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诗篇第1篇以鲜明的对比为我们展开了两种生命的图景:一种是因“不从恶人的计谋”而蒙福的生命,另一种是“像糠秕被风吹散”的虚妄生命。这两种生命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今天依然是我们基督徒面对异端迷惑时的重要指南。异端如同潜伏在信仰道路上的猛兽,常以“新奇的道理”“特殊的启示”为诱饵,让许多弟兄姊妹偏离真道。但诗人在这里告诉我们:真正能抵御迷惑的,不是挂在嘴边的言语,而是立定“栽在溪水旁”的生命根基——那就是在恩典中持守真理,在见证中活出正道。今天,我们就从诗篇1:1-4节的启示中,探寻抵制异端的生命智慧。
一”不从,不站,不坐“抵制异端要主动远离
抵制异端首先要认清异端的“计谋”:警惕那些包装下的虚妄,诗篇1:1开篇便发出警示:“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这里的“恶人”“罪人”“亵慢人”,在我们的信仰中指一切偏离神话语的势力,而异端正是典型的代表。异端的“计谋”往往披着“属灵”的外衣,但是却散播着错误的言论:他们有的否认耶稣基督的神性(只承认耶稣是先知,是教师);有的曲解上帝的“恩典”,宣称“一次得救便永远得救”,甚至有的纵容犯罪;编造所谓的“新启示”,声称自己得到异象,做了异梦,我就是“独家真理”,我就是再来的基督,把自己和自己的道理凌驾于圣经之上。
这些“计谋”的,本质是“人的私意”取代了“神的启示”。保罗曾经告戒加拉太教会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加拉太书1:9)这里保罗所说的“不同”,正是异端的核心特征——他们看似在谈论“神”,在讲论基督的“恩典”,在传扬“真理”,但是却在根基上动摇了圣经的权威,扭曲了基督的救赎大恩。因此,抵制异端的第一步,是要清醒认识他们“计谋”的虚妄性,听诗人的劝说,从一开始就选择“不从”。
其次,抵制异端要懂得拒绝异端的“道路”:守住信仰的边界,诗人说“不站罪人的道路”,意思是不进入错误的阵营,不参与异端的活动。异端常常会以“爱”啊“团契”啊为名义来拉拢人入伙,通过秘密聚会、情感操控来隔绝信徒与正统教会的联系,然后逐步瓦解这些人对真道的认知。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不乏这样的信徒,他们并非一开始就认同异端的观点,而是因“不好意思打所谓的亲人,朋友的面子”,抱着“想看看究竟”的想法,参加了他们的聚会,误“站”上异端的道路,最终导致自己被异端同化。
诗篇的作者在这里提醒我们:信仰的边界需要我们每个人主动去守护。圣经早已明确划定了我们信仰的核心:1“耶稣基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提摩太后书1:15),2我们是“因信称义”(罗马书3:28),3我们的神是“三位一体”的神。这些核心真理就如同我们信仰的“界碑”,当某些“道理”越过这界碑时,无论它们言辞多么动听,我们都当坚决“不站其位”,也就是不参与他们的聚会,不接受他们的道理。当然这不是我们的“不包容”,而是对真理的坚守与忠诚。
第三抵制异端,还要远离它的“座位”就是拒绝成为迷惑人的同谋,“不坐亵慢人的座位”中的“坐”,意味着更深层次的认同与参与。当一个人“坐”在异端的“座位”上,就会成为错谬思想的传播者,维护者,甚至参与攻击正统信仰的工作。异端的“亵慢”本质,在于他们轻慢神的话语,将人的智慧凌驾于圣经之上,正如彼得所斥责的:“他们曲解圣经,自取败坏”(彼得后书3:16)。
抵制异端,不单单要“不从”“不站”,更要警惕“坐”的危险。这要求我们在信仰生活中,谨慎地选择信息来源:也不可轻信那些非正统教会出版的书籍,不可随意地转发来路不明的“属灵信息”和视频,遇到可疑的道理与行为,可以向教会的牧长或生命成熟弟兄姊妹请教。正如大卫王所祷告的:“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诗篇51:10)只有守住内心的纯洁,才能拒绝成为异端的同谋。
二、“喜爱律法,昼夜思想”:扎牢抵制异端的生命根基
诗篇1:2-3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这里作者为何要提出“喜爱律法”?——律法是什么?律法是真理,是我们基督徒生活的指南,有的基督徒一提“律法”,便觉被束缚,仿佛律法是限制我们自由的铁丝网。但圣经中的“律法”,都是耶和华上帝对祂百姓的爱——如同我们告诉我们的孩子:不要在河边玩,不要更陌生人出去,不要···我们为儿女定下的规矩,不是为了责罚他们,限制他们,而是为了保护他们;而是为了引导他们走当行的路生活的更加幸福快乐。同样上帝的律法,也是父提炼又提炼的真理。它显明上帝对我们的爱,因上帝的是公义的,因此律法禁止我们行不义的事;神是慈爱的,因此律法吩咐我们要爱人如己;神是圣洁的,律法就呼召我们脱离污秽。我们喜爱律法,就是喜爱那颁布律法的上帝自己。同时,律法也是基督徒生命的指南针,世界如同一团迷雾,人心常常陷入迷茫,不知前行的方向,上帝的话语如同清晨的日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脚步。它告诉我们何为善、何为恶,什么当行、什么不当行,使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不致偏离正道。正如先知所说:“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篇119:105)因此,这份“喜爱”,不是勉强的服从,而是从心里生出来的渴慕就如同干旱之人渴慕溪水。因为我们深知,律法中的每一条诫命,都是上帝为我们预备的祝福。我们要如何去喜爱律法?我们要爱一个人,最大的盼望事多陪陪他,因此诗人说要“昼夜思想”——就是让律法成为我们生命的中心,不是机械地背诵几节或几十节甚至更多的经文就是喜爱律法了,喜爱律法是让神的话语渗透到生命的每一个时刻、每一个角落。“昼”,是白日行动时,需要思想。也就是当我们面对工作中的取舍、人际关系中的冲突、眼前利益的诱惑时,就要让律法成为我们行事的准则:“这样行,是否合乎上帝的旨意?”让我们以律法校准自己的言行,使每一步都走在神的心意中。“夜”,是安静独处时,需要默想。夜晚我们停止了白天的忙碌,正是与上帝相交的好时机。我们翻开圣经,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像与挚友谈心——思想律法中的智慧,反省今日的言行是否与圣经一致,求上帝光照我们心中的隐恶,坚固我们遵行他旨意的决心。又是唱到:”主徒黎明闲庭信步,来往默祷心专,主徒日间,行路独往,欲将圣道宣传··主徒夜晚燃灯独坐,圣经列案自观,微声诵读,清心思索,这“思索”,自观,默祷,都是对神话语的渴慕,对律法的喜爱,。“昼夜思想”,意味着让律法成为我们生命的“操作系统”。不是偶尔打开的“应用程序”,是运行在我们心思、意念、情感中的法则。吃饭时,记得“谢恩”的诫命;与人相处时,思想“爱人”的命令;面对逆境时,当知“信靠”的应许。律法不是写在纸上的文字,需要内化成你我的生命。那时祝福便临到我们,如诗人所说“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
是的,异端,不怕你口才有多厉害,也不怕你多么会辩论,他就怕弟兄姊妹们对神话语熟悉,对神话语深度爱慕,对神话语遵行——因为圣经本身就是“辨别诸灵”的标准。约翰一书4:1说:“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灵,是出于神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
人常常随从私欲,偏离真理,但我们若真的重生了,就会从心里渴慕神的话语。保罗劝勉提摩太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3:16-17)当诱惑如洪水般涌来,昼夜思想律法会在我们心中筑起“堤坝”,提醒我们:“不可贪恋”“不可虚假”“不可偏离”。因为律法所指向的,是比眼前的短暂满足更有价值。这样的生命,能见证上帝的荣耀。当我们以律法为乐、按真理而行,世人也会从我们身上看见不一样的生命,从而归荣耀归给赐下律法的上帝。诗篇119篇的作者所祷告:“求你使我明白你的训词,我就思想你的奇事。我的心切慕你的律法,如鹿切慕溪水。”
三、“像树结果,不似糠秕”:抵制异端的生命见证
诗篇1:3说,扎根真理的人“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基督徒要结的果子很多,但只有两类,一种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加拉太书5:22-23),另一类是生命见证的果子。对于地址异端的见证,我们奉两点来讲。
1生命见证诗人信服
我们就以见证“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错谬作例
“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被许多人看作信仰的“平安符”所以也常常被异端利用来,成为吸引人的招牌。然而,一个深入研读圣经,昼夜思想神律法的人,肯定会发现这种言论存在明显误区,因为“得救”,是人与神关系的修复,是人从黑暗进入光明的中转站,不是一劳永逸的“保险单”。所以一次得救不能保证永远得救”同时,得救只是生命更新的起点,不是信仰的终点,就如一粒种子被种到土壤里,发芽了,只是生命历程的开始,如果缺乏后续的浇灌、施肥,除草,治虫一系列的工作,结果肯定会枯萎。同样的道理一次得救哪能换来永远得救?圣经中也多次以“赛跑”“耕种”来比喻我们的信仰生活,强调我们奔走灵程需要持续追求的——真正的得救,是一生跟随的过程,不是某一时间点的“打卡”,不是“一次决志就永远稳妥”了,就像一个病人接受了医生的治疗方案,却拒绝服药、拒绝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怎能指望疾病痊愈?信仰中的“得救”,同样需要每天背起自己十字架,在悔改中,顺服神的命令。不是一次得救就永远得救,不因一次决志就万事大吉。圣经中有许多对“失丧”的警示:那些起初明白真理,却因贪恋宴乐、惧怕逼 -/迫而放弃跟随的人,结局与从来没认识神的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曾拥有过一次得救吗?但是他们因没有持守住,失去了啦永远得救的福分。亲爱的弟兄姊妹们,永远的得救是来自与真理的紧密连接——就像树枝连于葡萄树,才能结出生命的果子。真正的得救,是一生与真理同行的旅程,是在每日的选择中见证神的真实;是用每一个当下的持守,铺成通往永恒天家的道路。真基督徒会脱离“一劳永逸”的懒散,以敬畏的心持守信仰,让“得救”的应许,在一生的跟随中成为真实的见证。
同时,真信仰是让人自由、叫我们爱人,结出圣灵的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当异端高举成功神学,大肆鼓吹“基督徒在世上应享有物质昌盛的生活”时,真基督徒会记得耶稣曾教导,跟随他的人不要积攒财宝在地上,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当异端否认“爱人如己”的诫命,鼓吹“只有自己才是神的选民”时,真基督徒在生活中对邻舍的关怀、对仇敌的宽恕,对弱势群体的援助,就自然显出异端的阴暗与自私,让更多人分辨出它的虚假。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光……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14-16)
2爱的见证赢得信服
有的肢体,曾经与我们一同领受饼杯、一起祷告敬拜,但因偏听偏信误入异端。此时,我们该如何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当然对不同的人要区别对待。方显出我们的智慧。圣经在提多书2:15说“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今天,我们面对误入异端的肢体,首先存怜悯的心以基督的爱为出发点,因我们知道异端总是披着“属灵”的外衣迷惑人,他们或曲解圣经,或夸大异象,或制造恐惧,使某些弟兄姊妹在不知不觉中偏离正道。那些陷入其中的肢体,很多并非故意悖逆神,而是因知识不足、灵里软弱,被虚假的“恩典”“启示”诱惑。因此,对待这群人,我们要做的,不是指责不是厌弃,而是用基督的怜悯。看见他们“迷失的”本质,保罗曾为那些偏离真理的人祷告:“我小子啊,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加拉太书4:19)他没有将迷失者视为仇敌,而是看作需要挽回的“小子”。同样,今天的我们也当知道:误入异端的肢体,也是基督所爱的的灵魂,只是暂时被蒙蔽。正如耶稣看见迷失的羊,心中动了慈心(马太福音18:12),我们也当记得神“不愿一人沉沦”。同时,要避免“定罪式”的论断,不要一见到误入异端的肢体就贴标签“你已经背道了”“你离上帝远了”,这些话我们不要轻易出口,因为这样的论断会关闭双方沟通的渠道。耶稣在面对犯罪撒玛利亚妇人时,先显明接纳,专门去雅各井旁等着她,与她谈道,用真理引导他,开启她。同时,我们不要忘了我们自己也曾软弱,也曾经拒绝神,抵挡神,所以我们要站在“同是蒙恩罪人”的地位上,对于可以挽回的肢体,用温柔代替急躁,不要急于定罪别人。
当然,怜悯不等于妥协,爱心也不能牺牲真理。异端的核心是偏离圣经的核心教义——否定三位一体、否认耶稣的神性、篡改救赎的恩典等。面对这些真理的错误,我们必须以圣经为武器,清楚、坚定地指出偏差,这不是攻击,而是“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摩太后书2:15)。不要把真理垄断,当作我们的私人财产,而要把他当作挽回弟兄的“良药”,只有基于圣经的劝戒,才能刺穿异端的虚假。注意即使对方暂时不回转,只要没有成为教会的搅扰者,我们还可以与他们保持适度的关系——一句问候、一次关心,让他们知道教会并未弃绝他们,真理的门始终为他们敞开。历史上,许多曾陷入异端的人,正是因为感受到主内肢体的持续的爱,最终回归真理,回到父家。
对于那些顽固的坚持错误,甚至试图拉拢他人、搅乱教会的,我们必须坚守真理的边界。保罗说若有人传异教,不服从我们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就当远离他”(提多书3:9-10)保罗还严厉指出:“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加拉太书1:8)“。这不是我们不爱他们,不是教会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保护更多人不被迷惑。对于执意传扬异端的人,教会当按真理作出劝戒,若仍不听从,就当“按着规矩把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哥林多前书5:13),这是对整体教会的保护,也是对迷失者最后的警醒。亲爱的弟兄姊妹,处理与误入异端肢体的关系,核心是“在爱中持守真理,在真理中活出爱心”。我们既不能因爱心放弃真理的立场,也不能因真理失去基督的温柔。真是平衡的智慧。
结语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抵制异端,从来不是外面的争战,不靠言语的争论,而是对神话语的信靠,坚守在恩典中的更新,坚守以生命见证真理。诗篇第1篇为我们指明了道路,“不从、不站、不坐”是主动的远离,“喜爱律法、昼夜思想”是根基的建造,“像树结果、不似糠秕”是生命的见证。愿我们都成为“栽在溪水旁”的那棵树,在神的恩典中深深扎根,在生活的见证中稳步前行。成为守护信仰的利器,当异端的“糠秕”被风吹散时,你就是那扎根溪水旁的大树:“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苦干,凡手所作的尽都顺利“。
TAG:抵制异端 生命智慧
【作者简介】
王庆荣:笔名沐恩,雅博网编辑。江苏省连云港灌南人,汉语言专业,三尺讲台,爱心育人,自小随母信主,1999年从事圣台侍奉,2017年毕业于江苏神学院,愿将仅有的五饼二鱼,交主使用,祝福更多的人……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