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作者:佚 名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25-07-13 04:55:30

 爱.jpg

  经文:约翰壹书四章7节至五章4节

  或许不少人未信主时已有一个印象:基督徒常常讲“爱”。听福音信息、收福音简讯,不时会有“耶稣爱你”一句。我曾见过香港有大厦外墙挂着十架形状的招牌,其上写着“神爱世人”;也曾收过印有“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的婚礼请柬,可见新人希望趁此向亲友见证他们的爱情系于神对他们的爱。神爱世人是福音的核心,爱神爱人是基督的教导;既然这样,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又是否知道何谓爱、如何爱?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壹4:19)这句话位于一段讲论“彼此相爱”的经文(约壹4:7—5:4);这“彼此相爱”是指信徒之间的“爱”。“彼此相爱”这片语在约翰壹书多次重复(约壹3:11、23;4:7、11、12);在这封书信短短五章经文中,动词“爱”(?γαπ?ω,28次)和名词“爱”(?γ?πη,18次)合共出现四十六次,频率之高反映作者何等强调“爱”。约翰写下这些教导,是希望坚固读者的信心:“我写这些话给你们信神儿子之名的人,是要让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约壹5:13)。拥有永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活现“爱”(约壹3:14);这“爱”是来自神的,住在每个属神之人的生命中。

  神是爱

  人们对“爱”的理解众说纷纭;有人用爱与恨的对比来理解爱为情感,有人透过亲子或男女等等人际之间的关系去明白爱。何谓爱?当读到有关“彼此相爱”的教导,必须留心经文所讲的爱是什么,才可以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约翰指出爱是从神而来的(约壹4:7);他两次提到“神是爱”(约壹4:8、16)。如果要明白爱是什么,必须先认识神;而神也透过祂的作为向人显明祂的爱。

  神差遣祂独一爱子到世上来,好使我们借着祂得生命;神的爱就这样在我们当中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而是神爱我们,差遣祂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赎罪祭,这就是爱了。(约壹4:9-10)

  神的爱显明于祂的独一爱子为我们的罪作了赎罪祭,“这就是爱了”;我们是透过基督的舍己来明白什么是爱(约壹3:16)。有教会在十架写上“神爱世人”(约3:16),是因为神的爱正是由耶稣基督在十架上为世人舍命而显明。耶稣基督是神,却降世为人,是极大的牺牲,因为这位全能的神居然要承受人类肉体的种种软弱和限制,甚至受世人凌辱。耶稣基督降世为人与人同居,让人在这个黑暗令人迷失的世界里,透过祂而看见父神,认识父神,明白神的爱。但耶稣基督来到世上,不但让人真实看见一个充满爱的生命是怎样的;祂来是要死在十架上,流出宝血洗净我们一切的罪,拯救我们脱离罪恶和死亡,“出死入生”(约壹3:14)。祂甘愿与我们同受世上的苦难,甚至为我们承担罪责(彼前2:24);祂使一切信祂的人过犯得到赦免(约壹1:7),且得着神的生命而战胜世界和苦难(约壹5:1-5;参约16:33)。这就是神的爱。

  神的爱不但透过耶稣基督向世人显明,神的爱是要住在信徒心中。在约翰壹书,除了“爱”以外,还有一个动词多次出现,且与“爱”密切相关:“住”(μ?νω,24次)。

  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人就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约壹4:16)

  “住在神里面”和“住在爱里面”的教导呼应约翰福音第十五章,当中主耶稣用“葡萄树和枝子”来说明门徒要与祂相连,住在神的爱里: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住在我里面的人,我也住在他里面,他就结出很多果子;因为离开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你们要住在我的爱里。你们如果遵守我的命令,就会住在我的爱里,正如我一直都遵守我父的命令,住在祂的爱里一样。”(约15:5-10)

  门徒要住在主里面,正如葡萄枝子要留在葡萄树上,才可以结出果子(约15:4;“住”和“留”原文都是μ?νω)。约翰在书信中重述“住在神里面”的教导,一方面表明惟有认识神的人,生命与神相连,才可以在生命中活现神的爱;另一方面,惟有在生命中活出神的爱,那人才真正是从神而生的。我们如何爱?必须先相信耶稣基督,住在神里面。神是爱,惟有与神的生命相连,才能够与爱相连,才能够让神的爱在我们生命中活现出来。“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爱的实践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中的“我们爱”虽然在句子中没有受词,但从下文就可以知道,信徒在生命中所体现的爱,是包括爱神和爱人的:

  爱神的人也要爱自己的弟兄,这就是我们从神那里领受的命令。…每当我们爱神,并且遵行祂命令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爱神的儿女了。我们遵守神的命令就是爱祂了…(约壹4:21—5:3)

  爱神与爱人是分不开的。“爱神的人也要爱自己的弟兄,这就是我们从神那里领受的命令”(约壹4:21)这话相当于主耶稣论到首要的诫命是全心爱神,以及与之同等重要的爱人如己(太22:36-39);全部律法和先知系于这两条诫命之上(太22:40),表示圣经所载的各种吩咐和教导,是指引我们如何按照神的心意去爱神爱人。爱,最基本的原则,是根据神的吩咐而行;我们是在爱神、住在神的爱里而彼此相爱。“我们遵守神的命令就是爱祂”(约壹5:3),住在祂的爱里(约15:10)。

  既然这样,在彼此相爱的时候,就必须顺着圣灵的带领和引导,不但要明白圣经所说的爱是什么,让神的话语纠正我们对爱的理解,更要按着主的教导去爱。世人对爱有各种看法,有人认为只要有爱就一定对,但实际是不一定对;中文的“溺爱”或“偏爱”等词语正好说明之。在爱的实践上,当我们爱人的时候,要留心按照神的吩咐而行,免得偏离神的心意。

  另一方面,一个爱神的人必定有爱人的心肠和行动:

  基督为我们舍命,我们由此就明白了什么是爱;我们也应该为弟兄舍命。人如果拥有世上的财物,看见弟兄贫困,却封闭自己的怜悯心肠,神的爱怎能住在他里面呢?孩子们,我们爱弟兄,不要在言语和舌头上,而要在行动和真理上。(约壹3:16-18)

  彼此相爱,“不要在言语和舌头上,而要在行动和真理上”,不但再次说明必须按照神的教导、“在真理上”去爱,同时指出一个真正爱神的人,也就是住在神的爱里、生命中有神的爱的人,必然在行事为人中把这爱实践出来。神的爱彰显于基督为我们舍命(约壹3:16;4:9-10)。主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一个人为朋友舍命,没有谁的爱比这更伟大了。”(约15:12-13)可见人“为弟兄舍命”(约壹3:16)的爱,是最大程度的爱,是倾尽全力地去爱。约翰没有详述我们如何“为弟兄舍命”,但从紧接的引例可见,在“为弟兄舍命”的行动上,施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1. 舍己施予

  “人如果拥有世上的财物,看见弟兄贫困,却封闭自己的怜悯心肠,神的爱怎能住在他里面呢?”(约壹3:17)神的爱彰显于差祂的儿子为我们作了赎罪祭,神的爱也展现于关顾人们的生活需要。神的命令不但包括“你们要爱邻人如同自己”,同一段吩咐中还有要爱寄居者如同自己(利19:18、34);祂更说明祂如何爱他们:“赐他们衣食”(申10:18),期望我们效法祂的爱去爱人,关顾他们的需要。弟兄的“贫困”(χρε?α,或译“需要”;约壹3:17)不一定是衣食等物质所需,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需要;而我们拥有的、能舍去付出的,也不限于财物,还可以是时间和才干等等。无论是经济的支持,心灵的关怀,或在各种需要上伸出援手,做在“最小的弟兄中任何一个身上”,都是拥有永生的义人所做的(太25:34-40)。属神的义人是行义和实践爱的(约壹3:10),不“封闭自己的怜悯心肠”(约壹3:17),却效法主耶稣流露怜悯之心(太9:36;14:14;15:32),施予援助。

  2. 谦卑事奉

  “为弟兄舍命”的爱也体现于谦卑事奉。约翰壹书首次提及“彼此相爱”时说到那是“你们从起初听见的信息”(约壹3:11),令人想起主耶稣当初对门徒说“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就是要你们彼此相爱”(约13:34)的情景:那是在最后晚餐的时候。当时,主耶稣为门徒洗脚,为他们立下榜样,教导他们应当彼此洗脚(约13:14-15),存谦卑的心彼此相待。主耶稣当时以洗脚来教导他们,或许是因为门徒又在争论谁为大(路22:24)。无独有偶,之前主耶稣说到祂到世上来是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背景也是门徒争着做领袖,所以祂才以自己的“舍命”来教导门徒应当谦卑服事(太20:26-28)。“争大”自古至今是信徒彼此相爱的拦阻,这情况在门徒跟随耶稣时就已出现,在约翰写信时也有个爱做领袖并伤害教会的丢特腓(约叁1:9-10),直到今天教会中还是不时出现争大争权彼此不服的问题;而“基督为我们舍命…我们也应该为弟兄舍命”就再次提醒我们要效法主耶稣的谦卑榜样,彼此相待要心存谦卑,在事奉上更是如此。

  “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就是要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彼此相爱。如果你们彼此之间有爱,所有人就会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约13:34)

  主耶稣希望我们像祂爱我们一样的彼此相爱。有时我会想,耶稣的门徒真是有福,因为他们亲眼看到一个充满爱的生命榜样,也亲身体会耶稣与他们共处时所展现的爱。但我们也是有福的,因为圣灵引导我们明白神的爱,信主之后就与主的生命相连,主在我们里面,我们在主里面,我们就能够住在神的爱里,并在生命中体现神的爱,彼此看见爱的生命,彼此体会神的爱所带来的温暖、喜乐和力量,多么美好!“从来没有人见过神,如果我们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祂的爱也在我们里面完美体现。”(约壹4:12)但愿神的爱体现于我们的生命中,不但让这世界充满爱,更加让人在我们身上看见基督,认出我们就是祂的门徒。

  作者为金灯台出版社总干事兼总编辑。本文的经文录自《环球圣经译本》。

  TAG:我们爱 因为  先爱 我们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爱邻如己——生命的见证  上一篇:浪子回头:剖析耶稣“浪子比喻”中的深层启示 打印文章   录入:耶米玛   责任编辑:耶米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