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3:守护将残的灯火

作者:黎弟兄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2-07-28 07:33:58

 12-1F626112348.jpg

  《俄巴底亚书》默想;主题:生命的光;第三讲:守护将残的灯火

  俄10/18“因你向兄弟雅各行强暴,羞愧必遮盖你,你也必永远断绝。当外人掳掠雅各的财物,外邦人进入他的城门,为耶路撒冷拈阄的日子,你竟站在一旁,像与他们同伙。你兄弟遭难的日子,你不当瞪眼看着;犹大人被灭的日子,你不当因此欢乐;他们遭难的日子,你不当说狂傲的话。我民遭灾的日子,你不当进他们的城门;他们遭灾的日子,你不当瞪眼看着他们受苦;他们遭灾的日子,你不当伸手抢他们的财物。你不当站在岔路口,剪除他们中间逃脱的;他们遭难的日子,你不当将他们剩下的人交付仇敌。”“耶和华降罚的日子临近万国。你怎样行,他也必照样向你行,你的报应必归到你头上。你们犹大人在我圣山怎样喝了苦杯,万国也必照样常常地喝;且喝且咽,他们就归于无有。”“在锡安山必有逃脱的人,那山也必成圣;雅各家必得原有的产业。雅各家必成为大火;约瑟家必为火焰。以扫家必如碎秸,火必将他烧着吞灭;以扫家必无余剩的。”这是耶和华说的。

  在箴言中有这样一句祷告文:“我求你两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赐给我;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恐怕我饱足不认你,说:耶和华是谁呢?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盗,以致亵渎我  神的名。”(箴三十7/9)

  这句祷文的作者是一个真正追求真理的人,因此,他也从真理中认清了自我;知道了自己在人性上的软弱。

  过分的富裕,人就有可能会失去敬畏的心;而过分的贫穷,人就有可能会走上极端的道路。安逸的生活有可能会导致人的灵魂沉睡;而长期处在极端贫困或苦难的环境中,人就有很有可能会对人生失去盼望,从而堕落、沉沦。

  法国的基督徒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写道:“贫穷使男人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孩童羸弱。”这句话可谓是真实地反映了人在贫苦环境中的悲哀、软弱和无奈。只是,无奈又如何?堕落就是堕落,犯罪就是犯罪;在审判中,法官不会因为你悲惨的遭遇而将有罪改判为无罪。毕竟,这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

  人人都害怕贫穷。有人害怕贫穷是因为害怕吃苦,而有人害怕贫穷是因为害怕自己那颗热爱真理的心会在贫穷中迷失。“不贫穷也不富足”这真是最理想的生活,然而,在现实中,这样的祈祷却往往不会被成就。

  为什么上帝不给人成就呢?为什么上帝要让那些信仰他的人也经历苦难、遭受贫穷呢?难道祂不担心他们会在苦难离弃真理、走向堕落吗?我想这或许是大多数人心中都会有的疑问吧。

  《俄巴底亚书》的信息对象有两个,一个是以东人,另一个是犹大人。以东是富足的,但他们的灵魂却沉睡了,所以,灭亡就临到了他们。至于犹大人,他们本是上帝的子民,原本是富足的,此时却成了贫穷的,他们所遭的苦难也是悲惨到让人难以想象。

  俄10/14讲述了犹大人的悲惨遭遇:外邦人闯入他们的城门,抢夺他们的财物;残暴的巴比伦联军掳去他们的百姓,拆毁他们的城墙,烧灭他们的圣殿,又为他们的国家拈阄。百姓被杀戮除灭,人民无辜惨死,无人愿意怜悯他们,就连兄弟以东也是袖手旁观,瞪眼看着他们在苦难中挣扎,在死亡的刀剑下哀嚎。以东人不但没有给予他们丝毫的帮助,还为他们的苦难欢乐,对他们说狂傲的话,趁火打劫,抢夺他们的余剩的财物,又抓住他们逃脱的人交给仇敌……

  作为上帝的子民,犹大人为何会遭遇如此惨痛的灾难?他们最终的命运是怎样呢?在这样极端的苦境中,谁来守护他们的信心?而今天的我们,在遭遇患难的时候,又该依靠谁来守住心中的盼望呢?

  一、犹大的苦难

  犹大人遭遇了怎样的苦难,在前头我们有过讲述。那么,导致他们遭难的原因是什么呢?

  1、是因为他们的罪孽

  犹大人犯下了极大的罪孽,这是他们遭遇祸患的首个原因。至于他们究竟犯了怎样的大罪,这点在其它的先知书中有详细的讲述。

  哈一3/7“你为何使我看见罪孽?你为何看着奸恶而不理呢?毁灭和强暴在我面前,又起了争端和相斗的事。因此律法放松,公理也不显明;恶人围困义人,所以公理显然颠倒。”

  这是先知哈巴谷的祷告。在犹大国灭亡前夕,哈巴谷亲眼见证了犹太社会所发生的种种罪恶:义人蒙冤,恶人当道;每天都有许多强暴、争斗和不公不义的事发生。

  “我必兴起迦勒底人,就是那残忍暴躁之民,通行遍地,占据那不属于自己的住处。”(哈一6)这是上帝给哈巴谷的回应。哈巴谷因着国中的罪恶、义人的受苦而向上帝祈祷,他将犹太社会的罪恶向上帝诉说,上帝就回应他,说必兴起迦勒底人来惩罚他们。迦勒底人就是巴比伦人,他们是残忍暴躁之民,他们的野心很大,军事实力也很强大。他们占据了许多国的土地、房屋、城池,其中就包括犹大和犹大的都城耶路撒冷。

  再看一处经文:

  结八1/18……上帝对我说:“人子啊,你举目向北观看。”我就举目向北观看,见祭坛门的北边,在门口有这惹忌邪的偶像……我进去一看,谁知,在四面墙上画着各样爬物和可憎的走兽,并以色列家一切的偶像。在这些像前,有以色列家的七十个长老站立,沙番的儿子雅撒尼亚也站在其中。各人手拿香炉,烟云的香气上腾……他领我到耶和华殿外院朝北的门口。谁知,在那里有妇女坐着,为搭模斯哭泣……他又领我到耶和华殿的内院。谁知,在耶和华的殿门口、廊子和祭坛中间,约有二十五个人,背向耶和华的殿,面向东方拜日头……

  这是先知以西结所看到的异象,只是这异象却是真实发生在犹大民众当中的。哈巴谷反映了犹大社会的种种罪恶,而以西结则是真实地见证了他们对自己信仰的侵犯。他们的长老、祭司、妇女等等,都在上帝的殿中背向上帝。他们雕刻木偶石像,在圣殿的墙上刻画各样的爬物和面目狰狞、奇奇怪怪的走兽;他们站在这些画像前侍奉,又按照异教的风俗为假神哭泣,还在上帝的殿中效法外邦人向这受造之物下拜……

  正是因为他们这些种种的罪恶,惹怒了公义、圣洁的上帝,所以灾难就临到了他们。正如上帝自己所说的:“以色列家和犹大家的罪孽极其重大。遍地有流血的事,满城有冤屈,因他们说:‘耶和华已经离弃这地,他看不见我们。’故此,我眼必不顾惜,也不可怜他们,要照他们所行的报应在他们头上。”(结九9/10)

  2、是因为恶人的残暴

  自己的罪孽是遭难的因素,而他人的罪孽也同样是遭难的一大原因。自己的堕落会把自己引到灭亡之中,而恶人的残暴则会无故加添受苦者的痛苦。犹大人受苦而遭到惩罚这固然是不能避免的,但是迦勒底人的残暴,帝国盟军的贪婪,兄弟以东的冷漠就成了犹大人悲惨遭遇的客观因素。他们本是上帝使用来惩罚犹大的,但他们本身的罪恶却使得犹大人遭受了更大的痛苦。

  并非所有的灾难都是由自身的罪而带来的,大多时候,他人的罪恶才是导致人受苦的原因,前段时间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唐山打人事件便是最好的实例。几个人安安静静地吃饭,却平白无故遭受他人的骚扰与暴打,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打人者的狂傲、残暴以及他们背后邪恶势力的猖狂还有围观者的冷漠。正因是这些人的罪恶,而给无辜者制造了灾难。

  犹大人的苦难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也是由于这恶人的罪恶而造成的。

  3、因为他们需要成长

  诗一一九71:“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上帝的律例。”

  这句经文讲到了苦难的积极性的一面。苦难是双向的,它有可能会导致人堕落,也有可能会给人带来成长。古今中外,大凡有大成就者,大多都有着一段苦难的历史,正如太史公司马迁所列举的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圣经所记载的人物中,这样的例子亦不在少数。如:约瑟少年被卖,十载为奴,终为大国宰相,救全族于饥荒;大卫幼年为牧,常与狮熊搏斗,却在搏斗中经历上帝,从而在日后的道路中信心坚固,虽多经患难,总不偏移真道,终成一代圣君;摩西被族人拒绝,又被埃及法老追杀,一身文韬武略,却只能藏身于旷野,与小羊作伴,和牲畜为伍,然而,正是这段苦难的经历磨去了他身上的戾气,使他学会了谦和,又正因他有了这超乎常人的谦和生命,就使得他成为了以色列史上最伟大的领袖……

  所以,虽然人们害怕苦难,但人们也需要苦难。因为人的信心需要成长,人对真理的认知也需要不断地进深。苦难能够使人经历上帝,从而叫人更加实在地认识上帝。因此,上帝将苦难临到祂的子民,其原因实在也是为了叫他们的信心更加纯全。

  犹大人所遭遇的患难也是如此。正如上帝自己所见证的说:“被掳去的犹大人,就是我打发离开这地到迦勒底人之地去的,我必看顾他们如这好无花果,使他们得好处。我要眷顾他们,使他们得好处,领他们归回这地。我也要建立他们,必不拆毁;栽植他们,必不拔出。我要赐他们认识我的心,知道我是耶和华。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们的神,因为他们要一心归向我。”(耶二四5/7)

  4、因为上帝的爱

  上帝与他子民的关系是君王与臣民的关系;是牧人与羊群的关系;是父亲与儿子的关系。箴言中有话说:“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也不可厌烦他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三11、12)新约希伯来书也有说道:“你们所忍受的,是上帝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来十二7/8)可见,作为上帝的子民,上帝容许他们遭遇患难,实际上是出于祂的爱。

  犹大人所遭遇的患难也是出于上帝爱的管教,上帝爱他们,所以要管教他们。他们走错了路,上帝要透过苦难使他们回转归正,回到生命的道路上来。

  二、上帝的守护

  虽说遭遇苦难有着诸多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长期的贫穷、灾难会让人的信心大受打击,这也是确实的。没有了信心,人就会陷入绝望,人一旦绝望了,就可能会走上极端的道路。

  如此看来,人若是落在了苦难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守护好里头的信心了。如此,基督信仰对受苦者就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能够给予在受苦者信心,并守护他们心灵的,正是基督。

  从圣经的记载来看,犹大人每一次经历过大难之后,都会归正。他们的信心没有失落,反而是越发成长、越发坚定地依靠上帝。其原因是什么?就是上帝的守护。

  俄13节提到了一个词:“我民”。这个词说明,犹大人虽因犯罪大大惹怒上帝,甚至上帝荣耀的灵都不得不离开耶路撒冷,但是上帝却依旧以他们为自己的子民。“我民”这个词显明了犹大人在上帝心中的重要性,也说明上帝依旧承认祂与犹大人的关系。因着这层关系,祂会继续眷顾他们,守护他们。

  在俄巴底亚书的信息中,上帝是如何守护祂的子民的呢?

  1、替他们伸冤(俄10/16)

  俄10—16节这段经文可分为两个小段。首先是10—14节,这段经文是上帝在为受苦的犹大人发声,声讨苦待他们的以东人。文中,上帝连续指出了以东人对犹大人所犯下的诸多罪行。

  “向兄弟雅各行强暴”“站在一旁,像与他们同伙”“瞪眼看着”“因此欢乐”“说狂傲的话”“伸手抢他们的财物”“剪除他们逃脱的”“将他们剩下的交付仇敌”

  整段经文读起来就感觉像是一位父亲在公堂上,作为原告去控诉恶人以东对自己儿女的欺辱,祂站在自己子民的一边,一一列举以东的罪行,全力以赴,去为受苦者的子民讨回公道。

  后一段,即15、16节这样说:“耶和华降罚的日子临近万国。你怎样行,他也必照样向你行,你的报应必归到你头上。你们犹大人在我圣山怎样喝了苦杯,万国也必照样常常地喝;且喝且咽,他们就归于无有。”

  “万国”从狭义方面来说,指的是埃及,巴比伦,亚兰,摩押,亚扪,以东等国。这些国是圣经中明确提到对犹大人有过侵犯的。由于他们伤害、侵犯了犹大人,所以,上帝要审判他们,要使报应归到他们头上。从灵意的角度来说,“万国”就是指那些与基督为敌,不行公义,不怜悯穷人,反倒侵犯弱者的人。在将来大审判的时候,这些人都要受到报应。

  前一段,上帝是原告,后一段,上帝是法官。但无论是作为原告,还是作为公义的法官,上帝都是站在祂子民的那一边,祂要替他们发声,为他们伸冤。以此来守护他们。

  罗十二17/21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你的仇敌若俄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许多的人在长期贫穷和苦难中选择了走上极端,有的人报复社会,有的人以恶报恶,也有的人自暴自弃,放弃了自己的人生。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绝望了。在他们最需要关怀的时候,他们所得到的是社会的冷漠;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遭遇了更加残忍的伤害。大多人的黑化,都是被动性的。他们对社会失去了信心,对人生没有了盼望,最后走上了极端的道路。

  当一个人长期处在苦难中,经历了诸多的失败,却仍旧遭受种种的冷漠和伤害,他要从哪里得到力量坚定信心,持守盼望,不以恶报恶,反而以德报怨,以善胜恶呢?答案就是上帝。上帝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是最好的答案。这答案宣告了上帝的公义,宣告了上帝的掌权,也宣告了上帝是站在受苦者的一边。

  “上帝在祂的圣所作孤儿的父,作寡妇的伸冤者。”(诗六八5)

  “不可苦待寡妇和孤儿。若是苦待他们一点,他们向我一哀求,我总要听他们的哀声。”(出二二22/23)

  人之所以会在苦难中失去信心,是因为他是将信心建立在人的身上,但基督信仰会把人的目光引到上帝那里,叫人从上帝那里建立信心,得着盼望。因此,真正信仰基督的人,哪怕他经历再多的苦难,再多的冷漠,他也不会失去信心,因为他的信心是建立在上帝那里。他始终相信上帝是公义的,是坐着为王的掌权者,是站在他一边,帮助他,为他伸冤辩屈的那一位。

  约瑟小时就遭受许多的苦难。他好心好意去看望哥哥,却被哥哥卖到了异国作奴隶;他尽心尽力服侍主人,却被主母冤枉下在了监里;他无偿为落难的酒政解梦,酒政脱难后却把他给忘了……十几年艰苦卑微的奴隶生活,年纪轻轻就要忍受失去父爱的痛苦;从至亲至近的兄弟,到朝夕相对的主人,再到萍水相逢的酒政,一次次的伤害,一次次的冷漠对待,种种的苦难,今人难以想象。然而,他并没有失去信心,也没有去憎恨、报复伤害他的那些人,更没有消极地对待人生。他依然选择去努力做一个圣洁、正直的人,也依然每天都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去关怀和服侍别人。

  大卫为将,一心为国,全心为民,尽心尽力为王效力,然而扫罗王却要将他置于死地。他四处奔逃,长达十几年的时间,被迫过着极其艰苦的流亡生活。然而,他同样没有失去信心,同样没有消极对待人生,也同样没有选择以恶报恶,报复伤害他的扫罗。

  为什么约瑟和大卫在长期的艰苦环境和屡次遭受伤害的情况下,仍旧还能显出如此的信心和美好的灵性呢?正是因为他们对上帝的信心,他们不是将信心和人生的盼望建立在人的身上,而是建立在上帝那里。他们相信上帝的公义,相信上帝的掌权,也相信上帝会除去他们的苦难,解释他们的冤情。

  2、复兴的应许(俄17/20)

  除了伸冤,上帝守护祂子民的另一个方式,就是赐给他们复兴的应许,并亲自将他们从苦难中释放出来,重新建立他们,叫他们在灾难中所失去的一一复还,甚至比原来更加兴盛。

  17节说“在锡安山必有逃脱的人”。这“逃脱的人”就是将来复兴的种子,他们是在上帝的保守下逃脱的,将来上帝也要使用他们再次建立犹大、复兴神国。

  所以,同样是遭遇灾难,恶人的结局是永远断绝,(俄10)归于无有,(俄16)而上帝的子民却是在上帝的保守下得以逃脱,并再得建立。且所建立的是永远的兴盛,永远的福分。

  所以,上帝子民虽然也会遭遇苦难,但这苦难不是永远的,正如保罗所说的,我们如今所受的苦难,是至暂至轻的。(林后四17)

  主耶稣在世上时受尽了苦难,甚至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因着上帝的大能,祂从死里复活了,如今祂坐在天父的右边,永远与天父同在,不再受苦,却永受荣耀,也永远蒙福。

  这永远的福,将来也要赐给一切信靠耶稣基督的人。

  所以,上帝的子民哪!不要怕;再大的贫穷,再多的苦难也不要灰心。因为这些苦难是暂时的,苦难过后的荣耀与复兴却是永远的。上帝会用祂的能力守护我们,时候到了,他就要领我们脱离苦难,进入复兴。

  结语:

  不贫穷也不富足确实是很理想的生活,但没有基督信仰,再理想的生活,人也难免会走上堕落的道路。

  但那因信基督而成为上帝子民的人,就是有上帝守护的人。他们在富足时,上帝会使他们警醒,在贫穷或患难中,上帝会与他们同在。祂要守护他们,建立他们的信心,叫他们在贫穷中成长,在患难的试炼中得着造就,后来,还要领他们进入复兴。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熄灭。(赛四二3)”是的,祂不但不会熄灭,祂还要守护着他们,直到他们重新燃起熊熊烈火;祂对犹大人是这样,对你我,对一切因信基督而被称为祂子民的人也都是这样。

 

  TAG:俄巴底亚书 以东 灯火 苦难

【作者简介】 黎弟兄:雅博网编辑。广西桂平市人,2011年参加神学培训,毕业后进入服事。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跨过约旦河  上一篇:基督是审判全地的主 打印文章   录入:黎弟兄   责任编辑:黎弟兄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