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伯记查经》10、约伯的恳求

作者:黎弟兄     来源:雅博网编辑团队 时间:2025-03-06 07:17:17

 约伯7 (2).jpeg

  《约伯记查经》10、约伯的恳求

  经文  伯十三18~十四21

  在前一部分的结尾处,约伯表明了要与上帝辩论的决心,之后,到了这一段,他便开始将对话转向上帝。他先向上帝恳求,求上帝给他成就两件事,他说:“惟有两件事,不要向我施行,我就不躲开你的面,就是把你的手缩回,远离我身,又不使你的惊惶威吓我。这样,你呼叫,我就回答,或是让我说话,你回答我。”(伯十四20~22)

  从这两个恳求来看,约伯的心里有一个渴望,就是能够与上帝如同密友面对面,没有顾忌,没有等级高低所带来压抑与隔阂,完全敞开地交谈、辩论。他要把心里一切的疑问,包括对自己的疑问,也包括对上帝的疑问都完全表达出来。他希望得到上帝的回应,他想知道自己究竟是犯了怎样的罪过,以至于上帝要这般对待他。

  上帝的威严和惩罚的权柄往往使人不敢表达自己的内心。就像孩子面对严厉的父亲,虽有时心里不满,却总不敢开口与父亲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误解是主要的原因,而彼此不能平等交流,则是误解迟迟不能解开的原因。约伯想要与上帝辩论,其实目的不是想要证明自己有义、上帝不公,而是要解开心中的疑惑,重建与上帝之间的美好关系。因为他先前对上帝的认识和如今所遭的灾祸,在他看来,这两者间有着很大的矛盾。朋友们断定是因为他犯了罪,上帝才使他遭遇这些患难,但他却知道,自己是个义人,并没有罪过。所以,公义的上帝怎么会使义人受罚呢?这是他无法理解的。他如今的感受就好像一个一直都很听话的乖孩子,从来都蒙父亲宠爱,突然有一天,不明不白被父亲暴打了一顿,他心里无比委屈,不知道父亲为何这般待他,又甚是担忧,恐怕父亲再不会像从前那般爱他了。

  所以,约伯恳求上帝不要责怪他,要允许他辩论,敞开心怀,说出心中的委屈和疑惑。

  一、求你叫我知道我的过犯和罪愆(伯十三20~28)

  “我的罪孽和罪过有多少呢?求你叫我知道我的过犯与罪愆。你为何掩面,拿我当仇敌呢?(伯十三23~24)

  “掩面”就是不再记念,不再眷顾与施恩。上帝向人掩面,这是在表明祂的忿怒。约伯的遭遇让他感觉是上帝在向他发怒,他觉得上帝如今对待他就如同对待仇敌一般。

  谁是上帝的仇敌呢?就是撒但,以及作撒但使者,与上帝作对的犯罪作恶之徒。上帝对于仇敌的惩罚,就是要将他们如同草地的华美,快快地消灭。(诗卅七20)

  “罪孽”指不公正的事。“过犯”即过错,也就是对上帝,对他人所行过的不合理的事。“罪过”与“罪愆”原文同意,都是指“罪”;罪就是与上帝相背。约伯从罪孽、过犯、罪过等多个角度去反思自己,并没有发现有与真理相违背的地方,但他遭灾受苦又是事实,所以他质问上帝,究竟自己是犯了怎样大的罪过,才使得上帝要对待他如同仇敌一般。

  接下来的25~28节,在这四节经文中,约伯继续讲上帝如何待他如仇敌。

  “25你要惊动被风吹的叶子吗?你要追赶枯干的碎秸吗?”

  “被风吹的叶子”就是枯黄被风吹落的树叶。“枯干的碎秸”就是已经割下来被碾碎的干了的秸秆。枯黄的树叶与干了的碎秸秆都是无比脆弱的,约伯的意思是:如今我已经是无比脆弱,如同枯黄的树叶和枯干的碎秸秆一般,几乎就要被毁灭了,但是上帝还是不愿意放过他,似乎要将他如同仇敌灭绝。

  “26你按罪状刑罚我,又使我担当幼年的罪孽。”

  “按”原文里是写下。约伯说上帝写了罪状来刑罚他,但这些罪状却是他幼年时所犯的罪孽。幼时所犯的罪是不是罪呢?当然是。但是,幼时所犯下的罪是在懵懂无知的状态下所犯的,那时并不懂得分辨何为罪,所以也不知道自己是在犯罪。等到长大了,懂得分辨了,那些罪也早已记不得了。所以约伯虽承认自己是罪人,但仍然觉得无辜,因为上帝所写的罪状是他不知道,也不记得的。

  幼儿犯罪往往是可以得到赦免,不需要负责的,哪怕要负责,也是由监护人来承当,但上帝却要他担当自己幼时所犯下的罪孽,这就是说,上帝对他不再有怜悯,不再有赦免了。上帝对待自己的子民往往是充满怜悯的,惟有那作仇敌的,是得不到怜悯的。所以,在约伯看来,上帝既不怜悯他,那自然是拿他当作仇敌了。

  “27也把我的脚上了木狗,并窥察我一切的道路,为我的脚掌划定界限。28我已经像灭绝的烂物,像虫蛀的衣裳。”

  “木狗”指限制自由走动的枷锁。这一节的意思是说:上帝监视他,限制他的行动自由,将他如同犯人一样对待。他这样说,或许是由于他浑身长满了毒疮,被以为是长了大麻风,因而被要求隔离,限制活动的区域。

  “灭绝的烂物”指发霉腐烂的东西,约伯的身上长满了毒疮,毒脓流出,那发出的异味,那到处被抓烂的皮肤,使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被虫撕咬的衣服和那些令人作呕的发霉腐烂之物。

  圣经中记载了多个人长大麻风的事,而他们长大麻风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犯罪悖逆,与主为敌。如米利暗,她是摩西的姐姐;摩西是上帝特别拣选的先知,米利暗却带头毁谤摩西,因此就受到上帝的惩罚,长了大麻风。又如基哈西,他是神人以利沙的学生,外邦的元帅乃缦向上帝谦卑,上帝就治好了他身上的大麻风,乃缦奉上礼物金钱,上帝的仆人不收,基哈西却冒上帝仆人之名骗取了乃缦的礼物,回来之后,上帝便叫乃缦的大麻风长到了他的身上。

  《申命记》廿八章中有话说:“你若不听从耶和华你上帝的话,不谨守遵行他的一切诫命律例,耶和华必用埃及人的疮并痔疮、牛皮癣与疥攻击你,使你不能得医治。”(申廿八15~27)

  在主基督未降临之前,大多人对律法的理解是模糊的。约伯身上长了这许多的毒疮,且久久不能被医治,在当时的人看来,这显然不是上帝对待义人的方式,而是对待恶人——仇敌的方式。所以,约伯觉得,他如今受这许多的苦,是因为上帝将他当作仇敌对待了。但,实际上并非是如此,上帝依旧爱他如子女,只是在那个时代,还未有人有超越的眼光来认识上帝的慈爱,所以也无人能来告诉他,安慰他。

  今天的我们实在是有福的,因为有圣灵保惠师住在我们里头,祂藉着基督的死将天父的爱充充满满浇灌给我们,叫我们哪怕在患难中也能欢欢喜喜地领受上帝的慈爱。正如罗马书所说:“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罗五3~6)”

  二、求你转眼不看他(伯十四1~6)

  1~2节在《现代中文译本》中的翻译是:我们生来都软弱,过着短暂、患难的生活。我们像花草一样生长,凋谢;我们像影儿一样消逝,不停留。

  在约伯看来,人生是短暂而仓促的,且充斥着痛苦。约伯的看法,确是事实,却又不是全部的事实。人生虽短促,但并非无意义;人生虽多受患难,但也不乏喜乐相伴。

  人在苦难中很容易变得消极,失去生活的热情,但生活会因为人的乐观积极而使苦难生出快乐,却不会因为人对它失去热情而变得好转。所以,圣经常常劝勉我们,即使是落在百般的患难中也要喜乐。喜乐的人就是乐观积极的人,乐观积极的人总是满怀盼望,不管人生有多么短暂,又有多少苦难,他总能够凭着心中的盼望去把握住它。

  “3~4这样的人你岂睁眼看他吗?又叫我来受审吗?谁能使洁净之物出于污秽之中呢?无论谁也不能。”

  “睁眼看”指上帝的鉴察。

  第4节是最难理解的,总结众多的解经书籍,可分为两种说法。一是说:卑微的人类于上帝没有任何影响。约伯认为人生短促,不过如同花草,且总是生活在患难中,如此卑微的人类不值得上帝如此重视,时时鉴察,更不值得上帝专门来审判他。因为人生短促,生命卑微、渺小,这样的世人,是洁净也好,是污秽也好,都无法影响宇宙的秩序和上帝的圣洁与尊荣。另一说法是:人生活在污秽的世界,无论人怎样努力都无法摆脱污秽,成为圣洁;除非上帝帮助。先知以赛亚面对荣耀圣洁的上帝时,他哀叹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不洁的人,又住在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所以,约伯感到十分无奈,他觉得自己不值得留心鉴察,但盼望上帝能够怜悯他,赦免他。

  “5人的日子既然限定,他的月数在你那里,你也派定他的界限,使他不能越过;6便求你转眼不看他,使他得歇息,直到他像雇工人完毕他的日子。”

  “使他得歇息”就是使他可以暂时不用承受被上帝鉴察的压力。“像雇工人完毕他的日子”就是像雇工人完成了工作,下了班的时候一样,可以歇息、可以有喘息的时间和自由。

  所以,这两节的意思是:人生短促卑苦,这是上帝所定的,人也无法改变,所以我祈求你转眼不鉴察我的罪过,使我可以歇息,不用再承受被你盯着的压抑。

  约伯的痛苦让我们看到因信称义的应许对我们是何等重要。当人活在律法之下的时候,人是很压抑,很痛苦的;一切的律法、典章、命令、礼仪、律例,都让人感觉上帝是那么的严厉,那么的苛刻,好像时时刻刻都在盯着我们,不容许我们有一丝懈怠,稍有一点罪过,祂便要降下严厉的责罚。在律法之下,哪怕是像约伯这样完全真正,远离罪恶的敬虔人也依然活得无比压抑。因为无论他怎么努力,甚至在敬虔上已经超越世上众人,却仍旧无法达到律法的要求,无法令上帝感到满意。就像一个孩子,明明已经非常努力了,也已经非常优秀了,却始终不能令父亲满意,反而稍有懈怠,就受到父亲的责罚。而因信称义的真理则让我们知道,原来上帝并不是苛刻的;原来上帝是有丰盛的慈爱,恩典,怜悯和饶恕的;祂虽要求我们完全,但也体贴我们的软弱;祂虽鉴察我们的罪孽,但也乐意赐予我们宽容。约伯不知道因信称义的真理,所以他心里就痛苦压抑。他说自己不值得上帝鉴察,实际上他是盼望上帝将能够将忿怒转为怜悯,将审判转为拯救;他渴望上帝的赦免,盼望帮助他出于污秽而终得洁净,不用再承受被鉴察的痛苦。

  三、愿你为我定了日期记念我(伯十四7~21)

  “7~12树若被砍下,还可指望发芽,嫩枝生长不息,其根虽然衰老在地里,干也死在土中;及至吸了水气,还要发芽,又长枝条像新栽的树一样。但人死亡而消灭,他气绝,竟在何处呢?海中的水绝尽,江河消散干涸。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来,等到天没有了,仍不得复醒。”

  到了这一段,约伯以树木来与人作对比。树木被砍下,树墩还在,等到春天到来,又会发芽,并长出许多嫩枝。且即便是根干已经腐烂,老死,但它还是可以有重生的希望。但人死了,就消灭了,哪怕等到天地都废去,人也不能复生,从死亡中醒过来。

  古埃及人相信人是可以复活的,当然,他们所相信的不是圣经中所说的复活,而是原先的肉身的复活。因此他们会想尽办法把人的遗体保存,不让其腐坏,以便在将来复活。所以,世界上就有了木乃伊。然而几千年过去了,这些木乃伊何曾复活过来呢?不曾复活,且将来也不会复活。

  “13~17惟愿你把我藏在阴间,存于隐密处,等你的忿怒过去;愿你为我定了日期记念我。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我只要在我一切争战的日子,等我被释放的时候来到。你呼叫,我便回答;你手所作的,你必羡慕。但如今你数点我的脚步,岂不窥察我的罪过吗?我的过犯被你封在囊中,也缝严了我的罪孽。”

  “阴间”代表死亡。“惟愿你把我藏在阴间,存于隐密处”就是祈求死亡。“你的忿怒”指他所遭的患难。约伯以为他所遭的患难是上帝在向他发怒,所以他向上帝求死,希望以死亡来躲避上帝的忿怒。

  “释放的时候”指将来的复活。人在自己没有复活,但并非不存在复活。约伯相信复活,我们也相信复活,但不是相信古埃及人所以为的复活,而是相信在上帝里的复活。这复活是上帝所成就的,它不是原先肉身的复活,而是被改变后的复活。

  “你手所作的,你必羡慕”在现译本中是译作“你会喜欢你所创造的我。”“我的过犯被你封在囊中,也缝严了我的罪孽”意思是:到那时,你不会再追究我的罪恶。

  约伯祈求上帝收去他的生命,让他以死亡来躲避上帝的忿怒。他盼望等到上帝的忿怒过去之后,上帝会叫他复活,将他从死亡中释放出来。如今上帝鉴察他,追究他的罪过,但是,等到复活的时候,上帝会把他的罪过缝严,不再向他追究。

  “18~22山崩变为无有,磐石挪开原处。水流消磨石头,所流溢的,洗去地上的尘土;你也照样灭绝人的指望。你攻击人常常得胜,使他去世;你改变他的容貌,叫他往而不回。他儿子得尊荣,他也不知道;降为卑,他也不觉得,但知身上疼痛,心中悲哀。”

  在前一段中,约伯仿佛是找到了出路,以为只要上帝愿意,他就可以借助死亡来逃避祸患,到了这一段,他立刻又觉得这种想法是一种奢望;他认为严厉的上帝只会让他感到绝望,而不会愿意成就他的祈求。约伯想要逃避上帝的忿怒,他所遭遇的患难让他误以为上帝向他发怒了。他想要消除上帝的怒气,却不知道哪里得罪了祂,于是就想,或许死亡可以让忿怒过去。但他又没有一位可以倚靠的中保让他可以确信上帝的慈爱与怜悯,所以他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可以躲藏在上帝那里,等候上帝的怒气过去,反而觉得即便是去世,到了阴间,恐怕也是让自己白白与世上的一切隔绝,孤独地承受死的痛苦,却等不到上帝的释放。所以他指着人的死说:“他儿子得尊荣,他不知道;降为卑,他不觉得,但知身上疼痛,心中悲哀。”

  当人还没有以基督作为中保,没有以救恩的应许作为保障的时候,人对死后的世界是没有把握的,因为他对上帝也是没有把握的;没有把握相信上帝的慈爱与怜悯,也没有把握相信死后会真的有复兴。人在世上受苦,心灵软弱,想要逃避苦难的时候,他或许会相信人死如灯灭;以为死去了,离开了,苦难就没有了。然而,这种相信终究只是自我欺骗而已。感恩的是,我们认识了基督;基督向我们显明了上帝的爱。

  罗马书中有话说:“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8)约伯不晓得基督为他的罪死了,所以,他就因受苦而误以为上帝在向他发怒,又想通过死亡来消除上帝的怒气,获得上帝的赦免。只是他并没有把握。所以,他的心里只能是矛盾着,痛苦着。约伯的朋友也不晓得基督为人的罪死了,所以,他们把约伯的患难解释成上帝的忿怒。他们既错解了上帝的意旨,就使得那受苦之人——约伯苦上加苦。而我们是领受了福音,晓得基督救恩的人,就当深信上帝的慈爱与怜悯,以免自己落在约伯的痛苦和约伯朋友的错谬中。

  TAG:约伯记 恳求 记念

【作者简介】 黎弟兄:雅博网编辑。广西桂平市人,2011年参加神学培训,毕业后进入服事。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约伯记查经》11、恶人的劬劳  上一篇:再思 “爱的真谛” 打印文章   录入:黎弟兄   责任编辑:黎弟兄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