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能读过这段话:“你要从以色列人中,使你的哥哥亚伦和他的儿子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一同就近你,给我供祭司的职分。”(出28:1)
但你也一定知道后来的事:拿答和亚比户在利10章中献“凡火”,被当场击杀。
你会不会问——既然他知道他们会出事,为什么还拣选他们供职?
一、他不是不知道,而是明知还拣选那位是全知者。
他知道人会怎么走,知道谁会跌倒,谁会悔改,谁会刚硬到底。
但他却没有因此取消呼召,也没有把职分只留给“不犯错的人”。他不是选完全的人,而是把使命托付给愿意回应的人。这不是疏忽,而是尊重。
二、他设立职分,不是因为人配得祭司的制度,不是因为亚伦一家特别属灵。?
而是因为百姓需要一个代求者、一个献上者、一个属天与属人之间的连接点。哪怕这连接点有裂缝,他也仍要设立。制度是为托付设立,不是为人品加冕。那位不是在找“零瑕疵”的人,而是在找“愿承担”的人。
三、他容许失败,也转化失败拿答和亚比户之死,不是系统错误,而是被写进祭司制度的一段警示。
他们的“献凡火”成了整个利未体系中最严肃的红线:不是任何火都能献,不是任何人都能近前来。他不是回避失败,而是让失败本身成为后人的敬畏教材。从此,所有人明白,亲近圣所不是一件随意的事。
四、他给自由,也允许后果亚伦的四个儿子都被拣选,但结局却不一样。拿答和亚比户走向了悖逆,以利亚撒和以他玛承接了祭司的职分,成为后代的属天延续。这不是偏袒,而是人对托付的回应决定了最终的走向。拣选是同一位至高者,回应却是各人自由的选择。
五、这也是对我们今天的提醒你是否也曾想过:“我这么软弱,那位怎么还会用我?”或反过来说:“他既然是全知的,为什么还要让我承担我明知会失败的任务?”答案正藏在这个故事里:他不是选你来表演完美,而是选你来承担托付、学习敬畏、经历悔改。
他知道你会软弱,但他仍然愿意把你放在岗位上,让你靠着他站立。
金句提炼
他不是因你不会失败才拣选你,而是即便你会失败,他仍然愿意托付你。职分不是荣耀的象征,而是敬畏的召唤。不是只有不会跌倒的人能服侍,而是愿意被扶起来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写在最后:
至高者从不以“不会出问题”为前提才设立职分。
他设立,是因百姓有需要,是因人被呼召,是因他乐意使用软弱成全他的荣耀。
而被拣选的人,要在颤抖中靠近,在敬畏中服侍,在失败中学会倚靠。
愿你明白:不是你的可靠决定你能否站立,而是他的托付和你对这托付的回应。
回应祈祷
亲爱的父亲啊,我感谢你不是因为我完美才使用我,乃是因你怜悯而呼召我。
你明知我软弱,仍愿把职分放在我手里。求你赐下敬畏的心,使我不轻看所托、也不自以为是。让我在你面前常存谦卑,无论站立或跌倒,都愿被你炼净、被你使用。让我不是倚靠自己的资格,而是常常回到你的恩典中,继续走在你托付的路上。
TAG:早知 出问题 还使用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