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彼此顺服

作者:王峙军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18-01-28 07:45:41

 1.jpg

  今日经文:你们做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以弗所书6:1-4)

  从以弗所书6:1~4,使徒在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的总原则下,开始说到儿女与父母的关系。

  首先,说到儿女的“顺服”。“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6:1)“听从”的现在式主动态命令语气第二人称复数形式)这个动词,有“听”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听后有顺从的行动。在主里这个介词短语,限定了听从父母的范围与标准。在一些抄本中没有这个短语(参BruceMetzger,541)。即便如此,这里的听从父母也同样受5章21节存敬畏基督的心的限定;换句话说,儿女听从父母,是因对基督心存敬畏。这在主的眼中是对的、合宜的,即,这是理所当然的。

  并且,作儿女的要孝敬父母——这是继听从父母之后的第二项命令。这项命令带着使你得福,在世长寿的应许——圣经说,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孝敬”,现在式主动态命令语气第二人称单数形式,这个词的意思是尊敬,敬重。在十诫中,带应许(或带条件)的诫命不止一条,十诫第二诫也带有应许或条件(“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但第五诫是正面命令孝敬父母,而应许的内容也十分具体:在地上得享长寿。

  其次说到父亲的“顺服”。“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值得注意的是,前面提到父母,这节经文只说到父亲。这是因为,父亲是家里的“头”,在教育儿女的事情上,父亲责任重大。对父亲来说,在处理与儿女的关系上,有一个“不要”和一个“要”。

  一个不要﹕“不要惹儿女的气”,意思是,不要激怒你们的儿女。“惹……气”的现在式主动态命令语气第二人称复数形式),指激起某人的怒气。这个字本身已含有忿怒之意。作为动词,它更准确的意思是以怒气激起怒气。父亲在心怀怒气的情况下教训儿女,常常会激起儿女的怒气,或者是以为父的气势压住了儿女的怒气,使之藏于心中,结果就加倍的可怕。

  一个只要﹕“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养育”是现在式主动态命令语气第二人称复数形式,这个字,是指给身体加添营养,或把孩子抚养成人。但基督徒家庭中父亲的责任,就不单是把孩子抚养成人,并且还有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来养育他们。这样一来,父亲对儿女的养育,就成了身体与灵性两方面工作的结合。只注重身体而缺少灵性方面的关注,作父亲的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一个父亲,是否能够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来养育自己的儿女,取决于他是否存敬畏基督的心(5:21)。这里强调要照着主的教训养育儿女,意在告诉父亲不要随己意行事,因为主的标准才能叫儿女得着真实的属灵益处。警戒,就是指正与警告。当孩子不接受教训,或越出规范时,要告诫,要纠正,使他不至于在歧路上越滑越远。对基督心存敬畏的父亲,无论是教训或警戒,目的都是让他的儿女成为敬畏神的人。

  基督徒在把十字架的道理应用到家庭、婚姻及其他人际关系中时,常常会对十字架有不同程度的误解或误用。有人会把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看作十字架,有人会把自己反叛期的孩子看作十字架,有人会把别扭的同工看作十字架,有人会把苛刻的老板看作十字架,等等。但事实上,在所有这些关系中,真正的十字架是我们自己生命性情的流露与表现。当基督十字架的大能在我们的生命中带出顺服、爱、忍耐、孝敬、忠诚等美好性情时,我们的婚姻、家庭和人际关系中,才算是真正有了十字架。我们从基督的十字架那里支取力量来过好每一天的生活,这已经是在背着十字架跟从主了。当我们说十字架可以被活出来的时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选自王峙军“圣灵充满在家庭婚姻关系中的表现”,《生命季刊》第68期。

 

  TAG:家庭 彼此 顺服

【作者简介】 王峙军牧师(1955年9月~)出生中国河南。曾就读河南大学中文系;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院硕士。现为“中国基督徒生命团契”(CCLiFe/Chinese Christian LifeFellowship, Inc.)总干事、生命出版社社长、《生命季刊》及《生命与信仰》主编。所带领的各类聚会中,以“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为中心信息,强调回归圣经和回归十字架;强调因信称义和认罪悔改;强调过圣洁生活和过付代价的门徒生活。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爱是幸福的途径  上一篇:放寒假了,愿我们教子有方 打印文章   录入:雪鸽   责任编辑:华美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