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麻蒙灰的尼尼微城

作者:杨普凡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5-05-28 05:31:39

微信图片_20250527135551.jpg

        尼尼微城,曾经喧嚣繁华,却也背负着沉重的阴影。它让我想到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那座既渴望光又容易迷失的城。

 
  尼尼微的故事,藏在古老的记载里。它是大国的心脏,商贾云集,城墙高耸,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忙着交易、宴乐,生活看似富足,却忘了抬头看天,忘了那颗指引方向的星。城里的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忘了“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
 
  尼尼微的繁华,就像我们今天追逐的那些东西——财富、名声、忙碌的日程表,填满了时间,却让内心空虚。
 
  有一天,一个不速之客来到城门。他叫约拿,带着一颗不情愿的心。他不是来做客的,而是带着警告:尼尼微,你的时间不多了!“再过四十日,城就要倾覆了!”这声音在城里回荡,像风吹过荒野,带着刺骨的寒意。约拿并不想来,他甚至逃跑过,躲进船舱,想离这使命远远的。逃避呼召的人,最终还是会被带到使命面前。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明知该面对的事,却想转身逃跑?
 
  尼尼微的居民听到了这警告。出乎意料,他们没有嘲笑,没有愤怒,而是停下了脚步。国王脱下华丽的袍子,披上麻布,坐在尘土里。富人、穷人、商人、农夫,全城的人都放下手中的活,开始禁食,反省。他们没有争辩,也没有说“这是别人的错”。他们低下头,承认自己的迷失,祈求怜悯。“谦卑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尼尼微人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他们没有辩解,没有推卸,而是选择了回转。
 
  这座城的转变,简直是个奇迹。原本注定要倾覆的城,因为一颗颗悔改的心,得到了宽恕。那股审判的风暴,悄然散去,城墙依旧屹立,街道上又响起了孩子的笑声。这让我想到,怜悯总是比审判更强大。尼尼微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内心的光景。我们是不是也有一座“尼尼微”在心里?那座城里,也许堆满了骄傲、冷漠,或者对别人的伤害。
 
  回想自己的生活,我有时也像尼尼微的居民,忙着追逐眼前的目标,却忘了停下来问:我在往哪里走?这颗心,是不是偏离了正路?尼尼微的转变提醒我,悔改不是件丢脸的事,反而是通往自由的路。就像那句古老的话:“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回转的第一步,是放下自以为是的盔甲,承认自己的软弱。那一刻,怜悯就像清晨的露水,悄然滋润干涸的心。
 
  尼尼微,也让我想到宽恕的力量。约拿其实并不希望这座城被赦免。他坐在城外的山坡上,盯着城门,盼着审判降临。他忘了,怜悯不只是给尼尼微的,也是给他的。我们不也常这样吗?对别人的错,我们咬牙切齿,却忘了自己也需要宽恕。尼尼微的故事告诉我,宽恕不是放纵,而是给彼此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就像那棵蓖麻树,短暂地为约拿遮荫,却又枯萎,让他学会珍惜更大的恩典。
 
  今天,我们的城市不再是尼尼微,但那份呼召依然在。生活像一条奔腾的河,我们被推着向前,忙碌、焦虑、追逐。可尼尼微的回响提醒我,停下来一刻,听听内心的声音。是不是有什么需要放下?是不是有什么需要面对?“寻求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依然在耳边回响。尼尼微人听到了,他们回应了,于是城得救了。我们呢?愿不愿意让自己的“城”也迎来这样的转机?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尼尼微”里忙碌。我默默祈愿,愿我们都能听见那微小的声音,愿我们都能像尼尼微人一样,勇敢回转,迎接怜悯的曙光。因为在那光的尽头,有一颗心在等待,永远不放弃任何一座城。

  TAG:披麻蒙灰 尼尼微城

【作者简介】 杨普凡牧师:雅博网作者,毕业于宏道神学院,神学学士。 持守改革宗神学立场,秉承家庭教会传统。 2007年起在北京、温州等地牧会20余年,现居温州。 著有《基督教异端史》《以此喻彼》等。 2017年开始公众号创作,以灵修辅导类文章为主要创作方向。 公众号名称:普凡见言;普凡的麦克风 本人坚信:在当下语境需要正信、原创的属灵文学激励、安慰、更新同路人,这样的文字必定可以持久造就众人。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每一个普通人,都值得被看见 打印文章   录入:王庆荣   责任编辑:王庆荣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