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意味深长的问——“你们要什么?”

作者:马金华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24-04-12 09:05:01

 微信图片_20211223100438.jpg

主耶稣意味深长的问——“你们要什么?”

  经文:约1:35-42

  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他们看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他们说:“拉比,在哪里住?”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祂在哪里住。那一天便与祂同住。

  导言:

  人生过程被称为人生路,跋涉在人生旅途,每个人都会有需要,公元前240年前,诗人屈原曾感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活着的每个人都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需求五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本质,人在满足某一层次之后,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今天,我们当向内心发问: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们究竟需要什么?

  “你们要什么?”这是主耶稣对最初跟从祂的人意味深长的问,也是对每一位来到祂面前的人至关重要的问。

  当初这两个人——安德烈、约翰(使徒约翰),原是施洗约翰的门徒。他们听见施洗约翰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就毅然决然跟从了耶稣。正因为这两个人认准了耶稣是赎罪的羔羊,就义无反顾追随祂。随即,耶稣转过身来问他们:“你们要什么?”主知道他们有需要,而当初这两个人,成了所有信祂之人的代表,因为所有人都有需要,都需要与神恢复关系,也唯有耶稣基督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

  一、主知道人的需要

  人活着总是在需要中度过每一天,简单的,需要呼吸,需要阳光雨露,需要衣食住行;更深层次的,需要被承认,需要被关怀,更需要爱,这是人性的本能。人一生下来根本不用学习就会索取,婴儿生下来索取的方式就是哭闹,小时候要吃要喝,长大以后就不只是简单的吃喝问题了。恋爱,婚姻,家庭,事业。就算老了,走不动了,也不是什么都不需要,更需要儿女的关心、陪伴,要别人注意,等等,可以说人活着是在不停地索取当中。虽然人人都有需要,但该要什么,不要什么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基本的吃喝是比较容易满足的,但除此之外,人总要有精神上的需要,比如,爱的需要,那就比吃喝要复杂得多了。

  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来看,还有比精神更为复杂的东西,比如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主内平安,这个主内平安就不是简单精神上的东西,它既是超乎物欲的,更是超乎精神的。如果用物质所得,来评估我们是否得到平安,这不叫信仰。我要的东西得到了,我就平安,这只能算是精神上的一种回报,不能算是信仰。相反,信仰的力量在于,我所要的东西不管得到与否,我的心里都有平安。主耶稣说: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的平安是世界夺不去的。

  以色列民族分裂王国时期的乃缦,他的大麻风需要的是医治,而以利沙的仆人基哈西,却因要了不该要的金银而使大麻风上身;患十二年血漏病的妇人、生来就瞎眼的巴底买、主动来找耶稣探讨永生之道的少年财主、谦卑的百夫长、天天在美门门口的瘫子、企图拿金银收买彼得的那个行邪术的西门,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主耶稣不但知道瞎子需要看见,瘸子需要行走,哑巴需要开口说话,病人需要医治,祂更知道人生命的需要,灵魂的需要。“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约1:14)主耶稣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恩典,也给我们带来了真理。祂是神的儿子,是全知全能的。主耶稣知道这两个门徒有需要,也一定知道我们每个人的需要。我们当深思,今天的我们是否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

  所罗门刚刚接续父亲大卫作以色列国王,即到基遍献祭。神悦纳了所罗门的祭物和祈祷,梦中应许所罗门:“你无论向我求什么,我必应允你。”这个被称为空前绝后的智慧之王就向神祈求了两件事:智慧和宽广的心。神不但喜悦所罗门的祈祷,还赐给他没有祈求的——人的长寿和国位的坚固。看万事如粪土,唯有得着基督的保罗,凡以前对我有益的,我都当做有损的,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为要得从上面召我来者的奖赏。所罗门、保罗所要的,在于他们触摸到了神的心意。神若今天告诉我们:“无论你向我求什么,我必应允!”那,我们会求什么呢?

  主耶稣呼召门徒 “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太4:19)。得着人心,使人归向神,这正是主的心意。“你们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3)。神国度的拓展和旨意的践行,神的权能在我们个人和教会中完全实现,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这是神希望我们向祂所祈求、所要的。主耶稣教导我们的祷告“……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祢的国降临;愿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就是希望我们能照着“三个愿”来“要”。

  当初这两个跟随耶稣的门徒,从他们曾做施洗约翰的门徒来看,可见他们是有思想、愿意追求真理的人。他们离开家乡伯赛大,来到约旦河外的伯大尼做施洗约翰的门徒。当时,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约翰那里,盘问施洗约翰到底是谁。约翰说:“我不是基督。”他们又问:“你是以利亚吗?”约翰还是否认,他们还是问:“是那先知吗?”约翰就明明告诉他们:“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 '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他们情愿做约翰的门徒还在于,约翰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信息,约翰与要来的弥赛亚有关。当时,历经苦难的犹太人一直盼望弥赛亚到来,因为只有这位弥赛亚才能拯救犹太人脱离一切苦难,把他们从罗马人的统治中拯救出来。我们何尝不像那些犹太人,内心盼望安慰、帮助,当遇到患难时,能使我们脱离窘境,这也正是我们寻找耶稣的目的。

  很多人虽知道自己有需要,但却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当生活拮据时,觉得自己需要钱,认为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等有了钱之后,就会发现钱的作用太有限了,内心却不能因金钱的富有而得着满足的喜乐;有些人只是为了吃饼得饱,把眼睛盯在物质享受上,所谓的“信”就是想马上得到一些好处,马上解决个人的需求,甚至想不用去医院病就得痊愈;有些所谓品德好一点的人,来到教会只是为了提高一下自我修养,这些人所看中的,只是作为道德家的耶稣,并没有真正认信耶稣是救主,并不晓得祂是神的儿子,也不肯进一步了解耶稣。在有些人的思想意识里,只要能得到好处,耶稣是谁无所谓。

  旧约中的先知以利亚,不畏权势,不惧艰险,不看人的脸色,全心信靠,主耶稣要门徒学效先知的榜样。真正蒙恩得救的基督徒不是独善其身,退居山野,自寻其乐,孤芳自赏;更不是如同世人那样追名逐利,沉醉于今世的繁华,贪图虚浮的荣耀,而是与世俗有分别,委身基督,“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你们要什么?”我们当惊喜于主如此慷慨的应许。但我们实在要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么?主耶稣说过“祈求就给你们”,但主说的是按着我们真正的“需要”给我们,但不一定是我们照“想要”的给我们,我们想要的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雅4:2—3)妄求不光得不到,而且也是神所不喜悦的,因为我们的心思并没有体贴神的意思,我们根本没有关注神所关注的。

  “你们要什么?”这意味深长的问,就是让我们思考自己真正的需要。只有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我们才有正确的追求目标,才有准确的奋斗方向,才有竭力奔跑的动力,“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林前9:26)

  二、主能满足人的需要

  “你们要什么?”表明耶稣不仅知道人有需要,更表明祂的无所不有、无所不能,祂有丰盛的慈爱和恩典,掌管万有,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虽然当时这两个人对耶稣还没有清楚的认识,也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因此,他们反问耶稣:“拉比,在哪里住?”这句答非所问的话,表明了他们想进一步了解耶稣的愿望。有了探究耶稣的愿望非常重要,这反映出他们内心的渴望。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主完全知道人的需要,因此对他们说:“你们来看。”这是要让这两个人对祂有彻底的认识,因为只有对耶稣有真正清晰的认识,才能与耶稣建立起关系,才能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进而跟随耶稣,依靠耶稣,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满足。

  当我们真正认识了耶稣,确信祂就是我们的救主,祂必能承担我们一切劳苦重担,就会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耶稣呼召人跟从祂,就是要满足人的根本需要。不论人是出于什么原因跟从耶稣,祂都要给我们真正的满足。但是,主耶稣在满足我们之前,先让我们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

  多少时候,当我们所期望的不能得着满足,就会有失落感,有灰心,甚至抱怨。而实际上,是我们不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自己所求的与神想给我们的有差距。“你们要什么?”就是要我们思考,我们到底在耶稣那里要什么?是仅仅得到一些外在的好处吗?这两个门徒的回答仅仅表明他们要进一步了解耶稣的愿望,并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们对耶稣的问话没有任何准备,仓促之间反而问了耶稣一句话:“拉比,在哪里住?”这证明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这种光景一直持续到耶稣升天的时候。甚至耶稣升天前他们还问:“主啊,祢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虽然跟从了耶稣,但一直不明白主耶稣的心思,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这正是我们今天许多基督徒的问题。“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4:13)耶稣要给我们真正的满足,物质的东西只会解决暂时的,耶稣却要从根源上解决我们的需要。

  三、我们的真正需要

  38节、39节,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 他们说:“拉比,在那里住?”这句话就像一幅图画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主耶稣是在一个回顾观察他们的状态,是心存怜悯的一个表示。

  我们知道,地上我们肉身的父母疼爱我们,但能力有限。有时看到自己的儿女陷入危难中时,他们虽然为我们焦虑,却无能为力,不能帮助。但我们“在天上的父”不但无限地疼爱我们,而且具有无限的权能,没有留下一样好处不给我们。不论我们遭遇什么患难、危险和绝境,祂都能拯救我们。

  十九世纪末,在山西有一位富商,看到自己所爱的儿子因沉迷于吸食大烟而病入膏肓,庵庵一息,医生也束手无策时,他是多么悲伤、痛苦啊!他一心想要挽救自己儿子的生命,但却无能为力。他甚至幻想,假如可能的话,他情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年轻儿子的生命,但却毫无可能。这位老父亲对儿子爱心有余,但却缺少能力。眼看病魔快要夺去他儿子的生命,却没有办法挽留他的生命。但是感谢神,正在这时,这位老父亲和他的儿子听闻传教士的福音,相信了耶稣,他儿子的病得到了天父的医治。他儿子后来也献身给主,他,就是有名的传道人——习胜魔牧师,他悔改归主后,一生引领了许多人相信耶稣,接受了主永生的救恩。

  地上的父母虽然疼爱我们,但智慧有限。有时当自己的儿女落入危困的境地,或遇到复杂为难的问题,不知怎样去行时,父母虽然关心我们,为我们焦急,但也不知所措。但我们"在天上的父"不但无限地疼爱我们,而也有无限的智慧,祂也是无所不知的,祂能在我们一切的危难困境中作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有一个真实的见证,在美国第四十任美国总统里根时期,“挑战者号”航天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9分在佛罗里达州发射。航天器升空后,因其故障,于发射后第73秒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里根感叹:我们触碰到了上帝的脸。1988年再次发射,就不再沿用“挑战者号”了,而是重新命名为“发现者号”。而这次,已经成功进入太空的航天器在工作期间发生了故障,虽和地面指挥中心有联络,仍长时间无法排除故障,眼看太空中的航天员生命陷入险境。里根总统紧急呼吁全国人民祷告,恳求神施行拯救。而宇航员也似孤儿一样漂流在太空之中,地面上的亲人除了向神祈祷,已不能给予他们任何指导和帮助。关键时刻,有一位基督徒宇航员,在绝境之中向神悔改认罪,恳切祈求。祷告后,即有一种意念要他去动一下某个仪器,奇迹出现了,故障因此轻易消除,太空船终于安返地球。

  我们地上的父母,虽然疼爱我们,却不能一直在我们身边。在人一生的时期中,一般来说,只有婴孩幼儿时期,才能一直在慈母的怀里或身边得到爱护。如果父母两人都上班工作的话,那么连婴孩也不能一直在慈母的身边了,当妈妈去工作时,最疼爱的婴儿,也得请别人帮助照应。再长大了,子女白天就得上学。等到学业完成,分配工作时,或成家立业时,又常常必须分开两地。但我们"在天上的父"却不是这样,祂不但疼爱我们,而且祂是无所不在的,祂不断地在我们身边关心、看顾、帮助我们,这对我们是何等大的安慰和勉励。祂从来不会远离我们,因为保护我们的神从不打盹,也不睡觉。

  诗人大卫对神就有这样的认识,他向神说:“你在我前后环绕我,按手在我身上。……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5,10,23-24)

  当初主耶稣能够满足门徒的需要,今日也必满足我们的需要。祂知道我们的心思意念,所以,祂先改变我们跟随祂的动机,然后再满足我们。当主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耶稣在哪里,这天便与祂同住。他们想进一步了解耶稣的心愿先得到了满足,只要和耶稣同住,就对祂有确认。当安德烈对自己的哥哥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由此可见,耶稣已经传达了有关弥赛亚的信息,并使他们清楚,他们真正需要的就是救主。

  跟随主却不与主同住,这在灵命成长、在与主关系的建立上仍然有局限性。很多人愿意跟随主,但不愿意与主同住。与主同住就是亲近主,与主同住就是与主同在。主与我们同在,即便遭遇苦难也不惧怕、不胆怯,因祂的恩惠够我们用的,祂借着苦难领我们与祂越近来接受祂更大的祝福,成就祂的旨意。我们怎样使主耶稣与我们同住?“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弗3∶17)只要我们有信心,主才能住在我们心里。主耶稣的名称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太1∶23)。与主同行,我们就不孤单,与主同在,我们就不惧怕、不胆怯,与主同工,我们就有能力,必然得胜。只要我们信靠祂、顺服祂,祂就时刻与我们同住。虽然当初这两个门徒还没有完全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而主定意要满足这些寻求祂、跟随祂的人,主耶稣要彻底改变他们。主让我们每一位凡称呼祂名的人晓得,祂是我们生命的主宰,祂不仅要赐给我们恩典,更要改变我们的生命。

  当我们听见主意味深长的问:“你们要什么?”

  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回应:“主啊!我们需要与祢同住!”

  结语:

  最后,用一首诗歌《今要主自己》与弟兄姊妹勉励:

  前要的是祝福,今要主自己,前要的是医治,今惟主而已, 前我贪求恩赐,今要赐恩者,前我寻求能力,今要全能者。 前常用手拉主,今主手牵我,前常无所适从,今抛锚稳妥,     前要的是感觉,今凭主口说,前是频频苦试,今完全信托。 前是忙于打算,今则靠祈求,前是悬切挂虑,今主担我忧, 前随我之所欲,今听主支配,前不住的苦讨,今不断赞美。      前我欲利用主,今则主用我,前藉自己作工,今靠主工作, 前欲得人称赞,今求主欢喜,我所有的一切,都在主自己。 永远举起耶稣,赞美主不息,一切在耶稣里,主是我一切!

  阿们!

 微信图片_20230125133140.jpg

  TAG: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靠主加力量,凡事都能作  上一篇:基督复活的见证 打印文章   录入:游客*   责任编辑:吴建梅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4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