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相遇,无言的结局

作者:马金华     来源:原创投稿雅博网 时间:2022-08-25 07:33:35

青年财主求永生.jpeg 

经文:可10:17—22 

        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祂面前问祂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 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他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导言
 
         在我们主耶稣传道三年多的时间,以及主耶稣受死、埋葬、从死里复活尚未升天前所显现的四十天的讲论中,不仅有极其精彩的“登山宝训”(太5章——7章),也有令人难忘的“个人谈道”(如:与尼哥底母谈重生,和撒玛利亚妇人谈活水等);既有一句话的教导(如:太4:19 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约11:44 解开,让他走!),也有长篇的讲道(如:约14、15、16章)祂智慧的道常使人茅塞顿开,祂温柔的话又使失迷的羊迷途知返。但是,此次祂与青年财主之间的“谈道”,从效果而言却是以“遗憾”告终。那么,为什么一位主动寻求永生的青年财主,在与耶稣相遇之后,却“忧忧愁愁”地离开,与永生的救恩擦肩而过?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这个青年财主的故事,在三卷符类福音中都有记载,各自加上不同的细节,因为不同记述者在回忆时想到不同的重点。我们从马太(太19:20)得知他的年轻,路加记载他是一个“官”(路18:18)。他的产业很多(22节),与门徒们所过“福音的贫穷”生活截然不同,给这些纯真的加利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主耶稣并未定财富本身为罪恶,但是这个故事对于财富的危险提出严厉的警告。
  
一、美丽的相遇
  
        一个人能与主相遇必是他生命中的精彩时刻,但精彩过去之后,留下的是美好的结局还是永恒的遗憾?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发人深思的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抉择。
        纵观符类福音书的记载,此次青年财主与耶稣的相逢,似乎不是耶稣刻意的安排,而是青年财主的主动寻求,“跑”与“跪”字都从一个层面折射出他对耶稣的敬仰和对永生之道的渴求,显出他的恳切来;从他将形容词“良善”应用在耶稣身上,可显出他的悟性;从他非常切慕永生,可显出他灵的饥渴。他急急忙忙把固有的正统犹太人的见解,永生的道路是藉着遵守诫命而得的一语带过,显示出他沉浸在旧约时代对于神国的理解力。然而,单单有内心的喜欢是远远不够的,若要真正拥抱永生,就需要“敞开胸怀地接受”、“经历重生”、“得着救恩”,与耶稣有生命的连结,并“全然摆上”。
 
        在今天教会中也有不少人听过道、读过经,甚至于参加过各种事工,但依然不知主恩滋味的“美善”,其个中原因就在于他们只是“听听”、“看看”、“想想”,唯独缺少了“尝尝”主恩滋味的勇气与实践(参诗34:8)。
 
        昔日的撒该如果只有桑树上的寻访,没有“欢欢喜喜的接待”(参路19:6),就不会有“救恩到了这家”(参路19:9)的喜乐。
 
        曾经的尼哥底母如果只有夜里的寻见,没有经历“从水和圣灵生”(参约3:5),就不会有重生的事实。
 
        每一个遇见主而改变的人,必然经历重生的人,必然是清楚救恩、得着救恩的人,必然是与主化合,与耶稣的生命有连结的人,必然是全然委身的人。而这位青年财主虽有内心的寻求,却不能迈出信心的脚步,蒙恩就止于他的欲求。
 
二、永恒的探求
 
        “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参可10:17)。千百年来,多少人就如这位青年财主般在苦苦探求着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位财主显然不缺衣食,他的人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然而对永生的追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这位年轻人也不例外。
 
       古时帝皇要求臣民三跪九叩觐见时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然而永生既不是身体的长生不老,也不是财富、地位和权势的堆积可以换来的,就算苦苦谨守宗教的清规戒律,也不能保证就一定能与永远的生命相遇。
    
        相对于很多醉生梦死的人,此青年财主算是清醒的;相对于多少“撞钟式”的人生,这个青年财主算是有所追求的。“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参申8:3)对“永生”魂牵梦萦的寻觅,尤其在人类衣食无忧之后,将有更为真实的凸显。有人问:近年来中国基督徒人数增加为何比较快?这显然与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之后的内心需求有关。
尽管他口口声声渴望永生,却依然未能得到。这个人是真切的,他的寻求也是正确的;他不只是寻求安然的生活,而是寻求更深远的事物。但是,他却不能像耶稣所讲寻珠比喻的教训那样:“天国又好象买卖人寻找好珠子,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
    
三、难得的好人
    
        “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参可10:20),这是何等自豪的宣告!他遵守了律法的“这一切”,而且是“从小”就“都”遵守了。他不是为富不仁的财主或唯利是图、盛气凌人的土豪。从小遵守律法的教导令他内心有了一种隐隐的自义感,同时也享受着别人的赞许。他以为自己拥有了得永生的大部分条件,只需要耶稣给予稍许的点拨便可以收获永生。造成这种想法的原因是他对获得永生渠道的误解,与许多人一样,他也认为人要获得永生就必须“作什么”。在这个思想基础上,他认为自己离永生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他虽然“从小就遵守这一切”,但他只知道外在的遵守,却不明白内在的违犯,但那却是耶稣视为同样重要的(7:21)。当他说自己在生活上已经遵守这一切诫命时,似乎是信心满满的;不过,尽管对自己的行为感觉良好,但他的内心还是缺少些什么,不然就不会到耶稣这里来寻求永生。
 
        “耶稣看着他,就爱他”。有人认为,耶稣在那一刻显然看见这人有一种气质,他似乎渴慕永生,却大有不得其道的急切。果若如此,这种素质就仿佛能被形容为热心追求、“合神心意”的人。但是,他貌似虚心,却自以为义,他饥渴慕义,却守财如命。耶稣爱他,并不是被他的气质所吸引,乃是出乎恩慈和怜悯,因他在罗网中不能自拔。约15:16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跟从主,并不是谁都能任意抉择的事,因为凡要跟随耶稣的人,都必须舍己,背起十字架(8:34)。他必须以具体的方式表现出他的门徒职分来,就是撇下他的财富。
    
        基督教当然不否定人的善行,我们更是道德价值的积极鼓励者。但基督的救恩也告诉世人,在神的眼光里,“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参罗3:23)。这个“亏缺”是人靠自己无法填补的,只有藉着耶稣十字架上成就的救赎大功,人才能与上帝和好,才能与永远的生命发生联结。而这一切,人只要用信心来接受即可。
    
四、严峻的挑战
    
        “变卖你所有的……来跟从我!”(参可10:21)。这正是一个信心的挑战!一个向来与钱为伍的青年人,突然要他放下他曾经相依为命的东西,这让他如何是好?
    
        或许我们会不解于耶稣对其他人没有如此的要求,却唯独要求身为财主的年轻人在跟从他前必须“变卖所有”。因为耶稣深谙人心的规律,拥有越多的财富就越难以割舍。
 
         耶稣说这句话,绝不是说天国是无产阶级的天国,是贫下中农的天国,有钱人与天国无份。圣经上的著名人物亚伯拉罕、约伯、约瑟、大卫、所罗门、尼哥底母及把耶稣埋葬在自己坟墓的约瑟,都是相当有钱的人物。耶稣单指本文所讲青年财主那一类财主,他们把财利(玛门)当做神来敬拜,来依靠。认为钱财万能,靠钱财没有办不成的事,以致把得永生、进天国这属灵的事也靠钱财来解决。他们只要钱,不要救主耶稣。他们不知道耶稣基督就是天国,耶稣基督就是天国的门,天国的路。他们靠钱财拒绝耶稣,就是拒绝天国。所以耶稣说这种财主进天国是绝对不可能的,比骆驼穿针眼还难。
    
        当然,耶稣此举要求青年财主“变卖所有”,对其信心的考验性远远大于实际的操作性,他实质上是要求青年财主摆正人生中的优先秩序,要他明白对身外之物的苦恋是对内心追求的最大拦阻。“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舍弃地上的物质财富基本上是对每一门徒的要求,而且有些人确实受命在某段时间,或者永远撇弃他们的财富。耶稣要求所有跟随他的人从一开始就必须全然舍弃一切(1:18)。然后,他所交还给我们的,乃是完全听凭他的旨意,我们只是以他管家的身分持有它罢了,一切都是他的,他可随己意赏赐或收取(伯1:21)。但耶稣接着所应许的“有财宝在天上”,却是永远属于我们的。
 
        耶稣此番要求与他曾对欲做他门徒者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14:25—26)。显然,耶稣不是要人与家人决裂,逃避家庭的责任,而是要跟随他的人爱他胜过一切。同样,耶稣也不是要求所有跟随他的人都成为“穷光蛋”,而是要我们撇下内心的羁绊与虚假的依赖,重新认识生命中的优先秩序,因为“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参诗16:4)。
 
        圣经中,财富未必是被视为有罪的;然而,它却是被视为具有高度的危险(23节),也是件极大的责任。耶稣并未责备此人剥削穷人以获取不义之财,但是税吏几乎可肯定是这样做的。对于旧约时代的犹太人,诚实获得的财富乃是神赐福的一个记号(箴10:22),但是我们绝不可以将这一点渲染为“成功神学”,因为“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得着荣耀的座位。”(撒上2:8)
 
        如今,在一个拜金、拜物盛行的时代,财富实在极容易成为进入神国的拦阻。有些人心知自己富有,却不知恩典为何物,想要进入天国,却发现代价是如此巨大,结果是何等的无望!这个富人变了脸色,忧忧愁愁地离去,无非就是当今富豪作基督门徒的真实写照。
    
五、无言的结局
    
        “他……脸上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参马可福音10:22)面对耶稣的要求,也许他误解,也许他不解,总之,青年人黯然离去。可以想象,此时耶稣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一个人如何证明他自己是真爱神的呢?那就看他是不是甘心把自己以为在世上最宝贵的东西都献给神?神是知道人心里所看重的是什么,因人的财宝在哪里,心就在那里。青年财主在神面前夸口诫命都守住了。诫命的总归就是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神、爱人如己,主耶稣却一眼就看穿了青年财主内心的所存,因此吩咐他将万贯家财都变卖了周济穷人,既能证明他看重神过于看重钱财,又显出爱人的完全来,结果他一下子原形毕露,忧忧愁愁的走了。假如青年财主不这么自义,以为自己已经完全了,够资格进天国了,而是照着自己信心的程度乐捐,反而更能蒙神的喜悦。天地万物都是神的,诗50:8-14我并不以你的祭物责备你,你的燔祭常在我眼前。我不从你家中取公牛,也不从你圈内取山羊...神要的是人那颗诚实无伪的心。林后9:7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的乐意的人是神所喜悦的。亚拿尼亚夫妇捐的并不少,神却将他们击杀了。彼得说:田地还没有卖,不是你自己的吗?既卖了,价银不是你作主吗?你心里怎么起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
 
        新约圣经中,就只记载这个人是忧忧愁愁地离开耶稣的。有许多人忧伤地来到耶稣这里,却充满喜乐的离去。但是,除了放弃他的财富之外,他再也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接近耶稣。就着定义而言,他不能作耶稣的门徒(8:34)。他的反应再清楚不过地显示出,耶稣已经触及他的痛处。那拖住他、使他不能进入神国的,的确就是他的财富,不然他一定会像其他门徒一样,立刻欢欢喜喜地撇下所有的。
 
        从这个例子我们更能清楚的明白神不会勉强人非要倾家荡产奉献才证明自己是真爱神的。神喜悦人内心诚实的奉献,不然神为什么特别称赞穷寡妇的两个小钱呢?使徒时代的信徒变卖家产侍奉神也是因为他们的甘心乐意被神悦纳。
 
        圣经在结束这个插曲时,意味深长地总结了其中的原因,乃是“因为他的产业很多”(参马可福音10:22)。“产业很多”是多少人所梦寐以求的事,但此时却成了青年财主永生路上最大的障碍,也是他从此生活平添一份忧愁的根源。这位青年人最终“忧忧愁愁”地走了,走得很远。
 
       大家都知道,遵行神的旨意很有难度,耶稣把这譬喻为进窄门。所以门徒问:这样谁会得救呢?耶稣看着大家说:“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主耶稣高度概括一句,遵行神的旨意乃是要信靠主,不是靠着自己。必须虚心、清心、专心依靠主,因为神凡事都能。
 
        总之,那个青年财主一句话犯了三个错误,耶稣一一纠正:一是他误解了耶稣的身份,认为基督只是一位良善的先生;所以耶稣给出两个答案让他选择:基督是神,否则就不是良善的;你若只相信我是一个普通的先生,那么你为什么要称我是良善的呢?二是他误以为行善可以求得永生,耶稣指出律法的崇高标准,叫他晓得自义不配得永生。三是他误以为已经完全遵守律法,耶稣提出一个完全人的试金石,使他看清自己的失败。
 
        就这样,他与他所寻求的永生擦肩而过,其原因不在于耶稣要求的严苛,而在于他生命选择之错误,就此留下一个无言的结局。
青年财主带着忧愁走了,肯定越走越忧愁,直走到忧愁的顶峰——最痛苦、最惨烈的境地:连同你的金银财宝,见鬼去吧!

  TAG:相遇 美丽 无言 结局 青年财主 永生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警醒:仇敌攻击的时候  上一篇:神是我们的保护者. 打印文章   录入:john3927   责任编辑:黎弟兄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