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与关注

作者:溪水鹿     来源:原创 时间:2015-04-28 05:54:40

  人有时做出一些事情,表面上,是在做一件大家都在做的事,并且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事,但在冠冕堂皇的背后,人做事的动机,似乎另有隐情。

  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纠纷,或者人做事而来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偶像,社会的一些表面现象和人内心的解读,往往也和偶像有关。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两个小孩子的事说起。

  孩子是天真的,心里想的和做出来的,往往没有掩饰,我们唱诗班的大学生,比较年轻漂亮。唱诗班有一年,年度感恩会聚餐,一位弟兄带着他的儿子,儿子十几岁,快上初中了,赞美诗唱得好,一位姊妹带着她的儿子,才上幼儿园,不会唱诗歌,调皮好动,在教会里,两个小男孩是哥们,玩得关系特别好,一到餐厅,小男孩就特别兴奋。

  我们提议让大男孩,给我们献唱一首诗歌,大男孩在我们当中,开始高声赞美,但唱的过程中,只见小男孩出了状况,开始在一边吵,大声喊,大男孩紧紧地保持自己不受影响,小男孩就过来,抓他的胳膊,把他往自己这边拖,大男孩就苦了,又要保持他的歌声,又要保持他的表情,又要保持住他的站位,又要挣脱小男孩,小男孩的妈妈,把他拖过来,拉的过程中,小男孩又哭又闹,在他妈妈的怀中打滚,大男孩把歌唱完了,怒目地看着小男孩。

  小男孩看得出来,“情商”特别高,在这个环境中,不知道是哪位大学生姊妹,一下让他发现“天上掉下来一个大姐姐”,让他发现了“新大陆”,从开始一来,就使他特别亢奋,为了引起这位“大姐姐”的关注。

  可能这位“大姐姐”不懂小孩子的心理,没关注他,但他不失望,也没有绝望,继续地吵嚷,这个时候,大男孩在台上一献唱,“大姐姐”一下关注上了大男孩,大男孩抢走了他心目中的“大姐姐”,他不干了,他所做的一切表现,就是为了要“拆”大男孩的“台”。

  也许我们不该说孩子,其实我们的内心和这个孩子一样,只是当我们遇到这种事情时,我们会很“艺术”的把自己里面的这种罪性,巧妙地掩盖了起来而已。

  每个人的内心,似乎都有一个希望,希望被关注,希望被自己心中的偶像所关注,让心中的偶像关注自己的目的,就像这位小男孩一样,是为了能让“神仙姐姐”抱一抱,能与心目中的偶像,有接触到一起的机会。

  中国近年来,各地兴起了旅游热,有人说中国人的旅游特点是,一到景区,人们就拿着相机和手机,噼哩叭啦地猛拍,拍完就上车睡觉,好像中国人旅游的目的,不是为了欣赏风景,而是为了拍照,拍完照片,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上传,表面上,是为了向好友们宣告,我到了什么、什么地方了。但真正的动机,心目中,是否是为了告诉某一个异性好友,是为了告诉某一异性女神,或异性男神呢?但不论是异性男神,或异性女神,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引起心中的偶像对自己的关注。

  如果这一定律成立,我们会发现,今天的QQ空间或者朋友圈,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e时代“空间”,或是一个简单的e时代“朋友圈”,有的人所发出来的说说、文章、照片,也许就是为了博美人一笑,照片里的一个pose就是为了他(她)而摆出来的,也许一个剪刀手,就是想要和那个人“剪”出一段姻缘,也许拍出来的春天,就是想对他(她)说:“我的身边,就是少了你,我把照片拍给你看,就是告诉你,有你我才真正地有了春天”,就是为了让心中的男神或女神,为自己点一个赞。

  这个时候,我们猛然发现,我们活着是活着,但我们活着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隐藏在心灵角落的那一个“偶像”而活着,也许我们和自己的配偶睡在一张床上,但我们心里想的,却是那个人,这就是人的可怜与可悲,但似乎也很可爱。

  所以,喜欢“爆照”和“秀自拍”的,通常都是希望得到心中的那个他(她)关注的人,都是心中还有空缺和缺乏的人。

  也许你会问:“你写这一篇文章发到朋友圈,是为了给哪一个偶像看一看呢?”我只想告诉大家,我们都是同路人,同路人都有相同的经历,我也是经历这样过程的人,揭示出这一现象,对弟兄姊妹们发出一个儆醒,因为,上帝不允许我们心中有偶象来代替他,主耶稣才是我们心中的神,圣经说:“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的愁苦必加增”。

  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和举动呢?人生来有敬拜和宗教心理意识,人在世上寻找一生,就是要找到那个敬拜的对象。人人都有控制和征服的欲望,但人更希望使自己,被心中的偶像所征服,因为,人在世上一生都在寻找归宿,但人们总是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总认为偶像的“怀抱”,才是他真正和最终的“怀抱”,认为偶像才是他生命的归宿。

  有人找了一生,所找到的对象,都被他亲身的经历,一个一个地否定了,一个一个到来的“大偶像”,一个一个地替换掉了前面的“小偶像”,垂暮之年,人老珠黄,年老色衰,发现,人生就是一场空,任何一个新的偶像,都不是他最终的安息之处,都不是他最终的归宿,心灰之处,不再寻求关注。这个时候,才觉得,人生活着没有意义,人生没有推动力,人生没有力量的源泉。

  偶像对一个人的关注,所产生的力量,仅是暂时的,不是永恒的,偶像不能给人带来持久的力量。偶像,不是一个人力量的源头,偶像只能耗尽和吸干一个人心灵的力量,因为偶像不是生命的源头。

  生命的源头在哪里?圣经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的就是人的光”。所以,人生命的源头在神这里,神才是人生命的源头。人活着只能为神而活着,圣经说:“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罗14:8)。

  你此时是在为偶像而活着吗?要想知道这个答案,你只要低下头来,闭上眼睛,问一下你自己,你此时想到的是谁?
 

  TAG:偶像 关注

【作者简介】 溪水鹿:雅博网编辑,水工环地质高级工程师,1993年第一次来到教会,2005年重生,重生后,2007年因主耶稣爱的感动,被神带领,以文字事奉主,陆续在《雅博网》《生命季刊》《生命与信仰》《海外校园》与《举目》等基督徒网站和基督徒期刊上发表文字,2010年参与家庭教会讲台事奉,讲台主持人,唱诗班男中音。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侍奉的转折点  上一篇:价值观的悔改 打印文章   录入:溪水鹿   责任编辑:华美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