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中一些人所喜乐的事

作者:耶米玛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5-10-03 00:59:46

 00219740822d0f5e5e6d59.jpg

  经文:约3:29;约三2-4节    

  “喜乐”的意思是欢喜、快乐,不同的人生命不同,他们所喜乐的事也不同。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新约中一些人所喜乐的事》。

  一、施洗约翰因耶稣兴旺而喜乐满足

  1.耶稣与约翰同时施洗:(约翰福音3:22-24)这事以后,耶稣和门徒到了犹太地,在那里居住,施洗。约翰在靠近撒冷的哀嫩也施洗;因为那里水多,众人都去受洗。那时约翰还没有下在监里。

  “这事以后”是指耶稣与尼哥哥底母谈重生(约翰福音3:1-21)后,耶稣和门徒到了犹太地,在那里居住施洗,事实上主耶稣并不亲自施洗,乃是由祂的门徒施洗(4:2)。而施洗约翰在靠近撒冷的哀嫩也施洗。“水多”可能指当地有很多水泉或溪流,并不一定暗示当时的施洗乃是将人的全身浸入水里,因为水泉或溪流并没有那么深。施洗约翰此时还可以自由传道、施洗,不久就因责备希律娶兄弟腓力妻子希罗底为妻而下在监里殉道(太14:3-5)。

  2.约翰的门徒嫉妒耶稣:(约翰福音3:25-26)约翰的门徒和一个犹太人辩论洁净的礼,就来见约翰,说:“拉比,从前同你在约旦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洗,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

  施洗约翰的门徒与一个犹太人辩论洁净的礼,可能那位“犹太人”在辩论中说约翰的施洗比不上主耶稣的施洗(25节),因而激怒了约翰的门徒。因此他气愤地来找施洗约翰,告诉他从前在约旦河外所见证的那位耶稣,现在也在施洗,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到你这里来的人反而少了。”从约翰门徒的语气中,不难看到充满了嫉妒。

  3.约翰的喜乐满足了:(约翰福音3:27-30)约翰说:“若不是从天上赐的,人就不能得什么。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你们自己可以给我作见证。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施洗约翰听到门徒的话,不仅不恼怒,反而欢喜快乐,因为每个人的恩赐、工作和果效都是神所赐的,“若不是从天上赐的,人就不能得什么”,所以侍奉神的人不应该彼此攀比、彼此嫉妒,不必斤斤计较、证明自己,不可自高自大,也不可妄自菲薄。约翰曾主为作见证说他不是基督(1:19-20),不过是奉差遣在他面前的,要为主预备道路,见证耶稣是基督(1:29-34)。神的仆人不是基督,不过是基督的见证人,所以一切的荣耀都当归给基督。

  古代犹太人婚礼习俗,新郎的朋友(伴郎)负责将新郎带到新妇面前,在洞房花烛夜时等在外头。“新郎的声音”是指新郎确认他娶的是一位处女时发出的欢愉之声,此时伴郎的责任才算了结,并且因新郎的喜悦而一同快乐。这里的“新妇”是指犹太人,“新郎”指基督,“新郎的朋友”指施洗约翰,施洗约翰的任务就是把基督介绍给犹太人,所以当施洗约翰看到听到“众人都往祂那里去了”(26节)的时候,不但不嫉妒,反而为之快乐,而且“喜乐满足了。”施洗约翰相信“祂必兴旺,我必衰微”,“兴旺”原文字义“增长,增加;”“衰微”减少,小一点。相信耶稣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而跟随约翰的人会越来越少。这也是属灵长进的定律,真正的属灵长进,乃是基督的生命在我们里面逐渐兴旺、我们肉体的生命逐渐衰微,乃是我们把基督显明在世人面前更多、我们自己在世人面前更少。

  二、门徒的喜乐

  1.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约翰福音20:19-20)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

  这是第一个复活节的晚上,就是耶稣被钉十字架的第三日。满了忧愁的十个门徒还是聚集在一起,他们因怕犹太人逼 -/迫他们,门都关了。主耶稣突然出现在躲在门户紧闭房里的门徒面前,表明祂复活以后的身体不再受到物质的限制。“站在当中”是个在场的人都能看见的位置,主耶稣有意让门徒都能看见他,耶稣向门徒问安说:“愿你们平安”,表明祂未责怪门徒们的胆怯和小信,也表明此时的门徒因着主耶稣的死而失去了平安,他们最需要的是平安。耶稣接着“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手和肋旁”指主耶稣被钉十字架所遗留的伤痕之处(25节;19:34),就成为门徒识别主耶稣的记号,让他们知道站在他们中间的这位的确是主耶稣。

  虽然彼得和约翰已见过耶稣的空坟墓,“抹大拉的马利亚,和约亚拿,并雅各的母亲马利亚,还有与她们在一处的妇女”已经见过复活的主,且把看见主的好信息告诉他们(路24:10-12),但门徒们仍然不能相信主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门徒看见主,就确信主耶稣真的复活了,因此就喜乐了。

  2.使徒因被算是配为主名受辱而欢喜:(使徒行传5:40-42)公会的人听从了他,便叫使徒来,把他们打了,又吩咐他们不可奉耶稣的名讲道,就把他们释放了。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他们就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地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

  在福音传播的过程时,也伴随着逼 -/迫。大祭司拿住使徒,使徒在公会受审时,勇敢地在公会为耶稣作见证,见证耶稣复活了,且作君王、作救主。他们的见证惹恼了众人,就在公会的人想要杀他们的时候,法利赛人迦玛列站了起来,为使徒说了句公道话,要他们不要管使徒的事,顺其自然(使徒行传5:17-39)。公会的人听从了他,便叫使徒来,把他们鞭打了,又吩咐他们不可奉耶稣的名讲道,就把他们释放了。按说,使徒们应该为此忧愁,然而,他们却心里欢喜,因为被算是配为主名受辱。他们不顾公会的警告,冒着生命危险,“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地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

  3.保罗、巴拿巴因受逼 -/迫而喜乐:(使徒行传13:14,49-52)他们离了别加往前行,来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在安息日进会堂坐下。……于是主的道传遍了那一带地方。但犹太人挑唆虔敬、尊贵的妇女和城内有名望的人,逼 -/迫保罗、巴拿巴,将他们赶出境外。二人对着众人跺下脚上的尘土,就往以哥念去了。门徒满心喜乐,又被圣灵充满。

  使徒保罗、巴拿巴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传道时,受到了犹太人和外邦人的逼 -/迫,他们将保罗、巴拿巴赶出境外。保罗、巴拿巴按照主的吩咐(太10:14),对着众人跺下脚上的尘土,就往以哥念去了。门徒不仅没有为此忧愁,反而满心喜乐,又被圣灵充满。

  三、禁卒一家因信了神而喜乐

  1.保罗因赶出巫鬼而下监:(使徒行传16:16-18,22-24)后来,我们往那祷告的地方去。有一个使女迎着面来,她被巫鬼所附,用法术,叫她主人们大得财利。她跟随保罗和我们,喊着说:“这些人是至高 神的仆人,对你们传说救人的道。”她一连多日这样喊叫,保罗就心中厌烦,转身对那鬼说:“我奉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从她身上出来!”那鬼当时就出来了。……众人就一同起来攻击他们。官长吩咐剥了他们的衣裳,用棍打;打了许多棍,便将他们下在监里,嘱咐禁卒严紧看守。禁卒领了这样的命,就把他们下在内监里,两脚上了木狗。

  使徒保罗在腓立比布道时,一个被巫鬼附着的使女跟随保罗布道团喊叫,说他们是至高神的仆人,对腓立比传说救人的道。然而,保罗不要巫鬼为他作见证,耶稣也不要污作见证:(马可福音1:23-25)在会堂里,有一个人被污鬼附着。他喊叫说:“拿撒勒人耶稣,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你来灭我们吗?我知道你是谁,乃是 神的圣者。”耶稣责备他说:“不要作声!从这人身上出来吧。”她的喊叫叫保罗心中厌烦,因此保罗就吩咐巫鬼从使女身上出来,巫鬼当时就出来了。但使女的主人因此失去了得财的门路,就迁怒于保罗,他们捉住保罗他们,把他们告到官长那里,说他骚扰他们的城了。按照罗马惩罚犯人的规矩,官长吩咐剥了他们的衣裳,用棍打;打了许多棍,便将遍体鳞伤的他们下在监里,嘱咐禁卒严紧看守。禁卒领了这样的命,就把他们下在内监里,两脚上了木狗。“内监”指监牢最内部及最严密的地方,通常用来关押重罪犯。“木狗”是一种木制的刑具,上面有许多可以开合的孔,用来铐住囚犯的双脚、腕部或颈项,通常用铁链牢牢钉在墙上,以防囚犯逃脱。

  2.监牢里的歌声:(使徒行传16:25-31)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 神,众囚犯也侧耳而听。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链也都松开了。禁卒一醒,看见监门全开,以为囚犯已经逃走,就拔刀要自杀。保罗大声呼叫说:“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禁卒叫人拿灯来,就跳进去,战战兢兢地俯伏在保罗、西拉面前;又领他们出来,说:“二位先生,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约在半夜,夜不能寐的保罗和西拉开始祷告,唱诗赞美神,在空旷的夜间,他们的祷告声、歌唱赞美声显得格外刺耳,众囚犯第一次听到如此美妙的赞美歌声,因此侧耳而听。就在保罗赞美、囚犯倾听的时候,神迹发生了:“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链也都松开了。”这是祷告、赞美的力量,摇动了地狱的根基。禁卒听见响声,从睡梦中惊醒,看见监门全开,以为囚犯已经逃走,罪责难逃,就拔刀要自杀。在这关键时刻,保罗大声呼叫说:“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保罗不仅传福音,也活出了爱仇敌的生命。保罗的话及时阻止禁卒的自杀,拯救了他的性命。冷酷无情的禁卒不想还有人爱他,因此激动不已,战战兢兢地俯伏在保罗、西拉面前,向他们请教“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直译是“当信主耶稣,你必得救,你的一家也是这样”。

  3.禁卒全家受洗:(使徒行传16:32-33)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当夜,就在那时候,禁卒把他们带去,洗他们的伤;他和属乎他的人立时都受了洗。

  伤痕累累的保罗把主的道讲给禁卒和他的全家听,圣灵感动禁卒,禁卒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神的爱,领略了福音的奇妙,当夜,禁卒就把他们带去,洗他们的伤,禁卒和属乎他的人立时都受了洗,加入教会。禁卒全家和从前被巫鬼所附着的使女都成为腓立比教会的成员。

  4.禁卒全家因信神而喜乐:(使徒行传16:34)于是禁卒领他们上自己家里去,给他们摆上饭。他和全家,因为信了 神,都很喜乐。

  禁卒得到了保罗的爱,也活出爱人的生命,他把保罗他们领到自已家里,给他们摆上饭,招待他们。禁卒和他的全家,因为信了神,都很喜乐,一个真正相信接受耶稣为主的人,就不能不喜乐。在保罗受苦的时候,使女和禁卒的全家获得了新生。

  四、保罗的喜乐

  1.保罗以软弱……为喜乐:(哥林多后书12:9-10)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 -/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

  保罗从自身“一根刺”上学习了功课,知道刺不会大过主的恩典,才能以喜乐的态度面对“软弱、凌辱、急难、逼 -/迫、困苦”,肉体旧造里“什么时候软弱”,灵性新造里“什么时候就刚强了”,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那些假使徒所自夸的。这些“软弱、凌辱、急难、逼 -/迫、困苦”都是神所安排、所允许的,要使我们在其中认识自己的光景,知道即便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到了“第三层天”(2节),本相还是软弱败坏的,在顺境中还显不出来,在逆境中就显露无遗。

  2.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腓立比书2:17-18)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你们也要照样喜乐,并且与我一同喜乐。

  17-18节以肯定的语气鼓励信徒“一同喜乐”,因为喜乐是神在心里运行的标记。17节这句话与“你们的争战,就与你们在我身上从前所看见、现在所听见的一样”(1:30)平行。在旧约的燔祭(出29:40)、素祭(利23:31)和平安祭(民15:5)中,需要用酒作奠祭浇在祭物上。保罗把腓立比信徒在逼 -/迫中的信心比喻成献给神的祭物,把自己的生命比作“被浇奠在其上”的酒,表明他已经准备好为主殉道(提后4:6)。正如奠祭的酒代表喜乐,保罗在死亡面前也有极大的喜乐。18节这句话与“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2节)平行。信徒共同经历的磨难,会给我们带来共同的喜乐(1:18、25);就像竞技场上的队友们在作出个人的牺牲之后,一起分享得胜的喜乐。而这种牺牲和喜乐的最高典范,就是基督自己(5-11节),“祂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来12:2)。

  3.你们就是我的喜乐:(腓立比书 4:1)我所亲爱、所想念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我亲爱的弟兄,你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

  第1节原文用“所以”开头,接续(3:20-21)的赞美诗。保罗视腓立比教会的弟兄们,是他的喜乐和冠冕。“冠冕”原文可以指运动会中颁给得胜者的花冠,也可以指在筵席中给客人戴上的花冠,表示“喜乐”。因为信徒“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3:20),“所以”我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保罗所追求的“标竿”和“奖赏”(3:14)是基督自己,此处的“冠冕”不是指奖赏,而是指赛跑运动员获得的桂冠所代表的“喜乐”,也就是将来向主交帐时,腓立比信徒的光景能使他“交的时候有快乐,不至忧愁”(来13:17)。

  4.我靠主大大地喜乐:(腓立比书4:10)我靠主大大地喜乐,因为你们思念我的心如今又发生;你们向来就思念我,只是没得机会。

  保罗虽然身陷囹圄,生死未卜,然而,他依然能够“靠主大大地喜乐”,并不是因为腓立比信徒的馈赠,而是因为他们借着爱心表达出来的“思念”,使保罗看见了主的记念。主的记念显明在肢体之间的爱心里,信徒的彼此相爱,是神赐下喜乐的管道。

  五、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

  (雅各书1:2-3)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 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

  第2节的“喜乐”原文源于第1节最后的“请……安 ”,两者谐音,把两个段落连接起来,表明2-4节所教导的内容,就是为了让收信者得着喜乐。当时各地的犹太信徒正“落在百般试炼中”,遭遇各种难处和逼 -/迫,但雅各却劝勉他们不要焦虑、沮丧、抱怨或灰心,而是满有“大喜乐”(约16:20;来12:11);不要把试炼当作惩罚、咒诅或羞辱,而要知道那是神用来熬炼我们信心的“试验”。“试验”原文指金银被火熬炼的过程(彼前1:7),可以炼净杂质、验明真伪。逆境的熬炼可以炼净我们的信心,并且使我们认识到信心的真实性,从而得着强化,产生“忍耐”,更加坚定、持久地面对困难。

  六、因信而有满有荣光的大喜乐

  (彼得前书1:8-9)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并且得着你们信心的果效,就是灵魂的救恩。

  8-9节可译为“你们虽然没有见过祂,却爱祂;现在虽然不能看见祂,却信祂。因此,你们就有无法形容、满有荣耀的大喜乐,得到你们信心的效果,就是灵魂得救”。信心经过试验之后,可以让没有亲眼见过主的信徒亲身经历主,因此,“虽然没有见过祂,却爱祂;现在虽然不能看见祂,却信祂”。“爱祂”是因为不断被试验所强化的信心。因此,不凭眼见、“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他们“有无法形容、满有荣耀的大喜乐”。这样的大喜乐,表明信徒正在不断“得到你们信心的效果,就是灵魂得救”。救恩不但是过去的(3节)、也是现在的(5a)、更是将来的(4、5b),是信心的果效(9节)。百般的试炼不但会深化我们的信心,而且会向自己显明这信心,带来那“无法形容、满有荣耀的大喜乐”。

  七、使徒约翰的喜乐

  1.该犹按真理而行约翰就甚喜乐:(约翰三书1-3节)作长老的写信给亲爱的该犹,就是我诚心所爱的。亲爱的兄弟啊,我愿你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你的灵魂兴盛一样。有弟兄来证明你心里存的真理,正如你按真理而行,我就甚喜乐。

  “作长老的”就是使徒约翰,《约翰二书》中约翰也是这样的自称:(约翰三书1节)作长老的写信给蒙拣选的太太和她的儿女,就是我诚心所爱的;不但我爱,也是一切知道真理之人所爱的。 彼得也自称是“作长老”的:(彼得前书5:1)我这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

  约翰按照希腊书信的习惯,首先说明自己是谁。但却没有像保罗一样写出名字,而是自称“作长老的”,表明收信者熟知约翰的这个称呼。

  “该犹”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主”,是罗马帝国常见的名字。约翰在这里称呼“亲爱的该犹”,可见他们的关系密切。“就是我诚心所爱的”,可译为“就是我在真理中所爱的”。2节是约翰给该犹的祝福:“愿你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你的灵魂兴盛一样”,这句话意味深长:“愿”也可译为“祈求”,原文既可译为“求”(徒26:29;林后13:7;雅5:16)、也译为“盼望”(徒27:29;罗9:3)。该犹“按真理而行”,活出了“心里存的真理”,因此约翰深信该犹的灵魂是兴盛的,生命是丰盛的,因此才有了“凡事兴盛,身体健壮”的祝愿。“凡事兴盛”包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的顺利。该犹的“灵魂兴盛”,但经济和身体可能不太好,所以约翰祝愿他“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有弟兄”原文是复数,指该犹接待过的福音使者(5节),他们见证了该犹“心里存的真理”和“爱”(6节)。这正是该犹“灵魂兴盛”的表现,约翰为此而喜乐。

  2.约翰最大的喜乐就是信徒按真理而行:(约翰三书4节)我听见我的儿女们按真理而行,我的喜乐就没有比这个大的。

  “我的儿女们”,是年老的使徒约翰对信徒的昵称(约壹2:1)。使徒约翰最大的喜乐,是信徒的生命成长,心里有真理,且能“按真理而行”。神的儿女顺服神、“按真理而行”,也是神最大的喜乐(撒上15:22),也应该是神仆人最大的喜乐。

  亲爱的家人,你的喜乐是什么呢?是否合神心意的喜乐?

  TAG:新约中 一些人 所喜乐 

【作者简介】 耶米玛,雅博网编辑,河北邯郸人,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敬畏之福  上一篇:罗得VS马可 打印文章   录入:耶米玛工作室   责任编辑:吴建梅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