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4-23
    那两年还是历历在目,这三年却一晃如飞而逝;但这半年来,连伟栋的人生可说天翻地覆: ...
  • 2014-04-10
     那个周四,从下午开始,纽约就蓄积整个夏天以来最大的一场雨。苗宜的寓所冷气开得很足,聚会结束大家开门出去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感叹迎面而来、对比强烈的低气压。 ...
  • 2014-03-30
    辗转反侧,苗苏躺在床上睡不着,回味着寒风中依偎在连伟栋怀中不舍离开的温暖;回放着离别时刻他在她耳边的低语:苗苗,怎么办,还没分开,我就想你了。...
  • 2014-03-21
    前几年“许霆案”闹得沸沸扬扬,自助银行成为了焦点,其中的“自动柜员机”能不能够完全代表银行,能不能作为“法理当事人”?成为了发生出在柜员机身上那些“横财之灾”是不是“犯罪”的定性标准,掀起了法学讨论,...
  • 2014-03-20
      (二十九)图书馆  两次跟苗宜接触下来,连伟栋有一种感觉,怎么说的呢--荒凉、空寂?正跟她描述听完音乐会的感觉差不多!连伟栋不知道这是不是苗苏嘴里的灵的敏锐。连伟栋当时听了笑说,你还搞这神秘主义,...
  • 2014-03-16
    当我们要施助的时候,当使被帮助者有被尊重的感觉,这是帮助的智慧,爱是这种智慧的基础,这是每个基督徒当明白且要学习的功课。 每天黃昏的时候,我都会带着小提琴去尤莉金斯湖畔的公园散步,然后在夕阳中拉一曲《...
  • 2014-03-09
    艾德,以中国人的眼光看,是个地道的美国佬形象。率直的谈吐中不掩成熟老练。以商人的特殊角度看,他又是个让人一见之下就心生敬重、不容小觑的厉害人物--流行说法是:气场强大。 ...
  • 2014-02-28
    四十岁不到的兰斯,形容枯槁,裸露出的四肢让人脑补一种苍凉画面:野火肆虐过后的旷野上,一段遗世孤立的焦黑枯木。但奇妙的是,他竟显出憨实可爱来--可能吗?因为他的眼中没有应该有的绝望、死寂、麻木;反而是闪动...
  • 2014-02-18
    (二十六) 甜蜜等到苗苏后知后觉,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雪后天晴日好,温暖的阳光从窗帘的缝隙里透入,苗苏从甜梦中醒来,忆起昨晚情景。觉得自己如白兔一只,落入灰狼预设的洞穴了--明明,他说“分手就分...
  • 2014-01-25
     新闻正文   (二十五)戳记   示弱!   连伟栋当然很清楚苗宜这样一个女人,在这样的约会中间,向他透露这样很隐私的事情,意味着什么。他不禁在内心抚额。面无表情,不露痕迹地观察着一脸淡淡然又微蹙眉的苗...
  • 2014-01-11
        (二十四)音乐  图书馆里的学生明显比平时少很多,想来是与即将到来的感恩节有关。在这个规模小,国际性却很强的学院里,因为八成以上的学生都不能在短假期中回家,学生们都重视这最美国的节日而大花气力...
  • 2013-12-28
    纽约的冬天,迎来了第一场雪。雪落在地上,转瞬即化。但飘洒在空中时,因无风而逍遥,亿万精灵在宛如白昼的灯海车河间翩翩起舞,把红尘万丈的大都市幻化得瞬间晃若圣洁的天堂。...
  • 2013-12-17
    堂姐苗宜可算苗家最优秀的后人,形象夺人、气质逼人,这么形容毫不为过。她是个让人一见难忘的女孩子,特别是男人一见。当第二天,在例行的周四查经聚会上看见苗宜,连伟栋想起苗苏妈妈向自己推荐这金融博士时的情景...
  • 2013-12-07
    “哦——”连伟栋听得入戏,发出惊叹。 ...
  • 2013-11-28
        (二十)探看   原来,答案是连——是他呀,原来!   苗苏仰脸看他,又低头看他,才发现他拖着个大大的皮箱在身后。   “哦,才下飞机?出差?一个人?”   “出差,我的...
  • 2013-11-20
                                                           (十九)气味    看似苗苏还是原来的苗苏,紧张地学习,刻苦地生活。     从相对轻松的大学时代上升到了压力频大的学术进修时期。幸运地还遇到了特别的同学...
  • 2013-11-18
      这篇小说,陆续写了有一年,在心里反复修改了多次,包括人物的结局。最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愿意读小说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我对这种体裁的热爱却始终未曾减少。若说有什么愿望,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写出中国基...
  • 2013-11-11
    连伟栋第二天早上醒来,状态非常荒唐诡异。 ...
  • 2013-11-01
    离开中国之后,除了连伟栋和自己的父母,苗苏没有与别的人有联系。高小歌等都是从连少知道些苗苏的近况。大家都知道他们在一齐灵修,进展顺利,替他们高兴。 ...
  • 2013-10-24
    许多中国人心目中,特别是知识阶层,对以色列印象不坏。二战时五万犹太人避难上海的渊源;余秋雨笔下的盛赞;宗教的虔诚;战争的磨难。虽然百分之九十的犹太人仍笃信犹太教,还是不信基督,但伊斯兰教徒那样的狂热偏...
  • 2013-10-16
                                                                     (十五)相依 早在大学未入学之前的长暑假,苗苏就有幸参加了比较大型的青年短修班,继而又开始了一个网上的系统神学的修习,同步大学四年,她已...
  • 2013-10-09
    0条评论 作者:
                 (十四)天涯    从遇到苗苏,一路走来,连伟栋发现过去的许多想法被颠覆了,比如恋爱,以前认为肉体的接触是实实在在的。现在真正知道心灵的契合更真实可信。比如此时,连伟栋推掉了联络上亿生意的饭局...
  • 2013-10-01
         (十三)离别 当她看见他站在候机厅大门前台阶上,起步迎向她走来时,忽然有一种莫名感触充盈心间:哦,生活多么美丽。他是那么挺拔修长,随意的休闲西装上衣,宽松贵雅的皮大衣披在肩膀,他这样的高大身材不要...
  • 2013-09-23
    苗苏小时候最喜欢的是《格林童话》,对于里面宗教色彩浓郁的那些都印象深刻。当然妈妈曾经很认真地对她强调过童话里的思想内容不能代替圣经真理。但就像喜欢葡萄酒一样,她喜欢童话。那么,就像每年她妈妈都家酿很多...
  • 2013-08-16
    0条评论 作者:
    新天堂路,座落在美国南加C市一个安静住宅区内。那里,蓝花楹树通街夹道,翩翩羽毛般的长扇叶,亭亭如盖。虽说是蓝花楹,但开的却是紫色花蕊。每到夏天盛开时,街道上像浮著团团紫云。...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赞助商链接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