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撒上1:19-21;3:19-21
在以色列人的士师时代,除了《士》所记载的十二位士师外,在《撒上》还记载了两位士师——以利与撒母耳。撒母耳是最后一位士师,也是最特殊、最重要的一位士师,他不仅是士师,也是祭司和先知。撒母耳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祂的名是神”,也是“求”神(撒上1:27)、“归于”神(撒上1:28)的谐音。神借着他带领百姓回转归向神,拯救以色列人脱离了“各人任意而行(士21:25)”的混乱与黑暗,也脱离了非利士人的辖制;神又借着他膏立了另外两位主角扫罗(撒上10:1)和大卫(撒上16:13)为王,使以色列从士师时代顺利地过渡到了王国时代。作为最后一位士师的撒母耳,是最特殊的一位士师。我们从六个方面来看《一位最特殊的士师》。
一、他是母亲求来的
其他士师都不是母亲求来的,而是神主动赐给的,就连参孙的母亲虽然是个不生育的妇人,经上也没有记载她如何向神祈求,倒是神亲自向她显现,应许她要怀孕生一个儿子。
1.撒母耳母亲的不生育:(撒母耳记上1:1-2)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玄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
以利加拿属于利未支派的哥辖族,是可拉的后裔(代上6:22、27)。以利加拿娶了两个妻:哈拿与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她是个不生育的妇人。也可能是哈拿不生育,所以丈夫才另娶了一个妻子毗尼拿。
2.毗尼拿激动哈拿:(撒母耳记上1:4-8)以利加拿每逢献祭的日子,将祭肉分给他的妻毗尼拿和毗尼拿所生的儿女;给哈拿的却是双份,因为他爱哈拿。无奈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毗尼拿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每年上到耶和华殿的时候,以利加拿都以双份给哈拿;毗尼拿仍是激动她,以致她哭泣不吃饭。她丈夫以利加拿对她说:“哈拿啊,你为何哭泣,不吃饭,心里愁闷呢?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
虽然哈拿不生育,但以利加拿还是爱哈拿,他是个虔诚人,每年都按着律法的规定从拉玛上到东北大约24公里的示罗去,在那里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他在献祭的时候,将祭肉分给妻儿们的时候,给哈拿的都是双份。无奈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而属肉体的毗尼拿见神不使哈拿生育,就作他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以致她哭泣不吃饭。丈夫以利加拿看到哈拿哭泣,就安慰说:“哈拿啊,你为何哭泣,不吃饭,心里愁闷呢?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
3.哈拿的祈祷与以利的祝福:(撒母耳记上1:9-11,17-18)他们在示罗吃喝完了,哈拿就站起来。祭司以利在耶和华殿的门框旁边,坐在自己的位上。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 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哈拿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
面对对头毗尼拿的激动,丈夫以利加拿无用的安慰,哈拿知道无人能帮助她,只有一位神肯帮助她,也有能力帮助她。因此哈拿乘去示罗献祭之机,来到神的面前,把自已的愁苦向他倾诉,把自已伤心、无助的泪水流在神的面前,向神祈祷、许愿,祈求神赐给她一个儿子,她还要把这个儿子奉献给神,使他终身归神作拿细耳人。以利知道她祈祷的原因后,就给她祝福,虽然以利不作为,却说对了话,成为神话语的出口。他之所以能说对话,并非因为他明白神的心意,而是因为他的职分是祭司。正如新约时代的大祭司该亚法所说的预言“不是出于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约11:50)。
哈拿的这个祷告是合神心意的,同时也得到了祭司以利的祝福,就凭着信心接受了,虽然她还没有儿子,但她如同得到了儿子,面上再不带愁容了。
4.撒母耳的出生:(撒母耳记上1:19-20)次日清早,他们起来,在耶和华面前敬拜,就回拉玛。到了家里,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华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日期满足,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
他们回家后,以利加拿和哈拿同房,神顾念哈拿,她就怀孕生了一个儿子,哈拿给他起名叫撒母耳,因为她知道这是她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每当她呼喊撒母耳,就会思想神的恩典。撒母耳的出生,洗去了哈拿不生育的耻辱,也堵住了对头毗尼拿的口。当然,这撒母耳不仅是神赐给哈拿的,也是赐给以色列人的。
5.哈拿奉献撒母耳:(撒母耳记上1:24-28)既断了奶,就把孩子带上示罗,到了耶和华的殿;又带了三只公牛,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那时,孩子还小。)宰了一只公牛,就领孩子到以利面前。妇人说:“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从前在你这里站着祈求耶和华的那妇人,就是我。我祈求为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于是在那里敬拜耶和华。
哈拿虽然是女流,但她说到做到,她如何许愿,也如何还愿:撒母耳断奶后,哈拿就把他带到 24公里外的示罗,把自已唯一的儿子奉献给神,使撒母耳终身归与耶和华,哈拿在那里献上感恩的赞歌(撒母耳记上2:1-10)。他们在那里献上最好的还愿祭公牛,且献上的是三份:一是看到以利加拿家底殷实,二是看到他们对神的感恩与敬畏。撒母耳不是以亚伦后裔的身分当祭司,而是按照拿细耳人的条例被神选召作祭司。利未人任职的岁数是二十五至五十岁(民8:24-25)。撒母耳不但是利未人,也是终身奉献的拿细耳人,所以从小就开始侍奉神。不想,哈拿奉献撒母耳,就成为以色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二、他终身归神作拿细耳人
旧约只提到参孙和撒母耳终生作拿细耳人,新约只提到施洗约翰终生作拿细耳人(路1:15)。参孙作拿细耳人,是神所吩咐的;撒母耳作拿细耳人却是他母亲主动献上的。参孙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拿细耳人,他只是被神用来“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士13:5),也作为以色列人属灵光景的镜子,激励哈拿献上那位合格的拿细耳人撒母耳。只有从恩典(哈拿名字的意思)而生,又被人主动献上的合格的拿细耳人,才能被神用来预备大卫的宝座。而到了新约里,神又使用另一位从恩典里来的合格的拿细耳人施洗约翰,预备永恒国度的君王——耶稣基督的道路(可1:2-4)。
1.拿细耳人的条例:(民数记6:2-8)“你晓谕以色列人说:无论男女许了特别的愿,就是拿细耳(归主)人的愿,要离俗归耶和华。他就要远离清酒浓酒,也不可喝什么清酒浓酒做的醋;不可喝什么葡萄汁,也不可吃鲜葡萄和干葡萄。在一切离俗的日子,凡葡萄树上结的,自核至皮所做的物,都不可吃。在他一切许愿离俗的日子,不可用剃头刀剃头,要由发绺长长了。他要圣洁,直到离俗归耶和华的日子满了。在他离俗归耶和华的一切日子,不可挨近死尸。他的父母或是弟兄姐妹死了的时候,他不可因他们使自己不洁净,因为那离俗归 神的凭据是在他头上。在他一切离俗的日子是归耶和华为圣。
在旧约中,只有祭司是归耶和华的,但其他以色列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把自已分别出来,归神作拿细耳人。这里说到拿细耳人的三个条例:一是不可喝酒;二是不可用剃头刀剃头,三是不可挨近死尸。
哈拿很可能与参孙生活在一个年代,她知道参孙是一个被动的、不合格的拿细耳人。因此,她要把自已的儿子撒母耳献上,让他去作一个合格的拿细耳人(撒母耳记上1:10-11)。撒母耳没有辜负母亲哈拿的期望,他的确是个合格的拿细耳人。
2.不合格的拿细耳人参孙:(士师记13:2-5)那时,有一个琐拉人,是属但族的,名叫玛挪亚。他的妻不怀孕,不生育。耶和华的使者向那妇人显现,对她说:“向来你不怀孕,不生育,如今你必怀孕生一个儿子。所以你当谨慎,清酒浓酒都不可喝,一切不洁之物也不可吃。你必怀孕生一个儿子,不可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因为这孩子一出胎就归 神作拿细耳人。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
在非利士人辖制以色列人的时候,在但族琐拉有一个叫玛挪亚的人,他的妻子是个不生育的妇人。有一天,天使向她显现,预言她要生一个儿子,这孩子一出胎就归 神作拿细耳人,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这孩子就是后来的大力士参孙,虽然神要他终身归神作拿细耳人,他却是个不合格的拿细耳人:除了没有用剃头刀剃头外,他不仅喝酒,而且醉酒(婚筵上,后来枕着大利拉的膝睡觉);接触狮子的死尸。后一直带罪侍奉,被情欲捆绑,最后与非利士人同归于尽(士14-16章)。
3.合格的拿细耳人约翰:(路加福音1:13-17)天使对他说:“撒迦利亚,不要害怕,因为你的祈祷已经被听见了。你的妻子伊利莎白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约翰。你必欢喜快乐;有许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乐。他在主面前将要为大,淡酒浓酒都不喝,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了。他要使许多以色列人回转,归于主-他们的 神。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
一世纪初,祭司撒迦利亚的妻子伊利莎白是个不生育的妇人,他们夫妻又年纪老迈了。一天,撒迦利亚进圣殿烧香的时候,天使向他显现,预言他的妻子伊利莎白要怀孕生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施洗约翰。天使说约翰淡酒浓酒都不喝,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了,就是说约翰要终身归神作拿细耳人。约翰没有辜负神赋予他的使命,不负众望,在旷野传道,施洗,见证耶稣是神的儿子,为神预备合用的百姓。
三、他是神所拣选的祭司
1.亚伦的子孙才能作祭司:(出埃及记28:1)你要从以色列人中,使你的哥哥亚伦和他的儿子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一同就近你,给我供祭司的职分。
(出埃及记40:13-15)“要给亚伦穿上圣衣,又膏他,使他成圣,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又要使他儿子来,给他们穿上内袍。怎样膏他们的父亲,也要照样膏他们,使他们给我供祭司的职分。他们世世代代凡受膏的,就永远当祭司的职任。”
(历代志下26:18)他们就阻挡乌西雅王,对他说:“乌西雅啊,给耶和华烧香不是你的事,乃是亚伦子孙承接圣职祭司的事。你出圣殿吧!因为你犯了罪。你行这事,耶和华 神必不使你得荣耀。”
按照律法的规定,只有亚伦子孙才能承接圣职祭司,给神献祭烧香。其他人包括王,都不能随便给神献祭烧香。扫罗因着私自给神献祭王位被废,乌西雅王因给神烧香长了大麻风。
2.撒母耳是神所拣选的祭司:(历代志上6:22,27-28)哥辖的儿子是亚米拿达;亚米拿达的儿子是可拉;可拉的儿子是亚惜;……拿哈的儿子是以利押;以利押的儿子是耶罗罕;耶罗罕的儿子是以利加拿;以利加拿的儿子是撒母耳。撒母耳的长子是约珥,次子是亚比亚。
撒母耳属于利未支派,但非亚伦的后裔,本来不该作祭司,但神却拣选他作了祭司,这也是圣经上所记载的一个特例。
四、他是一位伟大的先知
1.耶和华呼喊撒母耳:(撒母耳记上3:10-14,18)耶和华又来站着,像前三次呼唤说:“撒母耳啊!撒母耳啊!”撒母耳回答说:“请说,仆人敬听!”耶和华对撒母耳说:“我在以色列中必行一件事,叫听见的人都必耳鸣。我指着以利家所说的话,到了时候,我必始终应验在以利身上。我曾告诉他必永远降罚与他的家,因他知道儿子作孽,自招咒诅,却不禁止他们。所以我向以利家起誓说:‘以利家的罪孽,虽献祭奉礼物,永不能得赎去。’”……撒母耳就把一切话都告诉了以利,并没有隐瞒。以利说:“这是出于耶和华,愿他凭自己的意旨而行。”
因着祭司以利的不作为,神丢弃了他,转向呼唤年幼的撒母耳,这次神连续呼唤撒母耳,表明神一定有要紧的事说,而“请说,仆人敬听”是撒母耳接受先知职事的开始。撒母耳作先知的第一个考验,就是把一个让“听见的人都必耳鸣”的坏消息带给他的属灵长辈以利。开始,撒母耳不敢将这个消息告诉以利,但以利似乎觉得这个消息与自已有关,就要求撒母耳一句都不要向他隐瞒,撒母耳就把神所说的一切话都告诉了以利,以利就知道这事出于耶和华,只是“愿他凭自己的意旨而行,”自已却不作为,不肯用杖管教儿子,听天命,却不尽人事,被动地等待神的惩罚临到他的家。
2.先知撒母耳:(撒母耳记上3:19-21)撒母耳长大了,耶和华与他同在,使他所说的话一句都不落空。从但到别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华立撒母耳为先知。耶和华又在示罗显现;因为耶和华将自己的话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这话传遍以色列地。
撒母耳长大后,神与他同在,使他所说的话一句都不落空,可见神要撒母耳说的话,他就诚实地传讲,一句也不隐瞒;神不要他说的,他一句也不说。不久,从但到别是巴,就是以色列全境所有的人都知道耶和华立撒母耳为先知。神将自已的话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神的话传遍以色列地。
五、他终身作士师
1.撒母耳平生作以色列的士师:(撒母耳记上7:15)撒母耳平生作以色列的士师。
撒母耳平生作以色列的士师,也是以色列的历史绝无仅有的。其他士师都是作一段时间内的士师:如(士师记10:2-3)陀拉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三年,就死了,葬在沙密。在他以后有基列人睚珥兴起,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二年。
(士师记12:7a,11,14b)耶弗他作以色列的士师六年。……以比赞之后,有西布伦人以伦,作以色列的士师十年。……押顿作以色列的士师八年。
(士师记16:31b)参孙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年。
(撒母耳记上4:18)以利作以色列的士师四十年。
2.撒母耳管理全国:(撒母耳记上7:15-17)他每年巡行到伯特利、吉甲、米斯巴,在这几处审判以色列人。随后回到拉玛,因为他的家在那里;也在那里审判以色列人,且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撒母耳是以色列人历史上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位士师,他的影响力不是局限于某几个支派,而是遍及全国。而其他士师多是一个或几个支派的士师。撒母耳还是一个巡行的士师,而非仅在一地。撒母耳做到了劳逸结合,他巡行之后,就回到自已的家乡拉玛休养,也在那里审判百姓。
六、他是改变时代的工人
1.撒母耳归正百姓信仰:(撒母耳记上7:3-4)撒母耳对以色列全家说:“你们若一心归顺耶和华,就要把外邦的神和亚斯他录从你们中间除掉,专心归向耶和华,单单地侍奉他。他必救你们脱离非利士人的手。”以色列人就除掉诸巴力和亚斯他录,单单地侍奉耶和华。
士师时代是以色列历史上最混乱的时候,因为“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师记21:25)。”以色列人不单单侍奉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而是在侍奉外邦的神诸巴力和亚斯他录,许多人制造家中的神像,如米迦制造偶像,分派他一个儿子作祭司,后来遇见一个利未人,就让他作了虚无之神的祭司(士师记17章)。
因此撒母耳治理以色列时,首先要归正他们的信仰,使他们由偶像的侍奉转向单单侍奉耶和华。
2.撒母耳膏立扫罗作王:(撒母耳记上10:1)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与他亲嘴,说:“这不是耶和华膏你作他产业的君吗?”
撒母耳年纪老迈的时候,以色列人要求他给他们立一个王。在神的指示下,撒母耳膏立了农夫扫罗作了以色列的第一任君王,扫罗的受膏,标志着以色列由士师时代过渡到王国时代。
3.撒母耳膏大卫作王代替扫罗:(撒母耳记上16:12-13)耶西就打发人去叫了他来。他面色光红,双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华说:“这就是他,你起来膏他。”撒母耳就用角里的膏油,在他诸兄中膏了他。从这日起,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撒母耳起身回拉玛去了。
因着扫罗一再违背神的命令,神废除了他的王位,拣选了合神心意的人大卫代替扫罗。撒母耳照着神吩咐,膏立了牧童大卫作以色列王,大卫才是真正以色列历史上的第一个王。
总结:作为以色列士师时代的最后的一位士师,撒母耳是一位最特殊、最重要的士师,撒母耳不仅身兼祭司、先知、士师三职,且膏立了以色列历史上最初的两代君王扫罗与大卫,在以色列由士师时代过渡到王国时代的过程中,撒母耳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执笔主写的《撒母耳记》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当时的历史。《撒母耳记上》清楚地记载了撒母耳的出生、工作与离世的一生,而扫罗一出场就是四十岁的人了,就连合神心意的大卫一出场也是一个牧童了。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