,语重心长地劝勉信徒要活出与基督联合的新生命。在讲到要“治死在地上的肢体”时,他列出了一串致命的罪行:“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紧接着,他给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注释——“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西3:5)。无独有偶,在《以弗所书》中,他更加严厉地警告:“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在基督和神的国里都是无份的。”(弗5:5)这意味着,在神眼中,贪婪不仅仅是一种不良的品格瑕疵,乃是一种与拜偶像同等性质、足以危及生命归属的严重罪行。
主耶稣本人也曾尖锐地指出:“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你们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太6:24)在这里,耶稣将“玛门”——这财富和利益的化身——人格化为与神争夺我们忠诚的另一个“主”。由此可见,将贪婪等同于拜偶像,是新约一以贯之的清晰教导。
二、贪婪为何是拜偶像?本质是心灵的背叛
要理解这个等式,我们首先要明白何为圣经所定义的“偶像”。偶像,其核心并非一个外在的物体,而是任何占据了本应单单属于神的、我们生命中最崇高之位份的人、事、物等。它是我们为之而活、从中汲取终极意义、安全感和满足感的那个东西。
而贪婪,正是对某种事物(通常是财富、权力、地位、名誉)怀有永不满足的、过度的欲望。这种欲望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无声的信仰告白:“只要我拥有了足够多的这个,我就能得到真正的安全、满足、价值和幸福。” 当我们这样想、这样追求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向金钱、成功或地位祈求,期盼它们能提供唯有造物主才能赐予的安全感、满足感和身份认同。
这就是贪婪的偶像崇拜本质:它将受造之物提升到造物主的位置上。我们敬拜神,是因为他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最终的保障和喜乐的满足。而贪婪,则是试图从一个有限的受造物中,去获取那无限、永恒才能给予的东西。这无疑是一种心灵的背叛,是一种信仰的错置。它争夺着神在我们心中的宝座,带来同样的奴役(人被欲望驱使)和同样的虚空(受造物永远无法真正满足人心)。
三、现代巴力的面具:今天我们崇拜什么?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这种“贪婪式”的偶像崇拜可能不再跪拜巴力神像,却戴着更为精致和隐蔽的面具:
财富的偶像: 我们信奉“财务自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生活的全部重心围绕着资产的积累和增值。金钱从服务的工具,悄然变成了主宰我们时间、精力和焦虑的“主”。
成功与地位的偶像: 我们在职业阶梯上无止境地攀爬,渴望更多的头衔、更大的影响力。自我的价值完全被业绩、排名和社会认可所定义,成功成了我们的救赎。
自我实现与舒适的偶像: 在消费主义的鼓吹下,我们追求极致的个人享受、完美的自我形象和永不间断的舒适感。“宠爱自己”、“你值得拥有”成为最高信条,自我享乐成了崇拜的中心。
关系与认可的偶像: 我们将配偶、子女或他人的赞誉,视为填补内心空虚的来源。我们贪婪地索取情感支持和社会认可,让他人来承担本应由神满足我们的重担。
这些现代偶像,其核心驱动力无一不是“贪婪”——对“更多”的渴望。它们承诺带来生命,最终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焦虑、疲惫和心灵的空洞。
四、福音的出路:从奴役到真自由
感谢神,祂不仅诊断出我们的病症,更在基督里为我们预备了彻底的解决之道。这出路不是靠我们自己的意志力去“少贪一点”,而是一场心灵的“改朝换代”——让基督归回他应有的宝座。
1. 认罪与洞察: 第一步是谦卑下来,靠着圣灵的光照,承认贪婪的罪性就是拜偶像。我们需要勇敢地审视内心:在我生活中,什么是我真正依赖的?是什么的失去会让我崩溃?我究竟在为什么而活?
2. 治死与穿上: 保罗的教导是“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并且穿上了新人。”(西3:5-10)这是一个“拆毁”与“建造”同时进行的过程。
治死贪婪: 需要靠着圣灵,有意识地拒绝贪欲的念头。这体现为具体的操练:比如,实践慷慨的奉献,养成节俭的习惯,主动抵制不必要的消费诱惑,学习为已有的感恩。
穿上新人: 更重要的是,让基督的丰盛来充满我们。当我们的心被基督的爱、被祂在十字架上所彰显的价值所占据时,世上的事物就会失去它们虚幻的魅力。我们要“思念上面的事”(西3:1),因为“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诗16:2)。
3. 操练知足与感恩: 使徒保罗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6:6)感恩是贪婪的解毒剂。每天数算神的恩典,为所拥有的每一件小事感恩,能有效地将我们的眼目从“我所没有的”转向“我所蒙受的无限恩惠”。
4. 定睛于基督的丰盛: 最终的答案在于认识到,在基督里,我们已经“得了丰盛”(西2:10)。我们灵魂最深的渴求——被接纳、有价值、有保障、有盼望——已经在基督里完全得到了满足。世上的财富、成功,无法为我们在神面前的地位增添一分一毫。
结语:让神归回宝座
“贪婪就是拜偶像”这一真理,如同一声响亮的警钟,唤我们离开虚妄的追逐,回归真实的安息。人心的殿堂,宝座只有一个。若不让万福之源的神坐在其上,就必有其他事物僭越称王,最终引我们进入捆绑与虚空。
愿我们都能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靠着主的恩典,拆毁一切有形无形的偶像,让基督在万事上居首位。因为唯有祂是我们的主,唯有在祂里面,我们才能脱离玛门的奴役,得享那真正的、属天的自由与满足。
“我的心哪,你曾对耶和华说:你是我的主;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诗篇16:2)
特别声明:
本文所述观点仅为对信仰与爱之关系的思考,不代表任何宗教机构立场。所有关于信仰的探讨,都应以尊重个体选择、促进心灵自由为前提。笔者坚信真正的灵性成长源于内心的觉醒与爱的实践,而非外在规条的强制。愿每个寻求真理的灵魂,都能在自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本文所阐述的核心论证,首先源于笔者在灵修祷告中,受圣灵光照所得的领受与确信。其思想脉络与逻辑框架,完全出自个人长期的思考与寻求。在成文过程中,为求更清晰地表达这一领受,笔者在祷告中进行了文字上的整理与组织,并借鉴了通用的写作辅助工具。文章的全部观点与最终定稿均出自笔者本人,并经过恳切的祷告确认。
笔者深知,一切真理的亮光皆源自上帝。若此文内容能给信徒带来任何启迪,愿所有的颂赞都全然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神。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