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添加桌面
|
高级搜索
导航
文章
专题
推荐
圣经
赞美
歌谱
图片
书库
答题
首页
讲章
聚会讲章
主日讲章
节日讲章
释经讲章
讲章精选
特殊讲章
讲章大纲
预备讲章
福音
福音宣教
初信引导
灵性关怀
牧养栽培
信仰问答
灵修
灵修分享
生命长进
读经分享
释经解经
祷告操练
见证
名人见证
蒙恩见证
事奉见证
医治见证
生活见证
职场见证
教牧
神学区
教牧相关
教义探索
教会历史
护教
护教箴言
卫道指引
异端辩析
节目
小品剧本
相声
三句半
快板
朗诵献词
说唱对口
广播剧
资讯
本站专访
时评专栏
福音之眼
文学
诗词歌赋
信仰文选
小说专栏
幽默笑话
书网文摘
普通文学
家庭
婚姻家庭
心理铺导
多彩生活
下载
软件下载
资源下载
圣经下载
手机资源
主内软件
书籍apk
课件
读经课件
诗歌课件
创意课件
所有文章
软件课件
影视动漫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秋节专题
2018-09-22
中秋节讲章:契合在主爱中——思考回家与团圆
[
节日讲章_基督教主日讲章_基督教讲章网
]
0条评论
作者:
骆颂恩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秋节这天阖家团圆吃月饼,寓意着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故中秋节既是团圆节又是思乡节。 作为基督徒,我们可以从信仰的角度去思考回家、团圆、享受天伦之乐的属灵意义,以激发我们爱神爱人的心,真正过上荣神益人的快乐生活,见证基督的真道。...
2017-10-05
中秋赏月不拜月
[
节日讲章_基督教主日讲章_基督教讲章网
]
2条评论
作者:
李天照
中秋节本是一个幸福快乐的节日,可有些弟兄姊妹闷闷不乐,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基督徒可以过中秋节吗?”“中秋节能赏月吗?是不是在拜月亮,拜偶像啊?”“中秋节的月饼能吃么?那不是祭祀月亮的祭物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没有缘由的,还真需要我们好好分辨!今天愿在基督里为弟兄姊妹解答这些问题!...
2016-09-13
试问基督徒,明月几时有?
[
时评专栏_基督教新闻_基督教资讯
]
0条评论
作者:
大漠
当明清之际基督教进入中国,在今日崛起之时,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在回望这道风景的时候,却是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弄不清基督徒该不该过这个节日。...
2015-09-27
中秋三思
[
节日讲章_基督教主日讲章_基督教讲章网
]
0条评论
作者:
紫晶
中秋是中国众多节日中最抒情的节日,花好月圆,秋高气爽,对着秋月,诗情画意,遐想感怀。中国著名诗人艾青曾写道,“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到什么?”(《我的思念是圆的》,1989年作)是啊,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在美好的中秋之夜...
2015-09-27
中秋思归
[
灵修分享_圣经灵修_灵修培训
]
0条评论
作者:
刘牧师
昨日,走在路上,不经意间,发现神学院前面那棵总是最早“暗送秋波”的枫树已然在叶稍透出了一点点的秋意,那情形,仿佛微醉的女郎,在秋风的煽动之下,不胜酒力,脸颊微微泛红。秋天,是贝林泉镇最美的日子,不仅仅是因为有枫林掩映的小径、校园,还因为秋一次次在我心里挑动的思乡情素。 ...
2015-09-26
花好月圆,主恩更深
[
节日讲章_基督教主日讲章_基督教讲章网
]
0条评论
作者:
俞惠琴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浩瀚穹苍,明月当空,我国古人曾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
2015-09-25
中秋节:团圆中的盼望
[
生命长进_基督教生命之道_基督教讲道
]
0条评论
作者:
马成超
中秋节是一个倍思亲的日子,因为这是中国的一个传统团圆日子,而且据说这天的月亮也是一年之中最圆的时候,所以中国人就以这天为与亲人团聚的日子,盼望像圆月一样,一家人能团团圆圆,幸福满满。尤其是...
2015-09-23
中秋节讲章:你是否真正渴慕天家的团圆?
[
节日讲章_基督教主日讲章_基督教讲章网
]
0条评论
作者:
王新洁
当中秋节合家团圆的时候,基督徒当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真得渴慕天家的团圆吗?...
2015-09-16
快板:年年中秋月儿圆
[
快板_基督教快板选_基督教快板台词
]
0条评论
作者:
悄岚
月儿刚圆又缺变。 翘首盼来合家欢, 欢聚浓时又要散。 聚少离多古难全, 中秋团圆短如昙, 天家相会永不散。...
2015-09-15
如何看待中秋节?
[
时评专栏_基督教新闻_基督教资讯
]
0条评论
作者:
梁慕天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唐朝初年,中秋节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
2014-09-16
九月中秋见面会讲章
[
聚会讲章_基督教圣餐讲章_基督教讲道讲章
]
0条评论
作者:
白石
每个人对人生都有一个期待,这个期待的内容千差万别。不仅是对生活有一种期待,对自我也有一种期待,别人怎么来看我?怎么评价我?在他们的心中,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
2014-09-08
成为他人祝福
[
聚会讲章_基督教圣餐讲章_基督教讲道讲章
]
0条评论
作者:
耶米玛
又是中秋月圆时,中秋节的主题是团圆、祈福。在这花好月圆之际,祝各位朋友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我们都愿意得到他人的祝福,一个得到他人祝福的人是有福的。你愿意成为他人的祝福吗?一个能成为他人的祝福的人是有福的。...
46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中 秋 寄 语
唐朝诗人李朴的《中秋》诗,可谓家喻户晓——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诗歌的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在浩瀚广阔的夜空中,月亮像宝镜般升起,万籁无声,空中只有淡薄的云,遥望太空,这一轮满月,足以平分秋色, 在那薄云的四通八达的大路上,映照得千里光明。还有宋朝词人苏轼的《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描写了月圆时的心境。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这一生的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遇见像今天这样的景致,真是难得。可明年的中秋,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诗人的诗歌总是有一些伤感的情怀呈现,多少让人有些感伤,虽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但诗人的落寞和无奈还是存在,今天读来伤感依旧.....古时候,大多的文人墨客,对月吟诗作画,抒发一腔的寄托之心,看见满月的秋天,处景生情。苏轼的诗歌让我们看见:中秋月明,诚然可爱,更值兄弟团聚,共度良宵,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时。但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分别的。兄弟分别在即,又不能不令他慨叹“此生此夜”之短。
今夕,我们又迎来了一轮明月,此刻,我们的心境如何?是否如李朴诗中所描写的那般情景?想和心上的人儿过着这种神仙眷侣的生活,直到海枯石烂。这可能是每个人美好的愿望,你能达成么?而苏轼在月圆之时,想到即将和弟弟分别,不能不令他感叹此生此夜的短暂。人们常说:人生苦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即使在美丽的中秋月夜,李朴也希望与心爱的人儿相知相守,直到永远。苏轼看见这轮明月,也是感叹美好的短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中秋佳节,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月圆时分,你是否也会如同他们一样,触景生情,想与心爱的人儿海枯石烂,永不分离。或是感叹人生美好的短暂呢?若是人生紧紧只能感叹和无奈,而无盼望和希望,那人活着又有何意?但创造天地万物的神给了我们美好的应许:信他的人就有永生。《约翰福音》3:15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注:或作“叫一切信的人在他里面得永生”)。在这美丽的月光中,你愿意相信这位生命的主么?惟有他能带给你新的生命,活着的价值,永生的盼望,这福乐你愿意得到么?来吧!在这个月圆时分,信靠天地之间的这位救主,他能够带你走出这虚幻的人生,走进他丰满的生命里。因为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我们会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
《雅各书》4:14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赐人生命的主,正站在你的心门外,用钉痕的手在叩响你的心门,你听见了没有?快快打开你的心门,让耶稣进入你的生命,在这中秋佳节团圆的时刻,享受神人同在的甘甜与美好。
豆蔻梢头斑驳的叶片,恰如歌儿,微风轻轻飘.....美丽的月夜,总是让人感恩深深。今夜愿你踏月而来,透过如水的月光,静静牵引着你的心。此刻,愿你与主一同入夜,点亮心灵的光,良宵岁月,融于主的怀抱。倒影的灯火,载一帆银色,驶向生命的彼岸。
《约翰福音》3: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赞助商链接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