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上提到的母牛

作者:耶米玛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5-10-07 06:38:55

微信图片_20251003052528_5550_1.jpg 

  经文:创15:9;撒上6:7  

  牛是一种常见的家畜,被列入六畜(猪、牛、羊、马、鸡、狗)之二,在古代,牛主要用于耕地,是农业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牲畜。牛的养殖范围很广,牛的全身都是宝,能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奶、肉、皮等,人常把吃苦耐劳的人们形容成“老黄牛”,鲁迅先生曾说“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牛作为洁净的动物,既可以向神献祭,也可以食用,因此在圣经上不断地被提到,我们从七个方面来看《经上提到的母牛》。

  一、神要亚伯兰用母牛与神立约

  1.神重申得地的应许:(创世记15:7)耶和华又对他说:“我是耶和华,曾领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为要将这地赐你为业。”

  神要与亚伯兰立约,重申神要将迦南地赐给亚伯兰为业的应许。因此神向他显现,回顾过去神曾带领他离开家乡迦勒底的吾珥,亚伯兰听从神的吩咐,离开了家乡,来到迦南地,神应许要把这地赐给他为业。亚伯兰刚到迦南地的时候,神就向他应许过:(创世记12:7)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神在此宣告:祂的带领决不至于有始无终,祂既然开了头,就必负责成全祂所开始的工作。

  2.神要亚伯兰取一只三年的母牛:(创世记15:8-11)亚伯兰说:“主耶和华啊,我怎能知道必得这地为业呢?”他说:“你为我取一只三年的母牛,一只三年的母山羊,一只三年的公绵羊,一只斑鸠,一只雏鸽。”亚伯兰就取了这些来,每样劈开,分成两半,一半对着一半地摆列,只有鸟没有劈开。有鸷鸟下来,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亚伯兰就把它吓飞了。

  亚伯兰向神求一个证据,神既赐下信心,也必赐下“记号、印证”(罗4:11),神并没有责备他,而是继续用恩典让他“知道”这信心是有凭有据的(士6:17)。“三年”的牲畜已经成熟,因此是贵重的,第一样动物就是“一只三年的母牛。”摩西律法所要求以色列人向神所献的祭物,也是以这五样动物为主。亚伯兰就取来,按照当时立约的规矩每样劈开,分成两半,一半对着一半地摆列,立约的双方需要从中间经过。

  3.预言以色列人寄居埃及地四百年:(创世记15:12-16)日头正落的时候,亚伯兰沉沉地睡了;忽然有惊人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的确知道,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又服侍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们四百年。并且他们所要服侍的那国,我要惩罚,后来他们必带着许多财物从那里出来。但你要享大寿数,平平安安地归到你列祖那里,被人埋葬。到了第四代,他们必回到此地,因为亚摩利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

  “日头正落的时候”是旧的一天结束,新的一天开始。“亚伯兰沉沉地睡了”,说明他并没有从祭物的两半中间经过(17节)。人虽然有守约的意愿,却没有守约的能力,只有神能够信实守约。“有鸷鸟下来”(11节)、“有惊人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都暗示这约面临属灵黑暗势力的干扰,但神特意要在这样的“大黑暗”中坚立祂自己的约。神把自已的计划告诉了亚伯兰:他的后裔必寄居他人的地——埃及,最后被法老王辖制(出1:8-14)。“四百年”是大概的数目,以色列人在埃及一共住了四百三十年(出12:40)。神还要惩罚埃及,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还带着许多财物,好用来建造会幕,执行他们“祭司的国度”(出19:6)的职分。但神应许亚伯兰要享大岁数,亚伯拉罕一生的年日是一百七十五岁(25:7)。“归到你列祖那里”不是指他被埋葬在列祖的坟墓里,而是说他的灵魂归到神那里,与列祖在一起(25:8-9)。从雅各下埃及(创46:1-27),到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正好是“第四代”(出6:16-20)。“亚摩利人”代表所有的迦南民族,他们敬拜诸多偶像,焚烧儿女为祭,行各种邪术,是神所憎恶的(申18:9-12)。神是公义的,必要审判人的罪孽;但神也是恩慈的,祂容忍等待世人悔改回转,直至日期满足,才对不肯悔改的人施行审判。

  4.神与亚伯兰立约:(创世记15:17-21)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烟的炉并烧着的火把从那些肉块中经过。当那日,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说:“我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幼发拉底大河之地,就是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亚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耶布斯人之地。”

  12节说“日头正落的时候,亚伯兰沉沉地睡了”,现在是“日落天黑。”“冒烟的炉”和“烧着的火把”就像后来的“云柱”和“火柱”(出13:21),象征神的临在(赛31:9)。立约的双方都要经过劈开的动物(耶34:18),表示背约会面临和这些动物同样的命运。但此时却是神独自经过肉块中间,象征神独自完成立约,单方面承诺履约。因此,这约完全是神主动的恩典和赏赐,并非人与人之间交易式的立约(31:44)。

  神主动与亚伯兰立约,“我已赐给”表示此约已经成立,到了所罗门时代,这个应许终于应验了(王上4:21、24),那时“所罗门统管诸王,从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边界”(代下9:26)。“埃及河”指作为埃及和以色列边界线的“埃及小河”(民34:5),一般认为就是西奈半岛东北部的阿里什旱溪。19-21节列出十个民族,实际上居住在迦南的不止十个民族,“十”是代表“完全”。

  二、雅各送给哥哥以扫的礼物中有母牛四十只

  1.雅各送给哥哥以扫的礼物中有母牛四十只:(创世记32:13-15)当夜,雅各在那里住宿,就从他所有的物中拿礼物要送给他哥哥以扫:母山羊二百只,公山羊二十只,母绵羊二百只,公绵羊二十只,奶崽子的骆驼三十只-各带着崽子,母牛四十只,公牛十只,母驴二十匹,驴驹十匹。

  雅各知道哥哥以扫还在因他骗取长子的名分与福分而怨恨他,因此就想用礼物来挽回哥哥的怒气:(箴言21:14)暗中送的礼物挽回怒气;怀中搋的贿赂止息暴怒。因此雅各精心为哥哥准备了一份厚礼,一共送出220只山羊、220只绵羊。220在数学上称为“亲和数”,又称为“相亲数、友好数、友爱数”。如果一个数的所有真因子之和等于另外一个数,相反也一样,则这两个数就被称为“亲和数”。220的真因子是:1、2 、4 、5 、10 、11 、20 、22 、44 、55 、110,1 + 2 + 4 + 5 + 10 + 11 + 20 + 22 + 44 + 55 + 110=284;而284的真因子是1、2、4、71、142,1 + 2 + 4 + 71 + 142 = 220。直到在雅各之后1400多年,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主前570-495年)才发现220 和284是一对亲和数。他曾说:“朋友是你灵魂的倩影,要像220与284一样亲密”,所以古希腊人为了表达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常常各自佩戴两个亲和数中的一个(220 或284 )。

  雅各一共送出140只其它的牲口。140在数学上称为“婚约数”或“准亲和数 ”。“准亲和数”与“亲和数 ”的差别在于,累加所有真因子时不包括1。140 不包括1的真因子是:2 、4 、5 、7 、10 、14 、20 、28 、35 、70,2 + 4 + 5 + 7 + 10 + 14 + 20 + 28 + 35 + 70 = 195;而195不包括1的真因子是:3 、5 、13 、15 、39 、65,3 + 5 + 13 + 15 + 39 + 65 = 140。20世纪数学家才发现“准亲和数”的特性。雅各在主前1910年就用两份“亲和数”、一份“准亲和数”的礼物送给以扫,可见这事出于神。

  2.雅各要藉着在前头去的礼物解哥哥的恨:(创世记32:16-21)每样各分一群,交在仆人手下,就对仆人说:“你们要在我前头过去,使群群相离,有空闲的地方”;又吩咐尽先走的说:“我哥哥以扫遇见你的时候,问你说:‘你是哪家的人?要往哪里去?你前头这些是谁的?’你就说:‘是你仆人雅各的,是送给我主以扫的礼物;他自己也在我们后边。’”又吩咐第二、第三,和一切赶群畜的人说:“你们遇见以扫的时候也要这样对他说;并且你们要说:‘你仆人雅各在我们后边。’”因雅各心里说:“我藉着在我前头去的礼物解他的恨,然后再见他的面,或者他容纳我。”于是礼物先过去了;那夜,雅各在队中住宿。

  雅各在祷告之后,送出了如此贵重礼物给他哥哥以扫,并且“使群群相离,有空闲的地方”,用一波又一波的礼物去感动哥哥。这表面上还是雅各在谋算,但实际上他已经把结果交给神了。因为此时如果雅各对神不放心,完全可以走回头路,藏匿在基列山中,基列地本来就是一个好牧场(民32:1)。这580只牲畜的礼物,比主前9世纪一个城市献给亚述王的贡物数量还大,而且以雌性为主,适合继续繁殖,显出了很大诚意。若不是雅各真心认为这些牲畜是自己“不配得”的恩典(10节),“抓”(25:26)了一生的雅各绝不肯松手送出这么大方的礼物。雅各知道自已亏欠了哥哥以扫,所以“藉着在我前头去的礼物解他的恨”,可见雅各与哥哥和好的诚意。人尽本分神动工,果然,当以扫看见兄弟雅各的时候,就接纳了他(创世记32:1-4)。(箴言16:7)人所行的,若蒙耶和华喜悦,耶和华也使他的仇敌与他和好。

  三、法老异梦中梦见母牛

  1.法老异梦中梦见母牛:(创世记41:1-4,8)过了两年,法老做梦,梦见自己站在河边,有七只母牛从河里上来,又美好又肥壮,在芦荻中吃草。随后又有七只母牛从河里上来,又丑陋又干瘦,与那七只母牛一同站在河边。这又丑陋又干瘦的七只母牛吃尽了那又美好又肥壮的七只母牛。法老就醒了。…到了早晨,法老心里不安,就差人召了埃及所有的术士和博士来;法老就把所做的梦告诉他们,却没有人能给法老圆解。

  约瑟三十岁那年,神的时间到了,祂就让法老也“做梦”。“牛”是古埃及的代表动物,常在尼罗河放牧。法老异梦中梦见有七只又美好又肥壮的母牛从河里上来,在芦荻中吃草。随后又有七只又丑陋又干瘦母牛从河里上来,吃尽了那又美好又肥壮的七只母牛。这梦使法老心里不安,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众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死后将成为神,不但拥有最高的行政权力,还是最高祭司和被崇拜的对象。而现在法老还要找别人解梦,这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情。“术士”指那些专门研究有关秘术、祭祀礼仪的人,“博士”指星象学家(太2:1)。然而,却无人能够给法老解梦。

  2.酒政向法老举荐约瑟:(创世记41:9-13)那时酒政对法老说:“我今日想起我的罪来。从前法老恼怒臣仆,把我和膳长下在护卫长府内的监里。我们二人同夜各做一梦,各梦都有讲解。在那里同着我们有一个希伯来的少年人,是护卫长的仆人,我们告诉他,他就把我们的梦圆解,是按着各人的梦圆解的。后来正如他给我们圆解的成就了:我官复原职,膳长被挂起来了。”

  就在这关键时刻,酒政想起了约瑟,神能让酒政“忘了”约瑟二年(40:23),也能让酒政“想起”了约瑟。无论是“忘了”还是“想起”,按着神的时间才是最美的。酒政向法老举荐约瑟,把他下监时约瑟为他解梦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法老。

  3.约瑟见法老:(创世记41:14-16)法老遂即差人去召约瑟,他们便急忙带他出监,他就剃头,刮脸,换衣裳,进到法老面前。法老对约瑟说:“我做了一梦,没有人能解;我听见人说,你听了梦就能解。”约瑟回答法老说:“这不在乎我, 神必将平安的话回答法老。”

  正愁无人解梦的法老一听,竟然有一位解梦的专家,马上差人去监里召约瑟来,约瑟得以出监。14节的“监”原文与约瑟被哥哥们丢进去的“坑”(37:24)是同一个字,约瑟从17岁被“丢在坑里”(37:24)开始的苦难,13年后以“出监”为结束。古埃及男人通常不留胡须,所以经常“剃头、刮脸”,而希伯来男人通常留胡须(撒下10:5;耶41:5)。约瑟要朝见法老,必须遵守正规的宫廷礼节,梳洗干净,并穿上得体的衣服。就这样,约瑟得以来到法老面前。法老把无人能给自已解梦的事告诉约瑟,同时也把自已听说约瑟能解梦的事告诉他。“这不在乎我”原文意思是强烈地否定。法老以为约瑟是解梦的专家,但约瑟却是强烈地否定自己,急忙宣告解梦的能力乃是出于神。可见经过13年的造就,约瑟已经被神炼到一个完全顺服、谦卑的程度,无论是在囚犯面前,还是在法老面前,他首先想到的是神,高举的是神。

  4.约瑟给法老解梦:(创世记41:25-28,30-36)约瑟对法老说:“法老的梦乃是一个。 神已将所要做的事指示法老了。七只好母牛是七年,七个好穗子也是七年;这梦乃是一个。那随后上来的七只又干瘦又丑陋的母牛是七年,那七个虚空、被东风吹焦的穗子也是七年,都是七个荒年。这就是我对法老所说, 神已将所要做的事显明给法老了。……随后又要来七个荒年,甚至在埃及地都忘了先前的丰收,全地必被饥荒所灭。因那以后的饥荒甚大,便不觉得先前的丰收了。至于法老两回做梦,是因 神命定这事,而且必速速成就。所以,法老当拣选一个有聪明有智慧的人,派他治理埃及地。法老当这样行,又派官员管理这地。当七个丰年的时候,征收埃及地的五分之一,叫他们把将来丰年一切的粮食聚敛起来,积蓄五谷,收存在各城里做食物,归于法老的手下。所积蓄的粮食可以防备埃及地将来的七个荒年,免得这地被饥荒所灭。”

  接着,约瑟按着法老梦的意思给他讲解,“这梦乃是一个”,意思是这两个梦都是指同一件事。埃及地将出现七个丰年,紧接着是七个荒年。埃及地因为尼罗河每年会定期泛滥,所以很少有长期的饥荒。神预先告知法老荒年的来临,乃是为着积储粮食,使神的选民得以存活(42:2)。神重复的启示,是为了强调事情的确定性和急迫性(37:5-9;来6:17-18)。约瑟有着多走二里路的精神,他不仅给法老解了梦,还向法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指派一个“有聪明有智慧的人”做总负责(33节),在总负责之下委派一些“官员”分层管理(34节)。征收丰年收成的“五分之一”(34节),“聚敛”丰年的余粮(35节),兴建粮仓“积蓄五谷”(35节)。

  5.约瑟被立为埃及的宰相:(创世记41:37-38,41-43)法老和他一切臣仆都以这事为妙。法老对臣仆说:“像这样的人,有 神的灵在他里头,我们岂能找得着呢?”……法老又对约瑟说:“我派你治理埃及全地。”法老就摘下手上打印的戒指,戴在约瑟的手上,给他穿上细麻衣,把金链戴在他的颈项上,又叫约瑟坐他的副车,喝道的在前呼叫说:“跪下。”这样,法老派他治理埃及全地。

  因着酒政的现身说法,法老与他的臣仆都没有怀疑约瑟的解梦,也都赞同约瑟的建议。这个英明的法老看出约瑟里头有神的灵,因此派他治理埃及全地。在这13年里,约瑟从管理波提乏的家到管理监狱,如今开始管理埃及全地。“打印的戒指”就是法老的图章,表示约瑟可以代表法老在文件上盖章、发号施令。古代一般的埃及男人上身赤裸,尊贵人才得以穿“细麻衣”。“把金链戴在他的颈项上”代表宠信。“副车”紧随于法老的车后,表示约瑟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法老。“跪下”含有让开、回避、屈膝、欢呼等意思,是埃及壁画中常描绘的礼节。

  6.约瑟积粮:(创世记41:46-49)约瑟见埃及王法老的时候年三十岁。他从法老面前出去,遍行埃及全地。七个丰年之内,地的出产极丰极盛,约瑟聚敛埃及地七个丰年一切的粮食,把粮食积存在各城里;各城周围田地的粮食都积存在本城里。约瑟积蓄五谷甚多,如同海边的沙,无法计算,因为谷不可胜数。

  利未人从“三十岁”开始在会幕任职(民4:3),主耶稣开始传道时“年纪约有三十岁”(路3:23),约瑟开始治理埃及时“年三十岁”,这再一次证明酒政把他忘了“两年”(1节),乃是出于神的安排,神的时间永远是最好的。约瑟作了埃及的宰相,不是如何享受,他知道神给他的使命仍是拯救中东地区的人民,因此从法老面前出去,立即遍行埃及全地,趁着丰年积蓄粮食,好保全许多人的性命(50:20),完成以色列人下埃及的大业。约瑟“积蓄五谷甚多”,实际上是神在通过约瑟预备一切,要把雅各全家带到埃及,等待迦南人的罪恶满盈(15:16)。

  四、纯红母牛的灰

  1.一只纯红的母牛:(民数记19:1-4)耶和华晓谕摩西、亚伦说:“耶和华命定律法中的一条律例乃是这样说:你要吩咐以色列人,把一只没有残疾、未曾负轭、纯红的母牛牵到你这里来,交给祭司以利亚撒;他必牵到营外,人就把牛宰在他面前。祭司以利亚撒要用指头蘸这牛的血,向会幕前面弹七次。

  “耶和华命定律法中的一条律例”表明这是神新增加的一条“律例”。可拉的背叛带来了死亡,“除了因可拉事情死的以外,遭WENYI死的,共有一万四千七百人”(16:49),也导致了更多的人因为接触了死尸而不洁净。以色列人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大规模的死亡,百姓若活在死亡的污秽里,就不能再与神有交通的恩典。但神是满有怜悯的神,祂使用祭司和利未人担当了百姓的罪孽(18:1),接着就启示了洁净死亡污染的“律例”。以色列人要把一只“没有残疾、未曾负轭、纯红的母牛”牵到摩西这里来,交给祭司以利亚撒。“没有残疾”说明祭牲是完全的,可能表明用无罪的代替有罪的;“未曾负轭”,律法规定头生的牛不可以耕地,可能表明它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洁净人;“红”色可能代表血;“母牛”可能代表生命的能力。犹太人传统认为,这红母牛应该在3-4岁之间,是成年牛,连蹄子都必须是红的,只要有两根杂毛,就不算“纯红”,毛若不直也不算“未曾负轭”,甚至不可有人靠在它身上。母牛被牵到“营外”宰杀,“营外”代表不在神与人同在的范围内,无罪的红母牛代替罪人被杀在营外,象征人的罪不再被神记念。祭司以利亚撒要取些牛的血带到会幕面前,“用指头蘸这牛的血,向会幕前面弹七次”,可能代表求神记念,祭司献赎罪祭时就有这条例(利4:6、17)。

  2.把这母牛焚烧:(民数记19:5-8)人要在他眼前把这母牛焚烧;牛的皮、肉、血、粪都要焚烧。祭司要把香柏木、牛膝草、朱红色线都丢在烧牛的火中。祭司必不洁净到晚上,要洗衣服,用水洗身,然后可以进营。烧牛的人必不洁净到晚上,也要洗衣服,用水洗身。

  “牛的皮、肉、血、粪都要焚烧”,代表高贵的香柏木、代表卑贱的牛膝草和代表罪的朱红色线,都要丢在火中,不管是人的好还是坏,只要和罪一发生关系,在神面前都不能存留。“焚烧”原文与献祭的“烧”并不是同一个词,表明焚烧红母牛并不是为了献祭。祭司和烧牛的人都必不洁净到晚上,要洗衣服,用水洗身,然后可以进营。

  3.母牛的灰存在营外洁净的地方:(民数记19:9-10)必有一个洁净的人收起母牛的灰,存在营外洁净的地方,为以色列会众调做除污秽的水。这本是除罪的。收起母牛灰的人必不洁净到晚上,要洗衣服。这要给以色列人和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作为永远的定例。”

  这灰有除罪的功用,但却不能带进营内,只能“存在营外洁净的地方”。因为这灰是罪的工价所遗留的痕迹,凡是沾上罪的事物,都不能摆进神的范围内,必须“出营外去”(5:2)。“这本是除罪的”原文是“这本是赎罪祭”,表明“母牛灰”的功用与赎罪祭一样。收起母牛灰的人也必不洁净到晚上,要洗衣服。一只成年母牛约能产生66公斤灰烬,其中母牛骨灰大约11公斤,制作成的洁净水可以洒6600亿次。

  4.基督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心:(希伯来书9:13-14)若山羊和公牛的血,并母牛犊的灰,洒在不洁的人身上,尚且叫人成圣,身体洁净,何况基督藉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 神,他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心 ,除去你们的死行,使你们侍奉那永生 神吗?

  “山羊和公牛的血”指赎罪日的献祭(利16:11、15),“母牛犊的灰”用来“为以色列会众调做除污秽的水”(民19:9)。这些外在的礼仪都被承认具有某种洁净的功效,何况更超越的基督的血呢?“永远的灵”指圣灵,基督在地上靠着圣灵生活行事(赛11:2;42:1;61:1;太12:18),并借着圣灵的能力将自己献上,作为真正的祭物。只有用基督的宝血作为真正的祭物,才能“洗净”良心,在神面前为我们除去死行,让罪得赦免的人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神面前,用讨神喜悦的生活来“侍奉那永生神”。

  五、长老要在所打折颈项的母牛犊以上洗手

  1.长老要在所打折颈项的母牛犊以上洗手:(申命记21:1-9)“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为业的地上,若遇见被杀的人倒在田野,不知道是谁杀的,长老和审判官就要出去,从被杀的人那里量起,直量到四围的城邑,看哪城离被杀的人最近,那城的长老就要从牛群中取一只未曾耕地、未曾负轭的母牛犊,把母牛犊牵到流水、未曾耕种的山谷去,在谷中打折母牛犊的颈项。祭司利未的子孙要近前来;因为耶和华-你的 神拣选了他们侍奉他,奉耶和华的名祝福,所有争讼殴打的事都要凭他们判断。那城的众长老,就是离被杀的人最近的,要在那山谷中,在所打折颈项的母牛犊以上洗手,祷告 说:‘我们的手未曾流这人的血;我们的眼也未曾看见这事。耶和华啊,求你赦免你所救赎的以色列民,不要使流无辜血的罪归在你的百姓以色列中间。’这样,流血的罪必得赦免。你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就可以从你们中间除掉流无辜血的罪。”

  这是发生未破谋杀案除罪的规定:凶手虽然没有被发现,但最终也逃不过神的追讨;人虽然没有办法发现凶手,但却可以积极地“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9节)。追讨凶手只有神能做,但除去罪在应许之地上的污染,却是神交给百姓的责任。即使是别人犯罪,但如果百姓没有主动地除去罪的污染,这罪就会归到所有人的身上。

  离被杀之人最近城的长老要“取一只未曾耕地、未曾负轭的母牛犊,把母牛犊牵到流水、未曾耕种的山谷去,在谷中打折母牛犊的颈项。”“祭司利未的子孙”在神的百姓中间代表神的权柄,6-8节的仪式就是百姓的代表长老在神面前用金盆洗手的动作表明:一是站在神的一边,定罪为罪;二是见证本城的百姓与罪恶无关;三是不但本城百姓是无辜的,也为神“所救赎的以色列民”求赦免,因为神的百姓是一个整体的见证。“赦免”原文是“遮盖、化解、赎罪”,不是罪不存在了,而是神不看那罪。“除掉流无辜血的罪”原文是“销毁这无辜的血”。

  2.彼拉多金盆洗手:(马太福音27:20-26)祭司长和长老挑唆众人,求释放巴拉巴,除灭耶稣。巡抚对众人说:“这两个人,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呢?”他们说:“巴拉巴。”彼拉多说:“这样,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他们都说:“把他钉十字架!”巡抚说:“为什么呢?他做了什么恶事呢?”他们便极力地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彼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反要生乱,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于是彼拉多释放巴拉巴给他们,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

  彼拉多也曾金盆洗手,想用这种方式脱去自已杀害耶稣的罪行,“洗手”以洗手表清白是犹太人的宗教仪式(申21:6-7;诗26:6),而非罗马人的习俗。

  六、非利士人用母牛拉新车的方式送回约柜

  1.祭司和占卜的建议:(撒母耳记上6:1-9)耶和华的约柜在非利士人之地七个月。非利士人将祭司和占卜的聚了来,问他们说:“我们向耶和华的约柜应当怎样行?请指示我们用何法将约柜送回原处。”他们说:“若要将以色列 神的约柜送回去,不可空空地送去,必要给他献赔罪的礼物,然后你们可得痊愈,并知道他的手为何不离开你们。”非利士人说:“应当用什么献为赔罪的礼物呢?”他们回答说:“当照非利士首领的数目,用五个金痔疮,五个金老鼠,因为在你们众人和你们首领的身上都是一样的灾。所以当制造你们痔疮的像和毁坏你们田地老鼠的像,并要归荣耀给以色列的 神,或者他向你们和你们的神,并你们的田地,把手放轻些。你们为何硬着心像埃及人和法老一样呢? 神在埃及人中间行奇事,埃及人岂不释放以色列人,他们就去了吗?现在你们应当造一辆新车,将两只未曾负轭有乳的母牛套在车上,使牛犊回家去,离开母牛。把耶和华的约柜放在车上,将所献赔罪的金物装在匣子里,放在柜旁,将柜送去。你们要看看:车若直行以色列的境界到伯·示麦去,这大灾就是耶和华降在我们身上的;若不然,便可以知道不是他的手击打我们,是我们偶然遇见的。”

  (撒母耳记上4:10-11)记载了在以利末年,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的战争中,以色列人败在了非利士人面前,神的约柜被非利士人掳去。(撒母耳记上5章)记载神的约柜在非利士地七个月,大显神能,败坏非利士地的神、人、田地。在灾难面前,他们将祭司和占卜的聚来,向他们请教当如何把神的约柜送回以色列地。祭司和占卜的要他们献上赔罪的礼物就是“痔疮的像和毁坏你们田地老鼠的像,并要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硬着心”是埃及法老对待以色列人的态度(出10:1-2)。非利士人的祭司和占卜的劝非利士的首领们不要和以色列的神作对,他们按着自己的方式“造一辆新车”,并且献上他们认为正确礼物,表示对神的敬畏。“未曾负轭”指没有拉过车的牛。“有乳的母牛”指正在乳养幼犊的母牛。母牛天性不愿离开小牛,如果没有被训练过拉车的母牛不理会牛犊的吸引,在没有人领路的情况下,一路拉着车走到以色列境内的“伯·示麦”,便可证明这是以色列神的作为。“伯·示麦”的意思是“太阳神之家”,位于犹大境内的梭烈谷,是与非利士人交界的利未人城邑(书21:16),在以革伦东面大约14公里,与琐拉隔着梭烈谷相对。

  2.非利士人用母牛拉新车送回约柜:(撒母耳记上6:10-12)非利士人就这样行:将两只有乳的母牛套在车上,将牛犊关在家里,把耶和华的约柜和装金老鼠并金痔疮像的匣子都放在车上。牛直行大道,往伯·示麦去,一面走一面叫,不偏左右。非利士的首领跟在后面,直到伯·示麦的境界。

  非利士人就照着祭司和占卜的所说的行,制造了一辆新车,把耶和华的约柜和装金老鼠并金痔疮像的匣子都放在车上,将两只未曾负轭有乳的母牛套在车上,将牛犊关在家里。那牛直行大道,往伯·示麦去,母牛“一面走一面叫”,可能是因为被迫与小牛分开,不是自愿拉车前往伯·示麦。虽然神的百姓丢了约柜,也不努力取回约柜,但神却对不争气的百姓不离不弃,亲自引导母牛前往伯·示麦,向陷入黑暗中的百姓显明了恩典:“耶和华必不丢弃祂的百姓,也不离弃祂的产业”(诗94:14)。

  3.伯·示麦人将母牛献上为燔祭:(撒母耳记上6:13-16)伯·示麦人正在平原收割麦子,举目看见约柜,就欢喜了。车到了伯·示麦人约书亚的田间,就站住了。在那里有一块大磐石,他们把车劈了,将两只母牛献给耶和华为燔祭。利未人将耶和华的约柜和装金物的匣子拿下来,放在大磐石上。当日伯·示麦人将燔祭和平安祭献给耶和华。非利士人的五个首领看见,当日就回以革伦去了。

  伯·示麦位于示非拉丘陵,“平原”指梭烈谷中的平坦之处。“收割麦子”大约是四月中旬到六月中旬。根据律法,燔祭的祭牲必须是公牛犊或是公羊(利1:3、10),不可用母牛。伯·示麦人“将两只母牛献给耶和华为燔祭”,既不是神所指定的祭物,也不是神所选择的祭坛(申12:14)。他们有热心、却没有真理,献祭的动作好像是对了,但献祭的内容却完全错误,只是按着自己眼中看为正的做在神面前,这就是当时百姓的属灵光景。非利士人的五个首领看见,知道这是神的作为,就回以革伦去了。

  七、先知书中提到的母牛

  1.一个人要养活一只母牛犊:(以赛亚书7:21-22)那时,一个人要养活一只母牛犊,两只母绵羊;因为出的奶多,他就得吃奶油,在境内所剩的人都要吃奶油与蜂蜜。

  21-22节是预言犹大在战乱中缺少粮食,幸存的百姓只能倚靠牲畜维生。但因着“以马内利”(14节),神仍将供应他们,百姓还有足够的“奶油与蜂蜜”充饥。“奶油与蜂蜜”都不是来自人的努力,而是神白白的恩典。亚哈斯王不肯信靠神,一面倚靠自己、积极备战(3节),一面倚靠势力、投靠亚述(王下16:7),但结果没有一样能靠得上,最终还得倚靠神的恩典。神的恩典并非根据人的属灵光景,而是根据祂的旨意。“因为出的奶多,他就得吃奶油”意思可能指人口稀少,鲜奶喝不完,所以必须做成奶油保存起来(箴言30:33)。

  2.《耶利米书》中提到的母牛犊:(耶利米书46:20)埃及是肥美的母牛犊;但出于北方的毁灭来到了!来到了!

  这里先知把埃及比喻成“肥美的母牛犊,”“出于北方的毁灭”是指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要来攻击埃及地。

  (耶利米书50:11)抢夺我产业的啊,你们因欢喜快乐,且像踹谷撒欢的母牛犊,又像发嘶声的壮马。

  “抢夺我产业的”指掳走神百姓的巴比伦,因为以色列乃是“耶和华的产业”(撒下21:3)。巴比伦欢喜快乐,像踹谷撒欢的母牛犊,又像发嘶声的壮马一样。

  3.《何西阿书》提到的母牛:(何西阿书4:16)以色列倔强,犹如倔强的母牛;现在耶和华要放他们,如同放羊羔在宽阔之地。

  先知何西阿把不肯悔改的以色列比喻成倔强的母牛,“现在耶和华要放他们,如同放羊羔在宽阔之地”,可译为“现在耶和华怎能喂养他们,如同放羊羔在宽阔之地?”

  (何西阿书10:11)以法莲是驯良的母牛犊,喜爱踹谷,我却将轭加在它肥美的颈项上,我要使以法莲拉套。犹大必耕田;雅各必耙地。

  先知何西阿把以法莲(以色列的代称)比喻成驯良的母牛犊,“驯良”原文指受过训练、易于管教。律法规定,“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申25:4);所以牛“喜爱踹谷”,因为可以一边走,一边吃麦穗。

  “耕田”指用牛拉犁,把深层的土壤翻到土地的表面,使土壤松动,盖住杂草和以前的作物,使土中的有机物质更快地变成腐殖质,也可以减少农作物的天敌。“耙地”指用牛拉着带齿的木耙或铁耙,走过耕过的土地,把大土块破碎成小土块,使土地变得平整。“雅各”在这里指北方十个支派。过去,“以法莲是驯良的母牛犊”,所以神只让她轻松地“踹谷撒欢”(耶50:11),可以边踹谷边吃。但现在,“以色列倔强,犹如倔强的母牛”(4:16),所以神要“将轭加在它肥美的颈项上”,让她辛苦地“耕田”和“耙地”,不再有麦穗吃。亚述的轭很快就要加在北国的颈项上,替神管教他们。

  4.住撒玛利亚山如巴珊母牛的:(阿摩司书4:1)你们住撒玛利亚山如巴珊母牛的啊,当听我的话-你们欺负贫寒的,压碎穷乏的,对家主说:拿酒来,我们喝吧!

  “撒玛利亚山”指撒玛利亚城所在的山。“巴珊”就是今天约旦河东的戈兰高地,以肥沃的草场和肥美的牛群驰名。“家主”是对丈夫的称呼。“巴珊的母牛”是讽刺生活奢华的北国贵妇,她们与丈夫同流合污、对丈夫颐指气使,虽然不是一家之主,但在审判面前,也要为自己的行为向神交账。

 

  TAG:经上 提到 母牛

【作者简介】 耶米玛,雅博网编辑,河北邯郸人,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为耶稣作见证的人  上一篇:敬畏之福 打印文章   录入:耶米玛工作室   责任编辑: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